摘 要: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的范围也不断扩展,教育的内涵不仅是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还包括了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事业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小学教育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这一阶段,学生们的身体与心理都在不断发展,小学教师要能够科学地指导学生们,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 学校教育
一、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
一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教育需要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家庭和社会也要重视起来。时代的进步对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发展是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的基础。
二是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小学生可以接触到的思想言论繁杂,由于小学生缺乏对它们的甄别能力,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不高,一些不良言论必然会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三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众多,他们没有在父母的陪伴中成长,容易出现孤僻、偏激等消极心理,再加上学校心理教育不足,导致农村孩子不能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容易形成不良的人格。
二、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1.正面疏导,培养健全人格。在小学阶段,面对困难和挫折,孩子往往不能独立的处理和面对,这时需要家长及老师加以帮助,正面引导学生。特别注意不能采取一些负面的强化手段,负面的强化手段如嘲讽挖苦等容易刺激孩子并没有发展稳固的心理,孩子对正面引导的接受能力会更好。
2.明确学习目标,培养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学会制定计划,有计划的学习效率会更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自觉规范自我行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引导孩子形成明确的努力方向,从而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优良的心理素质。
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尽量采取沟通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形成交流和沟通的习惯,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要注意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才能够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家长和教师也要多多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也能够更好地互相配合,为孩子营造和谐统一的教育环境。
5.教师要着力于建设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使集体生活充满乐趣,强化孩子对维护生活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小学生的对待挫折的抵抗能力,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
6.课堂上要善于引用教材中的案例。透彻分析案例故事中的良好心理品质,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中的真理,学会面对挫折与挑战,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7.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管理档案,观察记录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定期筛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加以干预和疏导。教师要熟练掌握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能够及时判断和制定一些计划和措施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工作部门,并且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心理知识讲座,建设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还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举办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等方式,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8.重视家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家是孩子活动的重要场所,父母对孩子来说既是第一任也是永久的老师,家庭生活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父母的配合和参与,父母需要对孩子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
(1)家庭成员要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从家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体验中影响孩子,为孩子做好榜样。在生活中重视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鼓励和督促孩子培养健康的积极的生活情趣。
(2)形成健康舒适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感到轻松愉悦,这样孩子的心态自然会保持良好,融洽的生活氛围能够给孩子带来充足的精神能量。
(3)父母要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父母的生活经验要传达给子女,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不能太过溺爱,也不要太强硬和严厉,更不能打骂孩子。民主和谐的教育方式更能够使孩子接受,也会培养孩子的自我反思和思考能力,父母们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正确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教育工作者给予足够重视。教师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实现心理层面的成长,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聂英斌 浅谈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7,(03),48-52。
论文作者:朱宽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孩子论文; 心理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小学生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