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座谈会发言摘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央党校论文,重要讲话论文,座谈会论文,江泽民同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为了进一步学习和宣传江泽民总书记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7月16日,本刊和人民日报社在京联合召开了“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座谈会”。部分中央和国家部委负责人和理论工作者参加会议并发言。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同志就新闻单位如何宣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表了意见。座谈会由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同志主持,本刊总编辑刑贲思同志作了总结发言。人民日报社副社长许中田同志和编委、理论部主任张研农同志,本刊副总编辑荀春荣、朱峻峰同志出席了会议。
统一思想的有力武器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从当代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高度,为全党指明了方向,对于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意志,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着重阐述的四个问题,都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战略性问题。其中,旗帜问题是核心问题。
小平同志去世后,党内党外、国内国外都关心中国的方向与形象;关心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以什么样的面貌跨入新世纪。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用这个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在这个问题上,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风险,都不能动摇。
在高举旗帜的问题上,特别应该正确认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统一的科学体系,对这一点的任何怀疑都是错误的。另一方面,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强调坚持和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很重要,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同时应该看到,马列主义必定是随着实际生活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特别是当代世界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更要着眼于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首先要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初期就指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他反复讲,中国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基础差。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党才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为补充,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提出了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并进而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理论观点。1987年党的十三大前夕,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再次强调初级阶段问题。这些都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中期就预见到,下一个世纪国际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的任务更加繁重。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我们首先还是要从认识我国国情入手,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改革。抓住了这个问题,就抓住了关键。
三、进一步学习好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学习提高到新的水平。
根据江泽民同志讲话的精神,结合当前实际,应当着重注意掌握以下三个方面的思想内容。
第一,学习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改革的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正是以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开始的。自那以后的十多年中,每到改革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总是大声疾呼,反复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这一关键问题,就从根本上推动了改革。现在我们的改革又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我们仍然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特别是要集中精力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和主导作用。
第二,学习好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方针,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在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经济、推进改革的同时,一定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这是党中央一直强调的。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排除各种干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他还指出,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前进,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这三个方面围绕现代化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第三,学习好党的建设的理论,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邓小平同志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搞好,关键在党。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对党的建设作了重要的论述,特别是把反腐败的问题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的高度。我们能不能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最终取决于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能不能把经济发展上去,一个是能不能抗住腐败。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反腐败斗争要贯穿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江泽民同志进一步要求,既要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又要一个一个地打好阶段性战役。共产党员应该成为拒腐防变的先锋、反腐倡廉的模范,坚决抵制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等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等消极颓废之风,理直气壮地弘扬正气,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
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地维护党中央的权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做好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到21世纪。
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对当前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指明了今后前进的方向,是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对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坚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推进改革的深入发展,加速经济建设步伐,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江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和任务。作为具体负责国有企业改革的职能部门,国家经贸委党组同志在学习时倍感亲切,深受鼓舞。改革开放19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很大进展,改革成效正在逐渐显露。以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志,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过多年的探索,特别是江泽民总书记的两次重要讲话,使大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方针、目标、路子和需要解决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就是在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针就是江总书记讲的八条,路子就是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强”、减人增效、分离分流、兼并破产、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再就业工程等。可以说,大政方针已定,现在的关键正如江总书记讲话中强调的那样,是要进一步统一认识,狠抓落实。
贯彻江总书记讲话精神,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当前一段时间特别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进一步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二是抓大放小。在国家重点联系的千户企业中,有512户实行主办银行制度,抓了120户企业集团试点,今后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力度,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力争在本世纪末,能够培育几家进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放小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三是扎实推进,规范破产,鼓励合并,实施再就业工程。今年已经把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由58个扩大到111个,并增加了纺织、兵器两个行业进行解困试点,国家用于这方面的呆坏账准备金,也由200亿元增加到300亿元。现在实施方案已经下达,下一步要精心组织,规范操作,务求实效。四是增资减债。要从企业自身积累和国家创造外部环境两方面共同下功夫,增加国有企业资本金,降低资产负债率。五是搞好“三改一加强”。坚持走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相结合的路子,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六是抓好扭亏增盈工作。
国有企业改革不可能孤立地进行,从十几年的改革实践看,当前特别需要搞好三个结合:一是改革要与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二是企业改革要与配套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同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政府机构改革、资本和劳动力市场培育等;三是改革要与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特殊政治优势,为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坚实有力的政治保障。
正如江总书记讲话中指出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国有企业改革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业,只要我们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和江泽民同志两次重要讲话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国有企业改革就一定能取得新突破,国有企业是一定能够搞好的。
经济体制改革一定要有新的突破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回答和阐述了全党、全国人民关注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号召全党一定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用这个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对于我们实现跨世纪的发展任务和改革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就要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提出,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这是党中央根据跨世纪的发展任务和对当前改革形势的分析提出的新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快改革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国家体改委党组既受到极大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6月初和7月中旬我们已两次组织专题学习。在深刻领会江泽民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联系改革实际,研究了改革突破的原则和重点。
要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就必须按照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抓住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发起攻坚战役,夺取经济体制转变的决定性胜利。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才能解决。而要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的突破,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用改革来统揽各项工作;
——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的力度,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
——要根据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紧迫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要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经济战略改组相结合,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深层次矛盾。
从现阶段来看,改革突破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要有新的突破,重点是大力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提高国有大企业的竞争能力。
第二,商品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方面要有突破,重点是抓好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和加快要素市场的发育,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投融资领域。
第三,住房制度改革要有突破,重点是加快分配的货币化进程,取消福利分房,加快住房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进程,使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农村改革要有突破,重点是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第五,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要有突破,重点是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设置政府机构,建立国有资本营运体系,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第六,改革的思路和方法要有突破,注意借鉴上海、深圳等城市的经验,以大中城市为单位搞好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新体制的建立。
现在,改革已进入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改革所遇到的问题是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深层次问题,由于环境变化、情况复杂,改革的难度加大。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善于打硬仗,勇于攻克难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过程,旧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了,新的矛盾和问题还会出现。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重新强调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且说,之所以有必要重新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是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点学习体会。
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时隔不久,邓小平同志又指出:“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非常重要的历史经验总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对社会主义所处阶段的认识曾一再陷入误区。在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混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线,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刮了一场“共产风”。“共产风”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1958年底召开的党的八届六中全会上提出,要从理论上划清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界线。这对制止“共产风”起了重要作用。从60年代初开始,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划分上,主流的观点是,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由于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便提出要在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增加全民所有制的因素,在按劳分配中增加按需分配的因素。这种观点,后来成为“左”的政策的理论依据,在“文化大革命”中更走到了极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我们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行改革开放,使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新的认识,从而也逐步明确认识到,我国今天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据此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践证明,党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正如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所说:近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拒绝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实践证明,我们这样做,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是在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了,广大人民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从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里,我们应当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的问题有:
第一,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排除各种干扰,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二,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我们始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脱离这个中心,也不能有别的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要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不能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否定改革开放,也不能强调改革开放就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第三,已经形成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要稳定下来,至少在初级阶段,不要试图去改变这种格局。我们不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也不能搞私有化。
第四,已经形成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格局也要稳定下来,至少在初级阶段,不要试图去改变这种格局。要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不能恢复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要兼顾公平,但要保护不同所有者的合法收入。只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就不致发生两极分化。
第五,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已经为我国经济带来了活力,使人民生活大为改善,我们没有理由再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第六,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而且要长期坚持下去。1985年1月,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本世纪内不能变,下个世纪的前五十年也不能变。五十年以后又怎么样?那时,中国同外国在经济上将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千丝万缕的联系怎么能断得了呢?”就是说,更不能变了。
高举伟大旗帜不动摇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在跨世纪的新征途上举什么旗帜的问题,就是党坚持什么指导思想,国家坚持走什么道路,党和国家在人民和世界面前树立什么形象的问题,因而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我们说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动摇。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旗帜鲜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风险,都自觉地、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
高举伟大旗帜,推进伟大事业,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一起来,紧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使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使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使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一句话,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
高举伟大旗帜,推进伟大事业,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综观世纪之交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既面临严重的挑战,也面临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世界加快向多极化发展,国际和平环境可望继续保持,我们可以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们可以借鉴和利用人类文明最新成果加快发展自己。近20年来,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对外开放总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态势将长期保持,加上最近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我们完全有条件把自己发展得更快一些。问题是要抓住这个机遇、利用好这个机遇,排除各种干扰,不搞无谓的抽象争论,不搞瞎折腾,集中精力抓好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不失时机地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高举伟大旗帜,推进伟大事业,要积极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特别是现在,大力推进和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更需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在总结经验中把握规律,努力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时候说:“改革的经验从哪里来?只能从实践中来。要鼓励探索,允许试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去试,大胆去闯。等是等不来的。回避问题,退缩不前,只能无所作为。”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的标准,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
高举伟大旗帜,推进伟大事业,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这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为此,必须深入、扎实、持久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切实维护和增强党的团结。
军队要高举伟大旗帜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再次庄重地宣布:我们说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动摇。在论述这个问题时,江泽民同志从总体上讲了四个“新”,即新境界、新水平、新判断、新体系,这四个“新”,科学地概括了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阐明了这一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作用。
军队高举旗帜,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帅和指导下,认真贯彻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在军事领域中的展开与延伸,是这一理论所坚持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在军事领域内的贯彻和运用。只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才能学习和贯彻好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在这里,有三点需要着重把握:一是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就是在新的形势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解决军队建设实际问题的结果。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需要把握这个精髓。二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是全党行动的基本准则,也是军队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完成党的政治路线赋予军队的任务,并按照这个政治路线来建军。这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三是军队要在大局下行动。我们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加强军队建设的,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军队建设的关系。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个阶段的实际出发,解决中国现在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军队和国防现代化问题,关键是要把经济发展起来,脚踏实地地建设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中,经济始终处于基础、主导、优先的地位。因此,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必须把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作为一个重要指导思想长期贯彻下去。
中国正在走向21世纪。21世纪,无论对国家还是对军队发展来说,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世纪。在向新世纪进军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江泽民同志在谈到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候,重新提出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从中国革命血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基本结论。毛泽东同志曾反复说明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的道理,为我们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以极大的精力恢复和重新确立了这一思想路线,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每到改革的关键时刻,他都反复强调这一点。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永远新的问题;是一个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又是在关键时刻需要重新提出并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现在,江泽民同志再次提出这个问题,深刻地阐述了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他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同时一定要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我们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他着重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这里有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邓小平一方面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又坚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他说,“中国不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中国革命也搞不成功。这种信仰是一种动力”。同时,邓小平同志又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开自己的国家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问题是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路线方针政策,用以指导工作。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搞清楚坚持和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解决高举旗帜的认识问题,自觉地、坚定地高举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
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站在跨世纪的高度,深入阐述了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几个重大战略性问题,实际上是号召全党明确方向、振奋精神,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阔步走向新世纪的动员令。学习这篇讲话,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高举旗帜,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旗帜问题是把我们的事业向新世纪全面推进的关键问题。举什么样的旗帜,就意味着我们在跨世纪时将走什么样的道路,坚持什么样的路线,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召开之前的关键时刻,在走向新世纪的关键时刻,鲜明地把我们的旗帜举起来,实际上就是向全党全国人民要求,也是向全世界宣告:无论本世纪末,还是下个世纪,我们都将按照邓小平同志指明的道路前进。只有高举这面旗帜,才能按照正确的方向解决我们跨世纪的各项问题,找到解决各个具体矛盾和困难的办法;才能统一全党思想,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跨世纪任务而奋斗。
向新世纪全面推进,需要制定和实施跨世纪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曾经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后来,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后,邓小平同志把它称作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要求这个战略布局一定要坚持下去。江泽民同志在这次讲话中强调指出: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是要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这三个方面围绕现代化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这就从战略高度明确了我们向新世纪全面推进的几项主要任务,强调要围绕中心相互配合和促进。
向新世纪全面推进,要解决一个思想方法和精神状态问题。江泽民同志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整个讲话都体现了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的精神。立足国情,就是着眼于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前途命运,一切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致力于发展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放眼世界,就是把中国放在世界和时代的全局中,认清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知己知彼,坚持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包括利用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致力于赶上时代。江泽民同志的讲话还提出了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的要求。当代中国面临着不可多得的机遇。但机遇是变动的,不抓,就会丢掉。所以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性,善于抓住机遇,用好机遇。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大胆地进行探索,把党中央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多办实事,办好实事。
庄严的宣示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用这个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在邓小平同志逝世以后和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当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今后的走向和第三代领导核心形象之际,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作出的这一庄严宣示,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开创性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必须有伟大的理论作指导。在当代中国,能够指引这一伟大事业取得成功的理论,只能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强调必须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首先是因为当代中国的社会条件有这种需要。当我国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并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后,我国人民面临的任务是需要解决如何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列主义固然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指导思想,但在马克思、列宁的著作中不可能为它所涉及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毛泽东同志领导我党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艰苦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缺乏经验,加上以后发展起来的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也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在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以及科学分析时代特征的基础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这些问题,从而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社会主义在中国不仅牢牢站稳了脚跟,而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这一理论适合当代中国的社会条件,为当代中国客观现实所需要,因而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强调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是因为这一理论牢牢扎根在中国的大地,紧密联系中国的实践。邓小平提出这一理论时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他强调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能丢”,但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不能丢”和“搞清楚”体现了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的统一。没有继承和坚持,发展和创新将因失去其坚实的理论基础而走到邪路上去;没有发展和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成不变的教条,本身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继承和坚持也就无从谈起。所以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他还尖锐地指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针对新的实际,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继毛泽东思想创立以后,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上实现的第二次伟大飞跃,因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强调必须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因为这是使广大群众掌握科学理论的需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只有在亿万群众自觉参与下才能得到实现。要使亿万群众能够自觉投身于这一事业,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把广大群众凝聚在一起,同心同德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前进。而理论只有掌握了群众,才能成为伟大的物质力量。一种理论能否掌握群众,除了决定于这一理论是否科学和正确,是否为社会现实所需要,是否同客观的实际相联系外,还取决于有没有一种客观的环境对这一理论进行广泛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使广大群众能从切身的实践中深切体会到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党的十四大已经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提出要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今天,当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高举这一理论旗帜不动摇,必将有力地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和掌握这一科学理论,使这一理论发挥出更大的威力,引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统一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贯穿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的一条主线。学习讲话,贯彻讲话,就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
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从现在起到2010年,我们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这样一个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会出现一系列新的情况和问题,而且会出现一系列不同的认识和观点,这是难以避免的。这就需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澄清各种脱离实际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把思想统一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上来,统一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
为此,我们就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按照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去做。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我们讲老祖宗不能丢,就是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碰到问题到老祖宗的书本里寻找片言只语做答案,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用老祖宗书本里的片言只语来质疑、否定后人从实践中获得的马克思主义的新论断,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总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做出符合变化了的实际的科学论断。第二,要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并根据这一基本国情增强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面对的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最重要的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客观实际作为我们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第三,要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来判断我们工作的是非得失,来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大胆借鉴和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势必要改变原来同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同时决不搞私有化。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探索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第四,要在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在党内努力创造一种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增强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奔向21世纪的纲领性文件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话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要时刻的关键讲话,是党中央的伟大战略部署,是带领全国人民奔向21世纪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江总书记讲的四个方面的问题,是关系当代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几个根本性的重要问题,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极其丰富,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努力的方向。在邓小平同志逝世之后,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江总书记就几个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作如此重要的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就其政治意义而言,这是邓小平同志逝世后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政治宣言,为党的十五大的召开确立了基调,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就其现实意义来说,讲话阐明了中央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态度,对于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第二,讲话表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高地举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关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讲话强调,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在跨世纪的征途上,一定要高举这个旗帜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讲话指出,中国最大的实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关于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讲话提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前十年,能不能成功地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不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两个关键性课题;关于党的建设,讲话提出,我们党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好,是完成这项伟大使命的根本保证。这些基本的立场、观点表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的方向就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的方向。
第三,江总书记的讲话继承了贯穿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实事求是精神。江总书记强调,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因为它始终严格地以事实作为自己的根据。因此,我们必须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当代中国和世界实际的问题;一定要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正是本着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江总书记申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在谈到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问题时,讲话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第四,讲话提出了一些重要论断,包括一些新的观点,对于指导当前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讲话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关于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大胆利用。这些观点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仅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且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标签: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