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环境保护措施分析论文_金录安

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环境保护措施分析论文_金录安

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102

摘要:水是世间万物的生存之本,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因为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之前对水资源的污染浪费唤起了人们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水环境的保护也成了当前最首要的任务。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对水资源的要求也随之增加。不但在城市中需要关注河道水环境的问题,而且农村的生态环境也需要良好的水资源。

关键词:河道;治理改造;水环境保护;措施

1传统河道治理对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1.1河岸硬化破坏了水生态系统

在传统的河道治理过程中,都是将河道的泄洪排涝功能放在主要地位,而没有考虑到河道的生态功能。通常做法都是用混凝土或者石块修筑河岸护坡,这种对河岸进行硬化的方式虽然起到了稳定河岸的目的,确保了洪涝水归槽,但却使水土之间的关系被割裂了,彻底破坏了植物、生物、水、土之间的能量和物资循环,大大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1.2河道截弯取直影响了水生态环境

在传统的河道治理中,还十分注重河岸线的顺直,并尽量减少排水路径,因此通常都会对河道采取截弯取直的措施。而依据现代生态学我们知道,水流弯曲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更加有利,同时弯曲的河道有助于降低水流速度,使洪水的突发性与灾害性得以消减,而且更加彰显了自然形态之美。河道被截弯取直之后,如遇大水,水流便奔腾而下,虽然可以最大发挥泄洪功能,但却使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同时,水势更加汹涌,破坏性极强。

1.3单一的河道断面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

众所周知,自然形成的河流横断面一般都是呈浅滩和深潭相间分布的格局,这为众多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栖息的环境。而经过改造之后,为了便于施工,并达到更好的输水性能,河床的断面形态都会做成单一而又规则的梯形,这样使水流速度趋于相同,使河道多样性的特征被破坏。生物的多样性有赖于河流形态的多样性。因此,单一、规则化的形态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2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控污难度较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发展的不断加快,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目前,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大多不能满足整体排放的要求,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污水处理效率。由于城市污水处理效果不好,排入河流后会污染河道水环境。针对目前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间的矛盾,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政府应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资金投入,建设大型的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提升污水处理效率,降低城市污水对河流的污染。截污控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改善河道环境,实现水环保保护的目的。此外,河道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应重视面源污染的控制,面源污染是十分复杂的,治理难度也较大,对于农村面源污染要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2.2生态护岸技术有待提高

我国的河道治理理念较为落后,不符合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河道治理措施的应用,制约了新型治理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岸技术还有待于提高,制约其技术发展的原因有:一是传统观念影响。河道设计缺乏长远性和有效性,落后的护岸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效果较差,新型生态护岸技术应用较少。二是生态护岸技术的应用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确保生态护岸技术安全性的同时,加强其在水环境保护方面上应用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环境对应保护措施

3.1规划先行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前提条件,过去河道治理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存在,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在新的规划设计中要打破过去的一些制约性条件。特别是要在规划设计中克服一些单一的传统观念,要在设计中将环境、生态等要求强化出来,以生态性、前瞻性作为根本目标。这样不仅能实现安全舒适的大环境,而且还能够促使水资源自科学合理利用,将环境生态与水环境根据有效结合。

3.2适时清淤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现阶段在很多河道中都存在严重的瘀积现象,平均瘀积深度能够达到0.5-0.8m。淤积现象如果过于严重,会直接导致河网自身的滞蓄容量减少,对河道自身的行洪排涝功能发挥造成严重的制约性影响。同时,还会减少灌溉供水量,导致河网水体自身的自净能力有所降低。因此,针对这一现状,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疏挖一些河槽,能够保证河道正常的过水断面。

3.3加强水体流动

加强水体流动能够有利于提高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是保证水环境能够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实施过程中,利用开坝筑涵贯通水系,根据周围环境及周边条件的可靠性,逐渐将片区水系之外的水资源引入其中,这样能够促使水系自身的具有丰富的流动性。

3.4生态护岸

生态护岸在设置以及具体利用过程中,其不仅能够对河岸坍方现象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而且还能够促使水体自身与土壤之间形成良好的交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仅河道自净能力能够有所提升,而且还能够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效果。现阶段,欧洲很多国家在都在大力研究和应用护岸工程,特别是要注意沿岸的景观及生态系统,最大限度保证能够在天然状态下建造良好的河海岸形式。这样能够从根本上避免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形式而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破坏影响。如荷兰曾经提出“给河流提供更多的空间”这一概念,荷兰人认为河岸提防的设置以及具体实施,是自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促使河道水流到陆地一种强有力的转换措施。因此,在这种状态下,两者一定要保证相互作用,不能够孤立存在。当前在河道治理改造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尝试一些生态型护岸结构形式,这样能够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措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中包括自然原型护岸、自然型护岸以及复合型护岸。(1)自然原型护岸主要是里植被种植的方式,对河岸起到良好的保护性作用,尽可能保证护岸自身的自然特性。(2)自然型护岸是除植被外,还需利用一些石材或是木材等一些天然材料作为基础,对堤岸自身的抗冲刷能力进行有效提升。(3)复合型护岸,是在自然型护岸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混凝土或者是钢筋等材料,促使其自身的抗冲能力能够以一种新型状态存在,为其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另外,复合型护岸一般情况下,比较常见的几种应用技术包括纤维织物袋装土护岸、土壤固化剂法等,利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方法,能够实现护岸、绿化以及水土有效结合。

3.5雨污分流

河道遭受到严重污染,主要是由于现阶段工业发展,以及农业和生活中一些污染源造成,其中工业污染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针对工业污染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防治已经成为现阶段首要思考的问题。在针对河网水质问题进行处理时,最有效措施之一就是要对排水体制进行科学合理的改变和安排。雨污分流、截污治污、将污水进行统一排放等,这些措施的实施都可以保证河网水质自身实际情况的有效改善,这样能够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水环境质量。

4结语:综上所述,河道治理作为水环境保护中的基础内容,其治理目标的实现能大大提升水环境保护效果。虽然目前我国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效果与预计目标尚存一定差距,但已取得良好效果,只要始终坚持将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事业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实现河道治理与环境保护目标的日子已然不远。

参考文献:

[1]游雪燕.水资源污染治理方案与水环境保护路径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9

[2]张进鹏.水利河道治理与环境生态存在的关联性解析[J].农业科技信息.2017.14

[3]杨运江.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6):43-44.

论文作者:金录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环境保护措施分析论文_金录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