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我院急性颅脑损伤46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麻醉方式选择经口气管插管;实验组收治的麻醉方式选择经鼻气管插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相比,实验组气管插管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及气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气道的留置时间较短(P<0.05),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经鼻气管插管麻醉,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经鼻气管插管麻醉;效果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脑挫裂伤、颅骨骨折、弥漫性脑肿胀和头皮裂伤等,病情严重,且有程度不同的昏迷及全身并发症,如高碳酸血症、呼吸道梗死、休克、缺氧就呼吸暂停等,发病率较高,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为临床常见危重症,绝大部分患者在受伤后短时间内需接受手术治疗[1-2]。选取我院急性颅脑损伤46例,总结性分析经鼻气管插管麻醉的应用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3例。对照组中脑内血肿6例,硬膜外血肿11例,硬膜下血肿6例,年龄19~51岁,平均年龄(39.47±3.45)岁,女8例、男25例。实验组中脑内血肿5例,硬膜外血肿12例,硬膜下血肿6例,年龄17~53岁,平均年龄(39.65±4.02)岁,女7例、男26例。两组的临床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治疗方法 (1)立即清除患者食管反流物、口鼻腔内血液及分泌物等,给予面罩吸氧,开放静脉,使用芬太尼、咪达唑仑、维库溴铵给予患者麻醉诱导,对其静脉注入,用量分别是5 μg·kg-1、0.1 mg·kg-1。(2)实验组:所选一侧鼻孔应保证通畅,使用地卡因(1%)、麻黄碱(3%)合剂对其滴鼻,约2~3次,使用润滑剂涂抹于导管前端,将导管置入鼻孔,并由鼻底部穿出,经鼻孔进入咽腔,麻醉者左手持喉镜,促使声门充分显露,右手推进导管,直至进入声门。对于插管困难者,用插管钳夹住导管前端,将其送入声门。(3)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经口气管插管。(4)插管后,将导管连接麻醉剂,对患者呼吸进行控制。麻醉维持:使用注射泵给予患者微量输入丙泊酚,用量80~200μg·kg-1·min-1,取异氟烷(1.0~2.0%)给予患者吸入,根据手术需要,对患者间断静注芬太尼、维库溴铵。
准确记录对照组与实验组气管插管时间,并对比。观察两组术后有无肺部感染及气道并发症,记录两组人工气道的留置时间,并比较。
1. 3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 , 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气管插管时间 对照组气管插管时间(37.59±4.25)min,实验组气管插管时间(26.33±2.31)min。两组对比,实验组气管插管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 对照组肺部感染4例(17.39%),气道并发症3例(12.5%),其中1例气管食管瘘,1例皮下气肿,1例切口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验组肺部感染2例(8.70%),气道并发症1例(4.35%),表现为切口感染。两组对比,实验组肺部感染及气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
2.3人工气道留置 对照组人工气道的留置时间是(32.5±7.4)天,实验组人工气道的留置时间是(21.2±6.4)天。两组相比,实验组人工气道的留置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研究报道,颅脑损伤后60 min内,若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则可大大降低死亡率,挽救生命[3]。通过手术治疗虽能有效清除坏死脑组织及脑部血肿,降低颅内高压,但由于病情比较复杂,短时间内变化快,且并发症多,必须充分做好病情评估及治疗准备,重点做好麻醉处理,促使手术顺利实施,提高效果[4]。
理想麻醉为气管插管后患者无明显反应,麻醉诱导速度快,且对患者心血管功能影响较小,故给予患者麻醉时,应尽量保证脑正常氧供,预防CO2蓄积,避免误吸,保持血压稳定,防止因气管插管造成血流动力学反应,避免因患者术中挣扎或用力导致颅内压升高[5]。经鼻气管插管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并发症少,便于术中管理及术后康复,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在经鼻插管下,可维持患者呼吸道正常解剖结构,保护呼吸系统的正常防御功能,经纤毛运动可对气管中微生物、颗粒和呼吸道的分泌物等进行有效清除,不易发生肺部感染[6];术中导管固定较好,符合手术麻醉要求;拔管要求较低,术后待患者呼吸恢复正常、生命指标平稳,能有效吞咽及排痰时,即可拔除导管,而气管插管具有一定有创性,拔管要求较严谨,术后需严密观察,通过血气分析、试探性堵管等,确定可行后,才能拔除导管[7];创口较小,口腔护理方便,且对气管造成的压迫较小,刺激较小,放置时间较长,而气管插管并发症较多,气管切开部位易形成瘢痕及肉芽,切口闭合受较大影响。在本研究中,分别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经鼻气管插管、经口气管插管,结果显示,实验组气管插管时间较短,两组分别是(26.33±2.31)min、(37.59±4.25)min;实验组肺部感染及气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组分别是8.70%、4.35%和17.39%、12.5%;实验组人工气道的留置时间较短,两组分别是(21.2±6.4)天、(32.5±7.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鼻气管插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经鼻气管插管麻醉,麻醉效果佳,并发症少,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永温. 急性颅脑损伤临床麻醉处理分析[ J ] . 吉林医学,2011,32(18):3742-3743.
[2] 董维猛.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麻醉处理方法探讨[J].黑龙江医药学,2013,36(04):105-107.
[3] 杨少平.急性颅脑损伤的急救与麻醉处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2):74-75.
[4] 李新平,黄 颖,康明秀.经鼻气管插管麻醉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2012, 36 (01):47-49.
[5] 肖仙丰. 浅谈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麻醉 [ J ] . 中国医药指南,2011,19:187-188.
[6] 张炜. 急性颅脑损伤临床麻醉处理分析 [ J ] . 中国社区医师,2014,30:47-48.
[7] 黄宇捷. 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麻醉处理 [ J ] . 大家健康 (学术版),2014,19:246.
论文作者:史峻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实验组论文; 颅脑论文; 气管论文; 患者论文; 损伤论文; 并发症论文; 气道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