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异常结果的真实性及对策论文_杨翠娟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广西百色 533000

【摘 要】目的:分析凝血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产生的异常结果,同时研究结果的真实性,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3790例凝血APTT检验患者,对凝血APTT检验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对其中的124例异常患者进行静脉采集血液复查,对比分析前后两次的检查结果。结果:患者凝血样本APTT检验中出现异常的比率为0.33%,通过复查前后检验的平均结果比较显示,复查前为65.1±7.7,一组复查后为67.2±4.1,另一组复查后结果为65.2±4.1前后差异比较大,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确保凝血APT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在对患者进行凝血APTT检查时,针对结果出现异常的情况,需要对此患者进行再次采集血液复查,避免样本采集、处理及分析过程中的影响。

【关键词】凝血检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对策

APTT是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最可靠的筛选试验,可以作为肝素治疗的监护指标,同时还可以用于DIC、血友病、肝病、大量输入库存血以及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等。在临床上,血栓及止血试验如果出现错误,会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保证凝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变得异常重要。在对患者的凝血标本进行检验时,由于样本的采集、处理或分析的不当,会使记过出现偏差,需要对异常结果患者进行复查,保证血凝标本的质量。本文主要就凝血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产生的异常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相关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3790例凝血APTT检验患者,总结凝血APTT检验中的异常情况,并对其中的124例异常患者进行静脉采集血液复查。124例异常患者中,男患者49例,女患者75例,年龄在17~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2.2岁。

1.2检查方法

为124例凝血APTT患者进行复查,安排专业的人员采集患者的抗凝血样本,护理人员需要提前准备好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管,受检者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至2ml,与枸橼酸钠按9:1比例抗凝,2小时内送至检验科,血浆于3 000rpm离心10min,专业人员利用美国波士顿ACLTOP 500CTS全自动血凝仪进行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要特别关注,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血凝检验的目的,分析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是否存在差异,如果与临床诊断不符,就要立即通知患者进行重新采集,前后采集的血液量要相同,并对所有的血样进行2次检验,将所得的平均值进行比较与分析。

1.3 指标评定

记录并比较首次检验和复查检验的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主要使用SPSS19.0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主要用( )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P<0.05则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凝血样本APTT检验中出现异常的情况比较

2014年7月-2015年11月间我院共有3790例患者接受了凝血APTT检验,其中样本出现异常者124例,占比0.33%。

2.2患者凝血样本APTT前后检验的平均结果比较

通过对患者凝血样本APTT复查前后的平均结果进行记录与分析,显示复查前与复查后的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P<0.05,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APTT是 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最可靠的筛选试验,其原理在于:在37℃条件下,用激活剂(白陶土)激活XI和XII因子,用部分凝血活酶(以卵磷脂为主)代替血小板第3因子,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乏血小板血浆加入Ca离子后所需的时间。但是在采集样本到检验结束的过程中,易受到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影响而出现偏差,给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偏差,因此,保证凝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变得异常重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疗仪器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分析与治疗,大大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诊断能力和治疗水平。但是在分析、诊断前的一些变异情况,会使患者的检测结果发生较大的变化,不利于患者的正常诊断和治疗。因此,让需要对检测结果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3.1 凝血APTT检验时出现异常的情况分析

患者血凝样本的检验涉及采血、样本运送及处理、血凝管及抗凝剂等因素,要分析血凝APTT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就要考虑这几方面的因素。

3.1.1采血因素:采血时,患者采血时不正当的姿势、紧张的状态或采血前的运动,会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引发血栓。其次,采血速度过慢或采血时间过长,采血时间超过1分钟,压带的作用会使水及低分子量物质从血管内转移至血管外,导致血细胞和血凝蛋白的浓度迅速升高。另外,采血时间过长,还有可能激活血凝,消耗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引起凝血时间延长。

3.1.2样本的运送及处理: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会逐渐变形或者失活,而且随着温度的变化,血液中的辅助因子也会发生变化。如果凝血样本从采集到检验分析的时间过长,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会加速失活,从而延长APTT的时间,导致结果出现异常。

3.1.3血凝管和抗凝剂的影响:采集样本的过程中,血凝管的选择应标准化,如果血凝管出现差异,会使血液中的凝血因子由于内源性接触途径而激活。在盛放血液样本时,普通的玻璃杯会降低血液中的XII因子,优于硅化的玻璃枸橼酸钠试管。而对于一些情况,比如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凝血因子及测定止凝血筛选实验时,由于XI和XII因子在枸橼酸钠溶液中的较强的稳定性,因此在使用抗凝剂时要选择枸橼酸钠。

3.2减少凝血APTT检验时异常情况出现的对策及注意事项

3.2.1 采血因素:首先,要提前告知患者采血前禁止活动或锻炼,避免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引发血栓;其次,采血过程中,要求患者采取静坐或其他舒适的姿势,全身放松;最后,采血的速度要快,避免采血时间过长,减少血液的凝结,采集完之后迅速且要轻轻的摇动,将试管中的血液和抗凝剂摇匀,充分的混合,从而有效的阻止血液样本的凝固。要严格选择血液采集人员,保证血液采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3.2.2 样本的运送及处理。在样本的运送及处理过程中,速度一定要快,防止血液样本中的凝血因子出现变形或失活。由于血液中的辅助因子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可以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冷藏处理,包括使用未硅化的玻璃枸橼酸钠试管,未硅化的玻璃枸橼酸钠试管可激活XII因子,缩短APTT的时间。在检验室,检验人员对血液样本要及时地检测,最迟不应超过2个小时,否则凝固时间会有缩短的倾向。同时,可以采用缓冲抗凝剂来维持血浆PH值的恒定。

3.2.3 试剂应用的注意事项。APTT的试剂配制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明确标示的稀释液来进行,对于稀释液的量和温度也必须按照要求,使用前需要将试剂充分混合,以防止稀释后的试剂发生微粒沉淀。试剂需要在4-10℃的环境下进行保存。如果温度条件不符合,就需要加入氯化钙和水。

结语:

总的来说,ATPP检测是一种有效的术前筛查方法,对于出血疾病的分析、抗凝治疗监控、DIC诊断、肝病病情的治疗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要重视ATPP的检验过程,防止因为一些外界因素影响ATPP的检验结果,在对患者进行凝血APTT检查时,针对结果出现异常的情况,需要对此患者进行再次采集血液复查,避免样本采集、处理及分析过程中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磊.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问题[J].中国医药指南,2013,05:177-178.

[2]邹长翠.影响凝血活酶时间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5:178-179.

[3]杨保堂.凝血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异常结果的真实性及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9:37-38.

[4]赵欣宇,宋鉴清,张丽霞.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07:656-658.

[5]顾正航.凝血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异常结果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22:211-212.

[6]薛海鲸,王静.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异常结果重新采血复查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06:558-559.

论文作者:杨翠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凝血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异常结果的真实性及对策论文_杨翠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