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芬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癌痛随访单电话随访对出院癌痛患者镇痛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2013年10月-2013年12月出院癌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院均进行癌痛规范化治疗。对照组1、2、4周进行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应用癌痛随访单1、2、4周进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第4周镇痛效果及对服务质量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疼痛控制、健康指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癌痛随访单可有效提高癌痛患者镇痛效果及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癌痛随访单;电话随访;癌痛患者;镇痛效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200-01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follow-up forms of cancer pain by telephone effects on analgesia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of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Methods:From October 2013 to December 2013 ,120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who were from Department of oncolog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ig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and accepted the standardized treatment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each group 60 cases ,randomly.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follow-up by telephone at week 1,2,4 after they left.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follow-up forms of cancer pain by telephone at week 1,2,4 after they left . 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difference of analgesia effect and quality of service satisfaction at the fourth weekend .Results:The analgesia effect and quality of service satisfaction ( pain control, health guidance)) of observation gro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Application of follow-up forms of cancer pain by telepho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analgesia and satisfaction of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urvival .
【Key words】Telephone follow-up forms Telephone follow-up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Analgesic effect Satisfaction
疼痛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被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2011 年3月,国家卫计委在全国启动了“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旨在加强我国癌痛规范化诊疗管理。我院肿瘤科成为第一批参与该项活动的单位积极参与创建活动,于2014年10月由四川省卫计委正式授牌,对癌痛的治疗逐渐规范化,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癌痛患者出院后的镇痛治疗主要靠自己及家属,其规范化治疗难以得到延续,从而使患者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影响其生活质量[1]。癌痛出院随访作为规范化治疗工作内容,我科随访工作由1名医生及3名护士专人负责。本研究采用癌痛随访单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在镇痛效果及服务质量满意度方面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肿瘤科2013年10月-2013年12月出院癌痛患者120例,在院均进行癌痛规范化治疗,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男76例,女44例,年龄32-76岁。其中肺癌47例,大肠癌17 例,乳腺癌15例,肝癌11例,胃癌10例,食管癌9 例,其他肿瘤1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随访人员都经过癌痛专业知识培训,服务态度好,沟通能力强。疼痛评分采用数字评分法(NRS),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两组患者在院均进行癌痛规范化治疗,并掌握疼痛数字评分方法、了解规范用药的重要性、出现不良反应的简单处理、科室咨询电话等。
1.2.2 对照组 对癌痛患者进行1、2、4周常规电话回访,记录患者服药情况、有无不良反应、疼痛评分、满意度调查及宣教。
1.2.3 观察组 应用自行设计的癌痛随访单收集出院癌痛患者资料,包括:a、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诊断、出院时间、电话号码);b、患者出院时的情况(使用药物、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疼痛评分);c、随访时间(第1周、第2周、第4周);d、生活方式(饮食、睡眠、精神、活动);e、疼痛情况(疼痛性质、部位、评分、过去1周最痛的分数和次数、疼痛缓解情况);f、用药(药名、用法用量);g、用药依从性(按时、按量、未按时按量);h、有无不良反应(便秘、恶心呕吐、嗜睡、头晕、尿潴留、呼吸抑制、肠麻痹等);i、综合健康指导;j、服务质量满意度(疼痛控制、健康指导);k、对随访工作的建议;l、随访人及日期。发现疼痛控制不佳或有严重不良反应者增加回访频次,嘱其及时返院治疗。结束谈话时,务必有祝福语,并表示感谢。
1.2.4 评价方法 疗效标准—完全缓解(CR):患者在治疗后完全处于无痛状态,持续时间在1 w 以上;部分缓解(PR ):患者在治疗后,其疼痛感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会受到干扰,生活可以自理,持续时间在1 w以上;无效(NR ):患者在治疗后其疼痛感与治疗前比较没有任何减轻或有加重的趋势[2]。癌痛控制有效=CR+PR。服务质量满意度(疼痛控制、健康指导)调查共有3个选项:满意、一般、不满意。不满意= 一般+不满意。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疼痛控制满意度、健康指导满意度情况,见表1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疼痛控制满意度、健康指导满意度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25%,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为60%~80%,其中1/3 的患者为重度疼痛[3]。由于疼痛的折磨,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焦虑、悲观、绝望等负性情绪又可加重疼痛反应。因此,对癌症患者的护理可以说就是对疼痛的护理[4]。癌痛规范化治疗按照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及2010年NCCN 癌痛诊疗指南进行,口服给药作为首选。但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医护人员的用药监督和宣教,随时间延长癌痛知识淡忘等因素,服药的依从性会逐渐降低,导致镇痛疗效不理想[5]。癌痛患者随访作为延续性治疗护理工作,目的是使院外癌痛患者继续得到规范化治疗,提高患者依从性及镇痛效果,减轻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简单的电话随访流于形式,收集资料不全,工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笔者应用自行设计的癌痛随访单,使回访工作更标准化、规范化,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本研究表明:应用癌痛随访单电话随访可有效提高癌痛患者镇痛效果及服务质量满意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4 结论
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疾病随访作为延续性治疗护理在国内广泛开展。将癌痛管理各个实践环节标准化、系统化,对癌痛患者实行全程、动态管理,使癌痛随访不只是流于形式。专病专访是随访工作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使用疾病专用随访单能使随访工作更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诸海燕,刘秋霞,赵建国,等.双向随访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19):19—20.
[2]陈清环.电话回访羟考酮治疗晚期癌痛有效治疗率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3,26(1):80-81.
[3]国家卫生部.癌症疼痛诊疗规范[M].(2011年版).
[4]Donna I.Effective contral pain in cancer口].Tumor Del,2001,32(2):17—21.
[5]朱凤华,刘丽萍.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院外癌痛患者镇痛效果服药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4,37(3):201-203.
论文作者:梁玉芬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满意度论文; 效果论文; 电话论文; 服务质量论文; 癌症论文; 《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