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 要】经济发展的迅速崛起,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城市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中,针对这种现实状况,城市高层建筑大量的涌现,有限的占地面积内可以最大程度上的容纳较多的人群,但是超高层建筑由于自身建筑的较高,居住人员密集,设备管线复杂种种因素都可能隐藏着诱发火灾的诱因,同时由于现阶段消防车的扑救高度有限,所以对于超高层建筑发生的火灾给救护人员带来较大的问题挑战,相关的疏散工作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故障等,针对这些内容本文主要论述了关于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防火;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2-0217-02
前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不断的刷新着保持的记录,但是相关的消防设备发展与实际楼层之间的高度发展是不同步的,所以经常会发生火灾发生之后,火势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而逐步的蔓延到整个楼层中,增加了楼层内部逃生人员的难度以及相关的疏散工作无法恰当迅速的展开,这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1.引发超层建筑诱发火灾的因素
1.1 明火
在实际的超高层建筑中,如果对明火使用方不科学,或是对使用中的明火没有进行及时扑灭的操作,就可能引发高层建筑火灾,较为常见的情形主要有,建筑物内的人抽完的烟头没有很好的处理,造成的与易燃物质接触引发的火灾,这种看似很小的问题,都可能成为较大问题的隐患,所以我们必须对细节加以防范。
1.2 电气机械设备因素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的依赖性极大,建筑物内各种电气设备极多,除了基础的照明日常生活使用设备外,还有建筑物自身运行中所需要的大量氮气设备,所以在实际的环境中,非常容易发生一些线路漏电或是线路短路等问题。
1.3 违章作业遗留的事故隐患
关于这一问题因素主要是由于在实际的建筑装修过程中,使用的装修材料不合格,相关的防火指数不达等问题,引发的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同时还存在部分人员可能对建筑物的相关电气线路进行私自的修剪,这种情况对于火灾的发生也具有很大的问题隐患,极大的降低了超高层建筑安全指数。
2.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面临的实际难题
2.1 疏散难度较大
由于是超高层建筑物,因为较高的实际状况,所以当发生火灾的时候,进行人员疏散的过程切实不像普通建筑物那样快速有效简单高效。结合实际案例做过相关的实验,一般在一个超多四十层的建筑屋内,一名成年男性从四十层到一层最快也需要十几分钟,这还是基于理想的状态下,非常清楚建筑物内的整体结构。而在实际的火灾发生环境中,由于建筑物内的人员密集,疏散通道有限,烟火其他因素的影响等造成的人员拥堵,给实际的疏散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超高层建筑物内易燃物品多
超高层建筑物内,结构层数多, 建筑结构复杂,并且还存在着部分建筑结构作为商场、餐饮娱乐等服务,所以整体建筑物内的客流量较大,客流集中造成的易燃物品要远远的多于普通建筑物,所以在实际的环节造成高层建筑物内火灾荷载密度较大,火灾容易发生而且不易控制。同时超高层建筑中存在较多的电梯、电缆井、管道井,这些管井都是竖向分布,火灾发生时一定程度上这些因素都会造成火灾蔓延较快,不容易控制。
2.3 对施救设备要求较高
一般结合实践案例,对于普通建筑物的灭火方式只要通过对着火部位从外部以注射水的方式灭火操作就可以了,而将这种方式应用在超高层建筑物上,显然不是很不合适。同时就现阶段所有的灭火方式而言都无法实现对超高层建筑的外部灭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所有的超高层建筑一般都采用玻璃幕墙的建筑材料,如果为了实施外部救火将其打碎,极容易造成对地面人员的伤亡,以及其他消防设备的损坏,缓减了救援的速度,所以对灭火设备要求较高,可以通过不断优化内部救火设备设计,展开快速的救火策略,尽可能的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伤亡。
3.超高层防火疏散策略
3.1 实施对防火分区的设计
对于超高层建筑非常与必要进行防火分区的设计,基于这一问题可以结合建筑物自身的结构特点以及建筑自身所用的防火材料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区分,一般超高层建筑的实际耐火能力相对较差,不能进行大面积的防火分区设计,所以可以适当的缩小防火分区面积,借助这种方式来抵消高层建筑耐火能力较差的建筑缺陷,切实的提高高层建筑实际安全性。一般具体的操作中,以超高层建筑中对于竖井管区域内进行防火分区设计时,可以以2~3层为一个实际分区单位,在每两个分区单位之间进行设计添加阻燃材料,借助这种填充物阻止火灾的蔓延,对于上部空间造成的影响。为消防人员进行救火疏散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3.2 加强对“耐火性”的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由于时间超高层建筑结构中对于火灾发生,有一定的救援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加强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耐火性设计。首先,从建筑材料入手,传统以往的建筑材料都是使用的普通钢材,这种钢材在经历过高温之后,就会发生钢材变形,而钢材是整个建筑物的基本骨架支撑,钢材的变形对于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火灾发生之后还可能造成二次灾害的坍塌事故,多以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普通建筑材料转换为钢混结构,最大限的发挥混凝土的作用,来抵挡高温火灾对建筑物整个钢材产生的影响,对其起到必要的保护作用,提升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最大限度的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4.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超高层建筑的防火疏散策略研究,需要在切实了解整个建筑高层特点的情况下,对于可能诱发火灾的因素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多方式,多途径的方法加强对高层建筑的设计布局,完善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进行防火分区的设计,设计避难区,完善规划消防电梯等。在实际的设计环节融入科学的消防设计理念,加强疏散方案的扎实落实,切实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措施,以此来实现对建筑物内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大保障。
参考文献
[1]谢玉琪,王洪礼,张树平.千米级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策略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4).
[2]王刘兵,白磊,王洪礼,等.千米级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8).
论文作者:杨希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火灾论文; 发生论文; 分区论文; 人员论文; 因素论文; 《建筑知识》2017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