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评估理论方法的比较研究(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203
1 引言
社会信息化的评估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但现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广泛应用,也改变着人们对信息化评估的最初认识。向应用性的发展是国外评估理论的基本取向。相关研究以社会发展为中心,围绕“IT(ICT)”主题,演绎出多角度、分领域的评估方法,如e-readiness、Infostates[1]等;国内的相关研究则将这些评估或测度都纳入“信息化评估”的范畴。本文讨论的主题,主要是国内外信息化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及其比较,也包含国际上与IT或ICT相关的评估。
2 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发展过程
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初中期是信息化评估理论与方法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关于信息社会的理解,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后工业化社会特征的认识,“知识”、“科学技术”、“信息”是刻画社会发展特征的可选择因素,已有研究将视点集中在“信息”,提出了社会信息化的观点,进而运用“科学方法”来定量分析这些问题。
90年代中期以后,信息技术革命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呈现新的发展特点与趋势,信息化对经济社会越来越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对信息化评估也产生了新的需求,推动了信息化评估理论研究的深入与方法的改进。
2.1 国外早期研究
2.1.1 信息化与信息化评估的由来 1956年美国从事技术、管理和事务工作的白领工人的数量超过了蓝领工人,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2]认为这是“后工业社会(Post-industrial Society)”的开始,以后,这又被人们视为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开始。1962年,马克.卢普分析了美国的知识产业和分布[3]。1977年,马克.波拉特(M.Porat)完善了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概念[4],提出四产业划分法,创立了一套经济核算体系,并对美国1967年的信息产业、产值和劳动进行了测算。在日本,梅棹忠夫于1960年提出日本已进入了信息产业社会,并认为需要用一种类似恩格尔系数的指标(即信息消费在家庭预算中的比例)[5]从某个角度反映社会发展的水平;稍后,林次郎①提出工业社会之后就是“信息社会”;日本电讯与经济研究所等采用了梅棹忠夫的建议,用“信息化指数”(RITE)模型②测算日本46个县的信息化程度。1980年,日本计算机应用所所长Yonesji Masuda将信息社会的概念推向国际社会[6]。“信息化”、“信息社会”和“信息化评估”等一些初步的概念和理论方法基本建立,在评估领域,形成了以日本的RITE为代表的综合指数评估方法和以(美国)波拉特方法为基础的生产要素测度法等两种主要的方法。
2.1.2 综合指数评估法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一项旨在促进科学研究资料规范传播模式的国际计划——联合国国际科学信息系统(UNISIST③);1980-1982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图书情报研究院H.Borko教授和法国学者Michel J.MENOU负责,UNISIST又启动了一项前期试验性研究④,目的是建立一种反映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和信息利用潜在能力评估模型——IUP⑤,从更广泛的范围来审视社会发展与信息(化)的内在关系。这一评估模型分三个部分,具体指标达230个。一是反映国家的基础条件,包括物理环境、交通基础设施、人口、社会文化环境、经济规模和管理控制等6方面,共57个指标;二是反映信息的需求和使用,包括农业、工业、卫生、外贸和公共管理等5方面,共46个指标;三是反映信息活动和服务,包括R&D、教育、档案图书馆信息与数据服务、其它信息部门、信息人力资源、基础信息、媒体、个人信息交流、旅行、信息商品活动等10方面,共127个指标[7]。
从方法论看,与日本的RITE模型同属于综合指数评估法。从RITE到IUP,可以看到综合指数法的一些基本特征。一是由对社会信息化认识的视角,来决定评估中对社会进行系统分解的粒度大小,这也决定了人们建立“系统指标”的复杂程度和测度标准;二是具体评价指标的设定涉及指标数据的采集方式和标准化处理技术;三是综合指数的测算模型中各层级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
2.1.3 生产要素测度法 波拉特从“信息”参与社会产生的视角出发,将信息看成是一种“生产要素”,围绕社会生产中“信息”与生产部门的关系,划分出“信息”与“非信息”生产部门,再按照“全口径”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和计算方法,测算出“信息”生产部门的投入和产出量,以此衡量一个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⑥。
日本早期有一种“信息流动调查方法”,这方法先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转换成字节,然后以字节为单位计算信息流动量。1975年,日本邮电省曾用这种方法调查每公里字节的传输成本和信息供给与消费量的相互关系。1980年,P001.I等[9]对美国也进行了相应的统计调查,并比较了日本与美国的信息供给与消费。
2.2 国内的研究
国内较早的研究首先是1986年12月“首届中国信息化问题学术讨论会”提供的相关研究报告(邹家澶、刘红纂和郭沪玲等[10])。
从总体上看,国内主要是应用综合指数与波拉特等方法来比较国内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有从“信息经济”的宏、微观视角来划分研究领域,将信息化评估界定为“信息宏观测度”的范畴[8]。所以,我们就从综合指数与宏观测度这两个方面来考察国内的研究。
2.2.1 国内综合指数的研究 综合指数方法主要有三部分内容,即建立指标体系的方式、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和综合指数测算的定权方法。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和第三两个方面。
建立指标体系的方式,国内的研究主要以日本的RITE为基模,根据国内指标数据的可采集性为依据,建立综合指数的指标系。
林汉川[11]、贾林[12]、卢泰宏[13]、张启人[14]、邓兆参[15]以及徐久龄[16]、贾怀京[17]、周荣莲[18]、秦玫芬[19]、国家统计局[20-21]等从不同认识体系,建立信息化评估指标系,对不同对象或不同时间开展实证性评估研究。而张庆锋[22]、郑建明[23]、陈小磊[24]等以评估指标为核心,研究信息化评估中指标构建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总之,国内学者的研究是以评估指标为重点。
国内研究的另一个方面是对测算模型的方法研究。如,2001年,滕勇等用灰色测度法[25];2002年,耿兴荣等用主成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西藏、台湾、香港和澳门)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26];2003年,杨少军等用神经网络算法对北京、山东、内蒙古、贵州及全国平均的信息化水平来进行了比较[27]。这是用不同算法确定测算模型权重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方法的评估结果都以综合评分法的结果为比对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主成分分析还是神经网络算法等,最终的排序与专家赋权的综合评分方法基本一致。国家统计局在“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和“中国信息能力研究”中比较了多元统计分析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与综合评分法,认为两种方法测算的排序结果大同小异[28]。
2.2.2 宏观测度研究 1992年,卢泰宏等提出了信息宏观测度的概念[8],认为信息的宏观测度就是信息的社会测度,是“从总体上对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信息环境的优劣进行量的测度或测算”,主要包括信息经济的宏观测度和信息化水平测度等。这是将综合指数评估方法纳入信息化水平测度的范畴,而信息经济的宏观测度就是指波拉特方法。1995年,时文生等提出了信息需求与国民经济规模内在关系的定量研究方法[29-30],但国家统计局在1999年“中国信息能力研究”中还是用波拉特方法测算了1992年中国的信息产业增加值[28](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6.5%)。因此,所谓经济的宏观测度基本上是指波拉特方法。
2.3 信息技术革命后的信息化评估
2.3.1 国外信息化评估的发展 1993年,美国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行动实施纲领》(NII)(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在全球掀起一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发达国家,竞相投资建设,这种现象在进入“新千年”时达到高潮,图1是反映进入新世纪前后的国际互联网络的互通带宽增长情况,在世纪之交各大洲每年的联通带宽成倍增长,导致世界的总体发展水平也成倍增长;图2是2004年世界各洲国际互联网联接带宽情况,北美与欧洲的带宽已远远超过其它各洲的联接带宽。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原有的基础情况外,信息基础设施投入需要大量资金是一个重要因素。显然,自90年代中期开始的这一波信息基础设施高投入建设是从发达国家“引爆”的,而这么大量的资金投入是需要论证的,社会信息化评估自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图1 国际互联网带宽年增长率(PriMetrica,Inc.2004 http://www.telegeography.com/products/usig/index.php.)
图2 世界各洲国际互联网2004年联接带宽
注:资料来源同图1。
1995年,国际电信联盟向以“信息社会”为主题的西方七国集团部长会议提出一套评价信息化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⑦;同年,韩国推出了“信息化指数”评估体系[31],加拿大也提出了本国新的信息技术和电信分类法[28]。1996年,Mosaic Group⑧从防务的视角提出了一套评估IT能力(IT capability)的方法,1998年又从IT发展的视角提出了一套评估全球互联网扩散的方法。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C)也提出了一种“信息社会指数”[32]。2000年,McConnell International从商业的视角提出了一套电子准备度⑨的评估方法。英国的EIU⑩也从商业的视角提出了一套电子就绪度的评估方法。2001年,ITU推出了接入指数(11)评估方法。2002年,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CID)(12)与世界经济论坛(WEF)推出了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估;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提出了一套评估ICT扩散的方法(13);澳大利亚信息经济办公室也推出了“信息经济办公室指数[31]”;英国电子专员办公室和INSEAD商学院合作,制定了电子经济评估体系[31];俄罗斯联邦政府对国内89个联邦主体的信息化建设进行评估[31]。2003年日本在IT战略本部(14)之下,设立了专门评价调查委员会,2005年日本总务省也开展了“日本ICT基础建设国际评估(15)”。
此外,世界银行以1999~2001年的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一套测度“知识经济”的指标体系(16),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到2004年,至少已有俄罗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牙买加、约旦、印度和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推出过e-Readiness的评估。近几年,韩国、日本和芬兰等国政府也发布了信息化发展的白皮书,其中就有相关的信息化指标评估。
从许多国家的政府机构、咨询公司和国际组织纷纷参与的势头看,信息化评估已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而成为政府或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制定长期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反映了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社会需求的变化,人们对评估的认识和目的也因社会需求的上升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关注的重点从“信息”转移到了与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密切的“信息网络”,从已有的发展水平比较转移到关注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
2.3.2 国内信息化评估的变化 国际的变化显然也影响到国内,对信息化关注的视点在变化。1997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国家信息化的概念。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分别资助了“信息产业对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与模式研究”(自然基金项目批准号:79800014)和“信息化实现经济效益的机制与模式研究”(自然基金项目批准号:98CJY009)两个项目。2001年,在国家统计局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信息产业部会同国家多部委推出了我国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信部信[2001]434号),同时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设立了“中国信息化评价体系与监测支持系统研究”(自然基金项目批准号:70071007)项目。2002年7月,在邯郸召开的“全国城市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信息产业部在推出城市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等措施的同时也推出了“中国城市信息化指标体系方案”(信信函[2002]39号.该文中的试点“管理办法”,“建设指南”和“指标体系方案”均为试行)。国家统计局在“十五”以后,为了适应新发展,在第一套指标的基础上又研制了新的信息化评价总指数[33]。这一阶段国内的一个明显变化是政府部门的介入,对信息化的评估也从学术性问题上升为社会和政府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当然,还有许多研究机构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如南京大学一直就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测度方法开展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9BTQ006);2005年,郑建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TQ013))从社会信息化测度的逻辑分析开始重新审视信息化评估方法的基础性理论,万里鹏[34]也从方法论角度讨论了信息化评估基本问题;何伟[35]对我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开展了评估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CIY012))。从总体上看,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是长期从事国家层面的信息化评估研究工作,从“九五”到“十一五”,在政府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规划时都肩负着信息化发展方向的重大课题研究任务,为政府决策服务。2006年,在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时,又提出了信息化发展指数(IDI)(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Index),比较了我国与世界其它地区主要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水平[36]。
收稿日期:2007-05-28 修回日期:2007-07-08
注释:
①林次郎(Hayashi Yujino),他的畅销书《信息社会》于1969年出版。
②RITE: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elecommunications and Economics,其研制的信息化评估模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RITE模型。
③UNISIST: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Information System,http://www.db.dk/bh/Core%20Concepts%20in%20LIS/articles%20a-z/unisist_model_of_information_dis.htm.
④英文为:a pilot study.
⑤IUP:The Index of Information Utilization Potential.
⑥根据这一测算方法,1958年和1967年,美国一、二级信息部门的增加值占当年的GDP的比重分别为42.7%和46.5%;1978年,委内瑞拉对应的比重为20~25%,而上海,1985年相应的产出增加值占GNP的比重为21.9%;北京,1986年相应产出增加值的比重为28.2[8]。人们就是以此来判断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程度。
⑦陈凯,杨培芳,张盈唐,等.信息化测算方法概述.http://www.sts.org.cn/fxyj/other/documents/xxhcsff.htm.
⑧About the mosaic group:Our mission is to provide an independent perspectiv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sales and marketing initiatives.http://www.themosaicgroup.com/aboutmosaic.htm.
⑨McConnell International LLC成立于2000年4月,主要负责处理“千年虫”问题,电子准备度的英文是E-Readiness.见www.mcconnellinternational.com.
⑩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is the world's foremost provider of country,industry and management analysis.Founded in 1946 when a director of intelligence was appointed to serve The Economist,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is now a leading research and advisory firm with more than 40 offices worldwide.For nearly 60 years,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has delivered vital business intelligence to influential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Our extensive international reach and unfettered independence make us the most trusted and valuable resource for international companies,financial institutions,universitie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11)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的Digital Access Index.http://www.itu.int/net/home/index.aspx.
(12)Harvard University's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WEF:World Economic Forum.http://www.weforum.org/en/initiatives/gcp/Global%20Information%20Technology%20Report/index.htm.
(13)http://www.itu.int/dms_pub/itu-s/md/O3/wsispc2/c/S03-WSISPC2-C-0063!Al!MSW-E.doc《Briefing on the work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of World Telecommunication/ICT Indicators》.
(14)2001年,日本在内阁设立了领导信息化发展的“IT战略本部”。
(15)[2007-02-28].http://e.chinabyte.com/355/3087355.shtml.
(16)Knowledge Assessment Matrix,http://vle.worldbank.org/gdln/Programs/kam2001/methodology.ht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