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坚定不移_公有制论文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坚定不移_公有制论文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动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不动摇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党的十五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进一步加以强调,原因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一、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1.对革命阶段科学分析的重要性。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对本国的社会主义处在什么发展阶段上能否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所处阶段的判断失当,不论是超越历史,还是落后于现实,都会给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来严重损害。估计过高必然会操之过急,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提出种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强使人们去完成各种在当前阶段无法实现的任务;反之,估计不足必然会因循保守,不敢大胆提出现实生活发展已经成熟的任务,束缚群众的手脚,抓不住历史发展的机遇。无论前者或后者都会严重挫伤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固有的优越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因此马克思主义历来十分强调对革命所处历史阶段的科学分析。列宁认为要用科学的眼光观察社会问题,必须考察它在发展中经过哪些主要阶段,确定它处在什么阶段。毛泽东也指出,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人们就不能恰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是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重大理论课题。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新问题,只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逐步得到解决。因为这是一个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以后提出的新问题,特别是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新问题。这个问题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找到现成的答案。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时代分析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时,原则性地确定了从低级到高级的两个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并没有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因为历史没有提出这一问题。列宁十月革命后看到俄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并不充分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因而多次强调向共产主义前进中的阶段性问题。但由于当时还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因而列宁侧重探索和分析的是过渡时期的阶段性问题。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没有深入分析俄国的具体国情,简单地照搬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初级和高级阶段的论述,认为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后意味着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已经开始。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斯大林晚年提出了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用产品交换取代商品流通等任务,严重超越了发展阶段,使原来已经僵化的体制更加脱离现实,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斯大林逝世之后,从赫鲁晓夫宣布20年建成共产主义,到勃列日涅夫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社会”,再到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的“发达社会主义入口处”,始终没有在这个问题上作出符合实际的科学分析,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国情。以后戈尔巴乔夫干脆放弃社会主义,并最终使苏联解体。

我们党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同志当时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建立起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基础,生产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后,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自己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当时估计要建立比较充分的工农业基础,大约需要15—20年时间。这一估计同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是一致的。这一分析科学的方面是认为只有在获得了比较充分发展的社会生产力这一自身的物质基础后,社会主义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不足的方面是在对中国具体条件下建立这一物质基础所需时间的估计上脱离实际,要求过急。随着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估计上发生了变化,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认为在新的社会制度建立以后能以“一天等于20年”的速度向前发展,提出了15年超过英国的口号;在生产关系变革方面,则认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已经具有了全民所有制因素,公社在分配方面实行的“供给制”,已经出现了“按需分配”的萌芽。在这种严重脱离实际的估计下,当时认为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全国实现全面的全民所有制只需要五六年或者再长一点的时间,而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也已不是遥远的将来。这种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错误观念和政策,不能不在实践中碰壁。此后,毛泽东同志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是毛泽东同志初步总结了“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后提出的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划分,为后来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当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解已经开始同后来广为流传的“大过渡”的观点相联系,即认为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在这种“大过渡”的错误观念支配下,社会主义时期成为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同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因而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最终发展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出现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 完全堵塞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道路。 1958年后发展起来的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使我们在经济上一方面把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推到次要地位,另一方面急于求成、盲目求纯,搞“一大二公”,批小生产,割资本主义尾巴,由此形成过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僵化的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概念的确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 1981 、 1982 和1986年,在党的文件中三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或初级发展阶段的概念, 但当时都还没有得到发挥, 没有作为最重要的国情看待。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初级阶段,主要用于说明为什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还会出现严重挫折,甚至会产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失误,指出其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还不成熟。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在讲精神文明建设时提到初级阶段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虽然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但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我们能够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立起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第三次提到初级阶段,但也只是用来说明为什么在道德建设方面要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三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还没有作为党的路线和改革的出发点加以把握,但在论述上逐步增添一些内容,表明这一科学认识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

1987年党的十三大前夕,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于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2 页)这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事关全局的国情加以把握。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党的十三大报告全篇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和深化这个问题,并从9 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和历史进程作了全面的说明和深入分析,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科学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这个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的经验总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动摇。

从50年代中期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经过40多年的艰苦探索,终于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着这一理论。正是由于我们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一个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才使我们得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逐步形成和确立,我们党根据中国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纠正了在所有制变革问题上超越阶段、盲目求纯、搞“一大二公”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搞“私有化”的错误主张,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步消除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羁绊,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要把改革作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为了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方针。十五大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报告还对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主要体现作出新的科学概括。所有这些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对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使生产关系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明确指出它们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五大提出的一个新的理论观点。从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一大二公”,到承认它们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再到肯定它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起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标志着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得到深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一是指我国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指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因而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没有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初级阶段,意味着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是一个长达百年的历史进程。生产力的不发达,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虽然就其性质来说不是社会主义经济,但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它们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受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影响,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和不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就会脱离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重蹈超越阶段的覆辙,同样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使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同非公有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完整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上述两方面的含义。这样做不会使我们离开社会主义,而是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更加切合自己国家的国情,坚定不移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对于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资金短缺两大困难。国有企业改革中提出的“钱从哪里来”和“人到哪里去”的两大难题,是总体上就业压力和资金不足在企业改革上的反映。我国是有着12亿以上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构成上又是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每年新增人口在严格实行计划生育的条件下仍以千万计,年需安排就业的新增劳动力也高达六七百万,随着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的过渡,还有以亿万计的劳动力需要逐步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从农村转向城镇。再加上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还将有以千万计的职工从现有企业中下岗分流,要求再就业。如此巨大的就业需求,只是依靠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是无力完全吸纳的,需要转变就业观念,广开就业门路。在这方面,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增加就业,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得到用武之地,显然是十分必要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极为艰巨,需要有庞大的资金去建设基础设施和基本工业,建设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缩小地区差距,实施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原有基础十分薄弱,繁重的建设任务同资金不足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这些资金需求也不是单靠公有制经济自身积累所能满足的,需要利用国外资金和鼓励国内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因此,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继续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肯定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它们纳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有助于消除人们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拓宽引进外资的领域、引导外商参与国家鼓励的基本建设项目和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存在的种种疑虑,使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得以更好地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三、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实现形式

1.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五大对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作出了部署。经济部分主要回答两大问题,一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不能建立起来,二是中国的经济能不能长期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两大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我们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成功。报告对如何解决这两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从长远战略的角度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政策取向。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不能建立起来,核心的问题是能不能使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同市场经济互相结合,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改革攻坚就在于要使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同市场经济相结合上取得新的突破。而改革在实践上取得突破,要以理论上的突破为先导,江泽民同志报告中对公有制经济的分析,就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的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使人们对公有制的认识从原有模式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拓宽了思路。长期以来,对公有制的理解局限在全民和集体两种所有制之中。党的十三大曾经提出公有制经济本身也有多种形式,除了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以外,还应发展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联合建立的公有制企业,以及各地区、部门、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的公有制企业。但仍然把公有制经济严格限制在纯粹公有的范围之内。十五大进一步明确,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也包括在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之中。这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实施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有着重要的意义。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有利于国有企业采取包括直接融资等多种方式,充实企业资本金;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推动政企分开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有利于实施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战略。在采取上述改革措施时不再需要担心是否会使企业改变性质,影响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问题。

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列宁和毛泽东都曾使用过“半社会主义”、“四分之三的社会主义”等概念,用以判断企业的经济属性。其根据就在于这些企业中已经有了程度不同的公有制经济成分。把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局限在纯粹公有的经济之中,反映的是过去那种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不符合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成分比重为1/3,这部分公有成分占全国经济总量7个百分点。 考虑到目前全部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24%,这部分公有经济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如实地将这部分公有成分纳入国有经济之中,有助于更大胆地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有助于更好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十五大报告还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有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作出上述具体明晰的界定,使人们对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从单纯看它们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扩展为从质和量的统一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从偏重于量的优势发展到更加重视质的提高。这一新的科学界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自然要求公有资产在总资产中占优势。但是如果只讲数量上的优势,不重视和不强调公有制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市场经济中缺乏竞争能力,最终连数量优势也难以依靠自己的经济力量得到维持和发展。在我国的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相当部分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很高,甚至资不抵债,经营不善,效益低下,产品没有销路,在竞争中不但无力发展,甚至难以生存,不得不躺在国家身上勉强度日。这样的数量上优势只能使国家的包袱越背越重,难以为继。只有在注意量的优势下,更加强调质的提高,努力使公有制经济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和规模效益,加强科学管理,加速技术进步,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这样的数量优势才有实际的经济意义,才能真正保证优势,才能坚持和加强主体地位。

强调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提供了理论基础。过去由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缺乏认识,国有经济的范围和比重过大过高,超越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社会化的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截止1996年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40.8%,还是各种所有制中比重最高的部分。问题在于这部分国有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相当数量的存量资产实际上处于闲置或低效率营运状态,而一部分新增国有资产,则由于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等原因,一投产就处于亏损状态之中。不改变这种状况,国有经济比重再高,也是不能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十五大强调控制力,确实是切中时弊,抓住了要害。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的,应当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因为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影响到国家有没有力量控制经济发展的方向。至于其他领域,国有经济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自身的整体质量。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2.努力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为了提高公有资产的素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必须积极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可以而且应当有多种实现形式,这是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含义的必然结论。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在十五大报告中进行了专门的分析,指出它的经济属性取决于控股权的归属,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产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所以对股份制这种形式作出专门的分析,因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改革中,对股份制这种形式有不同的看法。十五大明确指出这种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澄清了在这个问题上的疑惑。寻找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包括实行股份制,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要正确引导,循序渐进,不能用行政的办法强制推行,不要急于求成,一哄而起,搞一刀切。实行股份制不能仅仅着眼于融资,更应当着眼于推进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着眼于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科学管理,着眼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十五大在理论上的新突破,体现了对邓小平理论的坚持、实践、丰富和发展。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一步深化的基础上,沿着十五大提出的明确的思路和政策取向前进,一定能开辟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一定能取得成功。

标签:;  ;  ;  ;  ;  ;  ;  ;  ;  ;  ;  ;  ;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坚定不移_公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