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把课堂翻转过来”、“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算翻转课堂”,这是大家面对翻转课堂这一新名词时产生的问题。面对翻转课堂这一新生事物,我对语文课堂进行了“翻转”尝试。下面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上课、观课、评课为例,谈一谈我对“语文翻转课堂”的认识。
一、微视频不等于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兴起于美国。2007年,美国老师萨尔曼·汗使用视频软件录制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为缺席的学生补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之后他们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课堂上老师则是以讲学生的质疑点为主,这种把上课学习的内容提前安排到课前的自主学习被称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介入微视频,美国老师当时为了达到补课的效果,采取微视频的手段,比较科学地再现上课的教学内容,学习内容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我认为微视频不等于翻转课堂,微视频是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有益补充。比如我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前我做了介绍鲁迅、《朝花夕拾》的基本知识以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背景知识的微视频,之后,利用测试题及时检测并反馈学生对微视频中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课堂上,我提出了诸如分析“百草园”中的趣味、分析“三味书屋”中表现的作者情感、探究文章的主题等问题,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下来,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老师,利用微视频,从学生的课余时间里“偷”出了一段时间学习,然后我们回到课堂继续下一课时的学习,这就是我们的翻转课堂改革吗?”学生的质疑引发了我的思考,的确,我的课堂即使加了微视频,依然是常规的教学,依然是教师主导,课堂上通过问答、讲解引导学生分析,虽然有学生之间的讨论,但学生的主动性还不够,微视频中的内容只是侧重知识积累的讲解,缺少方法的训练,语文课堂的翻转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我分析课堂没有翻转过来的原因是微视频的内容选择不合理,制作的微视频不是教学的重点,只是教学内容的补充,对解决教学重难点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微视频的应用可有可无,因此导致课堂没有翻转过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翻转课堂不是大撒把课堂
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侧重以学生为中心的交流碰撞,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由教学主导地位转变为学生的合作学习伙伴,但是课堂教学并不是大撒把的课堂,不能走极端。基于第一次翻转课堂尝试 “教师在课堂上仍占据主导地位”、“没有实现教师充当‘教练’角色”、“学生的主体性不够突出”等问题,我进行了第二次“同课重构”,重点尝试教师作为“教练”角色的设计,即在课堂上尽量多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体现翻转课堂的特点。为此,课堂教学微视频我重新录制,重点内容是以“拔何首乌藤”为例,“抓住矛盾点”解读文本,分析并感受作者的“乐趣”。看完微视频后做测试题,测试题跟踪是:默读全文,你又发现了哪几组矛盾点?请从你发现的矛盾点中选出一组,结合文章谈一谈你的理解和思考。上课的时间则是根据学生的交流最后探究出文章的主题。这一次尝试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阅读方法的指导者,在学生讨论组中进行一对一的问题指导,把课堂时间充分地交给学生进行“矛盾点”的探讨。当小组探讨“先生的方正博学和我提问题却不回答(入学时的和蔼与提问题时的怒气)”这组矛盾点时,很多同学深入地分析了文中“我”与“先生”双方的心理状态,讨论问题的主动性空前高涨。
生1:我觉得先生的方正博学是我听说来的,而我提问,先生却不回答恰恰证明了先生并不是博学的。
生2: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先生是博学的,只是先生并不想告诉“我”,文章中也写到了,“大人大都是这样”,先生只是不想告诉我。
生3:我认为,我实在忍不住问“怪哉虫”是因为我觉得这个虫子太有趣了,又没有人能帮我解答,就只能问先生了。但是先生没有回答,是因为“刚下了生书的课”,先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问一些课外的内容,尤其是跟课堂内容无关的问题,所以就不回答。
……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他们在课堂上交流看法,形成自己的认识,教师做的更多的是提醒学生注意从文本中找到根据,以便让自己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微视频内容的改变引发了课堂教学状态的改变,当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回答积极主动起来后,很容易把时间花在一些观点的争论上,整节课的内容就不能很好地完成,而且各组在课堂上分散讨论,课堂比较散乱,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由此我想,翻转课堂不应该是教师引起学生讨论之后的“大撒把”,而翻转课堂应该是张弛有度的高效学习课堂。
三、翻转课堂是有翻转支点的
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是基于尝试的。走进同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堂教学,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翻转课堂,我发现,翻转课堂是有翻转支点的,没有支点的课堂翻转意味着翻转失败。
那么翻转课堂支点是什么,通过多次教学尝试,我找到了答案:语文的翻转课堂“翻”的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理念;“翻”的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翻转课堂把“传统课堂”从“教师视角”设计改为“根据学生学习需求”设计,教师首先通过科学测试、数据分析,从学生那里获得真实的学情,准确把握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再利用“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优势,为学生架起(或者引导学生自己架起)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桥梁。
总之,对于新事物的学习,我们不能只基于模仿,更重要的是要实践反思,学到真知,而非形式。
论文作者:杨海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视频论文; 教师论文; 内容论文; 的是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9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