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本科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启示_大学论文

高职本科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启示_大学论文

高职本科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职论文,启示论文,本科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1)04-0032-04

高职本科教育是一种教育发展的形式,是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必经的一个教育层次。它是一种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导向,以应用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咨询服务为基本职能,以培养本科层次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类一线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为主要目的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类型。这种教育形态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主要是由新技术革命、产业结构升级、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按照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需求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特征,规划与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类型结构,探索高职本科教育发展路径,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数量、规模、质量、内涵等方面的差距,提高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切性,并在更高的层次上提供全民职业技术教育和终身学习机会,我们亟须借他山之玉,为我国高职本科教育发展提供发展理论与实践技术。

一、国际高职本科教育的发展历程

高职本科教育类型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科技革命性变化的一种主动回应,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诸如,日本的技术科学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德国的技术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Polytechnics)、美国的技术学院(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印度的工程技术学院(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lleges)和技术大学(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我国台湾的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等,都以实施高职本科教育为主。纵向上来看,其发展轨迹基本划分三阶段:

(一)起步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

“二战”以后,以核能、计算机和激光为标志的新技术由军事向民用的转变,产生了众多新的工业门类,直接导致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经济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升级。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为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各国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和建设发展的重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制造业领域,由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并萌生了高职本科这一高等教育的特殊类型,并逐步确认了高职本科与普通本科之间的等价关系。1965年,在教育与科学大臣安东尼·克罗斯兰(Anthony Crosland)建议下,英国开始了高等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双轨运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1]美国从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创办本科水平的工程技术类学制,培养技术师(technologist)。1976年德国《高等教育法》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简称FH)的高校性质,“是与UNI同处于一个层面的教学机构”。

(二)扩张阶段: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传统产业的淡出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国际商务中心、金融中心和公司总部中心开始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中心城市汇集,并集聚了面向全球市场的最先进、最完备的生产服务业。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使得世界经济再度呈现出扩张与繁荣,并进入市场与竞争的全球化时代,而高技能的知识型工人成为各国企业普遍而又迫切的需求。由此,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间,从社会需求驱动转变为市场需求驱动,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的首要目标。尽管在此期间,在校生数上专科仍然占据高职的主体,但高职本科院校数在数量上开始迅速扩张,并逐步取代专科。高等教育体系在类型结构、内涵水平上,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例如从1990年至1999年10年间,德国FH学校总量从1990年的98所迅速跃升至1999年的152所,在校生总人数和新生人数分别从331496人和67475人增长到411436人和82017人;在这十年间,我国台湾地区高职本科院校(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总量也从1所快速升至47所,与此同时,专科学校从75所锐减至36所,并于1999年首次超过专科校数。而美国目前已有内华达、德克萨斯、华盛顿等17个州允许社区学院同时提供副学士和学士学位。

(三)跨越阶段:自本世纪初开始至今

20世纪90年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了各类高端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要素驱动,直接导致知识、技术和信息密集型产业,开始引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新一轮经济方式转换。与此同时,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全民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在全世界范围也获得了广泛认同。自2000年起,高职本科无论在院校数量还是在在校生规模上,开始逐步成为各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体,并获得了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行发展的机会,二者共同构成了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台湾地区教育统计部门的资料表明,高职本科院校数从2000年的62所增加到2009年的78所,其中,2002年高职本科院校的数量首次超过普通高校数(见表2)。从1999年到2008年十年间,高职本科院校在校生数由104911人快速跃升至508391人,占高职学生数的比重由18.52%上升到76.85%,占本科院校学生数的比重也由22.32%上升到50.53%。又如爱尔兰,目前其21所理工学院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原有的地区技术学院先后扩充而形成,并与现有的8所大学构成了其高等教育的二元系统[2]。

二、国际高职本科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和趋势

以高职本科为重点,构建与经济结构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基于对高层次工程技术应用型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教育民主化的浪潮,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高度重视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区域规划的科学布局出发,有计划有组织地规划、布局与发展高职本科教育,形成了以高职本科为主体,包含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各个层次在内的上下衔接、左右贯通、相对完整的开放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这已成为跨越国界的一项共同性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动。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高职本科已经取得与高等学术(普通)教育平行发展的地位。同时,也承认了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的等值性,如德国政府于1997年制定的《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计划》中所强调的。

以区域应用技术创新为导向,明确高职本科院校的目标与任务。高职本科院校作为新生的高等教育类型,其强大的生命力源于,它采取了不同于普通本科的发展定位,强调以所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应用技术创新为导向,培养与此相适应的各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例如,爱尔兰理工学院和大学有明确的分工和定位,它们的办学方向根据政府立法不得自行改变,其理工学院直接面向经济生活,培养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从职业培训到博士的各个层次的培养计划。德国FH虽然与UNI同处一个层面,但不同于UNI偏重理论研究,重视研究型人才培养,FH则强调技术实践,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也是FH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例如,由于不来梅港的支柱产业为港口业、集装箱码头、造船业等,都与海洋息息相关,不来梅港应用科技大学(Bremerhaven FH)设置了“航海经济技术”和“程序工程和能源技术”等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还建立了“风能研究与协作机构”。

全面建立推动政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机制,促进高职本科院校与产业界的资源共享及交流合作。如何落实以区域应用技术创新为导向的高职本科教育发展定位,其中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就是改革现行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通过建立组织运行管理网络,科学规划和全面整合区域内外政产学研等各类创新要素资源,畅通产学合作渠道。如我国台湾地区从领导决策、管理协调、技术创新等三个层面,构建了网络化的政产学研合作联动机制。第一,其教育主管部门于2002年成立“跨部会技专校院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作为领导决策层,专门研究与制定技专校院产学研合作的推进政策及策略。第二,以北、中、南三区的6所重点高职本科院校为主体建立的区域产学合作中心[3],并与“经济部”所设创新育成中心和“国科会”所设技术移转中心一起,构成中间协调管理机构。第三,以教育主管部门重点补助建立的技术研发中心为核心,此外包括利用学校经费和业界经费补助成立的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实验室等,作为建于各区域产学合作中心之下的应用技术创新的实际操作层。

以高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项目为依托,切实推进产学研的有效衔接。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科学化”和“科学社会化”浪潮,使得应用研究和技术转让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高校三方重视。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于1992年启动“促进以应用为导向的应用科技大学(FH)科技与开发项目”(简称aFuE项目)之后,全国各地FH纷纷成立学校科技与开发中心,借助aFuE项目积极与域内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合作,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并按照企业和社会需求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成为实践教学成果评价考核的主体,一些学生的学位论文也在校企科研合作中立项或完成。

以职业化作为课程整合的基本目标,保持课程与现代科技的同步发展。通过整合学术与职业课程、学校与企业课程,将工读交替模式与职业资格等级、工作岗位和学位证书等级进行有机衔接,实现课程的共同规划与开发,帮助学生形成技术创新素质及其关键能力。整合的基本模式,大致可分四种:(1)以法国为代表的横段式,如为迎接高技术挑战而设的法国大学职业学院课程(IUP)就是一种典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之间分段明显。(2)以加拿大为代表的纵条式,以某一职业领域的专门知识或技能作为课程整合的结合点,按教学过程分学期排列。(3)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式,课程整合只存在一种从基础理论到专业技术的大致趋势。(4)以英国为代表的交替式,突出理论学习与工业训练分学期交替进行,如英国多科性技术学院“三明治”课程(Sandwich Courses)。无论哪一种模式,都试图在普通文化、应用研究、职业能力三者之间寻求均衡。

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强调教师的企业经验和工程师资格。教师是高职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创新和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韩国高职本科院校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非常重要的应聘条件。德国颁布的《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详细规定了师资的教育资格、知识证明和职业证书方面的要求。其中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都来自工业企业,并具有工程师资格。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职本科院校都在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他们从企事业单位招聘既有专业技术特长、又有余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或是高级主管来校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三、国际比较对我国高职本科教育发展的启示

我国高职教育起点偏低,政策限制较多,社会认可程度较小,导致高职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遭遇诸多困境。因而,高职本科教育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供应短缺。据联合国发展组织统计,我国的劳动技能指数仅居世界第59位。在技术工人方面,发达国家高级技师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而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工只占1.5%,高级工占3.5%,中级占35%,初级工占到60%。在经济深度转型期,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依托高职本科教育的质量与数量的双重发展,在上述国外高职本科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比较分析基础上,我国高职本科教育发展应从高等教育体系建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培养课程、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深水改革。

(一)以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平行发展的二元系统为目标,从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和趋势出发,科学规划高等教育布局。通过深入的全国性产学经济调研,准确把握各类区域以高新技术为导向的产业经济结构性调整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现实需求,科学规划并确定各个经济发展区域高职本科院校的数量、规模及服务领域,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格局;以建立高等教育的二元系统为目标,采用调整、整合、升格或并入等各种方式,有计划地分步调整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和数量,逐步建立起与普通本科相对独立、平行发展的高职本科教育体系,并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实行上下衔接、左右贯通、多元入学、有序规范的开放式学制系统,最终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重大转型。

(二)改革高等教育机构本身的组织和管理结构,自上而下构建由政府行政驱动下的全面推动产学研合作的相对独立的组织运行系统。①设立跨部委的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门性推动机构,具体开展政策研究与制定、产学调研与战略规划、法制建设与绩效评估、重点研发项目与平台的引导性资金投入以及校企合作信息网的建立等方面的工作,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和科教分离的现状;②以各个区域重点高职本科院校为枢纽,建立具有行政执行力的产学研合作与管理中心,全面整合区域内外创新资源,贯通政产学研合作沟通渠道,在校际之间、校企之间建立区域及跨区服务网络;③从各个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产业重点研发领域和方向出发,有重点地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不同的投入和运行方式,融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应用研发平台。

(三)面向区域产业技术发展,有效地整合地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高职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及课程建设,既不同于高职高专院校,也不同于研究型的本科院校,应着重技术应用性,强调与所在区域产业技术优化升级的有效对接。未来的高职本科院校不仅是教学中心,也是应用研发中心。因此,高职本科院校必须面向区域重点产业的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等先进技术研发,以及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换代升级的实用技术研发,重新调整学科与专业布局,科学设计高职本科的课程架构。一方面,通过优势学科专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新兴学科专业培育产业新竞争力,通过多学科专业集成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课程整合,改革传统机械的“文化教育+技能培训”板块式高职教育模式,促进课程与产业技术的同步发展,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机衔接,并通过弹性化的课程体制,使学生在现代工业训练与应用技术创新的有机交融过程中,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由能力向创新的转化。

(四)改革高职本科院校现行相对封闭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机构及其制度的协调、导向、激励和支持作用,逐步形成以教师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管理体制。具体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教师管理归口部门,利用学校的人才、技术及软硬件设备等资源,加强政产学研之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络与沟通。二是改革教师职称晋升以学术著作和期刊论文为主要标准的传统,根据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鼓励教师以产学合作成果参加职称评审,加大教师资格审定中成果贡献的权重分数,以提高教师的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及其应用技术创新能力。三是通过制度创新鼓励教师参与产学合作,对产学研合作项目及其成果实行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包括以业绩考核为核心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产学研合作所得利益分配比例的合理确定,应用技术创新成果奖励办法,教师赴企业参加研发工作的留职留薪方案及补贴政策,科研设备及科研启动经费奖励办法等。

(五)建立师资优化配置机制,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师资结构,集聚双师型的应用技术创新团队。一是要以应用研发项目为引导,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以重点学科专业为依托,通过培养、引进、流动等措施,优化师资配置,将教师汇聚到技术创新绩效最优的应用研发项目和最新的产业集群技术领域;二是实施“双师型”应用技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从根本上扭转以往仅靠教师“单兵作战”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索多学科集成的开放式汇聚模式,组建跨学科、跨行业、跨高校、跨领域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创新团队;三是抓住目前金融危机国外留学生大批回流的机遇,大力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创新人才;四是从企事业单位招聘一批技术和管理骨干,担任专业课兼职教师。

收稿日期:2011-03-01

标签:;  ;  

高职本科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启示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