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的社会经济体制发展、各行各业的行业发展都是离不开持续稳定的电力能源作为基础保障的,因此,只有高效的解决因为电力系统配网技术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与故障才能确保电力运输的到位,那么做好自动化的建设也就迫在眉睫,国家与电力企业都必须加强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关注度与重视,为自动化的发展给予充分的支持。尤其以企业为主,电力企业必须从自身企业在行业内的发展为基础,结合当代的高科技水平以及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等来加大对自动化技术建设的强度,从而不断的提高供电工作的品质与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
引言:
将先进技术以及先进设备应用到电力系统中,为促使我国电力系统实现配网自动化提供重要的帮助。与此同时,配网自动化应用到电力系统中能够有效地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相关供电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并且不断对配网自动化的完善,使其进入智能化管理与运行,为社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1.电力系统配网的自动化
图1为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包括众多先进的技术,例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传播的技术以及通信发送技术等众多的技术,促使配网自动化的形成。其主要工作的原理就是利用智能化的控制运行工作,如果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部分区域的故障,那么配网自动化能够将其区域的电路强行关闭,从而保证单方面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电力系统。既能保护没有故障区域的正常工作,同时能够及时将产生故障的区域进行修复,避免出现连续断电的情况。因为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能够有效地自动寻找故障,并限制故障区域的运行,有效减少了故障的延伸,使电路正常运行工作得到了保障,使人们在生活中正常用电的安全得到保证。
图1.电力系统配网的自动化技术:
2.电力系统自动化当下建设状况
2.1支持资金仍较为有限
我国为了推动国家的电力行业整体的建设发展方向,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力度,为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建设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但是在实际投入在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发展工作中的资金仍有较大的缺口,也因为长期的投入不足,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建设要远远的滞后于我国整体的经济化建设。而资金上的不足也让我国地区上的电力系统在配电网络的分布上出现了不太合理的问题,甚至某些地区的供电实施还有因为常年运维力度不到位,而出现了输电中断等情况,这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2盲目投放使用新设备
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形态,而各项新型技术与设备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涌现了出来,在电力系统实际工作中也有不少的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了使用中,但是,即使有了新技术,也需要紧密的切合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如果缺乏对于电力行业整体的全局考察以及长远的考虑,那么对新技术、新设备的过分追求反而会导致电力行业整体的发展与设备之间不兼容的问题发生,最终,将不利于电力系统在长远未来的持续发展。
2.3配电网系统的管理过于混乱
因为我国的电力需求市场较大,因此希望在市场中发展的大小企业类型也逐渐丰富起来,加之不同的企业对于电力信息资源需求不同,整合难度较大,甚至即使在同一个企业内部,相应部门之间电力信息上能够实现共享的部分都十分有限,这也致使企业内部之间的交流沟通存在时效上的滞后性,信息不流通,终将导致整体的电力系统配网管理工作出现混乱,加大企业管理上的负担,不利于企业持久的发展。管理上的混乱也容易导致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公共的资源为自己谋取私利,给企业带来效益上的伤害,也对社会建设带来了负面的冲击。因此,做好配电网的管理工作,其实是为企业自身负责,也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和谐的发展贡献力量[1]。
3.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部署
3.1实现检测技术的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应该是线路的故障问题,因为一旦出现了大面积的故障,将直接中断电力系统的输电工作,给人名群众的工作、生活都将带去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带来安全上的隐患,而在电力系统中,短路故障与单相接地故障也是发生概率较大的电力故障,因此,如果电力系统拥有自动检测故障的技术,那么将大大减少出现故障的频率,也将从根本上保障输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针对短路故障问题上,电力企业应该借助于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实现远程的监管与遥控,实时的将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记录与上传,让配网自动化的主机系统进行自主的分析判断,及时的发现故障发生点,与故障区域,并就对应区域问题进行合理的故障解决措施提供。而因为我国的电力系统多以非有效接地的形式为主,就算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其电压值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影响,而线路的负荷也不会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一到两个小时就能恢复供电。而且,接地的电弧具有自行熄灭的功能,如果出现了问题,也能自行的将隐患排除,以此就能够保障线路的正常运行[2]。
3.2助力于搭建强大的硬件支持系统
要建设出有效的硬件系统就必须利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借由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对于系统运行的智能化操作。就现目前的情况而论,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硬件支持在实际工作的收效十分明显,而这一应用,毋庸置疑,也是符合我国新时代下的发展要求的。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运作的硬件支持系统构建的过程中,是需要相应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未来应用范围的合理预测,并且需要对系统的各个部分都作出结构上的全面的综合性测评。一旦硬件系统的建设完成,技术人员需要根据配电网的实际概括进行有效的数据信息采集,而这项工作的目的在于可以将信息数据进行更为全面的比较工作,从而使得系统在运行中的效益呈现最大化的发展势态。对于已经建设成功的硬件系统,还需要有工作人员对视配电网的运作进行实时的监控操作,及时的发现问题,降低配电网的故障发生率[3]。
结论:
简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攀升,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给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了持续的增长环境,也让企业在社会上的影响范围不断的扩大。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的生产效率,就必须充分发挥出电力系统配网的自动化技术优势,而在实际的操作工作中,这种技术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也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对电力系统而言,自动化的建设大大提升其自身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研究自动化技术对于电力系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在本文中,我们将就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要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究。
参考文献:
[1]周建强.配网自动化在电力系统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9(21):61-62.
[2]李新国.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管理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2(34):184+186.
[3]覃彬.浅谈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21):199-200.
论文作者:方光鑫,胡尔曼别克•达嘎尔别克,王凯林,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我国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