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小康社会的历史定位_小康社会论文

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小康社会的历史定位_小康社会论文

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康社会论文,方位论文,现代化进程论文,历史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04)01-0053-(03)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潮流,也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和众多仁人志士孜孜追求的目标。但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极为艰难困苦的过程。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到上世纪末,中国人民的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因此,准确把握小康社会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所处的历史方位,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终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主要是指小康社会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质,同时也包括量的历史和现实统一的规定性。

一、中国式的现代化新模式

在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中,每个国家具体国情的不同决定了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在这样的基础上既要完成传统的产业革命,实现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第一次现代化,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实现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转变的第二次现代化,要求我们不可能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和模式,而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的一种中国式现代化新模式。这一点可以从小康社会思想的提出得到佐证。

“小康”一词来源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人们把“小康”作为一种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邓小平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第一次用“小康”、“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赋予小康以新的时代内涵,是在1979年12月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中。当大平问及中国现代化的具体构想时,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象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1]之后,邓小平在多种场合又阐述了小康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思想。如1984年3月,在会见来访的日本客人时,邓小平又明确指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2]

小康社会即中国式的现代化,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立足国情。这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出发点,决定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和战略选择,体现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上中国特色的深刻烙印。二是一种社会主义概念。邓小平在阐述小康社会时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1987年,他在谈到20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的现实意义和将产生的深远影响时指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3]他还多次指出,如果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能摆脱贫困,进入小康,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就会极大地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率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而且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要始终坚持和突出这一根本原则,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目标和任务。

因此,小康社会即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更加具体和明确,而且进一步证明了不同制度和同一制度下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树立了榜样。更为重要的是,它显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强大生命力,证明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最佳选择。

二、下中等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乃至中等发达国家不断迈进的阶段

迄今为止,世界现代化已经历了三次大推进浪潮。第一次是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上半叶的现代化启动时期,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中心在西欧,后向整个欧洲扩展。第二次是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的现代化发展普及时期,现代化浪潮波及北美、拉美、亚洲等地区。第三次是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将世界上欠发达国家席卷,进入全球化的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发轫于19世纪,但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制度条件下展开的,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现代化的起点是比较低的。

因此,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设计未来的小康社会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参照,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反复衡量和比较,最终把它的起点定位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当时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下限值是450美元,上限值为4500美元,其中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人均800美元,这就是我国在80年代初提出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达到小康水平的依据。事实上,200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7078元人民币,折合855美元,基本上进入了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同时根据我国20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农业和非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城市人口比例、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成人识字率、人均寿命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其它方面的国际比较,也可以发现,我国进入小康社会的起点就是大体进入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起点。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起点是目前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约为4900美元左右。因此,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小康社会将是一个由下中等收入发达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乃至中等发达国家不断迈进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邓小平“三步走”的设定,到21世纪中叶时,我们要达到的是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制定的小康社会的“新三步走”中,只讲基本实现现代化,不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因为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其水平和标准也必然是与时俱进的。到21世纪中叶,发达国家的起点标准和实际水平较现在肯定会大大提高。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肯定是首先达到发达国家率先实现现代化时的最初历史水平,然后再与时俱进地达到标准不断提升的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炎黄子孙不断努力开拓。

三、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

现代化作为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轨的历史过程,本身是一场深刻全面的社会变革,必然会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变化。近代以来各个国家尤其是后发展国家工业化历程中经历的挫折和失误更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那种把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把经济增长等同于优先发展工业战略,并没能带来社会的直接进步,相反的是这些国家原有的优势不但丧失,而且这些国家的人民的生活也没有根本的改变。因此必须要摆脱过去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协调起来,寻求一种新的全面发展道路。

在中国,全面发展是小康社会的实质内容和目的。邓小平在设计中国的现代化时,把现代化的总目标定位于“富强、民主、文明”的三位一体,就是这种全面发展的必然反映。在这里,“富强”体现了经济现代化的要求,“民主”体现了政治现代化的要求,“文明”体现了文化现代化的要求。三方面的现代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动态发展中共同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基础上把社会全面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在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而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继续前进的方向。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当前我们最主要的是要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互动发展。在三者中,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政治是经济和文化的制度保证,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内在灵魂。二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生存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才不会招致自然界的报复。因而我们必须要坚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三是区域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区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差距的扩大已成为制约小康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这突出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上。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城镇化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最后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的,其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离开了社会主体即人的现代化,要实现经济、政治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只有首先实现人的文化心理素质的转变,即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全面开放的社会形态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大潮流和大趋势。经济全球化作为生产社会化在现代高新技术条件下的发展,主要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日益融合为一个整体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生产体系的国际化,跨国直接投资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目前跨国公司发展迅猛,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世界总产值的40%,世界市场的90%,国际贸易的80%,形成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全球化生产体系。二是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使世界范围内各种资源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配置与使用。其显著标志是世界交易规模的急剧扩大、市场规则的全球统一、市场组织的全球调节和市场构的全球包容。三是巨量国际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高速流动。据统计,目前世界各类资本市场的总规模已达35万亿美元,每年的外汇交易额都在1.5万亿美元以上,资金的流动也因互联网的扩展变得极为迅速。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应对金融风险,不断加强国际合作,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应对手段也已有所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其它国家的发展,更不可能离开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中国的发展亦是如此。历史经验也已经证明,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因此,21世纪的小康社会必须是一个不断顺应全球化潮流,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社会形态。这种全方位开放从对象上说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不仅包括对发达国家的开放,而且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从领域上说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政治、文化、思想等领域的开放;从方式上说,不仅要引进来,而且要走出去。总之我们不仅要大胆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大胆吸收和学习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而且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发展跨国经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世界和平与发展,从而在世界舞台上更好地发挥大国作用。

当然,我们在顺应全球化潮流、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必须看到,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处于优势,因而他们在全球化趋势中往往获利最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不断提高适应全球化的能力,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把维护国家安全尤其是经济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促进小康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标签:;  ;  ;  ;  ;  ;  ;  ;  

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小康社会的历史定位_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