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全面管理中三个核心的应用探讨论文_张弘

电力工程全面管理中三个核心的应用探讨论文_张弘

(合肥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230601)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基础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电力系统的建设和优化,社会对电力施工企业提高电力施工安全和质量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电力施工行业市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竞争日趋激烈。作为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在电力施工中,如何强化和优化电力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管理,抓住关键环节的管理核心,实现电力施工质量、安全、效益的全面提升,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电力;施工;管理

前言

对于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而言,其具有专业属性强,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大,不同工程之间工程内容差别大,尤其是线路工程,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工程,施工建设过程的管理问题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关系着整个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安全、及效益。为了提高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本文就如何提高电力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围绕施工企业工程管理的三个核心,系统阐述了如何从安全、质量、效益三个层面,来加强电力工程施工企业的全面管理。

1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重要性

一般的送变电电力工程施工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变电建设工程,线路建设工程,电网改造工程、配电设施建设工程、配电改造工程、配合其他项目的电力设施迁移工程,以及修理试验工程等。首先,电力工程是个高风险的工程。从电压等级看,配网项目一般10kV以上,电压等级高的特高压甚至为1000kV;从作业类型看,有不带电作业,也有带电作业;从作业高度看,有深基坑开挖,也有数十米高的高空作业。因此,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安全作业是电力施工企业的生命线。其次,电力施工企业从事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经济建设,电力先行,电力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计民生。质量管理不仅仅是电力施工企业的自身需要,也是建设单位乃至社会的必然要求。再次,电力工程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点,设备主材占电力工程总造价的比重大。无论是甲供材还是乙供材,作为施工企业,必须对施工过程中材料耗用加强管理,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将会极大影响工程成本甚至工期,科学的物资管理必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未来。

2 电力施工中电力工程管理特点

2.1高风险

电力施工建设行业显然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从近几年发生的安全事故看,经常发生一些震惊行业甚至社会的安全事故,往往涉及到多人的伤亡。这主要是由电力施工高风险的特点决定的。从施工现场看,一是施工作业危险点多,且难以量化管控;二是多工种交叉作业,互相之间需协调配合;三是作业安全受人为因素影响大,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意识乃至作业习惯都影响到作业安全;四是作业环境多变,受外部因素影响大。五是作业流程工序难以固化,受具体施工方案、组织技术措施影响大,很大程度上影响施工安全。

2.2专业性

虽然电力施工在安全管理方面具有相当多的特殊性,但是在质量管理方面,又具有建筑施工行业的专业性。它属于为了建设一个项目,完成建筑、设备安装并它具备设计所要求的功能。虽然从行业特点来说,电力施工建设和房屋建设施工不太相同,但质量管控的体系、管理的方法、管控的程序和要求均基本相同。因此,完全可以应用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和体系来进行电力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

3、施工对象的复杂性

电力工程施工与通常的建筑安装施工的一个不同点在于施工对象的复杂性。不同于如房屋建筑,电力设备技术要求复杂、种类繁多,设备材料的价值也因为不同的技术规范要求呈现较大差异。不同的工程项目,施工对象的差异也较大。因此,无论是从安全角度、质量角度,还是成本控制的角度,均需要关注对设备材料的全面管理,才能有效控制施工安全质量和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电力施工中工程管理三个核心的应用

3.1 以《安规》为核心,强化安全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实际中,《电力工作安全规程》是必须遵守和执行的基本制度。因此,也是电力施工企业强化安全管理所遵循的核心。其他所有关于安全的现场规定或管理措施均不能与安规相冲突相违背。

坚持以《安规》为核心,首先要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现场管理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必须从严要求。要对照安规,明确现场作业的方案、措施,做好风险点的分析和防范。其次,坚持以《安规》为核心,必须加强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的安规教育。要做到各层均熟悉、掌握以《安规》为核心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否按安规要求落实有关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是否建立有关机制,是否真正树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第三,坚持以《安规》为核心抓安全管理,要坚持做到以规程规定为依据,深化违章查纠工作。做到每一位员工能结合工作实际,明确违章造成的事故后果,违反了哪些规定条款,正确的标准规定是什么。做到领导作业现场到岗到位,加大查纠力度,坚决遏制违章行为。

3.2 以《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为核心抓质量管理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作为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第一个管理性规范,具有先进性、指导性、灵活性等特点,以规范为核心,可以进一步强化和落实企业质量责任,提高企业自律和质量管理水平,促进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以应用规范为核心抓质量管理,首先要建立确定“过程方法”。作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过程方法要求用系统的方法识别施工企业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诸多关系并加以管理。第二,要按规范要求修订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如制定质量目标管理制度,制定施工机具、投标合同、材料设备、分包管理、质量检查改进等一系列制度,做到质量管理有据可查。第三,关注质量管理活动。有了系统的方法,明确了制度,还需要对质量管理的关键活动予以持续关注,也就是要将制度落实到具体的施工组织、企业管理具体活动中来。

3.3 以物资管理为核心,提高企业效益

对施工企业来说,施工过程需要大量的设备材料作为物资支撑。物资管理不抓好,施工工期、质量无从谈起。更重要的是,物资管理还显著影响到电力施工企业的成本效益。在施工阶段,设备材料的价值占工程总造价的一半以上,因此必须通过精细化管理来降低电力工程产品的生产成本来获取利润。具体来说:

一是建立物资需求、计划、采购的科学流程建立,快速充分传递设备材料需求信息。信息通畅,是优化物资管理,降低采购成本、保障优化工期的前提。

二是加强供应链意识,通过建立优化供应链管理,来保障快速反应、做到可靠供应,并通过规模采购,通过合理比价,来降低采购成本。

三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有效降低材料耗用。电力工程材料耗用尤其是电力电缆类设备材料,通过现场优化方案、合理节约,杜绝跑冒滴漏,可以显著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4 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 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行业得以空前发展。作为电力施工企业,为了提高电力工程的实施质量,确保电力施工安全,实现企业效益以长久持续发展,加强施工企业的管理,对其中三个关键核心—安全、质量和效益,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只有抓住了这三个关键核心环节,电力施工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社会效益、企业效益以及员工利益的共赢,才能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宋杨,褚旭.探讨电网建设中如何加强输电线路的电力施工管理[J].科技与创新 ,2016(19):57.

[2]王孝明 .加强输电线路的电力施工管理的探讨 [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5):1580.

[3]刘丹平 .刍议电网建设中应如何加强输电线路的电力施工管理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6(8):174~175.

[4] 李喜武.关于电力施工管理问题的探析[J].通讯世界,2014(12):77,78.

论文作者:张弘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0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全面管理中三个核心的应用探讨论文_张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