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体人民的善行创造机会_中国慈善排行榜论文

为全体人民的善行创造机会_中国慈善排行榜论文

营造全民的善行机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善行论文,全民论文,机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的爱心汇聚,力量汇聚,汇聚成浩瀚的爱之海,就可以改变一群人的生活,甚至改变一群人的命运”,这是一名企业员工代表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吉庆华诞,爱心中国”全民公益企业示范行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

“这点钱对于帮助一个孩子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我要用行动传递关爱,用行动感染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的行列中来,让这个爱心团队更加强大,让更多人得到帮助”,家住湖北荆州的中伟5岁时便成了孤儿,不能行走的他凭借自身的顽强和社会公益团体的帮助脱离了轮椅和拐杖,并通过自己的劳动挣来了人生的第一份工资——1000元,他把钱全部捐给了救助过自己的福利院和儿童希望救助基金。

在仪式上,这位20岁的小伙子以一首自己创作的《我的成长》,唱得现场的许多观众热泪盈眶。

公益组织在帮助弱势群体、消除贫困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公益事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李利在接受采访时直言,“整个中国的公益事业规模还干不过一些企业,也干不过收垃圾的行业,甚至干不过宠物市场。”

全民公益氛围有待培养

“现在是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多位长期从事公益事业的人士都持这样的观点。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越来越壮大,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为公益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08年8月3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2008年7月底,我国手机用户超过6亿,到2010年将增长到7.38亿;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储蓄客户近5亿;我国的网民有3亿。李利认为,这些都是参与全民公益的潜在对象。他表示,把继承、开发和汇聚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和现代化服务有机结合,成功开发手机用户、储蓄用户和广大网民参与全民公益行动是“人人可公益”最便捷的途径。但他同时表示,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一些事情只能一步一步地往前推。

李利介绍道,目前,除去一些突发性灾害外,常规状态下中国全社会的捐赠资金大约为200亿元,而这还不如部分企业投放公益广告带来的资金多,垃圾处理行业每年的收入也超过这个数字,甚至每年全国宠物市场的交易额也超过200亿元。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利提到公益事业三个“干不过”的原因。

2005年的一份慈善公益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有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这意味着有99%的企业从未参与捐赠。尽管近几年有所好转,但很大一部分是广泛动员和单位体制下的“半强制性”促成。

据中国扶贫基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社会捐赠资金100亿元人民币,占GDP不到0.1%,其中企业和组织捐赠超过80%,社会公众捐赠不到20%,公众捐赠的氛围远未形成。

在美国,每年的慈善资金约占GDP的2.4%,有近80%来自于国民,平均每年每个家庭捐赠900美元。许多美国富人都把卡内基的那句话“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奉为圭臬。社会也给了捐赠的富豪们以应有的评价:“慈善是富人发自内心深处的爱,是富人洒向社会的阳光。”

不过,李利表示,中国的公益事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他指出,迄今为止,中国没有任何一家公益组织成功搭建公众捐赠的系统平台,一座巨大的捐赠资金金矿,蕴藏在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尚待开发。他认为,如果未来社会捐赠能够达到GDP的1%~2%,那么捐赠数额就将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

“制度力量”的缺乏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副研究员欧阳日辉指出,中国从来不缺慈善精神。从“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无论是纵向关系的“慈”,还是横向关系的“善”,这种品格在中国人身上都不缺。中国慈善事业之所以处在这样一个节点上,究其原因,还是慈善事业的发展尚缺少“制度性力量”。

欧阳日辉指出,在“5·12”汶川地震的赈灾中,有些企业昧着良心为自己打免费广告,开“空头支票”,以博取美名,无视对他人、对慈善事业将造成怎样的伤害,就是最好的例证。

2009年4月,“2009中国慈善排行榜”在北京发布,主办方曾高调表示要公布捐赠不到位的企业名单,但最终没有实行,原因是上黑名单企业承诺补捐。

从当前捐款的类型来看,很大一部分是事件性捐款,比如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台湾洪灾等类似的事件。这类捐款从捐款之初就确定了资金的用途和投向。而对于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以及贫困地区的教育、卫生等,很大一部分企业还未给予关注。因此,李利认为,当前中国的公益捐款缺乏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有业内人士指出,针对某些事件突然间增加很多捐款,在缺乏制度性保障的情况下是在透支着未来的慈善资源。某一个时段或是某一年,企业和企业家们可能交出了优秀的答卷,但是第二年、第三年呢?真正的慈善绝对不是一时一事冲动的“一掷千金”,而是持续不断的“细水长流”。因此,有专家建议,我国公益事业的相关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和企业家们也需要从内心深处树立起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将社会上出现的难题,主动地内化为自身的责任,并演变为行动,担负起“达则兼济天下”的重任。

在个人方面,来自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信息显示,公益群体对公益项目实施的信息需求存在巨大缺口,大量公益群体未能在捐款后获得善款的使用信息,这成为阻碍个人参与公益事业热情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目前具有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的各级民政部门、红十字会,慈善会主持着慈善资源。而这些机构在获得大量的善款后由于人力不足等原因,把善款像切蛋糕一样切分给各级政府机构,资金的使用投向和使用效率往往被人质疑。部分民众怀疑原本用作赈灾或助贫的资金被挪作它途,这是阻碍个人公益的又一重要原因。

业内人士建议,企业的捐赠观念需要转变:如果只是仅仅瞄准几家机构,甚至是直接捐赠给政府机构,将不利于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和慈善力量的培育。如何培育民间的力量,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均衡发展的局面有待进一步考虑。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秘书长王海京曾表示,“所有的公益组织之间需要有竞争,绝对不能存在垄断。要是垄断了也就没有质量、没有效率了,也就没有前途了。同时我觉得也需要有一些合作。”

再者,目前社会上形成的一定的攀比风气也是制约个人公益发展的原因。在一些事件性的捐款中,公众总是关注着捐款的数额,假如某些比较知名的人士捐款较少,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网络上掀起一阵批评。在此风气的影响下,会打击很大一部分民众的积极性。甚至有人会因为所捐数额较少而不好意思拿出手。

此外,社会没有形成一定的精神激励机制。就全社会来说,称得上慈善大使或是能够冠名“最×××”称号的人士毕竟是少数,而广大民众捐款更多是出于爱心和同情。通过捐赠以达到更高精神生活、实现自身价值、得到社会尊重等追求目标,对普通民众来说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创新和改进公益救助模式

“人人可公益”的慈善公益理念正在成为共识,社会各界、企业以及社会公众都在参与创新慈善公益模式。而由中国扶贫基金会搭建的“心基金——10699999现代化公益服务平台”便是带动全民参与公益的一种创新。

该平台主要是通过设立方便快捷的捐款渠道,通过手机、银行、网络等多种渠道捐款,节约捐赠者的时间和精力;设立相应的查询平台,捐赠信息及时回馈;改变以往独自行动的模式,给捐赠者一个互动的交流平台;实现捐赠者和受益者互动,除了物质上的帮助外,达到心灵上的沟通;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保证公益的持续性;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中心等。而这个平台有一个重要的基础,那就是实施“月捐计划”,把以前的一次性大额捐款改为每个月捐5元,长期持续下去,积少成多、汇流成海。

据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介绍,2008年,我国政府调整了国内贫困线,实行人均收入1196元的标准。按此标准,目前贫困人口还有4000余万人。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按照国际标准计算得出的中国消费贫困人口数在国际上仍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在一些特困地区,当地居民还在为最起码的生存条件苦苦挣扎。

专家指出,在目前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缺乏明确的核算办法,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的情况下,本意是支援贫困地区建设的专项拨款很大一部分绕过了财政转移支付的渠道和政府预算的口径,有相当财政资源并未转移到最需要的农村贫困地区。

要使我国公益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应当创新和改进公益扶持的模式,充分调动人们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除了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捐赠外,扶贫应当具有针对性和贴近性,而不是一般普惠式的救助。

比如,可以以省或是某一个市的名字命名,设立公益救助“云南月”、公益救助“贵州月”等,时间上可以是“月”,也可以是“年”,充分调动海内外的力量,集中对某一贫困地区进行定向扶助。这样以某一个省或某一个市命名的公益扶助活动,既可以使资金的投放和支持的项目更具有针对性,实现重点突破,也可以利用不同群体对不同地域的亲近性,保证捐赠的可持续。同时,还可以通过救助地实实在在的变化来激发捐赠者的成就感。

此外,专家认为,应加快慈善事业立法进程,完善相关的捐赠制度;要加强慈善组织自身的建设,提升慈善机构公信力;应将慈善文化教育纳入道德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感恩社会、关爱他人的意识。

标签:;  ;  ;  ;  ;  ;  ;  

为全体人民的善行创造机会_中国慈善排行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