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岳秀 熊剑秋(通讯作者)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 江苏 南京 210008)
【摘要】 总结了1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伴肺动脉闭锁行体肺分流术患儿的护理经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间断的低流量氧气吸入,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证安全,对患儿至关重要;同时严密的围术期护理,包括心功能的维护,保持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流平衡,给予合适的呼吸机参数,维持分流血管的通畅,预防并发症,患儿顺利康复出院。
【关键词】 矫正性大动脉转位;体肺分流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269-02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 for a corrected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patient undergoing aortic- pulmonary atresia shunt surgery
矫正性大动脉转位(corrected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CTGA)是一种心室动脉连接不协调,同时伴有心房心室连接不一致,使心脏在生理功能上得以矫正的心脏畸形[1]。CTGA是一种较少见的心脏畸形,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8%~1.4%。体肺分流术通过人工血管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之间建立分流,改变患儿肺循环的血流状态及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可以增加患儿肺血流量,改善氧合,促进肺血管发育。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患儿,女,1岁,2015年6月以“体检发现心脏杂音2个月”入院。入院查体:HR:130次/分,BP:96/55mmHg,SP02:72%,T:36.5℃;心超显示:矫正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心房正位,心室左襻,房室连接反位,主动脉位于左前,大部分发自形态右心室,肺动脉位于右后,肺动脉与形态左心室间未及明显血流交通。完善检查后,在全麻,非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补片加宽术+体肺分流术。患儿术后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在全麻,非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补片加宽术+体肺分流术。全身肝素化后于近肺动脉根部横断肺动脉干,然后缝闭肺动脉近端残端,肺动脉干远端极细,仅能通过2mm探条,取自体心包片,裁剪适当大小,纵行剪开肺动脉干,连续缝合肺动脉干与心包片行肺动脉补片加宽,加宽后可通过4mm探条,将人工血管远端与肺动脉干远端缝合,侧壁钳钳夹升主动脉右侧壁,在主动脉壁上打直径约4mm的孔,将人工血管与升主动脉行端侧吻合,排气后,开放侧壁钳,SP02上升至83%。
2.围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患儿入院后 (1)患儿入院时SP02低,每日给予氧气吸入,予鼻导管给氧2~3L/min,一日三次,每次30min,提高血氧含量。 (2)患儿平素易感冒,应保持患儿的清洁卫生,病室注意通风,每天早晚各开窗通风30min,通风时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3)患儿紫绀,鼓励多饮水,降低血液粘稠度,同时,少量多餐,适当添加辅食,避免过饱,减少哭闹,避免缺氧发作;保证每天配方奶600~800ml,每次进100ml,配方奶按比例冲兑,进食时用奶瓶喂食,并予坐位,预防误吸,辅食为清淡易消化稀饭、面条、米粉等。(4)做好术前准备,常规行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检查,全面了解心脏解剖畸形,了解肺血管分布情况,评估肺高压和心功能状态;患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哭闹不止,予水合氯醛10ml口服,患儿安睡后再行检查。(5)安全护理,患儿睡觉时,将床栏拉起,活动时,应有专人看护,避免跌倒、坠床等;进行静脉穿刺、抽血、或做特殊治疗时,均应在有抢救设备的监护室进行,由高年资护士完成。
2.2 术后护理
2.2.1维持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流平衡 患儿分流术后肺血增加,肺的灌注血流增多,则肺出现渗出性改变,造成肺间质水肿[3]。护理措施:①术后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SIMV模式,氧浓度为45%,呼吸频率30次/分,呼气末正压为3cmH2O,压力支持10cmH2O,及时复查血气,根据血气调整呼吸机参数。②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气道压的变化,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动作轻柔,并观察痰液的量、性质。③气管插管期间,每日床边胸片,严密观察肺部情况,尽早发现气胸、胸腔积液等增加肺血管阻力的因素。④输入白蛋白或血浆,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肺渗出。⑤配合拔管:拔除气管插管时,患儿哭闹,测SPO2:55% ,发现有人机对抗,立即予丙泊酚5mg静脉注射,在患儿镇静下,拔除气管插管,1min后测SPO2:78%。
2.2.2保持分流血管的通畅 维持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在80%左右,SPO2过高说明肺血过多,易引起肺水肿;SPO2过低,说明肺血不足,会加重缺氧。
①血压的监测 血压应维持在正常稍偏低状态,患儿术后舒张压维持在30mmHg以上,血压过高,吻合口易出血,血压过低,分流血管易阻塞;
②术后注意血红蛋白不可过高,血红蛋白过高或血液粘稠度高则血流缓慢,分流血管易阻塞,患儿术后血红蛋白维持在12~14g/L,未使用血制品。
③用药护理,患儿回监护室后使用低分子肝素10U/kg/h 持续静脉泵入,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阿司匹林25mg口服,每日一次,观察用药期间有无出血倾向,如皮下出血,口腔粘膜出血等等;
2.2.3低心排综合征 患儿术后左心回流血量增多,加大了左心的前负荷,同时肺血增多,肺部渗出增加,加重右室负担。①术后评估左心功能,严密监测心率、心律的变化,持续监测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和血乳酸的变化[2]②应遵医嘱给予正性肌力药提高心排量,多巴胺以3.0~5.0ug/(kg·min)静脉泵入,去甲肾上腺素0.03~0.09 ug/(kg·min),患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45~50mmHg。③观察每小时尿量,颜色及性状的变化,维持尿量>1.0ml/(kg·h),并定时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变化,患儿尿量维持在20~50ml/h。④记录每小时出入量,输液时使用注射泵,控制液体入量和速度,保持体内液体负平衡,减轻心脏前负荷。
2.2.4体位 术后取“V”型体位,即抬高床头30~45°,下肢抬高30°,以利于腔静脉向肺动脉回流,增加肺血流量[4],术后使用能抬高床头和床位的自动床,气管插管期间,双上肢予保护性约束,松紧以适宜,每2小时松解5min
2.2.5引流管护理 患儿术后常规留置心包纵膈引流管,①术后6h内,要每隔30min挤压一次[5]。保持引流通畅,避免扭曲、受压、阻塞 ② 抬高床头30~45°,有利于呼吸和引流 ③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患儿引流量>4ml/(kg·h),持续2h,及时通知医生;如果引流偏多,以后突然减少,伴随血压下降、心率增快、CVP升高,应警惕心包压塞的可能;该患儿术后心包纵隔引流液波动在20~50ml/天,术后第三天拔除引流管,拔管后观察有无胸闷、心悸、伤口渗液,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精心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手术后加强监护,维护心脏功能,保持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流平衡,维持分流血管通畅,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是保证患者围术期安全的必要条件。本例患儿在拔除气管插管前,曾出现人机对抗,导致SPO2下降,给予丙泊酚镇静后,在镇静状态下顺利拔除气管插管。
【参考文献】
[1] 汪曾炜.刘维永.张宝仁.心脏外科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034.
[2] 靳燕芬,秦彦荣,王晓梅.12例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390-1392.
[3] 张丽芬.丁志兰.2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体肺分流手术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11):2903-2904.
[4] 胡婕.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的护理.[J].专科护理,2005,11(18):1528.
[5] 李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包纵膈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2):80-81.
论文作者:胡岳秀,熊剑秋(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患儿论文; 肺动脉论文; 术后论文; 血管论文; 肺循环论文; 心包论文; 动脉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