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儿童剧中打动青少年--从武汉少儿艺术剧“明日启航”谈起_杨阳论文

如何在儿童剧中打动青少年--从武汉少儿艺术剧“明日启航”谈起_杨阳论文

儿童剧如何打动少年心——从武汉儿艺话剧《明天启航》说开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儿童剧论文,武汉论文,话剧论文,开去论文,明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像一般的成年人不爱看儿童剧一样,我也不能“免俗”。原因是儿童剧为了适应儿童心理及理解力,通常立意浅显、台词直白、动作夸张,这些在成年人看来不免“弱智”。再加上我们的编创者往往想向孩子们的小脑袋里灌输些成人认为是“社会原则”的东西进去,让剧中的老师或是学生中的“正面人物”说些大道理的套话,把剧场变成学堂,于是审美变成了受训,实在乏味。然而最近看了武汉儿童艺术剧院进京演出的《明天启航》,我却受到了深深的感动。

立意别开生面

剧作提出一个虽然并非新见但在当前的儿童教育中仍然发人深思的命题:苦难是人生的一种财富。剧中围绕这个命题,对照刻画了生活于不同境遇中的孩子在待人处世和感情境界方面的差异。杨阳的父亲因迷恋船厂工作劳累致瘫,母亲离家而去。杨阳在困窘的生活中学会了自立,他关怀别人,动手能力很强,每次学校举行航模比赛他总得第一名。这次,他立志要用自己的双手给父亲做一辆轮椅,好让父亲能亲眼看到他参与制造的新船下水。为攒钱购买零部件,杨阳到河沟里摸虾去集贸市场卖。富家孩子涛涛在学校各方面老是竞争不过杨阳,但他争强好胜,恃钱而骄,想寻到杨阳的短处而羞辱他,因此悄悄侦察杨阳的行踪。这个行动把班里同学和老师都卷了进来。最后,大家弄明白了原委,包括涛涛在内,都为杨阳的爱心所感动,一起加入到帮助杨阳实现愿望的行列。剧作的特点在于,它脱出了以往儿童剧惯常使用的好孩子、坏孩子模式,把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与他的生活背景联系起来,真正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杨阳和涛涛都不是平面上的人物,他们都有鲜活的个性,各自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去行动。作品则通过他们的行为对比,揭示出一种人生的哲理,发人深省。

剧作摒弃了对儿童观众耳提面命、讲大道理的做法,并不有意提倡什么、宣扬什么,但却通过剧情的进展来呼唤一种普遍的爱心和理解之心。剧中一些细节的设置是意味深长的。例如学校号召为希望工程捐款,尽管涛涛捐了50元,杨阳只捐了一块两毛八,但大家还是把杨阳选为优秀少年,因为孩子们懂得了:不能看捐款的绝对数额,而应看一个人的实际能力有多少。

充满童趣

这是一台孩子们真正爱看的戏,剧中人物的心理和个性,都按照自己的年龄特点和思维逻辑行动,而不是小孩说大人腔,成为某种意念或意图的传声筒。戏的编导在舞台表现形式上下了大功夫,精心设计,因此整台戏清新活泼,动感强烈,矛盾推进快,喜剧效果浓郁,自始至终极引舍小观众的注意力。我注意到,导演、编舞和音乐设计在须场时间里精心构设了皮筋编花舞用作穿场,既增强了天真欢乐的学校气氛,又缩短了观众等待换场的心理距离。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这台戏的演员从形体到气质都很接近角色的年龄,常常让人误以为是真正的同龄学生在表演。因此一场演出中,自始至终儿童观众的反应强烈。我前后坐的小学学生,演出中始终被剧情吸引,该静时鸦雀无声,有效果时灿然轰堂,到幕间则激动得直晃椅子,但却没有人出去走动。更可贵的是,这部戏并不因为是儿童剧就放弃了它的人文追求,而去单纯设计喜剧噱头。剧中也有能够让成人观众十分动情的地方。例如杨阳在卖虾时,忽然碰到来买菜的母亲,惊讶之间母亲急切追问儿子爸爸和奶奶怎么样了,倔强的儿子说他们都很好,赶妈妈走开,他心中对于妈妈抛弃家庭永远不能够原谅。但妈妈终于被迫离开时,杨阳却在后面热泪盈眶,想喊吗妈,又急切捂住了自己的嘴。这时小学生观众不一定理解其中的复杂内涵,成人观众却都涕泪横流。

有关素质教育的联想

从这个戏的受到儿童热烈欢迎,我想到了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应只是课堂上的东西,还应该扩展到更多的社会知识和信息传播渠道。例如剧场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场所。让孩子们多尝试一些集体看戏的氛围,从中体验到共同的生活情趣,通过互相感染和影响,能够培养起孩子健康的社会心理。让儿童每周看一场剧场演出,话剧也好,音乐剧也好,木偶戏也好,比整天坐往电视机旁更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发育。这个戏有童趣、有较深而隐蔽的人文追求,诱发孩子们的爱心,是很好的素质教育的教材。近几年儿童剧创作势头很好,产生了一批评作品,今年6月将举行的全国儿童剧汇演上更可望看到更多的好剧目。如果能把优秀儿童剧的观赏与学校的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一定会使孩子们受益无穷,我希望如此。

标签:;  

如何在儿童剧中打动青少年--从武汉少儿艺术剧“明日启航”谈起_杨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