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经济在飞速发展,地理知识实践运用到国家经济建设中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地理基础教育方法不能仅仅是传授式。地理课程是个兼重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双重性的学科,实验教学法运用到地理课程中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故本文以课堂实录为例来研究实验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1.地理实验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地理教学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地理教学方法也在此时开始呈现出多样性,其中地理实验法的提出和应用就得到了很多国家的支持。美国、俄罗斯、新加坡、英国等各国相继强调地理实验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例如:由美国作者Padilla.M.J主编的《科学探索者》是美国最权威的研究性学习教材,这套实验性教材主要从《地球上的水》、《从细菌到植物》、《环境科学》、《地球内部》等各方面来讲述地理知识,全书中出现了大量的地理实验。如在《地表的演变》"水的侵蚀"一课中就提出"水流是如何磨蚀岩石的",让学生找两个相同牌子同样大小的肥皂,打开水龙头让水缓慢滴下来观察并思考提出的相关问题。
1.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地理教学实验法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很多学校的教学设施落后,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实验室》系列书籍中,通过很多探究实验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的《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就是以实验法来探究地理现象的书籍。书中提到了如: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探究温度对岩石的作用、流水对岩石的作用等。《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在2013年第12期中专门以"地理小实验教学与探究"为主题进行了专题策划。
2.地理实验教学的运用实践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致力于各类教学方法的研究,对于实验方法的教学运用也是常常进行。例如,在学习《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课时,关于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笔者就是通过实验演示方法加以诠释的。
2.1设计理念:
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等。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海陆位置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是个难点。尽管教材中海陆位置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所涉及的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原理并没有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出,但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原理是需要懂得的。关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风与气压的关系本节所涉及的地理专业知识点,笔者决定采用实验法演示讲解。
2.2设计过程:
实验探究:海陆位置因素与我国季风形成的关系。
1)看图认识我国的海陆位置
由图片分析得出我国是个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部离印度洋也较近的海陆兼备的国家。
2)实验1:海洋和陆地的吸热差异
材料准备:两个同容量的烧杯、两个一样的温度计、适量的沙和水、秒表、两个酒精灯、烧杯架子等。
参与人员:两位学生、一位教师
操作过程:
①将同等容量的沙和水分别装进两个一样大小的烧杯里;
② 烧杯卡在烧杯架子上,烧杯下同时点燃酒精灯(酒精灯离烧杯距离是一样的);
③两位学生每人各拿一个温度计,将温度计垂直插入烧杯中(注意:温度计不可以碰到烧杯壁和底部);
④教师开始计时,两位同学开始观察自己手中的温度计度数变化;
⑤当各自温度计度数到60℃时学生喊停,教师卡停秒表。
⑥学生记录好各自温度计升到60℃时所用的时间。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里的沙子就相当于现实中的陆地,水相当于海洋。对两者同时加热,就能明显发现两种物质吸热速度不同,沙子吸热快表明陆地吸热快,水吸热慢表明海洋吸热慢。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就会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所了解,能明白同纬度区陆地比海洋吸热要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实验2:海洋和陆地的散热差异
材料准备:两个同容量的烧杯、两个一样的温度计、适量的沙和水、两个秒表、两个酒精灯、烧杯架子等。
参与人员:四位学生
操作过程:两个学生一组进行合作实验
①将同等容量的沙和水分别装进两个一样大小的烧杯里;
② 烧杯卡在烧杯架子上,烧杯下同时点燃酒精灯(酒精灯离烧杯距离是一样的);
③两位学生每人各拿一个温度计,将温度计垂直插入烧杯中(注意:温度计不可以碰到烧杯壁和底部);
④每位同学观察自己手中温度计,当温度计到60℃时撤掉酒精灯,旁边另外一位同学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⑤当温度计度数降到40℃时拿温度计同学喊停,另外一位同学卡秒表读计时数字并做好记录。
实验目的:这个实验是继实验1之后的第二个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发现沙子降温快表明陆地降温快,水降温慢表明海洋降温也慢。学生明白了同纬度区陆地比海洋散热也要快,从而明白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原理即: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
4)实验3:"覆杯"实验
材料准备:一张纸、一杯装满水的杯子
参与人员:教师
操作过程:玻璃杯内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整杯水被纸片托住,纸片不掉下来。
实验目的:该实验玻璃杯内装满水排出了空气,杯内的水对纸片向下的压强小于大气对纸片向上的压强所以纸片不会掉下来。这个实验意在告知学生大气是有压力的。
5)实验4: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材料准备:气压计、酒精灯、透明玻璃罩
参与人员:两位学生
操作过程:
①酒精灯平放桌面上,点燃酒精灯
②上方盖上玻璃罩
③过一会儿拿出气压计测量酒精灯上方空气压力,记录数字;
④平移气压计至与酒精灯平行的玻璃罩下方,测量气压并记录。
实验目的:这个实验操作时候易失败,透明的玻璃罩最好大一些,这样测量的空气压力数值相对准确些。此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弄明白气温高低与大气压力直接的关系。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当空气受热时,空气压力会变低。空气遇冷时压力会变高。
实验4结束时候教师告知学生风是由高气压吹响低气压的。
3.地理实验教学法运用的意义
3.1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地理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师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还要具备相关的地理实验教学技能。通过实验教学的安排和操作,如教具的制作、实验演示等,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也就获得了提升。同时,原本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点会因为实验的演示而变的生动起来。
3.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通过实验学习学生可以更直观的理解相关地理知识,对地理现象的认识更深刻、更科学。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作能力等得到了提升。科学的认识了地理现象、掌握了地理知识、具备了地理学习能力等才能更好的加以利用,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理念。
本文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尝试性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实验法用于地理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笔者也将继续深入研究,使其更好的运用到地理教学中。但是,在课堂中会占用大量时间,所以,为了扬长避短笔者后期将实验法和微课教学进行结合,课前做好实验通过微课视频的录制制作,课堂中节省了很多时间。
参考文献:
[1]Padilla.M.J《科学探究者-地表的演变》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3
论文作者:谢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烧杯论文; 酒精灯论文; 地理论文; 温度计论文; 海陆论文; 学生论文; 两个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