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实习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及护理干预论文_赵蓉,刘宇,胡延红

四川省人民医院妇产科 610072

【摘 要】目的 探讨肿瘤专科实习护理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及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 对88名在本科实习护生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进行调查,分析肿瘤专科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来源的原因。结果 肿瘤专科实习护生有很大的心理负担。结论 护理教育者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能有效减少肿瘤科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从心理角度来看,持续高水平的压力到了精疲力竭的程度,也就是严重疾病的开始[1]。

【关键词】肿瘤病房;实习护生;心理压力;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S85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04-0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素质的形成和提高需从护理教学和实习带教中开始,而在带教工作中能适时地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并根据其不同的心理变化采取应对措施,则更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带教工作的顺利开展[2]。对患者实施安全护理,即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病人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在本科的实习护生共88人,其中中专生38人,大专生50人。

1.2 方法

1.2.1 评估

1.2.1.1 对实习护生进行评估 了解学生的年龄、籍贯、性别、学历、爱好、特长、心理状况及成长背景。

1.2.1.2 对带教老师的评估 评估带教老师的学历、语言沟通能力、职称、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等。

1.2.2 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者向被调查对象征集工作中压力的主要来源,压力的主要来源为被调查对象的主观感受。其结果见表1。

表1 肿瘤科实习护生心理压力分析(n=88)

2 压力来源及相关因素

环境导致的心理压力 实习护生从学校到医院工作,由于环境改变,社会角色转变,还存在担心自身健康受到威胁,心理上难以迅速适应。况且刚刚步入社会,年龄偏小,往往不知道该怎么与患者和带教老师交流,进入角色较慢,缺乏归属感[4]。同时由于护生刚进入临床,对环境和周围事物不熟悉,对操作生疏,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患者对他们的不认可等因素,这时他们的心理素质较为脆弱。

2.2 实习内容和实习要求太多 实习学生到临床实习都必须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项量化指标,而在专科性极强的肿瘤科,各项护理工作要求严谨,无菌观念强,无菌技术操作严格。特别是在配置化疗药物时,要求更高。所以,肿瘤科的工作严肃、约束性强,常常会使实习护生有陌生、恐惧、紧张的心理,无所适从,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为了保障护生的身体健康,减轻心理压力,带教老师要义不容辞的向护生详细讲解化疗的职业防护知识。

2.3 化疗药物的配制复杂 现阶段所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数为细胞毒剂,因此对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均有抑制作用。不但使化疗患者出现毒性反应,同时对于经常接触抗肿瘤药物的专业人员也会带来一定危害。抗肿瘤药物的潜在毒性主要有①遗传毒性(诱变性,染色体毒性);②致癌;③致畸和生育力受损;④低剂量时表现出严重的器官或其他毒性。因此,在肿瘤医院实习的学生因担心自己的健康会受到损害,没有职业防护的知识,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

3 压力的护理干预

3.1护生初到病房,带教老师应主动热情,帮助护生尽快熟悉化疗科的工作环境和特点,详细介绍化疗科的工作程序、病房设施、常用物品的摆放,消除护生紧张、恐惧心理,以尽快适应其角色。反复示教,使护生尽快掌握化疗科的基本技术操作。

3.2在实习过程中以护生为主体,带教老师为指导,结合实际情况,随时补充计划,征求护生意见,增加讲授内容。同时调动护生的积极性,鼓励护生大胆提问,并提供 学生讲课,增加带教老师和护生之间教学的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在带教工作中一定要放手不放眼,尽可能的找机会让护生练习,尽快担当护士的角色。在培养技能的同时,要注重人格的培养。一名合格的护士不仅要热爱护理专业,还要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及较高的文化素养。

3.3成为护生的良师益友 在工作中是师生关系、在生活中是朋友关系更能促进师生感情,有利于沟通及提高护生的水平和成绩。生活中对护生关心、照顾,护生在学习中会更努力,也会更加尊重教师,在角色转换时把握好分寸。护生没有临床经验,尤其是刚开始阶段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为使护生尽快进入角色。带教老师应热情接待,语言亲切、态度温和、多给予鼓励和安慰。为护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实习环境,充分体现对学生能力的信任,增强自信心。

3.4 要告知护生配置化疗药物时使用专用的生物安全柜,配置药物前操作者洗手、穿防渗透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戴聚氯乙烯手套,其外套一副乳胶手套,聚氯乙烯手套起防护作用,乳胶手套便于操作。对于护生来说最可能受到污染的环节是在静脉注射抗肿瘤药物和更换液体时。带教老师应严格要求护生进行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静脉注射后脱去手套后用肥皂流动水彻底洗手,更换掉的液体瓶放置在专用袋中封闭,以防止蒸发污染室内空气。如果发生化疗药物外溅,也要戴好口罩、帽子、手套等,做好个人防护后方可处理。如药液溢到桌面或地面上,应用纱布吸附药液;若为粉剂则利用湿纱布轻轻擦抹,以防药物粉尘飞扬,污染空气。并将污染纱布置于专用袋中封闭处理。然后用肥皂和水擦洗污染表面,再用 75%酒精擦拭。在操作过程中如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上或眼睛内,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必要时按化疗药物外渗处理。带教老师要及时提醒护生做好自我防护,发现违规操作及时批评指正,使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融入到工作的每个环节。

效果评价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如何在短期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知识,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教学质量[5]。心理压力不仅要靠护生自身的调整,而且更需要来自社会和带教老师的支持和干预,需要人性化的教学。实践证明,本科目前采取的该种教学方法行之有效,对减轻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小结

学而知不会,教而知不足,教与学实际上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交给实习生知识的同时,也促使护生不断地提高自我,使实践教学处于良性循环。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疗市场不断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不但要处理好医疗和教学的关系对护生的实习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增加了护生的心理压力,但是,实习的心理变化也并不是一成不变,并且也因人而异,正确评估实习生的心理有利于更进一步作好带教工作,在带教中注意因人施教,以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炳英,朱培莉,李伟,黄艳.护士精神状态对护士行为适应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76.

[2] 宋会平.大专护理实习生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09,12(2):94-95.

[3] 李珍.安全护理之我见[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3):59.

[4] 叶苓,孙永华,何佳.门诊抽血室带教护生存在问题及行为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8):1962.

[5] 张玉娥,李惠聪.护理程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8):1969

论文作者:赵蓉,刘宇,胡延红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9

标签:;  ;  ;  ;  ;  ;  ;  ;  

肿瘤科实习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及护理干预论文_赵蓉,刘宇,胡延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