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建筑工程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论文_韩正新

论述建筑工程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论文_韩正新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76000

摘要:为了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本文结合某建筑工程项目实例,对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在项目建设过程的应用要点,实践可知,通过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切实的提升建筑基础工程 的稳性性,对促进项目有效开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0 前言

静压桩施工法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中被广泛使用,其具备较为突出的特点,作用原理是以压桩机构在整个机器中发挥作用,产生压力致使桩渐渐的压到泥土中,从而形成桩。其作为挤土桩在产生作用时会将桩周围分布的泥土挤压,进而增强桩周围泥土密度,便于压力桩的稳定性提升。但是遇到厚度大于 2m 的砂夹层时,这种方法就不在适宜环境,静压桩施工一般多应用于淤泥质土壤或者黏土、粉土质土壤中。一般应用于房屋建筑或者机场等大型公共设施修建中。

1 技术特点(1)静压桩施工法在施工过程中震动较小,因此产生的噪音较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相对来说较少,在要求文明施工的现代化社会,这种施工法无疑得到人民大众以及建筑行业管理者的认同。在环保程度 要求较高的地区应用更为广泛。(2)静压桩施工后工程建筑质量得到保证,因为桩机附近土壤密 度较大,因而整个地基的承载力又所提高。(3)因为静压桩施工的原材料混凝土钢筋,所以其抗腐蚀性较强。(4)静压桩施工的施工工序较为简单,施工人员易于操作,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有利于缩减工期,减少工程建设成本。(5)静压桩施工中由于产生的拉应力较小,对桩机本身破坏较小,可以在工程中较为完好的保存,便于后期重复使用,进行有效复压。

2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2.1 案例针对静压桩施工进行相关案例分析,首先以某项具体工程为例子,对静压桩施工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环节进行有效分析。大致情况如下:建筑总体高度达到 80.23m,两部分的总建筑面积达到 24 613. 38m 地面建筑达到 20 层,地下建筑达到一层,总共 21 层。施工的质量需要得到有效保证,所以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事前勘探,得出结果如下。土壤情况:人工回填土为 2. 2 ~ 4. 2m,海基层厚度为 0. 3 ~ 2. 9 m,建筑抗压力设计为 2. 8 ×10 6 N。

2.2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施工时,需要对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控制,保证每项工艺操作的要求能够满足项目的需求,在本工程项目建设中,主要的工艺要点有以下内容:

2.2.1 施工工艺

压桩的施工流程具备较高的顺序性,一般如下:进行桩位的测量 →安放桩基到固定位置→对桩进行吊桩插桩操作→桩身对中调直→对 沉桩进行静压操作→接桩→再静压沉桩→终止压接→初步结束进行检 查验收→最后对桩头进行切割。

2.2.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首先对施工场所现场进行有效清理,把影响施工的废弃物处理,保证正常的施工环境,对施工所需器材进行检修,确保不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对工地的地下管线进行有效保护。(2)制定工程施工计划,按照计划流程有条不紊的展开桩施工操作。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不耽误工期。(3)对采购的管桩质量进行合格性检验,管桩的质量要符合工程 要求,强度要达到设计中的强度,最多存放四层管桩。(4)对轴线进行有效控制,适当的引测后,一般轴线控制点要引出 6 ~ 8m 的距离,尽量减小控制误差,确保误差在十毫米以内。

2.2.3 分析吊桩插桩的要点在进行吊桩的起吊时,要把握好相关的起吊技巧,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施工效率。首先要保持起吊点位与桩体之的垂直,把误差缩小在 0.5%之内,然后进行起吊,起吊稳定后,把压桩机开启,合理的控制压桩速度,同时也要保持压桩点位的精确度。(2)进行压桩操作,等待桩进入土壤中一米左右后停止操作,然 后进行桩位置的校对工作,保证桩倾斜度符合预期要求,避免影响桩 施工的因素出现,然后进行压桩。

2.2.4 压桩的技术要点对压桩进行相关技术操作时,首先要对桩的垂直度进行曲有效调整,保证偏差错误小于 0.5%,相关检测人员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有效观察,分别为水平面和侧垂直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测量工具采用刻度精细的经纬仪和符合标准的铅垂线,在桩机五米左右放置一个水准仪,然后进行送桩长度测量,前提是保证在测量水准下进行,对测量结果进行标记,记录在案,由专业人员对压桩情况进行实时观测,保证打桩工艺的正常进行,达到相关设计要求,若出现误差,可以及时得到修正,促进压桩工艺流程的规范化操作。在正式进行压桩操作前,要进行实验操作,便于工程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施工工艺流程,达到预定所需效果。正式压桩后,对压桩深度以及压力值的大小进行有效记录,保证压桩施工的重要参数正确无误。在压桩中要密切关注桩的承载力大小,防止用力过大,损坏桩基,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根据压桩 时的具体情况,因时制宜,灵活变动,促进压桩工艺的完成。

2.2.5 连续压入技术在进行压桩时,往往会因为内外界各种因素导致压桩暂时中断,因此连续掌握压入技术就成为重中之重,在施工时尽量避免压桩中断的出现,合理控制压桩速度,一般速度控制在 2 m/min 范围内较为适宜。同时,要保持同一个桩体的时间间隔控制在 30 min 以内。若对沙土层进行压桩操作,因为沙土的土质较为坚硬,不容易操作,更要保证间隙时间得到合理 控制,避免因沙土层密度过大导致摩擦力过大影响压桩施工情况的出现。

2.2.6 具体的接桩技术接桩工艺较为复杂,因此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操作,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接桩施工中,如果一项工程以 CO2气体保护 焊,那么保持一定的气体浓度是较为重要的,保持 CO 2 的纯度在 99. 5% 左右,因为 CO 2 纯度影响焊接质量,如果纯度不足会导致焊接产生气孔。同时对管桩接长操作处理时,要求入土桩段的桩头比地面高0. 8 m ~ 1.0m。接桩前要对板进行清理,保证断面洁净,不影响接桩操作,同时坡口要有金属光泽,选取 U 形的接桩口,接桩材料选取以 2 mm 焊丝为主,型号为以 JM—56 型较好,焊接最少3 层,保证桩的基本稳定性,同时焊接的地方缝隙要缝合,避免出现影响接桩质量工艺的出现。

3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焊接桩尖时的质量控制要点对管桩桩尖进行焊接,首先要对焊接处进行点焊,然后围绕这个点焊接一周焊接要有效抵达地层之中,避免因焊接不牢靠,导致接桩不稳定情况的出现。

3.2 对静压预应力管桩的测量

在施工时要对预应力进行准确测量,对桩的数据进行校验测量同时 要观测记录。培养一批较为专业的工艺操作员,保证测量的精准性。

3.3 施工中严格控制管桩垂直度

管桩的垂直度关乎整个施工质量的高低,再具体施工时要得到重视,而以第一根管桩为基点,以十字交叉的方式布置剩余管桩,垂直度要保持 在合理范围内。当误差过大时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影响正常施工。

3.4 截桩的具体处理办法

当管桩的沉入位置与预期的涉及位置不符合时,一般采取截桩的 方法进行补救,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量,同时解决误差,达到预期效 果。节省了大量材料的同时避免了重新打桩的工序。

4 结语

静压管桩施工技术可以降低施工成本,简化施工工序,在打桩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前景较为广阔,虽然有一定的不足,但经过改进 创新后,能有力的推进打桩施工工艺的发展,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一 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建辉 . 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J]. 四川建 材 . 2018(08)

[2] 许团结 . 浅析城建工程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J]. 门窗 . 2015(06)

[3] 冯朝柱 . 静压预应力管桩技术及常见问题的对策 [J]. 西部探矿 工程 . 2007(11)

[4] 吴彦超 .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J]. 居 业 . 2017(04)

[5] 付运涛 . 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J]. 工程建 设 . 2017(05)

论文作者:韩正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论述建筑工程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论文_韩正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