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在热工控制仪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热工控制仪表功能和数字化程度变高的同时,也提高了热工控制仪表的准确性。平稳运行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能够更好的确保人们日常安全用电。随着人们用电量越来越大,电厂规模和机组的容量也不断扩大[1]。为了确保大容量机组更高效率的运行,需要将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入其中。这就进而造成了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更加复杂。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下,控制系统比较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所以,对抗干扰技术应用进行探讨,在电厂日常生产以及维护过程中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2]。
关键词: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干扰技术;应用
引言
在电厂总体控制系统当中,热工控制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个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控制系统、检测系统以及执行系统。由于电厂的热工控制系统的工作条件比较复杂,所以,比较容易出现故障事故。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逐渐在热工控制系统内应用。目前,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核心系统是DCS系统。烟气的脱硫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来操作控制,在操作过程当中,还能够对系统运行状况进行检测,继而提升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利用辅助系统的集中控制网络可以将不一样的设备连通起来,这有助于及时对系统的状态进行调整,进而更好的满足电厂多元化需求[3]。
1.电厂干扰的主要来源分析
1.1 公共阻抗和绝缘电阻方面的来源
绝缘电阻值能够直接反映出绝缘效果。在绝缘电阻的数值上,绝缘电阻值指的是额定电压和漏电电流比。它和漏电的程度有反比例关系。出现漏电问题的原因大多数绝缘电阻方面的材料出现问题。除此之外,因为电厂热工的控制系统长久的运行,让控制系统当中的绝缘电阻老化现象比较严重。绝缘电阻老化之后,就失去了其原有的绝缘功能,进而造成漏电现象。漏电将造成控制系统出现干扰信号。公共阻抗是因为多回路进行交叉,不一样回路间出现的干扰。
1.2 电磁耦合和静电耦合
在热工控制系统当中,含有平行分布方式的信号线。然而在这些信号线当中,电容可以通过干扰信号来生产一定的电抗通道,其有利用干扰信号作用于控制系统内。出现这种干扰的主要原因是静电耦合。它是通过电磁感应来对电动势进行产生。它出现在信号线的周围,利用导体间的作用,干扰信号通过电动势进一步对控制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1.3 天气因素方面得到干扰
在天气比较恶劣的条件之下,特别是雷雨的天气,将会在信号线的四周出现比较大的磁场,进而出现干扰信号。除此之外,抗干扰控制系统有着比较多的接地线,在天气不好的状况下,不仅干扰接地线,还对热工控制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1.4 无线设备方面的干扰
通常状况下,无线设备在使用的时候将出现电磁波。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四周,利用无线设备将生产一定的干扰磁场。这种干扰信号可以通过信号线路来耦合干扰电路。解决无线设备干扰信号的主要手段就是对干扰源进行屏蔽。
2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的运用
2.1 屏蔽系统干扰技术
屏蔽系统干扰技术主要对干扰信号采用屏蔽技术,这样可以起到使热工控制系统免受干扰信号影响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屏蔽系统干扰技术的主旨是将热工控制系统的主要器件用金属包围起来,特别对热工控制系统电路、信号线、重要元器件等部位用金属导体完全包围,形成屏蔽体系,降低外部干扰信号对热工控制系统的影响。
2.2 平衡抑制技术
平衡抑制技术是热工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的重要组成,是各种抗干扰技术中较为灵活和简便的方法,平衡抑制技术的主要基础是平衡电路,以两条传输信号相同的导线抵消干扰信号,进而达到平抑干扰信号的目的。在热工控制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可采取平衡抑制的方法,采用双绞线作为系统平衡电路,对系统外部电磁场存在的干扰信号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维持热工控制系统功能稳定的目的。
2.3 物理隔离技术
物理隔离技术是热工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的基础性技术,其主要要点是应用物理方面的隔离措施,实现干扰信号的有效阻断,进而降低干扰对热工控制系统的影响,提高热工控制系统的稳定。利用物理隔离的方法还可以有效提高导线电阻的绝缘效果,进而起到对抗干扰的目的。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实现系统抗干扰的目的,可在应用耐压效果好的绝缘材料以及电绝缘电阻,提高漏电阻的绝缘效果,防止漏电阻对系统的干扰。在系统物理隔离应用过程中,其设置方式是很重要的,应该注意相关的设置和技术方面的要求:应该避免弱点信号和强电系统回路采用同一接地线,降低接地时产生的干扰。应该将电气、控制系统以及防雷的接地网分开设置,并保证三个地界网存在一定的间距,避免三网间相互的影响,确保热工控制系统稳定的工作。应该保证多芯电缆能够作用于同类型的传递测量信号中,例如:如果两条导线的传递信号相一致,并设置在同条电缆上,这样有利于在源头上控制干扰信号。应该防止热工控制系统导线的平行设置,预防导线间的相互干扰,特别应该注意的是热工控制系统强信号和弱信号的导线必须做到分离,严格执行“导线不困扎,不采用通条电缆”的原则,真正将信号动力导线、信号导线和干扰源间距扩大,保证信号线和电源线不共用同条导线。
2.4 处理好热工控制系统的干扰故障
应该避免出现因接地不良而导致的热工控制系统故障,预防的重点应该控制在系统接地电位的分布不够均匀上,预防接地产生的电位差,从而形成地循环电流,导致热工控制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工作人员可利用检测仪表使得接地点呈现浮空状态,保证热工控制系统接地点的设置质量,消除系统故障,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避免发生热工控制系统母联倒闸导致的保护动作失误,当母联倒闸的电缆发出强烈的电磁干扰时,就会对系统保护动作控制信号产生干扰。可以使用具有屏蔽效果的双绞线,使得电缆干扰改变走向,并与强电电缆保持相对距离,以防止其对系统控制信号的干扰。要避免发电机组跳闸故障的发生,特别要预防循环水泵故障的发生,由于循环水泵房与中央控制室的距离较远,其控制信号受到外部电磁场的干扰,循环水泵发生跳闸,继而热工机组跳闸[5]。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循环水泵和中央控制室的接地系统的检查,在确保干扰信号的消除,维持循环水泵的功能稳定。
3结束语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分析电磁热工控制系统内的抗干扰技术应用,对提高系统内的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各种抗干扰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对多种干扰信号进行隔离、屏蔽以及处理,大大提高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抗干扰的能力,消除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多类干扰因素。所以,电厂需要不断对有关抗干扰技术进行改进,并且不断健全抗干扰技术的应用手段,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厂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杰.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抗干扰技术的应用刍议[J].硅谷,2015,8(4):164+166.
[2]刘明辉.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中的抗干扰技术研究[J].电工技术,2016(12):44-45.
[3]万芳新.有关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之中的抗干扰探索[J].石河子科技,2015(2):24-26.
论文作者:彭铭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控制系统论文; 干扰论文; 热工论文; 电厂论文; 信号论文; 抗干扰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