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基本要求,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情感教育,通过有效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7-183-01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将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道德与法治教育已成为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所包涵的主要内容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以教材为课堂教学主线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融入自己的生活情境中,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教师积极的情感熏陶,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实现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碰撞,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优秀道德品行的形成。
一、将情感教育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适合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受到身心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限制,抽象思维及逻辑概念的发展相对缓慢,在学习过程中多表现出具体形象思维与感性思维为主的特点。那么教师在组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引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普遍案例的同时,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增加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并在积极情感的熏陶作用下,逐渐将所学内容内化为学生自身具备的思想素质。
(二)深入了解学生,给予适当及时的引导
将情感教育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之中。例如:在学习《拉拉手,做朋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做自我介绍交朋友的方法进行,教师做表率,以真诚的态度向学生介绍自己,内容包括自己的优缺点、特长爱好等,让学生也通过这一方法自我介绍,使教师对班级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拉近师生关系
情感教育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学生愿意走近教师,喜欢与教师沟通交流,把教师当作自己的朋友,愿意听从教师合理的意见与建议。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以外的时间也需要多参与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拉近师生距离,增进两者之间的感情,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必要的基础。例如:在刚刚步入小学阶段时,让学生明白自己长大了,热爱学校是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融入学生生活,带领他们感受小学生活的快乐,建立深厚的情感,逐渐引导他们爱上小学生活,通过集体活动的时间带领学生参观美丽的校园,并向他们介绍校园每一个角落,激发他们对美丽校园的热爱。在课余活动时间组织班级组织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多种娱乐活动,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和他们一起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式不仅能达到学生对小学生活的喜爱之情,还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在潜移默化之中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二)以情感体验为基础,引起学生共鸣,促进问题解决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与知识内容学习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将情感教育引入教学活动过程中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体验不同的情感,并找出消除疑虑的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上学了,我能行》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为学生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中的小女孩背着书包在门口抓着妈妈的衣角哭不停,让学生观察图片中小女孩的表现,并让他们设想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有的学生说因为怕妈妈放学不来接她,因为怕学校没有好朋友还有人欺负她等,在这些假设里可能掺杂着学生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回答这些假设,让学生思考如果这个小女孩是我们班级的同学,你会怎么安慰她呢?在带领学生积极讨论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情感体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亲身体验相应的思想感情,将所学的知识内容内化为学生自身掌握的知识,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三)教师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小学阶段,教师在学生的心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和地位,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应做好表率,以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以自己优秀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例如:在学习《我认识的老师》这一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来说说自己认识的教师,选出他们最喜欢的一个老师,并说一说他为什么,这位老师身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学生,成为他们喜欢模仿的对象,促进学生自身良好品质的形成。
总结
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行为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通过情感教育的有效应用,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可推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郭林,蒋喜华.德知?德情?德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中小学德育,2016(02)
[2]郭雯霞.道德与法治: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基于教材话题的探问[J].中小学德育,2018(02)
论文作者:黄新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情感论文; 法治论文; 道德论文; 小学论文; 这一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