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农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论文文献综述)
陆倩倩[1](2020)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78年以来,农业技术推广模式逐渐从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推广模式向以政府、市场经济主体、科研院校为主的多元主体推广模式转变。多元主体推广模式可以联结不同主体,互相弥补单主体推广时的不足,不仅能提高供给端能力,也能激活需求端的潜力。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必须要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产业扶贫是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力量的重要途径,产业扶贫需要通过推广农业技术给予支撑。就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而言,尽管政府已明确划分农业技术推广的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且呼吁各方主体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农业技术供给端与需求端无法形成有效匹配的问题依旧存在。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读、比较分析数据、实地调研等对问题进行分析,探析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进程缓慢、农技推广中介服务市场发育滞后、农业技术推广法律政策有待完善是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未能深度耦合的因素。在借鉴了美国以大学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法国以农民协会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以色列以政府系统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日本官民双轨运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这4种各具特色的运行模式后,得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其一是,搭建贫困地区―穿针引线‖工作队伍,贯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首尾端;其二是,要增强科技推力端引擎能力,加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主要是公共农业R&D能力建设和科研院校技术创新辐射能力;其三是培育市场需求端拉力主体,主要包括合作社、涉农企业、农技推广中介机构;最后是健全适用多元推广经济系统的法律政策,激励多元主体积极投入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目前中国农村地区农业发展存在技术供需矛盾的问题,表现在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低、技术与市场接轨不洽等方面。农村地区具有丰富多样的资源禀赋,发展农业需要更多具有地域性、针对性的农业关键性技术。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多元主体推广模式尤其注重地域性技术的推广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通过多元主体推广农业技术不断给农民赋能,提高农民可持续自主发展能力。
张静[2](2019)在《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的科特派企业减贫研究 ——以秦巴山区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了世界各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美誉。习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的“精准扶贫”的思想作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指导思想,实现了扶贫单元从面向区域到瞄准农户的转变,扶贫工作也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党的十九大肯定了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并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因此要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动脱贫攻坚有机衔接,互促共进、长效发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企业(以下简称科特派企业)能够将政府、企业、高校、科技和农户等多种资源有效集聚,是有效衔接产业减贫、创业减贫和智力减贫的重要抓手,是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提升精准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的贫困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区交通和信息较为闭塞,在农业生产价值链中还处于低端,农产品附加值较低,供求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贫困户脱贫严重受限。科特派企业通过实施农业产业融合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嵌入企业的社会资本能够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提高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由此可见,基于社会资本和产业融合的视角对科特派企业减贫进行机理分析,并以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为例进行实证验证,在我国当前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交汇实施的关键时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基于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双重视角,依据产业融合理论、六次产业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企业减贫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在系统评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下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理论框架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剖析,利用秦巴山区陇南片区科特派企业的案例访谈,以及秦巴山区五省一市的208家科特派企业的数据调研,详细剖析了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现状及问题,构建了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及其细分维度的表征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因子分析法,测度并解析了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及其细分维度的各项指数,进而运用数理模型及方法深入探究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内在影响机理,对现有的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进行优化,以期为我国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创新和制度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科特派企业减贫主要从帮扶带动减贫、产业增收减贫和投资收益减贫三个维度分析,帮扶带动减贫中,样本企业帮扶带动减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值为27.71户,从区域平均值比较来看,重庆>河南>四川>甘肃>陕西>湖北;产业增收减贫中,样本企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年收入增加额均值16237.98元,从区域中位数比较来看,河南>四川>重庆>陕西>湖北>甘肃;投资收益减贫中,样本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贷款的数量平均值为9.05户,从区域平均值比较来看,河南>四川>重庆>陕西>湖北>甘肃。(2)本文所设计的表征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指标体系较为科学、实用、得当。整体来看,产业融合指数高低的区域排序为,河南>四川>重庆>甘肃>陕西>湖北,其中,河南、四川和重庆高于整体样本的平均值,甘肃、陕西和湖北低于整体样本的平均值;社会资本指数高低的区域排序为,四川>河南>重庆>陕西>湖北>甘肃,其中,四川、河南和重庆高于整体样本的平均值,陕西、湖北和甘肃低于整体样本的平均值。(3)基于产业融合视角,采用似不相关模型研究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的三个维度均有显着正向影响,企业的创业年限、注册资金和员工数量对科特派企业减贫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产业融合指数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各维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帮扶带动减贫>产业增收减贫>投资收益减贫。(4)基于社会资本视角,采用似不相关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各维度对科特派企业减贫有显着正向影响,企业的创业年限、注册资金和员工数量对科特派企业减贫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社会资本各维度对帮扶带动减贫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认知型>关系型>结构型;社会资本各维度对产业增收减贫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认知型>结构型>关系型;社会资本各维度对投资收益减贫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认知型>关系型>结构型。(5)基于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双重视角,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在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中起到的不完全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在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的总效应传导中,社会资本起到约22.34%的中介效应。科特派企业减贫主要通过两条路径来实现:一是产业融合促进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直接路径,二是科特派企业在产业融合实施过程中通过社会资本促进科特派企业减贫的间接路径。(6)本文从通道优化、服务支撑和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了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优化的总体思路,并基于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分别从运行机制、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融资机制和参与机制五个方面对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进行了优化,同时本文还分别从创新科特派企业联盟、构建科特派企业利益共同体、整合科特派企业科技智库以及建立科特派企业农业标准和追溯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科技减贫制度的创新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石清华[3](2019)在《我国农业微创新的实践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微创新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是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目前农产品及其营销、农业技术、农业管理等农业微创新在各地不断涌现,但农业微创新支撑体系中存在着微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不强、微创新资源缺乏、微创新基础设施不足、微创新环境不够完善等问题,抑制了我国农业微创新的发展。应从培育和引进农业微创新人才、完善政府服务、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推动融资多元化等方面入手来促进我国农业微创新发展。
刘畅[4](2019)在《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 ——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互联网和信息融合程度极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甚至是个人之中。我国长期的人与人之间、组织和组织之间的交流沟通方式已经产生了变革。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的推广和传播方式也产生了变化。目前最新的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主要是通过社交软件的推广和应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与落实,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这为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通过填写问卷、实地走访的调查方法,了解该地区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中的应用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通过相关理论的分析以及政策法规的解读,就该地区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于推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不断完善,不断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参考、示范意义。
马兰[5](2018)在《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状况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央出台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肯定了涉农企业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推动了我国涉农企业的发展。本论文对徐州地区涉农企业的典型代表----H农业有限公司进行实证研究,文章共分为六个主体部分:第一个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徐州涉农企业发展状况实证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本论文的调查方法和研究思路,点明了论文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对徐州新型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历史沿革及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农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描述。第三部分:对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的发展现状、成长道路,及以“企业+基地+经销商+大户”为主线,从农资经营、良种及粮食生产、服务大户、土地托管与粮食银行、专业合作社等模块对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的组织架构和贯穿其服务对象农业生产全过程的风暴营销等特色服务进行实证研究。第四部分:对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政策环境、经营风险、同行业竞争及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从解决融资难问题、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打造运营环境、加强沟通联络避免恶性竞争、建立预警机制规避生产经营风险、加强经营管理、多渠道提高企业技术含金量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第六部分:对徐州涉农企业发展的未来进行展望。希望在政府及社会各方的有效支持下,加上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切实提高涉农企业在国内、国际内场上的竞争力,在农业领域走出一条强国之路。
姚延婷[6](2018)在《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科学技术是农业的第一生产力,农业技术创新是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型的有效途径。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经济增速放缓,以前依靠大量要素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农业发展模式,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惨重的环境代价,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造成的土壤和水体污染不断加剧,农业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前所未有。显然,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的传统农业技术创新不得不把环境因素纳入到考虑范围,使得我国逐步进入依靠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新阶段。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强调环境和资源变量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以低投入、绿色、可持续性为目标来带动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虽然国内外学者基本认可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及促进作用,但由于视角和方法的原因还缺乏系统研究。在实践中,我国也较早地探索面向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创新,但依然存在创新投入不足、创新主体模糊、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阻碍着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的推动。鉴于此,本文将环境友好理念、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运用农业技术创新理论、农业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农业技术扩散理论等,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通过耦合机理分析、现状测度、关联分析、贡献分析、路径设计五个层次,对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展开系统的分析与探究,主要研究工作及研究结论如下:(1)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耦合关联。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加入环境规制的驱动因素,在对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突破”与“融合”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加速提高创新主体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率、改善与优化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从而带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形成,最终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反过来,农业经济的增长会引起新的市场需求,促进更多创新资源的投入,在新需求引导下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并由此展开新一轮的循环过程。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从而为我国实现资源环境约束下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提供理论依据。(2)我国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且区域发展不均衡。(1)我国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基本呈上升趋势,2015年的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年份;(2)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虽逐年提升,但农业科技投入政策还缺乏稳定的机制;(3)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运行能力与最优数列的灰色关联系数在0.7左右徘徊,证明仍需要完善各种模式的农业科技合作平台;(4)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支撑能力一直波动上升,受公共性、高风险性与弱质性等特征的影响,使支撑能力与国家的农业科技支持政策与配套体系息息相关;(5)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总体趋势不断上升,但没有完全转化为农业生产力,表明我国环境友好农业技术扩散与应用仍存在阻力;(6)我国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存在三个阶段,与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的两型农业转型同步;(7)区域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由“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梯度递减趋势、东中西部内部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以及整体水平较低的特征。通过测度我国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与变化特征,为我国以农业技术创新驱动农业经济增长提供重要的现实支撑。(3)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但时间上有滞后性。首先,在整体上,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每增加1%,引起农业经济增长增加0.1408%,而环境友好农业技术推广程度每增加1%,则引起农业经济增长增加0.5432%;其次,短期内,在滞后1期到滞后3期,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度能持续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在滞后4期,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才缓慢地显现出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第三,长期内,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推广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进作用是缓慢且长期有效的,从实证角度较好地验证了二者的耦合关系,拓展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的研究领域。(4)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平稳增长的。第一,环境友好农业生产率增长实现年均增长为2.87%,表明了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增加的,且主要来自于农业前沿技术进步水平的驱动,但农业技术效率相对缓慢;第二,环境友好农业生产率存在“高速区域”、“快速区域”、“中速区域”、“慢速区域”,各省份之间农业生产率增长及来源差异十分明显,北京、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构成了中国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生产前沿面,成为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最佳实践者”;第三,从时间趋势来看,2000年以来中国环境友好农业生产率一直是平稳波动且较为缓慢地上升。通过明确环境友好农业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和内在动因,赋予了传统农业生产率研究新的内涵,为后继的路径选择提供实证依据。(5)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需坚持政府主导模式。第一,搭建政府主导创新模式,提供创新促进增长的制度环境,主要通过改革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投入机制、优化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环境与激励驱动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平台来实现;第二,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缩短创新对增长的滞后期,提出从解决农业技术扩散中供需不对称与加强多元化的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两方面促进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与应用;第三,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加创新对增长的贡献份额,强调重点加强农业技术效率的驱动能力与因地适宜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活动两个层面来驱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以上路径选择与实施,有效地推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翁雯霞,谢芳,朱磊[7](2018)在《新农村建设中社会化中介服务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发展速度,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对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是降低市场信息失灵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力鼓励新农村科技中介、金融中介、人才中介、旅游中介以及经营中介等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同时,政府层面应该从立法的角度加强对新农村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保护和规范,加强对新农村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地位,建立新农村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分类管理体系。
赵翔[8](2018)在《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自古便是农业立国的国度,中国农业在过去和未来都是决定国家命脉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从近年来的科技发展来看,农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在科教兴国的基础上,应该对农业予以足够的重视。二十世纪末,各国相继重视的产学研合作为本国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利益,并继续大力发展相关方面的合作。农业产学研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农户等为主体,在市场化条件下,建立的一种共同从事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咨询与服务的组织形态,有着紧密的利益关系和不同的分工,协同和集成各种优势创新资源,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是一种优化的科技创新行为。20世纪以来,随着化学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大量运用,农业科技突飞猛进,创新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去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成为了当今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南京因为蕴藏着强大农业科技创新能量,拥有开展农业产学研合作,推动农业创新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南京农业发展很快,农业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要素不断得到优化配置,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农产品数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然而,现在南京市还存在现代农业发展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科技引擎还有待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高等缺点,需要进一步探索提高。农业产学研合作是联系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生活的重要纽带,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路径。通过对南京市的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认真研究政府为主导推动农业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模式,如农业科技园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引导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并尝试针对现有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有效推动南京市的农业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易梦婷[9](2018)在《湖南省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016年最新发布的《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针对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重点指出现阶段湖南省农业发展支撑能力仍然不强:农业科技创新缺少重大突破性成果,面临科研与生产衔接不紧,新技术转化应用不足,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不强,产业各环节信息化链结不紧等问题。同时在主要任务方面,表明要强化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其中便包括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作为科技转化的重要环节及催化剂,在现代农业支撑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农业技术推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现湖南省农业现代化这一规划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湖南省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农业科技金融机构在农业科技金融市场中更有效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湖南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推动力。本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写作意义,描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明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部分,主要论述相关理论和概念定义,为研究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湖南省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主要针对国家大发展趋势下促进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的外部和内部推动因素进行必要性分析;同时对国家政策及省内农业科技和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整理和论述,作出发展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的可行性分析。第四章为湖南省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分为国内发展现状、湖南省发展现状以及对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三部分来讨论。第五章国外先进经验借鉴与启示,主要分析参考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的农业科技金融中介体系。第六章是对策与建议,结合第三章和第四章内容,针对湖南省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对策与建议。
何思[10](2017)在《湖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现代化的程度是当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和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依托现有资源优势促进农业发展,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大幅度地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强弱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现代化的程度。如何推进湖南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变传统农业低效率的现状,实现向现代化农业经济转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归根结底就是需要构建完善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宣传教育,组织农业技术人员的推广和实践,加强和引导农民自主学习,带动农民采用新技术,通过助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实现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农村服务体系主要是沿用传统、落后的推广模式,与现实的农业生产情况严重脱节,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我国新农村的科技服务体系对农村科技服务有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农业科技推广为主的单一服务系统,逐步建立起能够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农业生产国际化的新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对比研究法对湖南省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研究的背景资料的分析,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其次,对本文研究中运用到的科技服务体系理论和科技知识管理理论进行阐述;再次,对湖南省当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通过选取长沙地区作为研究样本,对样本地区农村科技服务的认知和农村科技服务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发达国家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为湖南省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并根据湖南省当前的农村科技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七大建设对策和建议:一是应该加大政府政策扶持的力度;二是保护生产要素与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三是搭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四是拓宽互联网的高层信息平台;五是加强载体建设,开发多元农业服务主体;六是突出服务模式创新带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七是加大对农村科技服务人员和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切实发挥基层农村科技服务机构为“三农”服务提出有效措施和对策,最终推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二、我国农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农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定性研究 |
1.4.2 定量研究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精准扶贫 |
2.1.2 农业技术推广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农业发展思想 |
2.2.2 习近平精准扶贫理念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科技推力与需求拉力理论 |
第三章 新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
3.1 1949 —1978 年四级推广网络形成期 |
3.2 1979 —2003 年五级推广网络重构期 |
3.3 2004 —2016 年多元推广网络形成期 |
3.3.1 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发展―十五‖计划 |
3.3.2 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 |
3.4 2017 年至今多元推广网络发展期 |
3.4.1 “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要求 |
3.4.2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发展要求 |
第四章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主体 |
4.1 政府 |
4.1.1 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 |
4.1.2 经营性农业技术推广 |
4.2 科研院校 |
4.2.1 科研院校服务动力 |
4.2.2 科研院校经典推广形式 |
4.3 市场经济主体 |
4.3.1 涉农企业 |
4.3.2 农民合作社 |
4.3.3 农业技术扩散中介机构 |
第五章 多元主体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 |
5.1 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进程缓慢 |
5.1.1 政府对农业技术发展投入不足 |
5.1.2 科研院校辐射范围碎片化 |
5.2 农技推广中介服务市场发育滞后 |
5.2.1 农民合作社发展规模较小 |
5.2.2 涉农企业服务功能弱化 |
5.2.3 农业技术推广中介机构成长速度慢 |
5.3 农业技术推广法律政策有待完善 |
5.3.1 保障多元技术推广组织法律留白空间大 |
5.3.2 配套政策难调动多元主体推广积极性 |
第六章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
6.1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
6.1.1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
6.1.2 美国以大学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
6.2 法国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
6.2.1 法国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
6.2.2 法国以农业协会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
6.3 以色列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
6.3.1 以色列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
6.3.2 以色列以政府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
6.4 日本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
6.4.1 日本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
6.4.2 日本以官民双轨农协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
第七章 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对策 |
7.1 搭建贫困地区―穿针引线‖工作队伍 |
7.1.1 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指导 |
7.1.2 培育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 |
7.2 增强科技推力端引擎能力 |
7.2.1 政府增加对农业技术推广硬件投入 |
7.2.2 科研院校提升农技推广辐射能力 |
7.3 培育市场需求拉力端主体 |
7.3.1 整合壮大农民合作社发展规模 |
7.3.2 挖掘本地涉农企业内生发展力量 |
7.3.3 扶助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中介机构 |
7.4 健全适用多元推广经济系统法律政策 |
7.4.1 更新保障多元技术推广组织耦合法律 |
7.4.2 制定配套多元技术推广组织激励政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的科特派企业减贫研究 ——以秦巴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特派企业减贫是推进国家科技扶贫战略的重要路径 |
1.1.2 产业融合是以科特派企业减贫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
1.1.3 社会资本是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实践基础和重要推动力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特派企业 |
2.1.2 科特派企业减贫 |
2.1.3 产业融合 |
2.1.4 社会资本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六次产业理论 |
2.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2.4 社会资本理论 |
2.2.5 企业减贫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科特派企业减贫的作用机理 |
2.3.2 产业融合与社会资本影响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理论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现状剖析 |
3.1 科特派企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
3.1.1 科技特派员的起源——南平经验 |
3.1.2 科特派企业的探索实践——宁夏模式 |
3.1.3 科特派企业的全国推广 |
3.2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多案例剖析 |
3.2.1 案例研究方法与设计 |
3.2.2 案例企业简介 |
3.2.3 案例内分析 |
3.2.4 案例间分析 |
3.2.5 结论与讨论 |
3.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样本描述 |
3.4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现状剖析 |
3.4.1 全国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现状 |
3.4.2 样本企业帮扶带动减贫现状 |
3.4.3 样本企业产业增收减贫现状 |
3.4.4 样本企业投资收益减贫现状 |
3.5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存在的现实问题 |
3.5.1 科特派企业同质化严重且发展受限 |
3.5.2 科特派企业减贫模式需要突破创新 |
3.5.3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挖掘不够 |
3.5.4 科特派企业产业融合程度有待提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测度及解析 |
4.1 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指标体系 |
4.1.1 数据说明 |
4.1.2 指标构建原则 |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测度及结果 |
4.2.1 基于熵值法的科特派企业产业融合测度 |
4.2.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测度 |
4.3 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特征分析 |
4.3.1 产业融合的特征分析 |
4.3.2 社会资本的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融合对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影响分析 |
5.1 理论分析框架 |
5.2 模型构建与变量含义 |
5.2.1 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模型构建 |
5.2.2 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变量含义 |
5.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
5.3.2 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3 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实证结果 |
5.3.4 秦巴山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资本对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影响分析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1.1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对帮扶带动减贫的影响 |
6.1.2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对产业增收减贫的影响 |
6.1.3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对投资收益减贫的影响 |
6.2 模型构建与变量含义 |
6.2.1 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模型构建 |
6.2.2 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变量含义 |
6.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3.2 研究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6.3.3 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4 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实证结果 |
6.3.5 秦巴山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社会资本在产业融合影响科特派企业减贫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1.1 产业融合与科特派企业减贫 |
7.1.2 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 |
7.2 模型构建与变量含义 |
7.2.1 产业融合、社会资本与科特派企业减贫的模型构建 |
7.2.2 产业融合、社会资本与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变量含义 |
7.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7.3.1 测量模型信度、效度检验 |
7.3.2 Bollen-Stine联合正态检验 |
7.3.3 结构模型拟合优度评价 |
7.3.4 假设检验与路径分析 |
7.3.5 中介效应检验 |
7.3.6 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的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优化 |
8.1 总体思路 |
8.1.1 通道优化 |
8.1.2 服务支撑 |
8.1.3 保障机制 |
8.2 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的优化 |
8.2.1 运行机制优化 |
8.2.2 合作机制优化 |
8.2.3 利益分配机制优化 |
8.2.4 融资机制优化 |
8.2.5 参与机制优化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创新科特派企业联盟,集聚社会资本减贫 |
9.2.2 构建科特派企业利益共同体,引入考核机制减贫 |
9.2.3 整合科特派企业科技智库,引领成果转化减贫 |
9.2.4 建立科特派企业农业标准和追溯体系,运用第六产业减贫 |
9.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秦巴山区陇南片区科特派企业减贫多案例访谈提纲 |
附录2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调研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我国农业微创新的实践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我国农业微创新的典型形式 |
1.农产品微创新 |
2.农业技术微创新 |
3.农产品营销微创新 |
4.农业管理微创新 |
三、我国农业微创新支撑体系及其存在问题 |
1.农业微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不强 |
2.农业微创新资源缺乏 |
第一, 人力资源。 |
第二, 财力资源。 |
第三, 知识资源。 |
3.农业微创新基础设施不足 |
第一, 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
第二,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
4.农业微创新环境不够完善 |
第一, 经济环境。 |
第二, 政策环境。 |
第三, 融资环境。 |
四、促进我国农业微创新发展的对策 |
1.培育和引进农业微创新人才 |
2.完善政府服务 |
第一, 完善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
第二, 为农业微创新主体提供专利服务, 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
第三, 创建农业微创新创业产业园。 |
3.发展壮大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一, 积极扶持壮大农村合作组织。 |
第二, 推动农业中介机构发展。 |
4.促进融资方式多元化 |
第一, 创新融资方式。 |
第二, 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 |
(4)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 ——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创新点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社交软件的研究现状 |
1.5.2 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的研究现状 |
1.5.3 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中的应用的研究现状 |
1.5.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信息化的内涵 |
2.1.2 社交软件的定义 |
2.1.3 社交软件在信息化中的应用 |
2.1.4 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的内涵 |
2.1.5 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的特点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分配机制理论 |
2.2.2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
2.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理论 |
2.2.4 社交网络理论 |
第3章 使用社交软件背景下的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服务模式 |
3.1 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的服务模式 |
3.2 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的服务内容 |
3.3 我国现行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的服务模式 |
3.3.1 “政府+农户”信息服务模式 |
3.3.2 “政府+协会+农户”信息服务模式 |
3.3.3 “政府+通信企业+农户”信息服务模式 |
3.3.4 “政府+企业+协会+农户”信息服务模式 |
3.3.5 “农业龙头企业+农户”信息服务模式 |
3.4 发达国家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方式及启示 |
3.4.1 发达国家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方式 |
3.4.2 为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带来的启示 |
第4章 天津市蓟州区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中的应用调查分析 |
4.1 调查方案 |
4.1.1 调查目的 |
4.1.2 研究对象 |
4.1.3 调查方法 |
4.2 调查情况分析 |
4.2.1 蓟州区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总体情况 |
4.2.2 蓟州区农村手机持有情况调查 |
4.2.3 蓟州区农村受众与社交软件的接触情况 |
4.2.4 蓟州区农民了解农业信息的途径 |
4.2.5 蓟州区社交软件类型使用的对比调查分析 |
4.2.6 农村居民对于社交软件的使用状况分析 |
4.2.7 农民对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中应用的整体评价 |
第5章 天津市蓟州区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应用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存在的问题 |
5.1.1 利用社交软件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的意识浅薄 |
5.1.2 基础设施建设欠缺 |
5.1.3 人才队伍建设欠缺 |
5.1.4 传播途径滞后,社交软件平台亟待搭建 |
5.1.5 监管工作不到位 |
5.2 原因分析 |
5.2.1 农民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
5.2.2 农业科技资源的开发投入不足 |
5.2.3 农村优质人力资源持续流失 |
5.2.4 农村科技服务信息资源匮乏 |
5.2.5 运用社交软件对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人员有高素质要求 |
第6章 完善天津市蓟州区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中应用的对策与建议 |
6.1 提高信息化意识,加强社交软件应用认识 |
6.1.1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 |
6.1.2 加强农户使用社交软件平台的意愿 |
6.1.3 提高农业社交软件公众平台的服务意识 |
6.2 加强基础建设,大力扶持社交软件服务产业 |
6.2.1 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倾斜 |
6.2.2 加强对信息企业的引导 |
6.2.3 完善各部门分工协调机制 |
6.3 建立高素质的科技农业信息人才队伍 |
6.3.1 强化专业人才定向培养 |
6.3.2 农村基础干部的信息技术培训 |
6.4 加快社交软件公众平台建设 |
6.4.1 资金投入和内容投入双措并举 |
6.4.2 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地区互联网覆盖率 |
6.4.3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的专业职能 |
6.5 加强信息监管力度 |
6.5.1 建立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资源搜集体系 |
6.5.2 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状况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三、研究思路和调查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第一章 徐州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及涉农企业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徐州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徐州涉农企业发展情况 |
第二章 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现状及组织架构 |
一、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成长道路 |
二、企业+基地+分销商+大户模式 |
三、搭建销售网络进行风暴营销 |
四、推动技术进步做好品质保障 |
第二节 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运行模式 |
一、农资经营模块 |
二、制种及粮食生产模块 |
三、服务大户模块 |
四、土地托管与粮食银行 |
五、农业合作社模块 |
第三章 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宏观环境影响 |
一、资金瓶颈 |
二、扶持政策亟待出台 |
三、同行业竞争压力及市场风险 |
第二节 企业自身因素 |
一、生产中的自然风险 |
二、管理问题及技术问题 |
第四章 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问题解决对策 |
第一节 多方互动探索发展路径 |
一、多管齐下解决融资难问题 |
二、多方努力打造良好运营环境 |
三、加强沟通联络减少经营风险 |
第二节 建立预警机制加强经营管理 |
一、建立预警机制规避自然风险 |
二、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技术含量 |
第五章 徐州涉农企业发展未来展望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业发展 |
第二节 适时调整经营前景大有可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到“环境友好”理念的演进 |
1.3.2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 |
1.3.3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的演进 |
2.1.1 农业技术创新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 |
2.1.3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思想 |
2.2 农业经济增长的路径及影响因素 |
2.2.1 农业经济增长的内涵 |
2.2.2 农业经济增长的路径 |
2.2.3 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
2.3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耦合原理 |
2.3.1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
2.3.2 农业经济增长支撑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 |
2.3.3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与区域特征分析 |
3.1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
3.2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2 指标体系的初建 |
3.2.3 指标筛选与说明 |
3.3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 |
3.3.1 模型选择 |
3.3.2 评价过程 |
3.3.3 实证结果分析 |
3.4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特征分析 |
3.4.1 区域视角下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
3.4.2 我国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区域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
4.1 关联分析中变量、数据与方法的选择 |
4.1.1 变量选择与数据收集 |
4.1.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4.2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联的实证分析 |
4.2.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ADF检验 |
4.2.2 Johansen协整检验 |
4.2.3 建立VAR模型 |
4.2.4 G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4.2.5 脉冲响应函数 |
4.2.6 方差分解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5.1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下农业投入与产出的变化 |
5.1.1 投入变量中环境友好农业技术要素的纳入 |
5.1.2 产出变量中非期望要素的纳入 |
5.2 贡献分析中模型选择与设计 |
5.2.1 模型选择的前提 |
5.2.2 模型设计 |
5.3 变量界定与数据处理 |
5.3.1 传统投入变量与环境友好农业技术要素投入变量 |
5.3.2 期望产出变量与非期望产出变量 |
5.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环境友好农业生产率增长及源泉变化 |
5.4.2 环境友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分布 |
5.4.3 环境友好农业生产率增长空间分布中的最佳实践者 |
5.4.4 环境友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时间趋势 |
5.4.5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基本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路径设计 |
6.1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
6.1.1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目标 |
6.1.2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基本原则 |
6.1.3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初步路径构建 |
6.2 构建政府主导创新模式,提供创新促进增长的制度环境 |
6.2.1 确定政府为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主导作用 |
6.2.2 完善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各项配套制度 |
6.3 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缩短创新对增长的滞后期 |
6.3.1 解决农业技术扩散中供需不对称 |
6.3.2 加强多元化的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
6.4 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创新对经济的贡献份额 |
6.4.1 重点加强农业技术效率的驱动能力 |
6.4.2 因地适宜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活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7)新农村建设中社会化中介服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新农村建设总体进展 |
二、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展社会化中介服务的价值分析 |
1. 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 |
2. 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 |
3. 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是降低市场信息失灵的必然要求。 |
三、发达国家农村建设社会化中介服务发展经验借鉴 |
四、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展社会化中介服务的需求分析 |
1. 农业科技中介服务需求。 |
2. 农业经济贸易发展需求。 |
3. 农业旅游经济发展需求。 |
4. 农业人才培育服务需求。 |
5. 农业金融中介服务需求。 |
五、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展社会化中介服务的路径分析 |
1. 发展新农村科技中介服务。 |
2. 发展新农村经营中介服务。 |
3. 发展新农村旅游中介服务。 |
4. 发展新农村人才中介服务。 |
5. 发展新农村金融中介服务。 |
六、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展社会化中介服务的保障体系 |
(8)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 |
一、优越的产学研条件 |
二、政府重视,政策扶持 |
三、模式多样,协同发展 |
第二章 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
一、合作的层次不高 |
二、信息交流不够 |
三、机制不完善 |
四、资金投入不足 |
五、实用科技成果较少 |
第三章 加快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发展对策 |
一、构建农业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 |
二、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服务 |
三、提升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四、建立农业产学研合作绩效激励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湖南省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 |
1.5.2 调查分析法 |
1.5.3 归纳演绎法 |
1.5.4 系统分析法 |
1.6 创新和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科技金融 |
2.1.2 农业科技金融中介 |
2.2 理论基础 |
2.2.1 科技创新理论 |
2.2.2 金融发展理论 |
2.2.3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4 公共物品理论 |
3 湖南省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3.1 湖南省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3.1.1 农业科技金融的演化的必然趋势 |
3.1.2 推进湖南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
3.2 湖南省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3.2.1 政策环境日趋完善 |
3.2.2 科学技术投入持续增加 |
3.2.3 技术市场成交额逐年提升 |
3.2.4 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
4 湖南省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我国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现状 |
4.1.1 我国现阶段科技资源发展情况分析 |
4.1.2 我国农业科技金融市场的构成主体 |
4.2 湖南省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现状 |
4.2.1 湖南省现阶段科技资源发展情况分析 |
4.2.2 湖南省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现状分析 |
4.2.3 湖南省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的主要支撑资源分析 |
4.3 湖南省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现阶段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
4.3.1 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的自身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
4.3.2 支撑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的基础性资源较薄弱 |
4.3.3 社会对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认识不到位 |
4.3.4 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使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发展受阻 |
5 国外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经验借鉴及启示 |
5.1 美国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经验 |
5.1.1 “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系统 |
5.1.2 全方位立法保障 |
5.1.3 科技中介服务内容综合化 |
5.2 日本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经验 |
5.2.1 “政府+农协”为主导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
5.2.2 立法完善 |
5.2.3 组织形式多元化 |
5.3 国外农业科技中介服务发展的启示 |
5.3.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5.3.2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5.3.3 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实现一体化发展 |
6 湖南省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1 加强各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的自身服务能力建设 |
6.2 不断强化支撑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的基础性资源 |
6.3 加强政府引导,摆正社会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认识 |
6.4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湖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1.3.2 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农村科技服务 |
2.1.2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
2.2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理论 |
2.3 科技知识管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湖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地区概况及研究样本特征 |
3.2 受访地区农村科技服务认知度和关注度 |
3.2.1 对农村科技服务认知情况分析 |
3.2.2 对于农村科技服务的关注情况 |
3.3 受访地区农村科技服务情况 |
3.3.1 农业专家现场指导统计 |
3.3.2 农技人员现场指导统计 |
3.3.3 农业电视节目推广指导统计 |
3.3.4 固定电话或手机咨询统计 |
3.3.5 网上咨询及远程视频统计 |
3.3.6 技术培训统计 |
3.4 本章小结 |
4 湖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服务体系中各个层面的问题原因分析 |
4.1.1 客体问题原因分析 |
4.1.2 组织问题原因分析 |
4.1.3 服务问题原因分析 |
4.1.4 推广问题原因分析 |
4.2 农村科技服务推广中的问题类型 |
4.2.1 农业专家推广问题 |
4.2.2 农技人员推广问题 |
4.2.3 农业电视节目推广问题 |
4.2.4 固定电话和手机咨询推广问题 |
4.2.5 网上咨询及远程视频推广问题 |
4.2.6 农村科技技术培训推广问题 |
4.3 影响农业科技服务质量和层次的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发达国家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5.1 发达国家农村科技服务模式 |
5.1.1 美国 |
5.1.2 日本 |
5.1.3 以色列 |
5.1.4 荷兰 |
5.2 发达国家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 |
5.2.1 美国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经验 |
5.2.2 日本协同组合模式的经验 |
5.2.3 荷兰和以色列发展合作社组织的经验 |
5.3 发达国家农村科技服务建设对湖南省的启示 |
6 湖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6.1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的力度 |
6.1.1 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 |
6.1.2 提高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率 |
6.2 保护生产要素与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 |
6.3 搭建新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 |
6.3.1 新的农村科技服务框架的构建 |
6.3.2 新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
6.3.3 新的农村科技商品流通服务体系的建设 |
6.3.4 创设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融资与投资机制 |
6.4 拓宽互联网的高层信息平台 |
6.5 加强载体建设,开发多元农业术服务主体 |
6.6 突出服务模式创新带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
6.7 加大对农村科技服务人员和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 |
7 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我国农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研究[D]. 陆倩倩.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2]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的科特派企业减贫研究 ——以秦巴山区为例[D]. 张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3)
- [3]我国农业微创新的实践及发展对策研究[J]. 石清华. 中州学刊, 2019(08)
- [4]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 ——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D]. 刘畅.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5]徐州H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状况实证研究[D]. 马兰.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6]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姚延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7]新农村建设中社会化中介服务发展研究[J]. 翁雯霞,谢芳,朱磊. 农业经济, 2018(05)
- [8]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D]. 赵翔.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9]湖南省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对策研究[D]. 易梦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1)
- [10]湖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何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