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168-01
1.老年高血压患者样本选择随机选取2012 年8 月至2013 年12 月期间在某医院进行治疗的10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以上患者经诊断均与国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符,患者的年龄为50-79 岁,其中男性患者54 例,女性患者46 例,将以上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6 例,女性患者24 例,年龄为52-79 岁,平均年龄为(65±0.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 例,女性患者22 例,年龄为50-75岁,平均年龄为(62±1.5)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以及职业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同时进行常规的高血压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的行为习惯、饮食习惯、心理、药物、运动以及患者出院后的情况进行指导。经过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2.护理对老年人高血压症的干预效果2.1 护理质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2.1.1 药物依从性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对药物依从性对比发现,实验组50 例患者的药物依从率为92.0%,共有46 例患者完全依从;对照组50 例患者的药物依从率为56.0%,共有28 例患者完全依从?两组患者药物依从性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2 患者的并发症状对比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两组患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以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状,其中实验组患者中共有18 例患者有并发症发生,发生率为36.0%,对照组患者中有31 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62.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性显著,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 研究结果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实验组中50 例患者通过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行为习惯护理以及对患者出院后进行指导等优质护理措施,患者对药物的依从率达到了92.0%,与对照组(56.0%)相比明显较高;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36.0%,对照组发生率62.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对比结果说明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2.2 护理干预对遵医行为的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往往是患者医疗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是患者遵循医嘱情况的积极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只有严格遵从医嘱,合理用药,正确监测血压,科学配餐饮食才能长期控制疾病,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因为对照组八位患者的个人因素,本组对照研究没有将他们考虑在内,每组各有42 位患者。
2.2.1 患者遵医行为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按时服药、血压监测、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情绪稳定的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 患者血压控制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血压稳定的比例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3 研究结果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能积极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全面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并积极加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而且使患者从被动状态迅速转变成为康复过程中的主体,进而保持健康旺盛的生活状态,可有效治疗高血压,并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存时间具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保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还能有效的控制血压,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早13 康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对策3.1 疾病知识宣教根据病人及家属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让病人了解自己的血压及血压控制标准,了解高血压的危险阂素,知道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可导致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
知道规律服药的重要性以及终身治疗的必要性,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同时也让病人家属了解相关知识,对病人予以理解和长期督促。
3.2 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常并存情绪障碍,多数老年人心理较脆弱,情绪易波动,做好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护士应了解并掌握病人的心理生理状态情况,如病人的心理、病因、病情、治疗用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家庭经济条件等。给病人讲解高血压病的诱因、症状、治疗服药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等知识,以简明扼要的道理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人深的让病人接受。对忧郁、焦虑病人,护士不但给予医疗上的关心支持,还动员家属的亲情支持以及亲友单位等社会支持,帮助病人纠正异常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压力,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紧张,使病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护理,积极配合治疗。
3.3 改善生活方式指导患者调节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保持血压平稳,既要营养丰富,又不过食油腻,宜易消化食物为主,要让患者明白饮食对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每天的钠盐控制在3-59 以内,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软体动物、甲壳类食物,多食富含高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和谷物,食用植物油,防止便秘。避免饱餐刺激性食物,指导病人戒烟、戒酒,避免浓茶、咖啡及其他刺激性食物。
3.4 用药指导由于老年人多有心、脑、肾等器官动脉硬化性病变,加之循环调节反射减弱,体液量减少,降压治疗时极易出现过度降压的副作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一般首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非药物疗法,若效果欠佳,则多施以长期的药物疗法。在采用药物疗法降压时,所有降压药物宜从小剂量开始,此后在调整剂量时也应该缓慢,如某种降压药物小剂量开始后,等待一周再缓慢增加剂量,这是因为老年人的所有反应机制均较缓慢之故。考虑联合用药,避免单一药物需用剂量大,容易发生的不良反应。有糖尿病并存时,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 水平。各类药物能选用长效制剂最好,这当然要考虑患者本身所能承受的费用。要了解药物作用及副作用,服药过程中避免突然改变体位,以避免血压突降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降压时,必须做到缓慢、温和、适度,血压不可降得过低、过快。另外,由于老年人的多病性,常常多药并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1]倪霞萍,李凌霄.郑彩娥.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病人巾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2B):410-411.
论文作者:张雪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3
标签: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高血压论文; 实验组论文; 病人论文; 血压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