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跨世纪增长--2000年及以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_加工贸易论文

实现跨世纪增长--2000年及以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_加工贸易论文

实现跨世纪增长——2000年及其后一段时间中国外贸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中国论文,跨世纪论文,外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以来,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近两年的外贸发展造成很大冲击,导致外贸增长经历一段时间的逐渐回落和徘徊。外贸发展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已进入一个回升阶段,形成出口恢复性增长和进口高速增长的局面。预计2000年及其后一段时间,外贸发展仍将继续呈现回升态势。

发展环境

(一)国际经济贸易环境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形势下,一国经济贸易受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与90年代初期相比,近几年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对我国外贸发展不利的变化,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状况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更为显著。

一些国际组织普遍认为,金融危机后,明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会出现缓慢的好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9月份的预测认为,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提高到3.5%,其中发达国家增长率为2.7%,发展中国家可望回升到4.8%。 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世界经济预测和政策分析专家小组11月份的报告,明年世界生产总值(GWP)将增长2.8%,发达国家经济将增长2.2%,发展中国家(不包括中国和西亚)将增长5.1%。世界贸易组织11月份的年度报告更为乐观,认为2000 年的世界生产总值将增至3.5%左右;世界贸易将出现大幅回升,2000 年增幅可望达到6%~7%。经合组织(OECD)的预测也持相同的看法,2000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达到6.1%。

尽管普遍看好明年的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世界经济的发展仍将受到诸多因素制约。经济复苏在一些国家中仍然是脆弱的,保持经济复苏的趋势有赖于进一步实施结构性的改革。

(二)国内经济贸易环境 从1999年前3 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实际情况看,全年经济增长将保持7.6%左右的水平。 根据中国社科院《1999年的秋季报告》预测,明年国内的经济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速回升,这将为对外贸易提供一个较好的国内环境。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积极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国家将继续采取相应的政策鼓励出口。1999 年8月4 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扩大外贸出口的意见》,运用包括财税、金融服务、外汇管理的多种经济手段进一步支持外贸出口,这些措施将在明年的外贸发展中产生效应。我国去年以来采取的积极刺激内需的政策带动了进口需求。同时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国内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项目,其进口设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这些措施刺激了一般贸易的增长及对高科技产品的旺盛需求。继续打击走私,也使正常渠道的进口增加。这些因素将在明年的进口增长中继续发挥作用。

中美就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达成双边协议, 中国有可能在世纪之交进入WTO,这将对我国外贸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总体上将改变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但要对我国贸易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还取决于各方有关承诺的实施以及企业反应的程度和快慢。近期内,中国进入WTO的影响还只是一种预期, 但预期也许会促使一些企业尽早作出反应,从而成为影响明年外贸发展的一个因素。

近几年来,政策环境中存在的刚性和不稳定性也构成了外贸发展非平稳发展的因素。比如,打击走私以及对加强加工贸易监管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今年加工贸易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就加工贸易政策来说,去年年底以来有关部门对进料加工贸易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加强了对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的管理,对加工贸易商品和企业实行分类管理。从长远看,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守法经营者的正当经营权益得到了较好维护。但不可否认,少数短时间内修改制定的法规条例确有不尽完善之处,难免给正常的外贸经营活动带来冲击。这种效率损失是为了维护大局所付出的必要监管成本。

目标及制约因素

要实现外贸长期持续平稳的发展,发挥其应有作用,外贸的发展不应是脱离国内经济发展的“一枝独秀”的过程,而是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首先,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因而对外贸易增长的波动过大对国民经济会造成更大的影响。若单纯依赖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外向型战略,在国际环境多变的情况下,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将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波动。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宽松,固然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及引进外资的增长;但若外部经济形势恶化,而我国自身的调节能力又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外贸产生冲击的同时,也可能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其次,把对外贸易仅作为创汇手段的做法,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80年代,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我国对外汇的需求很大,为获得外汇,对出口采取了各种鼓励措施,以至于亏损出口。进入90年代,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十分可观。在新的条件下,尽管出口增长有利于增加外汇储备,但已不是出口的唯一功能。对外贸易作为优化配置国内外资源的重要途径,应在国际收支调节、经济增长及经济结构调整、就业等多方面作出贡献。再次,我国传统低附加值的、资源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在我国的出口商品构成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趋低,其国际需求弹性已很小。而且,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类似的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对外贸易构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低层次上的对外贸易将可能造成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虽然不能断言我国已出现“贫困化增长”,但过分偏重于国际需求弹性小和低附加值的出口商品,出现贫困化增长不是不可能。

从进出口总量及其对世界重要商品价格的影响看,我国已具备大国的一些特征。出口规模达到大国规模后,较大的增长意味着较大的绝对额,进一步保持高增长越来越困难。发展对外贸易,目的是为有效利用两个市场,实现国内国外资源的有效配置,服务于国民经济。因此,不能只看外贸规模的单纯增长,也不能只看是否保持了顺差,应综观全局来考虑。

2000年及其后一段时间,中国外贸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出口可望适度增长,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进口仍可能有较高增长。

(一)2000年外贸发展估计 总体上看,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有利于我国恢复性出口增长的局面形成。对不同地区的出口情况会有所不同,对亚洲一些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将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对北美仍将继续增长,对欧洲的增长将趋于平稳。在上述外部环境不出现大的变化情况下,2000年及其后一段时间,我国对外贸易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出口可望适度增长,突破2000 亿美元大关, 达到2050亿美元,约增长6%;进口仍可能有较高增长,达1770 亿美元左右,约增长8%,贸易顺差280亿美元左右。

(二)外贸发展的影响因素 ①经济的区域化和集团化。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同时,经济区域化的趋势也在加深,区域性的贸易组织不断涌现,区域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加大。区域内贸易有一定的排他性,但也有利于世界贸易的扩大。 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融入世界经济,将大大改善我国的贸易环境,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随着外贸行政性管理手段的逐步削弱并取消,将越来越多地运用经济杠杆调节,这对外贸的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②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在国际贸易环境严峻的情况下,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也在抬头。由于冲击了原有的贸易格局,将引起我国一些贸易伙伴的关注,针对我国的贸易壁垒也日趋增加。即使中国进入WTO后, 对我国的贸易壁垒也不能完全消除,贸易争端仍然存在,甚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③国内产业竞争力。高科技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包括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我国外贸出口结构调整缓慢,仍以初级产品和一般性制成品为主,真正的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很低,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弱。由于劳动力成本在逐步提高,价格优势弱化,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低增值的商品出口已难有大的增长。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其支撑在于坚实的产业结构基础。若国内产业竞争力不强,也将使出口结构的优化没有依托;④外贸经营主体对市场的适应性。在外贸经营主体中,除三资企业外,大部分仍然是国有企业。尽管大多数国有外贸企业按照《公司法》进行了公司制改造,从总体上看,这些企业的管理和效益并没有原来预想的那样取得显著成效。在企业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与改制前没有多大区别,不能形成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国有企业现有的机制问题,不仅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也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外贸企业之间、内外贸企业之间、工贸企业之间以及大中小企业之间如何通过资本市场形成新型的外贸经营主体,并借此增强国际竞争力,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增强国际竞争力

跨世纪之机,我国有可能进入WTO, 同时各部门正在制订“十五”规划,因此,应抓住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用带有战略性的前瞻性的眼光,采取积极的对策,在较短时期内使外贸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一是要求外贸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有突破、上水平,二是增强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将是今后工作中的主要方面。

(一)加快经济立法 在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同时,以国际通行的方式,加强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建立以汇率、关税等经济手段为主、对幼稚产业和某些有发展前途的产业进行扶持和保护的产业政策为辅的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统一规则的进口体制,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创造条件。

(二)结合产业政策,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为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通过“科技兴贸”,开发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建立起高新技术发展出口的支持体系。建立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的评价标准、发展的先后秩序及保护年限。将发展出口商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列入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促进商品结构的优化和出口商品质量、技术含量的提高。

(三)在稳定政策基础上发挥加工贸易更大的作用 90年代以来,加工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一般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已超过50%。加工贸易在我国的成长,对发挥我国比较优势,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加工贸易也带来了监管成本高、产业升级难等问题。从长远看,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方向是实现与一般贸易的并轨。但根据目前的状况,我国进出口的增长对加工贸易依赖还较大,加工贸易对解决我国就业也有重大意义。过渡时期,在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方面可增加对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等方面的倾斜。

(四)通过改革增强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 外贸领域作为竞争性行业,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造和改组的最终方向是:国有资本有序逐步地从外贸领域中退出。应把外贸企业的改制与重组结合起来,在引入多种投资主体时,提高非国有股的比重,强化投资者的监督作用,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以构造新型的外贸经营主体。外贸企业在加快自身改革和机制转变的同时,应逐步实现由价格竞争的粗放型经营转变到以创名牌企业、创名牌产品,提高企业无形价值的集约经营上来,并借此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积极稳健地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 通过主动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和参加国际经济贸易组织,成为多边贸易规则制订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接受者,这样可为我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中获取更大的权益。我国进入WTO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为密切, 应加强对全球经济及主要贸易伙伴经济状况的跟踪分析与监测,及早作出应变之策。

标签:;  ;  ;  ;  ;  

实现跨世纪增长--2000年及以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_加工贸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