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学生受挫心理分析与对策论文_杨彬

农村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学生受挫心理分析与对策论文_杨彬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灰汤基地学校,湖南 长沙 410622)

摘要:新课标下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给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德智教育带来了强大生机与活力,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状态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但是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遇到困难挫折,小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无法独自解决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分析学生学习受挫心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自觉地实施有效的教育内容与措施,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状态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我国农村小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思想品德课为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及行为习惯打下坚实基础。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不仅对小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指导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目前,小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时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小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这门课程时会遇到一些挫折困难。心理学家认为,挫折是个体在某种动机下,当目标受到阻碍而无法克服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小学生心智都还处于萌芽阶段,心理状态比较单纯不经世事,遇到困难不容易自己解决。本文运用教育学与心理等相关知识对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中遇到挫折时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究,并且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受挫心理产生原因

(一)主观原因

理解能力水平。有些学生虽然很想学好思想品德这门课程,但自己的理解力水平有限,达不到学习目标。

学习态度。一些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在学习上不努力,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做,心理脆弱。

(二)客观原因

教材内容。小学生大脑中还没有明确的是非观,思想品德课程中想要表达的道德与标准可能超出了小学生的理解范围,部分学生无法理解。

教师教学。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知识、心理发展有限,对课本内容内在感情的理解较弱,很难使学生产生共鸣。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忽视了小学生这一特点,没有按照小学生心理学规律进行教学,很有可能就会使课程失去思想性和趣味性,如果强行灌输思想品德课程,就会使思想品德课成为空头政治说教,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率。

课程设置。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时间经常会被其他课程挤占,可能被非教学活动所占用或者是可能被其他主科所占用。

例如,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主要是由退休老教师、其他主科老师或者后勤工作者所担任,由于其他主科老师和后勤工作者事情比较多,不确定课程时间安排,常会被一些集体活动所占用,从而导致教学目标无法达成。以至于当面临期末考试时,老师就会一下子讲解很多的内容,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理解与消化,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挫折心理。再如每当临近期末考试时,例如数学和语文等教师还可能会占用思想品德课程来复习,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根本没有学习思想品德的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学生受挫心理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实质与要求,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学生;纵向来看,把学生今天的表现与学生昨天的表现作比较,看看是否不一样,并让学生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因此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横向来看,启发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从中看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保持优势弥补劣势,争取赶超前列同学。

(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

加强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功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主题班会、校讯通等方式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多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益处。尤其是对那些心理上有一定问题的学生的家长,学校应和家长共同分析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的办法、对策等,共同承担起学生心理教育的责任。

(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

学校心理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学校心理教育的职能,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心理教育工作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心理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产生受挫心理时及时对学生进行开导与治疗。

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向学校教育者,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等进行心理课程培训,使广大教师认识、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作用,分析研究学生受挫心理产生的原因,掌握心理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的能力。再例如学校可以结合心理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学会心理受挫后自己调节的方法。同时,心理教育课程的老师可以举办心理教育讲座、常见心理问题答疑、举办小组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教育,改变学生考虑问题从自我出发的定律,引导他们考虑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以提高他们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对话活动对特殊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遇到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小学生在学习中受挫感的产生,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努力不成正比而引起的。作为教一线教师,我们应该重点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教导学生不要好高骛远,同时,应教给学生满足合理需要的方法、技能,创造条件使学生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这样就能避免学生受挫感的产生,使学生积极地学习、生活、健康地发展。以上各种对策,都要建立在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互相合作配合的基础上发挥作用,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小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应该得到家长、学校、社会及有关部门的重视,积极采取对策,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饶勇.农村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J].科学导报,2015(16):1.

[2]兰明英.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4):62-63.

[3]高志华.小学生受挫心理分析与对策[J].主题沙龙,2009(10):29-30.

[4]袁志清.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心理分析与对策[J].教育科研论坛,2012(8):77-78.

论文作者:杨彬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农村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学生受挫心理分析与对策论文_杨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