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1]2001年在《经颅重复性低频磁刺激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颅重复性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脑生理功能许多方面如:运动功能、视觉、语言和脑疾病状态下的病理生理改变等的研究。近年来rTMS更是在治疗一系列的神经精神疾患如帕金森病、抑郁等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了,而且这些神经精神疾病又被认为是神经环路和神经元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的功能失调,因此探讨rTMS所致的磁刺激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基因活性、神经介质或/和调质、结构变化等的调控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底节环路对来自皮质的信号加以处理,从而使自主运动得以正确地完成,帕金森病时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的变性导致整个基底节结构的功能出现变化,特别是对基底节输出核团的影响更加明显;基底节还具有如同海马相似的对感觉运动信息门控功能,参与了认知、记忆等行为活动。 本研究首先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长程rMS对正常及6-OHDA损毁大鼠纹状体(ST)FosB蛋白表达的影响,以了解rTMS是否对纹状体神经元基因活性产生影响及多巴胺能在其中可能的作用。结果发现,rTMS后能够引起大鼠纹状体区域明显的FosB蛋白表达,这种表达广泛分布于尾壳核(CP)及苍白球(GP),尤以腹侧纹状体(VST)及尾侧的壳核明显。6-OHDA损毁后予以rTMS,损毁侧FosB蛋白表达未出现减少,且尾壳核的背外侧部表达明第四军医大学博士论文显上调。对照组动物仅损毁侧有少量的下。sB表达外,纹状体内未见F。sB阳性标记。 我们还观察到,lMS后大鼠海马齿状回及CAI区表现出明显增多及染色增强的F。sB免疫阳性产物,我们认为这些阳性标记更可能是F。SB的稳定变异型 A FOSB,CAZ、CA3区则未出现hSB免疫阳性产物;假刺激组动物仅海马齿状回表现出少许淡染的 F。SB免疫阳性产物,CA、CAZ、CA3区则无 F。SB免疫阳性产物出现。 酪氨酸羟化酶(TH)是基底节环路中重要的神经介质,在皮质纹状体长时程抑制(LTD)的产生上发挥着作用。帕金森病基底节输出核团特别是苍白球外侧部多巴胺(DA)明显下降,由于内源性 DA减少,导致皮质内抑制能力的下降可以出现运动功能的异常。低频rTMS能够使皮质的兴奋性降低也己得到证实。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 rTMS对苍白球及黑质(SN)等部位TH免疫阳性产物表达的影响。结果观察到,较之假刺激组动物,rTMS后大鼠 GP的 TH免疫阳性神经突起明显增多,尤以苍白球外侧部(GPe)明显;两组动物黑质致密部(SNC)和网状部(SNR)TH 阳性标记的细胞数目未见明显差别,但 rTMS组 TH阳性细胞染色加深,且 SNR和黑质外侧部(SNL)的TH阳性突起数量有所增加。 神经生长因子能保护及减少神经元的丢失或/和增强存活神经元的功能,新近的报道表明BDNF不仅控制着神经元的生长和生存,而且还具有新的功能一促进多巴肢D3受体的表达,调节神经元对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的反应。神经变性疾病如Alzheimer、Parkinson病时BDNF下降,而应用BDNF后出现了行为学上的显着改善。本研究中我们对fYMS后正常及6-OHDA损毁侧大鼠基底节BDNF免疫阳性标记物的改变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rTA4S后正常侧大鼠尾、壳核表现出明显增强的BDNF表达,与假刺激组相比,大量颗粒状阳性BDNF标记物集中于rTMS后大鼠的尾、壳核;苍白球细胞表现出更强的胞浆 4 第四军医大学搏士论文 及突起染色,且BDNF免疫阳性反应物的数量增多,特别是与纹状体相邻的区 域明显:BDNF在SNC和SNR阳性标记的神经元胞浆的着色深度亦明显增强。 注射6OHDA15d后,假刺激组大鼠注射例尾、壳核、苍白球及黑质阳性着色 的胞体和突起从数量和染色的深度上较对照侧明显减少和减弱;riMs组动物 则仍可观察到与对照侧类似的损毁侧尾、壳核密集的颗粒状BDNF阳性反应物 表达及大量胞浆深染的阳性细胞集中于苍白球和黑质。 氧化应激虽然不是唯一因素,但在lzhime和Parknson病中均发现了线 粒体电子传递链的异常,提示其在神经变性疾病神经元的损伤及死亡过程中发 挥着作用。本研究中,应用源自于人神经母细胞瘤的 TE671细胞,MTT法观 察了fi34s对培养的TE671细胞生存力的影响,rTMS处理组MTT法测定的 光密度(OD)值为1.ZI 99土0.11,假刺激组OD值为0.9928士0.互吕,Prto刀卜 将rTMS组和假刺激组TE671细胞与过氧化氢共培养,观察rTMS对细胞毒性 反应的影响发现,MTT法测定的两组OD值分别为0.5884土0.ZI和0.3287土 0.23,P<0刀1。 尽管rTMS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手段而可以应用于临床,但从细胞和结构 水平上探讨其可能的伤害性效应的报道尚且不多。我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 测 GPe及 SN等部位高分子量微管相关蛋白(HMW MAPZ)的免疫阳性产物。
林宏[2]2000年在《经颅重复性低频磁刺激后大鼠苍白球和黑质TH阳性标记的变化》文中研究说明经颅重复性低频磁刺激(rTMS)替代电刺激治疗抑郁症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对于帕金森氏病及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原发和伴随症状甚至有着戏剧性的改善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明了,推测与经颅重复性低频磁刺激后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变化等因素有关.帕金森氏病时,基底节输出核团的黑质的疏松部及苍白球内、外侧部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水平明显下降,这些纹状体外多巴胺水平的变化又被认为在帕金森氏病运动障碍的发生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试验的目的在于观察大鼠经颅重复性低频磁刺激对苍白球和黑质TH阳性细胞和纤维变化的影响,探讨rTMS对神经精神疾病治疗作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李葳[3]2006年在《重复性经颅磁刺激生物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重复性经颅磁刺激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一种新型非创伤性的神经科学研究工具,并可能成为多种精神疾病的治疗手段。目前对rTMS的抗抑郁(样)作用的性别差异研究较少,而且不同作用方式的rTMS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尚不明确,另外rTM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神经可塑性有关。因此,本实验研究重复性经颅磁刺激的生物效应,重点研究rTMS的抗抑郁样作用及其长期rTMS抗抑郁样作用的性别差异;并考察rTMS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研究短期高频率rTMS对空间学习和记忆过程的影响,长期低频率rTMS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同时研究长期rTMS对大鼠海马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雌性大鼠接受rTMS连续作用10 d(15 Hz,1.0 Tesla,共2000次刺激)。以强迫游泳实验观察抗抑郁作用及其性别差异。Wistar雄性大鼠接受rTMS连续作用5 d,分别在第1 d和第5 d rTMS结束后接受旷场实验。本研究中,Wistar雄性大鼠接受高频率rTMS(10 Hz,1.0 Tesla,200μs)300次刺激。使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考察训练前或后给予rTMS处理对空间参考记忆和工作记忆的影响。
赵斌[4]2016年在《合谷穴区去运动传出后运动皮层功能重组及针刺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有研究表明,“面口合谷收”存在单向联系,即刺激合谷穴区可以诱发口面部的肌电反应,但反过来刺激口面部不能诱发合谷穴区的肌电反应。本研究采用经颅磁刺激(TMS)的方法,观察健康志愿者、截指和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运动皮层手面区的分布特点及针刺的影响,探讨合谷穴区去运动传出后大脑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的规律,阐释“面口合谷收”单向联系的生物学机制。方法:试验共分为叁个部分:(一)生理状态下针刺单侧合谷对运动皮层手区与面区的作用研究:本部分研究共纳入健康志愿者20例,均符合纳入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整个试验过程分为针刺前和针刺后两个阶段,并且是在同一屏蔽室由同一研究者负责操作。所有受试者均要在针刺前和针刺后进行TMS检查。针刺前,受试者取坐位,经TMS刺激运动皮层手区与面区,分别记录双侧第一骨间背侧肌(FDI)和眼轮匝肌(00)的运动诱发电位(MEPs)的运动阈值、潜伏期、振幅以及有效刺激面积,并绘制二维图像,确定运动皮层手区与面区的分布位置;确定手区与面区的有效刺激面积后,取受试者右侧合谷穴予以电针针刺,采用1寸毫针针刺合谷穴,得气后,于针刺部位旁开1cm内另刺1针用以连接电针电极。电针仪采用韩氏电针仪,电针参数设置为连续波,恒流lmA,频率2Hz,持续电针30min,取针后按照上述TMS操作执行,确定针刺合谷穴后手区与面区的有效刺激面积,并绘制二维图像。数据采集完毕,对比分析针刺合谷穴前后受试者肌肉诱发电位的相关参数及运动皮层手区与面区位域图的变化情况。(二)合谷穴区去运动传出后(截指)运动皮层功能重组及针刺作用的研究:本部分研究共纳入健康志愿者5例,左手截指患者5例,均符合纳入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健康受试者数据采集,5例健康志愿者采集双侧第一骨间背侧肌和眼轮匝肌运动诱发电位的相关参数。受试者取坐位,经TMS刺激双侧手区和面区,分别记录双侧第一骨间背侧肌和眼轮匝肌的运动诱发电位(MEPs)的运动阈值、潜伏期、振幅以及有效刺激面积,并绘制二维图像,确定双侧手区和面区的皮层分布位置。截指患者数据采集,分为针刺前和针刺后两部分。针刺前,患者取坐位,经TMS刺激运动皮层手区和面区,记录双侧第一骨间背侧肌和眼轮匝肌运动诱发电位(MEPs)的运动阈值、潜伏期、振幅以及有效刺激面积,并绘制二维图像,确定运动皮层手区和面区的分布位置;确定手区和面区的有效刺激面积后,取患者右侧合谷穴予以电针针刺,采用1寸毫针针刺合谷穴,得气后,于针刺部位旁开lcm内另刺1针用以连接电针电极。电针仪采用韩氏电针仪,电针参数设置为连续波,恒流1mA,频率2Hz,持续电针30min,取针后按照上述TMS操作执行,记录运动诱发电位相关参数,确定针刺合谷穴后手区和面区的有效刺激面积,并绘制二维图像。数据采集完毕,处理和分析数据。(叁)外周神经损伤后运动皮层功能重组及针刺作用的研究:本部分研究共纳入健康志愿者5例,右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5例,均符合纳入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健康受试者数据采集,5例健康志愿者采集双侧第一骨间背侧肌、眼轮匝肌、肱二头肌和叁角肌运动诱发电位的相关参数。受试者取坐位,经TMS刺激双侧手区、面区、肩区和肘区,分别记录双侧第一骨间背侧肌、眼轮匝肌、叁角肌和肱二头肌的运动诱发电位(MEPs)的运动阈值、潜伏期、振幅以及有效刺激面积,并绘制二维图像,确定双侧手区、面区、肩区和肘区的皮层分布位置。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数据采集,分为针刺治疗前和针刺治疗后两个阶段,并且针刺治疗和TMS检查由同一研究者负责操作。所有受试者均要在针刺治疗前和针刺治疗后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和TMS检查。针刺治疗前,受试者取坐位,经TMS刺激运动皮层手区与面区,分别记录左侧第一骨间背侧肌和双侧眼轮匝肌的运动诱发电位(MEPs)的运动阈值、潜伏期、振幅以及有效刺激面积,并绘制二维图像,确定右半球运动皮层手区与双侧半球面区的分布位置;同时,经TMS刺激双侧肩区和肘区,分别记录双侧叁角肌和肱二头肌的运动诱发电位(MEPs)的运动阈值、潜伏期、振幅以及有效刺激面积,并绘制二维图像,确定双侧肩区和肘区的分布位置。按照“十二五”针灸学规划教材痿证相关取穴,对患者进行1个月的针刺治疗,经针刺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并按照上述方法采集针刺治疗后的相关数据。数据采集完毕,处理和分析数据。结果:(一)生理状态下针刺单侧合谷对运动皮层手区与面区的作用研究1、针刺后对侧运动皮层面区潜伏期缩短、振幅升高、阈值降低、有效刺激面积增大(P<0.05);同侧运动皮层面区潜伏期无变化,振幅升高、阈值降低、有效刺激面积增大(P<0.05)。2、针刺后对侧运动皮层手区潜伏期、阈值无变化;振幅升高,有效刺激面积增大(P<0.05);同侧运动皮层手区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阈值升高、有效刺激面积减小(P<0.05)。3、针刺合谷可使面区与手区的皮层兴奋性提高,其中双侧面区总振幅、有效刺激面积针刺前后相比无变化;在双侧手区比较中,针刺后对侧手区总振幅明显高于右半球(P<0.05),同时针刺后对侧总振幅大于针刺前(P<0.05),而同侧总振幅小于针刺前(P<0.05)。4、针刺后,双侧运动皮层面区与手区的重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移,其中面区重心向手区偏移,最大位移距离对侧可达3.3mm,同侧可达4.5mm;手区重心不发生明显偏移或者向手区分布方向偏移,垂直位移距离对侧可达5.3mm,同侧可达9.1mm。(二)合谷穴区去运动传出后(截指)运动皮层功能重组及针刺作用的研究1、合谷穴区去运动传出后,患者左半球手区面积与右半球手区面积的比值小于健康志愿者的比值的最小值;面区有效刺激面积的比值与健康者志愿者的比值无明显差异。2、针刺后,截指患者双侧手区MEPs阈值、潜伏期、有效刺激面积无变化,振幅均降低(P<0.05);双侧面区潜伏期缩短、振幅升高、阈值降低、有效刺激面积增大(P<0.05),手区与面区交叉重迭区域增大。针刺后截指患者双侧手区的重心发生偏移,且向远离面区发生位移。(叁)外周神经损伤后运动皮层功能重组及针刺作用的研究1、臂丛神经损伤后,患者左半球肩区、肘区的面积与右半球肩区、肘区面积的比值大于健康志愿者的比值的最大值;面区有效刺激面积的比值较健康者的没有明显差异。2、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针刺治疗,治疗后患者自觉上肢运动功能未有明显改善,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针刺治疗后无明显变化。3、针刺后,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肘区MEPs潜伏期无变化,双侧皮层振幅均降低(P<0.05),有效刺激面积无变化;肩区MEPs潜伏期无变化,双侧皮层振幅均降低(P<0.05),有效刺激面积无变化。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对侧面区MEPs潜伏期缩短、振幅升高、阈值降低、有效刺激面积增大(P<0.05);同侧手区MEPs潜伏期无变化,振幅降低、阈值升高、有效刺激面积减小(P<0.05)。针刺后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双侧肘区和肩区的重心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表现为远离手区分布区域。结论:1、合谷穴区去运动传出后,大脑运动皮层出现功能重组:在截指患者运动皮层内表现为受损部位的皮层代表区邻近皮层的扩大入侵;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运动皮层内表现为肩区和肘区的扩大并向邻近受损部位的皮层代表区的扩大入侵,均没有出现邻近面区向受损部位皮层代表区的扩大入侵,提示运动皮层的功能重组表现为单向性。运动皮层的手区与面区之间单向功能重组可能是“面口合谷收”单向联系的生物学机制。2、生理状态下,针刺单侧合谷可以兴奋双侧面区和对侧手区,抑制同侧手区,对运动皮层手区与面区均产生影响;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以抑制入侵皮层的兴奋性,加强受损皮层代表区与邻近皮层的功能联系,这种调节作用的实现可能为临床选用合谷穴治疗口面部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余超超[5]2017年在《不同频率头电针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以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比较不同频率头电针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同时对两者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优化头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电针频率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分配至低频头电针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组(2Hz+tDCS组,20例)、高频头电针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组(50Hz+tDCS组,19例)。选取顶中线、额中线以及双侧顶颞后斜线进行头针刺。其中顶中线、一侧顶颞后斜线为一组;额中线、一侧顶颞后斜线为一组,两组头穴线交替接电针。每日一次,每次治疗30分钟,每周治疗六次,连续治疗4周。头电针治疗后间隔30分钟再进行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参照国际10-20脑电图系统,将大小为5x5cm2的等渗盐水明胶海绵电极的阳、阴极置于左、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头皮区。电流强度2mA,每日一次,每次20min,每周治疗六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疗效差异。结果:1.与治疗前评分相比,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着下降,且低频头电针组评分下降幅度要高于高频头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基线水平相比,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上升,且低频头电针组评分上升幅度要高于高频头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下降,且低频头电针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幅度要高于高频头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结束后,低频头电针组的显效率要高于高频头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头电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高频头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临床试验表明,头电针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能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HAMD、ADL评分,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频头电针治疗更能显着改善卒中后抑郁症状,且显效率要高于高频头电针治疗。
马国重[6]2013年在《抑制脑皮质过度觉醒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及社会节奏的加快,慢性失眠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慢性失眠症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诱发一系列精神疾病及躯体疾病,并消耗大量的社会卫生资源。失眠症按照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失眠症(primary insomnia)与共病性失眠症(comorbid insomnia),其中共病性失眠症是与其它精神疾病及躯体疾病相关的失眠症,原发性失眠症则是以单纯失眠症状为主。目前神经生物学机制认为脑皮质过度觉醒是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生理学特征,是原发性失眠症重要的发病机制,降低脑皮质过度觉醒能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症状。脑皮质过度觉醒为部分失眠易感人群在急性压力事件、外界环境改变等诱因作用下,出现脑内促醒-促眠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促醒系统无论在白天或夜间均保持高度激活,患者虽因长期睡眠缺乏形成大量睡眠债务,却依然无法入睡。虽然精神疾病相关失眠占所有慢性失眠症总数47%以上,与慢性失眠症关系极为密切,但目前国内外对于慢性失眠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原发性失眠,而对于抑郁症伴发失眠及焦虑症伴发失眠的研究甚少。此外,目前对于失眠症的研究普遍存在样本量过少及指标采集时间过短等不足,影响了研究结果准确性。脑电频谱分析(electroencephalogram power spectral analysis, EEG PSA)是新兴的脑电信号定量分析手段,能精确反映脑皮质觉醒水平。基以上述现状,本研究扩大研究样本量,采用长时程睡眠脑电频谱分析技术,对慢性失眠症叁个主要亚型(原发性失眠症、焦虑症伴发失眠、抑郁症伴发失眠)的脑皮质觉醒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以进一步明确原发性失眠症患者脑皮质觉醒水平状况,并探索焦虑症伴发失眠、抑郁症伴发失眠脑皮质觉醒水平状况,为更好地治疗慢性失眠症奠定基础。目前对慢性失眠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及苯二氮卓受体相关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虽能有效降低患者脑皮质过度觉醒状态,疗效确切,但由于治疗周期长、起效慢等原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且在我国目前医疗资源条件下难以大范围开展。苯二氮卓受体相关药物虽起效快,但无法有效降低患者脑皮质过度觉醒状态,因此存在干扰睡眠结构、产生非恢复性睡眠等不足。如何开发利用安全性好、起效快、疗效佳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右美托咪定为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通过肾上腺素自受体作用于觉醒通路中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通路,并以肾上腺素异受体形式作用于5-羟色胺、多巴胺等其它觉醒通路及促眠通路。研究显示右美托咪定能调节睡眠,模拟生理性睡眠,具有独特的“可唤醒”性催眠作用,安全性好。但国内外尚无右美托咪定对慢性失眠症患者治疗的相关报导,因此,本研究采用右美托咪定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脑皮质觉醒水平的影响,以期为慢性失眠症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对象与方法1.对比分析慢性失眠症叁个亚型(原发性失眠症、焦虑症伴发失眠、抑郁症伴发失眠)与正常睡眠人群脑电频谱的差异。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在大坪医院神经内科及睡眠医学中心就诊的慢性失眠症患者90例,并分为3组,其中原发性失眠症(primary insomnia, PI)组30例、焦虑症伴发失眠(anxiety insomnia, AI)组30例及抑郁症伴发失眠(depression insomnia,DI)组30例,由高年资精神科主治医师根据《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相关标准进行诊断。选取正常睡眠志愿者25例作为正常睡眠对照(normal control, NC)组,纳入标准包括:(1)不符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失眠症的诊断,无失眠主观症状与客观表现,(2)无严重躯体疾病,(3)无精神疾病,(4)无饮用酒精类饮品、咖啡因类饮品及茶类习惯。对各组均进行整晚多导睡眠监测,采用METLAB7.6(R2008a)软件对各组受试者头部左侧正中电极-右侧乳突参考电极(C3-M2)通道前3个非快速眼动期睡眠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分析。将脑电频谱分delta(0.5~3.75Hz)、theta(3.75~6.75Hz)、alpha(6.75~12.50Hz)、sigma(12.50~14.75Hz)、beta(14.75~30Hz)、gamma(30~60Hz)6个频段,计算每个频段的相对功率值。2.右美托咪定对慢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脑电频谱影响及疗效分析将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在大坪医院神经内科及睡眠医学中心就诊的50例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治疗组及对照组。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纳入标准包括:(1)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关于慢性原发性失眠的排除标准及诊断标准;(2)患者入院前在院外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入院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大于9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右美托咪定组在常规治疗其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治疗。右美托咪定治疗前禁水、食8h,监测血压、呼吸及心电等生命体征;于9:00开始治疗,运用具有靶浓度控制输注技术的微量泵静脉输入右美托咪定,初始剂量0.5-1.0μg·kg~(-1)·h~(-1),时间为10min,然后调整维持剂量为0.2μg·kg~(-1)·h~(-1),时间为30-50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2-3天。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脑电频谱、睡眠结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过度觉醒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变化。结果1.不同类型慢性失眠症患者脑电频谱分析显示,AI组、PI组delta波比例相比NC组减少(P<0.05),theta、alpha、sigma、beta、gamma波比例相比NC组增加(P<0.05)。AI组delta波比例相比PI组减少(P<0.05),theta、alpha、sigma、beta、gamma波比例相比PI组增加(P<0.05)。DI组各波段比例与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组delta波随非快速眼动睡眠周期的延续下降幅度比NC组减小(P<0.05)。2.右美托咪定组治疗后过度觉醒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治疗后睡眠结构中3期睡眠比例上升(P<0.05),2期睡眠比例较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2期睡眠比例上升(P<0.05),3期睡眠、快速眼动期睡眠比例下降(P<0.05)。右美托咪定组治疗后delta波比例上升(P<0.05),theta、alpha、sigma、beta、gamma波比例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delta波比例下降(P<0.05),theta、alpha、sigma、beta、gamma波比例上升(P<0.05)。结论1.原发性失眠症及焦虑症伴发失眠患者均存在脑皮质过度觉醒状态,其中焦虑症伴发失眠患者脑皮质觉醒水平比原发性失眠症患者更高。抑郁症伴发失眠患者未观察到脑皮质过度觉醒状态,但存在睡眠压力消散障碍及睡眠债务堆积。2.右美托咪定是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作用机制与降低患者脑皮质过度觉醒状态相关。
王琳[7]2016年在《生理状况下电针任督脉经穴对吞咽运动皮层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吞咽功能是人类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食物由口咽部传递至胃。在这一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障碍,将会造成吞咽障碍,它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电针疗法(简称电针)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其生理和病理学机制的研究甚少。目的:观察生理状况下电针前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以咽肌为靶肌的双侧吞咽运动皮层的最佳刺激点位置,以及电针前、不同电针参数干预任督脉经穴后即刻,TMS双侧吞咽运动皮层所诱发咽肌的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波幅和潜伏期)的变化,探究电针对吞咽运动皮层兴奋性的影响,从而明确吞咽运动皮层在电针激活咽皮质延髓通路中的可能作用;并试图探索其最佳电针参数方案;并观察在最佳电针参数干预任督脉经穴前提下,根据所诱发咽肌的MEP波幅的变化,分析电针对吞咽运动皮层的激活范围与激活程度,进而探究电针对吞咽运动皮层激活作用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所有健康受试者均来自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在读学生,并通过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的会议审查的批准(批件号:B2014-017-01)。本研究的试验过程均在广东省中医院科学院中医针灸重点实验室中完成。并签署《健康受试者知情同意书》的受试者纳入本研究,该研究共分为两个试验阶段进行,均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第一个试验阶段中,最终招募15例健康受试者参与第一个试验阶段的研究;第二个试验阶段中,在第一个试验阶段的同一批健康受试者中,最终招募10例健康受试者参与第二个试验阶段的研究。第一个试验阶段的研究方法:采用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型号为HANS-200A)的不同电针参数即:电针频率为2Hz和100Hz,时间为5min、15min、30min,强度均为健康受试者的最大耐受强度(2Hz时最大耐受强度为0.9mA-3mA;100Hz时最大耐受强度为0.9mA-2.5mA),波形均选用连续波,共六种电针参数(电针参数1为2Hz、5min;电针参数2为2Hz、15min;电针参数3为2Hz、30min;电针参数4为100Hz、5min;电针参数5为100Hz、15min;电针参数6为100Hz、30min)对健康受试者的任督脉经穴-廉泉穴和风府穴进行电针干预。首先在电针前,运用TMS双侧吞咽运动皮层,并记录以咽肌为靶肌的双侧吞咽运动皮层的最佳刺激点位置,以及所诱发咽肌的RMT和MEP(波幅和潜伏期),然后随机进行上述六种电针参数干预健康受试者的任督脉经穴-廉泉穴和风府穴(每种电针参数干预之间的洗脱期为2天),并分别在每种电针参数干预后即刻,再运用TMS双侧吞咽运动皮层,并记录所诱发咽肌的RMT和MEP(波幅和潜伏期),均与电针前所诱发咽肌的RMT和MEP(波幅和潜伏期)进行比较;并同时运用TMS双侧手区运动皮层所诱发大鱼际肌的RMT和MEP(波幅和潜伏期)作为对照。第二个试验阶段的研究方法:在第一个试验阶段的基础上,从六种电针参数中获得的最佳电针参数的前提下,继续给予健康受试者的任督脉经穴-廉泉穴和风府穴进行电针干预,在电针前、电针后即刻,根据运用TMS双侧吞咽运动皮层所诱发咽肌的MEP波幅的变化,分析电针对吞咽运动皮层的激活范围与激活程度。同时仍与运用TMS双侧手区运动皮层所诱发大鱼际肌的MEP波幅的变化作为对照。结果:1.一般资料:健康受试者年龄在19-23岁之间;男性9例、女性6例;右利手13例,左利手2例;身高、体重、BMI指数均在正常范围内;生命体征平稳;洼田饮水试验均为Ⅰ级;简易智能状态评分均为30分;鼻孔至食管上段扩约肌的距离为18-21厘米之间。2.双侧吞咽运动皮层的最佳刺激点位置验证:本研究与经典文献中TMS以咽肌为靶肌的双侧吞咽运动皮层的最佳刺激点位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咽肌为靶肌的双侧吞咽运动皮层的最佳刺激点的横、纵坐标位置与经典文献中报道的横、纵坐标位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电针任督脉经穴对咽肌的RMT的影响:六种不同电针参数分别进行干预后,TMS双侧吞咽运动皮层所诱发咽肌的RMT,均与双侧电针前的RMT进行比较,在电针参数2和电针参数5干预后,双侧吞咽运动皮层所诱发咽肌的RMT均较双侧电针前RMT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六种不同电针参数干预后,TMS左侧吞咽运动皮层所诱发咽肌的RMT变化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MS右侧吞咽运动皮层所诱发咽肌的RMT变化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左、右两侧的RMT变化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以电针前后,TMS双侧手区运动皮层所诱发大鱼际肌的RMT和RMT变化率作为对照,后者电针前后的RMT未有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前后其左、右两侧的RMT变化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电针任督脉经穴对咽肌的MEP波幅的影响:六种不同电针参数分别进行干预后,TMS双侧吞咽运动皮层所诱发咽肌的MEP波幅,均与双侧电针前的MEP波幅进行比较,六种电针参数干预后,双侧吞咽运动皮层所诱发咽肌的MEP波幅均较双侧电针前MEP波幅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MS双侧吞咽运动皮层所诱发咽肌的MEP波幅变化率比较,唯有在电针参数2(即2Hz、15min、健康受试者最大耐受强度)干预后,双侧MEP波幅变化率最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左、右两侧的MEP波幅变化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以电针前后,TMS双侧手区运动皮层所诱发大鱼际肌的MEP波幅和MEP波幅变化率作为对照,后者电针前后的MEP波幅未有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前后其左、右两侧的MEP波幅变化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电针任督脉经穴对咽肌的MEP潜伏期的影响:六种不同电针参数分别进行干预后,TMS双侧吞咽运动皮层所诱发咽肌的MEP潜伏期均与双侧电针前的MEP潜伏期进行比较,未有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以电针前后TMS双侧手区运动皮层所诱发大鱼际肌的MEP潜伏期作为对照,后者电针前后的MEP潜伏期未有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无须再对咽肌和大鱼际肌的MEP潜伏期进行变化率之间的计算与比较。6.最佳电针参数干预任督脉经穴对吞咽运动皮层的激活范围的影响:由第一个试验阶段获得的最佳电针参数干预下,TMS以咽肌为靶肌的双侧吞咽运动皮层的激活个数较双侧电针前激活个数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MS以咽肌为靶肌的双侧吞咽运动皮层的激活个数变化率进行比较,其左、右两侧的激活个数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以电针前后TMS以大鱼际肌为靶肌的双侧手区运动皮层的激活个数和激活个数变化率作为对照,后者电针前后的激活个数未有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前后其左、右两侧的激活个数变化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最佳电针参数干预任督脉经穴对吞咽运动皮层的激活程度的影响:由第一个试验阶段获得的最佳电针参数干预下,将健康受试者电针前后TMS以咽肌为靶肌的双侧吞咽运动皮层所激活的相同位点的激活程度进行比较,以咽肌为靶肌的双侧吞咽运动皮层各点激活程度较双侧电针前激活程度增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MS以咽肌为靶肌的双侧吞咽运动皮层所激活的相同位点的激活程度变化率进行比较,其左、右两侧的激活程度变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以电针前后TMS以大鱼际肌为靶肌的双侧手区运动皮层所激活的相同位点的激活程度和激活程度变化率作为对照,后者电针前后的激活程度未有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前后其左、右两侧的激活程度变化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TMS健康受试者的双侧吞咽运动皮层,与经典文献当中欧洲人群的最佳刺激点位置相比,亚洲人群和欧洲人群的最佳刺激点的位置基本一致,可推断生理状况下TMS人类的双侧吞咽运动皮层的最佳刺激点不存在人种差异,但此结论应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2.采用频率为2Hz和100Hz,时间5min、15min、30min,强度均为健康受试者的最大耐受强度,这六种不同电针参数干预任督脉经穴-“廉泉穴”和“风府穴”后,均可促进双侧吞咽运动皮层的兴奋性,进而增强咽皮质延髓通路下行传导的兴奋性。其中,2Hz、15min、健康受试者最大耐受强度为六种不同电针参数中最佳的电针参数方案。3.在六种不同电针参数干预任督脉经穴-“廉泉穴”、“风府穴”后,对健康受试者的双侧吞咽运动皮层兴奋性具有促进作用,并以大鱼际肌为靶肌的手区运动皮层兴奋性相比,后者的皮层兴奋性未有明显变化,可提示生理状况下电针任督脉经穴对促进双侧吞咽运动皮层的兴奋性存在一定的特异性。4.在最佳电针参数干预任督脉经穴-“廉泉穴”、“风府穴”后,可增大健康受试者的双侧吞咽运动皮层的激活范围以及增强其激活程度,并以大鱼际肌为靶肌的手区运动皮层的激活范围和激活程度相比,后者的激活范围和激活程度未有明显变化,可表明生理状况下电针任督脉经穴对双侧吞咽运动皮层具有特异性的激活作用,并且此激活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大脑可塑性有一定的联系,具体可能与突触的短期可塑性当中的短时程增强(Short-term Potentiation,STP)作用或长期可塑性当中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作用有关。
魏丹[8]2017年在《高频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评估》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评估。方法:随机选取本院精神科患有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且均残留明显的阴性症状。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使用高频rTMS刺激治疗,对照组使用rTMS刺激伪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治疗为期1个月,并进行1个月随访,通过对PANSS、SANS、PRM指标分值测试,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对比。其中运用的工具为:用于测量PAN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成人安全筛查表检测患者是否可以进行高频rTMS刺激、测量SANS指标的阴性症状量表(SANS)以及对心理、认知功能进行测试的剑桥自动化成套神经心理测试等进行临床评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SANS、PRM指标的总分评分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1个月末:(1)SANS评分,即SAF、SVB、SISL、SVB、SPT、及SAD指标较基线期均有所下降,且SANS总分降低;(2)PANSS评分,即POS、NEG、GPS指标较基线期降低,且总分下降;(3)PRM评分,即N、T1、T2指标较基线期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SANS、PANSS及PRM评分较基线期不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患者2个月末:SANS评分,即SAF、SVB、SISL、SVB、SPT、及SAD指标较1月末均有所下降,且SANS总分降低;(2)PANSS评分,即POS、NEG、GPS指标较1月末降低,且总分下降;(3)PRM评分,即N、T1、T2指标较1月末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照组患者SANS、PANSS及PRM评分较1月末不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频rTMS刺激治疗,精神分裂患者阴性症状可得到缓解,效果在治疗后2个月后较为明显,并且通过高频rTMS刺激,可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李陈[9]2016年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及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验一首发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的全脑白质变化研究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的全脑白质纤维精细结构的改变。方法:分别对2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行扩散张量成像序列扫描,采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两组被试全脑各向异性分数,使用非参数的随机排列检验对两组人群全脑DTI序列所得到的FA值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继而得出有差异的脑区。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首发精神分裂幻听组左侧额眶回与顶下小叶的白质FA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SS方法能较全面、准确地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早期脑白质纤维精细结构的改变。实验证明了首发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的全脑白质纤维束异常区域,这些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发生发展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实验二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静息态脑功能研究目的:家族易感性风险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精神分裂症家属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了其结构与功能的异常改变,其中这些异常改变主要位于前扣带回、背外侧前额叶、海马、尾状核。本研究纳入未患病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及正常对照,选择双侧前扣带回、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双侧海马、双侧尾状核作为感兴趣区并使用有效连接的方法来探讨他们之间静息态连接的不同。方法:研究对象包括4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患者均经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第四版来诊断)与50名健康对照,所以被试均经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使用随机动态因果建模的方法来估计上述7个感兴趣区之间的连接强度,从有效连接的角度使用贝叶斯参数平均模型来研究受试者脑神经网络的变化,结果:BPA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组从前扣带到海马之间的有效连接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结论:前扣带到海马之间的失连接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生的高危因素,这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家族易感性的原因之一。
于洪丽[10]2011年在《磁刺激穴位脑电特征信号提取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磁刺激技术具有无痛、无创等优点,在人体神经功能调控、疾病治疗与康复理疗方面具有独特的成效,与传统针灸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处。将磁刺激和传统中医穴位相结合,是现代医学技术和传统中医学相结合的新范例,不仅为磁刺激技术的应用赋予了新的内容,同时对传统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采用磁刺激技术刺激了人体内关、合谷和足叁里穴,提取了刺激前、中、后的脑电信号,通过对脑电特征信号的分析,研究了磁刺激参数对脑诱发电位的影响和磁刺激穴位与非穴位作用效应的差异,探讨了不同穴位与脑功能区之间的对应关系。主要内容如下:1、磁刺激频率对脑诱发电位的影响采用不同频率的磁刺激脉冲刺激了人体内关穴,通过分析所产生的脑诱发电位,发现低频磁刺激内关穴出现明显的诱发电位P150和P300成分,高频磁刺激无明显诱发电位。该结果为最佳磁刺激频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2、磁刺激强度对脑诱发电位的影响对内关穴进行了不同强度的磁刺激,通过分析脑诱发电位,发现高强度磁刺激下,诱发电位潜伏期短,波幅大。该结果为进一步的最佳刺激强度的选择奠定了基础。3、磁刺激穴位与非穴位脑诱发电位对照分析通过对磁刺激内关穴与非穴位所产生的脑诱发电位进行分析,发现磁刺激内关穴可产生明显的诱发电位P150和P300成分,磁刺激非穴位仅产生P150成分。该结果说明在相同刺激参数下,磁刺激内关穴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更复杂的反应。4、磁刺激穴位与非穴位脑诱发电位源定位分析对磁刺激内关穴与非穴位所产生的诱发电位进行了溯源分析,结果发现P150定位于前扣带回的后部,提示该成分可能与大脑对躯体刺激传入冲动的痛觉感知与调制有关,P300定位于海马区域,提示该成分可能与大脑对外界刺激的主动识别有关,也可能与穴位调控脏腑功能有关。该结果指出了磁刺激穴位与非穴位作用效应差异性的可能的中枢神经机制。5、磁刺激穴位与非穴位脑电信号复杂度分析通过对磁刺激内关穴与非穴位的脑电信号C0复杂度及相应的脑电复杂度信息图进行分析,发现磁刺激内关穴后,大脑双侧额叶、对侧颞叶以及同侧枕叶的脑电信号复杂度升高,说明这些区域被激活,可能与内关穴的临床功效有关。磁刺激非穴位后,大脑皮层电活动被广泛抑制。该结果显示了磁刺激内关穴与非穴位短期后效应的差异性。6、磁刺激不同穴位与脑功能区对应关系的研究通过对磁刺激内关、合谷、足叁里穴的脑电信号C0复杂度及相应的脑电复杂度信息图进行分析,发现磁刺激内关穴主要激活大脑皮层双侧额叶、对侧颞叶及同侧枕叶电活动,磁刺激合谷穴主要抑制大脑皮层顶叶电活动,磁刺激足叁里穴主要激活同侧大脑皮层枕叶电活动。该结果说明不同穴位与脑功能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具有相对特异性,为穴位特异性理论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经颅重复性低频磁刺激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D]. 林宏. 第四军医大学. 2001
[2]. 经颅重复性低频磁刺激后大鼠苍白球和黑质TH阳性标记的变化[C]. 林宏. 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 2000
[3].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生物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D]. 李葳. 四川大学. 2006
[4]. 合谷穴区去运动传出后运动皮层功能重组及针刺作用的研究[D]. 赵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5]. 不同频率头电针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D]. 余超超.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
[6]. 抑制脑皮质过度觉醒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 马国重. 第叁军医大学. 2013
[7]. 生理状况下电针任督脉经穴对吞咽运动皮层的作用研究[D]. 王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8]. 高频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评估[D]. 魏丹. 南昌大学. 2017
[9]. 首发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及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D]. 李陈. 第四军医大学. 2016
[10]. 磁刺激穴位脑电特征信号提取及分析[D]. 于洪丽. 河北工业大学. 2011
标签:神经病学论文; 失眠症论文; 廉泉穴论文; 睡眠的作用论文; 睡眠状态论文; 吞咽障碍论文; 深度睡眠论文; 运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