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冒险行为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安全教育与青少年成长·
主持人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安全问题已成为中国青少年成长中的首要问题。美国学者托马斯认为,寻求安全是人类的四大愿望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视安全需要(安全感与稳定性)为人类五种基本需要之一。然而,青少年时期是冒险行为的高发期。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难以控制甚至难以了解的事物如潮水般涌来,教育和解决青少年在成长中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亟须关注的重大事项。
为了确保青少年的生命安全,中国有一些中小学校几乎关闭了所有通向山野的大门,有些还拆除了校园里的单杠和双杠,甚至学校根本不组织学生搞生产外活动,种种荒唐的“措施”在中外教育史上实属罕见。即使如此也无法阻挡青少年的冒险行为,网络、性、暴力、犯罪等危险因素的影响依然是巨大的。
青少年的冒险行为似乎是一个谜,非常值得关注,而实际上,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发展是有规律的。譬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冒险行为的一个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团伙犯罪,即进入青春期以后,同伴的影响力超过了父母,这是群体社会化理论的解释;再如冒险性迁移,即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容易出现冒险行为倾向,因为责任扩散,任何个人都不必对错误的决定承担全部责任。因此,群体比个体更胆大,而网络诱惑虽然以个体行为为主,但潜在的隐形的不安全因素也是不可估量的。
由此看来,我们需要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走进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隐秘世界,探索青少年的安全与冒险之间的矛盾。如韩菁在《青少年冒险行为研究综述》中所介绍,应当将社会许可冒险行为和问题行为分开,前者是一种积极的可贵的勇敢精神,在中国特别值得倡导。当然,对于问题行为,需要加强防范更需要艺术地引导;同时也要关注青少年视野中的安全问题,让他们在认知上有一个明确的安全内容和意识。简而言之,保护青少年安全,促进青少年生命与心理健康成长已成为一切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之一。
青少年时期是指11~20岁的人生发展期。这个时期是个多变的时期,包括青春期的转变,亲子关系的转变,学校和同伴关系的转变以及认知和思维能力的转变。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冒险行为多发的时期。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思想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参与一些冒险活动,如吸烟、酗酒、吸毒、危险运动、发生性行为甚至自杀等。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进行了一项跨文化研究,调查美洲和欧洲在校学生的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其中23%的学生吸烟,29%饮酒,22%吸毒,45%报告说过去一年中至少受伤一次等[1]。《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吸毒者中80%以上为青少年。上海市关于中小学生自杀行为的调查显示,5.85%的学生有过自杀计划。我国台湾的一份岛内调查称,台湾未婚少女生育率亚洲第一。由此可见,青少年问题已经发展到一个非常严重的程度,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研究青少年冒险行为的产生机制及发展,制定预防和矫正其不良行为的措施,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青少年冒险行为的概念及分类
(一)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界定
冒险行为,又称反社会行为、问题行为、不良行为、违反规范行为或偏差行为,指的是吸烟、饮酒、吸毒、性行为、危险驾驶、同伴攻击、偷窃、撒谎、赌博以及犯罪活动等对个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行为。关于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界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Kazdin提出,青少年冒险行为是指那些会增加产生有害心理、社会和健康后果的活动[2]。Moore等人认为,青少年冒险行为是指潜在损失和可见收益以某种方式平衡的活动[3]。我国学者季成叶定义其为青少年个体或群体在偏离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期望方向上表现出的一类行为。这种行为对自己、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有直接或间接明显或潜在的危害作用[4]。台湾学者徐吉春则指出,所谓青少年冒险行为就是青少年在其个人意志下所从事的行为,该行为可能对健康带来某些不确定的负面影响[5]。由此可见,虽然各位学者的观点略有差异,但他们都指出了一点,即青少年冒险行为是指可能对青少年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行为。
(二)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分类
关于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分类,国外研究一般从总体上将其分为社会许可冒险行为和问题行为[6]。社会许可冒险行为是指那些积极的可被社会接受的冒险行为,如游泳、骑车、登山、滑雪等。问题行为是指危害身体健康或不被社会接受和认可的攻击他人或社会的冒险行为,如吸烟、酗酒、吸毒、过量饮食、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取笑或责骂他人等。国内有学者根据美国CDC“青少年冒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的分类并结合中国国情将青少年冒险行为细分为七大类[4],分别是(1)非故意伤害行为,如骑自行车违规等;(2)故意伤害行为,如携带武器、校内外斗殴等;(3)物质成瘾行为;(4)上网成瘾行为;(5)不健康性行为;(6)盲目减肥行为;(7)缺乏体育锻炼行为。我国台湾地区的研究者则将青少年偏差行为分为外向性行为问题、内向性行为问题、学习适应问题、偏畸习惯行为、焦虑症性行为和精神病性行为[7]。
二、解释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理论
目前关于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理论比较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人格特质理论、问题行为理论、决策理论、生物模型以及原型/自愿模型。
(一)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是基于人格特质来解释冒险倾向的个人差异,如用自信心、社会技能、冲动控制、感觉寻求、控制点等概念来解释。Caspi等用一个多维的人格特征模型研究参与冒险行为的青少年的人格。结果发现,那些18岁时在传统性、伤害回避、社会亲密度、控制维度上得分低、攻击性上得分高的被试者,21岁时更容易参与健康风险行为。虽然研究这方面的学者比较多,但是大多数研究都不足以确证人格特征是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决定性因素[8]。
(二)问题行为理论
1977年Jessor提出问题行为理论,该理论从发展的以及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观点研究冒险行为。这一理论的框架包括人格、知觉到的环境和行为三个系统[9]。每一个系统都包括许多社会心理变量。例如,人格包括疏离感、自信、内外控制点、道德情操以及成就动机变量。知觉到的环境包括父母控制,朋友控制,父母朋友交互影响;行为包括问题性饮酒、吸毒、吸烟和其他不轨行为变量。这三个系统以及人口统计学变量、社会结构共同造就了青少年的冒险倾向性。这种倾向性详细指明了参与冒险行为和违法行为的可能性。总而言之,这一理论包含前因变量、背景变量以及社会心理学变量。1991年Jessor等在纵向研究中发现,青少年时期问题行为的倾向性与成年后的问题行为密切相关,并且人格、环境及行为变量均可以很好地预测成年时期的问题行为如吸烟、饮酒、吸毒等。
(三)决策理论
1992年,Furby和Beyth-Marom提出用决策的观点来解释冒险行为。他们认为,青少年可能没有决策能力,不能全面考虑其行为的结果,并高估其自身的承受力。而且青少年与成年人相比采用不同的决策标准,做出不同的选择,考虑不同的结果,并赋予不同的价值。另外,青少年在参与冒险行为时可能会依赖于同伴提供的信息。
(四)生物模型
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生物模型主要研究的是基因成分、神经内分泌以及青春期事件。另外也有少量研究通过运用发展的观点考察青少年时期生物心理社会变化来研究冒险行为。冒险行为被视为一种解决正常发展问题的方法,如探索独立性和处理决策困境[8]。
(五)原型/自愿模型
原型/自愿模型是一个双加工模型,其基本假设是尽管很多青少年的冒险行为是自愿的,却不是有意或有计划的,而只是对风险环境的反应[10]。这个模型不同于其他模型之处在于它有两个解决健康问题的途径和前提条件,一个是合乎逻辑的途径,它认为青少年的一些冒险行为是有意的。这一途径在期望-效用理论中有所描述,如合理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另一个是社会反应途径,它认为青少年经常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容易诱发冒险行为的环境中,如饮酒、吸烟或性行为。一旦身处这些环境,对于大多数青少年来说,虽然不是出于本意却自愿去冒险。自愿不包括对行为的计划,事实上,自愿通常与回避考虑行为的潜在消极后果相连。另外,与自愿相连的还有典型形象即原型,如典型的吸烟者和饮酒者。青少年时期很容易受这些典型社会形象影响而做出冒险举动。
三、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研究视角
关于青少年为什么会出现冒险行为这一问题,各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加以阐释,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为认知发展与冒险行为、情感发展与冒险行为、冒险行为的生物基础以及社会发展与冒险行为[11]。
(一)认知发展与冒险行为
一直以来,认知发展的研究都基于一个假设,即青少年没有成年人认知上成熟。青少年认知上以自我为中心,自认为不会受到消极冒险后果的伤害,他们缺乏足够的认知技能,不能对决策后果进行有效的评估。然而,现在的研究却发现,青少年不仅有能力评估潜在的风险,而且还可以和成年人一样估计风险的可能性。而且大量的资料表明,冒险行为始于儿童时期,发展和高峰均出现在青少年中后期。这显然与发展理论中随着认知发展青少年冒险行为逐渐减少的推论不一致。对于这一悖论,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可能性:第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更倾向于使用自动化的认知范式和模糊的、直觉的、概括的表述方式。利用这些范式可以提高整个认知效率,但却使青少年出现更多认知错觉(如框架效应),进而忽视决策分析,最终参与冒险活动。第二,青少年决策分析内容的改变取决于情感、生物和社会因素,三者共同作用提高了对冒险行为积极后果的评估,因此增加了风险行为的参与。
(二)情感发展与冒险行为
最近,研究者开始关注情感在冒险行为和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有二:一是分析人们如何对情感做出反应并且分析这些反应如何影响潜在危险环境中的决策;二是研究情感调节的作用以及天生情感调节不当的个体特别是冲动易怒的个体对外部风险行为的倾向性。研究发现,情感决策能力的发展从儿童时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成年时期。另外研究者还发现,青少年的冒险频率高于成年人,因为青少年不能有效地控制情感,他们更可能由于冲动而忽略了重要的决策信息。
(三)冒险行为的生物基础
关于心理的和发展的生理机制研究最近才开始进行。目前主要有三种生物学取向与冒险行为相连:一是冒险行为的神经认知基础,二是冒险行为的神经情感基础,三是冒险行为的生理基础。根据研究,大脑区域包括感觉皮质、扁桃体、海马、腹面纹状体和多种皮质区域对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出现、发展和高峰都与心理生理的发展相关。
(四)社会发展与冒险行为
1.亲子关系
大多数研究社会发展与冒险行为关系的学者都会分析具体社会关系对冒险行为的影响,其中又以亲子关系的研究居多。亲子关系的质量会影响青少年时期的冒险行为。具体来说,安全依恋的青少年由于有能力处理青少年时期的挑战,因此较少参与冒险行为。而非安全依恋的青少年,尤其是极端关系机能障碍的青少年,由于缺乏社交能力因此很容易参与冒险行为。另外,父母的监视和控制对青少年的行为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同时,父母对子女活动的了解程度也与青少年冒险行为密切相关。父母了解子女的活动会减少他们的冒险行为,反之,父母不了解子女的活动会增加他们冒险的可能性。除此之外,父母的监控也可以有效地调节青少年参与冒险活动的机会。总之,父母的温暖、监控和对子女行为的了解程度影响青少年参与冒险活动的次数和程度。
2.同伴关系
社会发展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就是研究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经典的发展理论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成年人相处的时间减少,与同龄人相处的时间增多。同伴之间彼此影响参与冒险活动。这种影响主要基于他们的相似性,一般分为两个过程。一是社会化过程,即同伴团体影响了青少年个体的冒险行为。二是选择过程,即个体选择了那些在冒险行为上与自身相似的同伴做朋友[12]。青少年同伴在冒险行为上给彼此压力,和爱冒险的同伴在一起的青少年更容易冒险。因此,与同伴团体的联系既是一种社会支持的来源又是一种诱惑和危险的来源。另外,同伴依恋纵向研究发现,同伴顺从特质和同伴顺从行为始于儿童时期,发展到青少年中期、晚期开始回落,形成一个倒U形的年龄发展模型[13]。另外,同伴依恋还随着情况(即同伴社会活动、与父母的关系、外表和态度的顺从、吸毒和饮酒行为)的变化而变化。
四、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干预
冒险是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成长特点。一般来说,由于青少年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生理、心理的发育还不成熟,对于积极的、社会许可的冒险行为,只要注意引导再加上一定的技能训练,对于个体的健康发展是有益处的。而对于问题行为,由于它既对社会存在安全隐患,又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干预。
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都在积极寻找有效干预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办法。在这方面国外的研究比较多,并制定了许多系统的干预计划。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则仍处于探索阶段,但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下面就具体国内外两方面的研究加以介绍。
(一)国外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曾一度出现种类繁多的冒险行为干预计划,如抵制毒品滥用教育计划(DARE)等,但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这些计划的失败源于研究者过分强调冒险的消极后果,如醉酒撞车、毒品吸服过量等。而大部分青少年都表示,在冒险时已经意识到行为的消极后果,但参与决策时更多地看到的是收益而非危险。由于忽视了这一点,这些计划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目前,干预研究不再以说教为主,而是更多地关注于动机的改变。研究中不仅考虑到同伴的影响因素,而且还为青少年提供技能训练,并着力于改变他们冒险时的乐观期望和对同伴行为的错误知觉[14]。酗酒技能训练计划(ASTP)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酗酒技能训练计划的目标群体为严重酗酒的大学生。训练活动每周8次,每次90分钟。参与者讨论什么样的预期结果影响他们的饮酒行为以及如何才能有效戒除酒瘾。与传统的强调饮酒消极后果的戒酒教育课程相比,酗酒技能训练计划更合理、更有效。
人生技能训练计划(LSTP)则主要针对的是12~14岁青少年的吸烟、饮酒、吸毒等不良行为。该计划共包括15次活动(每次45分钟)以及为期2年的援助干预。同时,该计划还传授参与者具体的社会知识、技能,及帮助其自身远离毒品的有效办法。
这些短期的干预计划虽然有效,但大多是针对某一种冒险行为(如吸烟、酗酒等)展开的,而实际上,青少年时期的许多冒险行为是同时发生的,因此风险技能训练计划(RSTP)就应运而生[15]。该计划关注青少年时期的多种冒险行为以及青少年的个人信念和参与冒险行为的后果,并在团体背景下制定出短时、个性化的干预计划。此计划既省时省力,花费又少,是目前国外较常用并有效的青少年冒险行为干预计划。
(二)国内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干预研究摆脱了过去单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身体惩罚的模式,逐渐开始关注冒险行为产生的心理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尝试多种具体有效的干预办法。
张洪波的研究表明,干预大学生饮酒行为时应考虑教养环境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对与饮酒行为有关的其他危害健康行为的干预[16]。朱锡莹在控制吸烟行为的干预研究中提出了“吸烟行为团体干预法”,在北京、天津等各地医院推广应用均获得良好效果[17]。季成叶在自杀的预防控制研究中指出,对于有自杀倾向或出现自杀行为者要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提供心理支持,从社会、心理和医学方面进行危机干预[18]。另外,还有研究表明,针对青少年问题行为采用行为干预法、认知干预法、感觉统合训练技术等方法可取得良好的效果[19]。
五、小结
近年来,青少年冒险行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关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研究也不断将新技术、新方法与传统理论相结合,深入探讨冒险行为产生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目前该领域有关预防、干预冒险行为的措施还不完善,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现今国内外采取的干预措施大多从微观角度出发,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对应的策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从宏观角度去把握。未来研究应该多关注政府、社会对于冒险行为的干预力量以及青少年思想意识层面的塑造。例如,通过提高国家关于香烟、白酒的税收,减少青少年获取的渠道,增加街头安全套自动贩售机的数量,可有效减少吸烟、酗酒及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20];运用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法,构建“家庭——学校——社区”良性互动的育人平台,既可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又可增加问题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倡“养成教育”的育人模式,加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固定青少年的积极行为,减少和避免冒险行为的发生。
当然,宏观层面的研究不仅限于此,希望更多更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能够为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干预研究作出更大的贡献,减少青少年冒险行为,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