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_民营经济论文

声誉: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_民营经济论文

信誉:困挠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经济发展论文,障碍论文,信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3-6636(2001)04-0019-04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日益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迎来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国家对民营经济更为重视,但民营经济却普遍陷入进一步发展的困境之中。这里有许多具体问题,但突出的问题是信誉问题。信誉问题是困挠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应当逐步解决民营经济的信誉问题,促进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

我国民营经济“一次创业”是在国民经济处于短缺经济和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上展开的。在这一阶段中,由于商品短缺,生产与消费并无太大的隔阂,生产的产品一般都可以销售出去,“一次创业”进展顺利。以1995年社会消费出现负增长(-0.5%)为标志,中国经济进入相对过剩经济时期。在这种背景条件下,民营经济继续生产和经营传统产品已无路可走。广招人才,寻求新技术,开拓新产品、新市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已成为众多民营经济无奈中的唯一选择。

民营经济“一次创业”时,民营经济还只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其活动范围和发展数量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党的十五大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理论,把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和政策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使非公有制经济由社会主义的有益补充转变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限制其发展转变为共同发展,由“制度外”进入到“制度内”,明确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法和应有的地位,为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同时,民营经济“一次创业”大都是白手起家,而当前发展则是在“一次创业”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的。“一次创业”的过程中,民营经济积累的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一定规模的资金、技术力量,以及民营经济适应市场的天然优势和灵活的经营机制,形成了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力量。并且,国有企业的深入改革大大拓宽了民营经济活动的地域、行业和产业范围;同时,对国有企业实施的“抓大放小”和战略性改组,更为民营经济直接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可能和难得的历史机遇。

民营经济的发展虽然遇到了许多有利条件和因素,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从浅层看主要表现在市场、融资、人才。而从深层看这三个问题都同信誉分不开。信誉问题才是困挠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因为:

第一,市场问题同信誉分不开。目前,国内市场消费仍然趋淡,新的消费热点还没有形成。民营经济能不能开拓新市场及怎样开拓新市场、开拓什么样的新市场,是民营企业当前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一次创业”时,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萌芽阶段,规范市场和竞争秩序的法规政策不成熟、不完善,民营企业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问题十分突出。如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进行商业贿赂、商业欺诈、低价倾销,转移、隐匿、销毁违法财物等等,造成严重不良的社会后果。这使人民群众对民营企业不信任、不认可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民营企业的信誉度一直比较差。而市场的开拓是同信誉连在一起的,有信誉就有市场,没有信誉就没有市场。信誉困挠民营企业对市场的开拓。

第二,融资问题同信誉分不开。民营经济“一次创业”时,多数企业可自行解决资金投入与周转问题,但当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时,多数企业则无法自行解决资金投入与周转问题。因为进一步发展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需要大额投资,而“一次创业”积累的资金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民营经济对资金量的需求,若不及时吸纳社会资金,进一步发展将无从谈起。因此民营经济能不能进行社会融资和如何进行社会融资及社会融资量的多少将成为民营经济继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但由于受民营经济自身的实力业绩,特别是信誉的制约,民营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融资非常困难,通过股份制改革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也非常困难。信誉问题困挠民营企业对资金的融通。

第三,人才问题同信誉分不开。民营经济“一次创业”时企业规模较小,档次偏低,对技术和人才素质的要求不高。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及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越来越集中在技术和人才问题上。而“一次创业”积累的技术和人才力量远不能满足继续发展的需求,技术更新开发缓慢不前和人才短缺与断层,严重阻碍进一步发展的进程。因此能不能开发和使用新技术,开发和使用什么样的新技术,会不会爱惜使用人才,使用什么样的人才将成为民营经济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但由于民营企业在“一次创业”时普遍存在忽视技术创新和掠夺式使用人才、不爱惜人才的现象,信誉比较低,因而信誉问题困挠民营企业对人才的聚集。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竞争是公平竞争。它拒绝欺诈,排斥投机取巧,鄙视一切不讲信誉的行为。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呈现多元化,企业信誉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及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日渐突出,成为一个企业是否成功、成熟的重要标志。

企业信誉是指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给内部职工及社会公众留下的印象和获得的评价。这种印象和评价是综合性的,它取决于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对内部职工来讲,信誉的好坏取决于企业经济效益、社会福利、内部机制、工作环境、对未来的信心及外界的评价等。而对社会及公众来讲,企业信誉则取决于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提供的服务、企业的规模与实力、资质与资信、产品品牌及其知名度、企业人文状况等。一个企业的信誉是由内部职工及社会公众对其与社会同类型群体就上述因素进行比较而得出的。市场最青睐有信誉的企业,有信誉才会有市场亲和力、凝聚力和召开力,信誉是利益之本。由此可见,信誉,不是装饰品,而是企业发展的必需品。信誉是一种资本,而且是一种“金不换”的资金。有了这个资本你可以聚合队伍,你可以取信银行,也可以取信于用户。在很多时候,办企业和做人一样,实际上是一个永无止境争信誉的过程。但信誉是不能靠技巧争到的,要靠内在的品质和自觉。创名牌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争信誉的过程。产品靠信誉销售,企业靠信誉生存,总经理靠信誉带领队伍。

“信用就是生命”。企业的良好的信誉是企业赢得市场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甚至可以说是残酷无情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长历程中,也充分反映了竞争是无处不在,无人可免。但不管时间、条件怎样不同,讲信用、有信誉的企业最终都会击败对手,取得竞争的胜利,从而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这一点不管是西方的市场经济,还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高度一致的。

1.良好的信誉是企业获得银行信贷信用的基本条件。在银行借贷过程中,企业的信誉即贷款偿还能力是银行首先考虑的因素。只有信誉好、效益好、偿贷能力强的企业,银行才会给予支持。

2.良好的信誉是企业对外交往协作的重要基础。从原材料的供应商到零部件、标准件的分供方,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研究开发的合作伙伴到政策主管和行业协会等职能部门,以及工商、税务、物价、政法等管理部门,方方面面无不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息息相关,要建立起一个和谐协调的外部环境,以诚相见,按章办事,讲求信誉是一个重要基础。

3.良好的信誉是企业员工价值的重要体现。企业的信誉好,知名度好,这个企业的员工就充满自豪感,荣誉感,对企业的行为容易认同,他的人生价值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和满足,与企业共命运的意识就越强,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努力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个职工都以自己的企业为荣,爱厂如家、以厂为家,自觉地为厂分忧,在每次大的困难和重大考验面前,都能团结一心,顽强拼搏,使企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一点仅仅靠有限的福利待遇是暂时的,不够的,还要靠职工的认同,职工价值实现过程也就是企业树立形象的过程。

总之,企业信誉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价值取向、所具实力、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在社会公众和法人团体中的综合反映,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表现。事实上,企业的每一项工作都有关企业信誉。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归根结底就是要树立政府、企业、个人的信誉。民营经济要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主要应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提高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一个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搏风击浪,关键是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个好的厂长经理,这已为无数企业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所证明。大量事实证明,民营经济在市场、管理、技术、资金和竞争等方面存在的信誉问题,最终都可追溯到民营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较低的问题上,民营经济信誉问题的解决最终都有赖于民营企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经营者。他们以自己独有的眼光、胆量和毅力,成为“一次创业”的开拓者和成功者,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从民营企业整体看,高素质的经营者还只是少数,大多数经营者在信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必须建立民营企业经营者定期培训制度。建议由民营企业管理机构具体组织,依托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教学研究条件,利用民营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淡季,把民营企业经营者分批分类组织集中起来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民营企业经营者了解国家政策,拓宽知识面,增强法律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道德水平,了解国内和国际市场信息,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把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提高到新水平。同时通过评选、宣传和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家活动,带动更多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使民营企业经营者充分认识到,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必须坚持诚信为本,合法经营,要通过强化内部管理,练好内功,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树立良好信誉来促进企业占领市场,在竞争中取胜。

2.要破除只重经济效益而轻视信誉的思想,在信誉的创立、保护、提高上下功夫。由于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而经济效益的取得又依赖于信誉的好坏,所以说信誉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因此,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及长远发展,就要对企业信誉予以足够的重视。一是要牢固树立“信誉第一”的思想,确立信誉的地位。多年来,企业界一直强调“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现在要树立“信誉第一”的思想,将信誉的创立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这与强调安全、质量并不矛盾。因为一个企业的信誉组成包含了安全、质量及更多的方面,是对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及管理方面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树立“信誉第一”的思想呢?首先是企业的各级管理者要对信誉的内涵、重要性及其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有充分的认识。许多教训表明,正是由于各级管理对信誉的认识不足,才导致“信誉丧失”。其次,是要对企业的全体员工进行教育,使他们树立“信誉第一”的意识,进而在行动上自觉维护企业信誉。二是要准确把握“单个信誉体”与“信誉整体”的关系,防止信誉的丧失。单个信誉体是指影响企业信誉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具体产品,比如对施工企业来讲就是指具体的工程项目。单个信誉体对信誉整体的影响有两方面。其一是单个信誉体的成功可以使整个企业的信誉得以大幅度提高;其二是单个信誉体的失败会大幅度降低企业整体信誉,使企业蒙受比单个信誉体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施工企业来讲,应努力通过精品工程、名牌效应来提高企业的整体信誉,同时又要充分重视每一项工程,对可能出现的任何有损企业信誉的苗头要及时予以消灭。三是要积极开展宣传报道,促进信誉的提高。宣传是一个企业走向市场、树立形象、扩大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每一个企业都应正确地运用宣传武器,借助媒体力量促进企业信誉的提高。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社会化越来越明显,企业为了更有效地占领市场,就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宣传。但在宣传报道中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指导思想要明确,要围绕树立和提高企业的信誉这个中心;第二,宣传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市场的阶段性需求;第三,宣传要有重点,要围绕企业的拳头产品、精品工程、企业人文建设等方面开展;第四,宣传不能急功近利,要正确策划,分阶段实施,并要以事实为根据,实事求是。

3.要从源头开始树立良好企业信誉。实施战略经营从源头开始树立良好企业信誉,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甚至决定企业生存命运的大事。战略经营是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决策的经营管理方法,是近年来对企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要树立名牌战略,创出名牌产品。这也是构筑企业良好信誉的基石,是树立企业信誉的“硬件”。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低劣,性能落后,得不到顾客的青睐,企业信誉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要从产品的开发设计抓起,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适应市场要求的新产品,抢夺市场主动权,引导市场需求。要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管理,严格质量控制,使企业的产品成为顾客喜爱、市场需要的名牌。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要抓好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环节,培育企业精神,调节企业与人、人与企业、人与社会、企业与公共关系之间的矛盾,较好地形成一种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良好企业氛围。二是抓好以群体行为为基础的环节,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展现其全新的企业形象。三是要抓好用户服务为窗口的环节,为顾客排忧解难,让顾客什么时候都能感觉到企业值得信赖,使顾客最终满意。要狠抓队伍建设提高职工素质,要在职工队伍中形成与企业荣辱与共的观念,自觉视企业信誉为生命,像爱护个人的形象一样维护企业的信誉。要坚持从严管理,强化培训,大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使职工敬业爱岗,勤奋工作,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队伍作风,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把自己的企业建成竞争力强、信誉好、不断发展壮大的好企业。

4.要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全方位提高信誉。现代企业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与企业相关的利益群体也逐渐增多,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要注意满足社会各方面期望,照顾各方面利益关系。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决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细节,要准确分析各利润群体的特点,开展适当的公关活动。这些活动既要照顾眼前利益,又要有充分的前瞻性,既要安内,又要抚外,要着眼于企业整体信誉的巩固和远景市场的开拓。例如对施工企业来讲,关系群体包括内部职工、业主(顾客)、分供方(分承包方)、政府部门、同行、媒体、社会大众等。这其中的每一个方面都是企业必须协调好的。否则,可能使企业信誉的创立努力在一夜之间付之东流。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适当处理各方面关系是企业信誉巩固的重要措施。

5.要充分重视企业人文建设,扩大信誉的内涵基础。现代企业制度及社会的福利保障制度要求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文建设,这包括一个企业的企业精神的形成,经营理念的确定,企业文化的发展等。企业人文状况正逐渐成为企业信誉建立及扩大的内涵基础。就我国企业来讲,海尔集团以其独到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在短短几年内征服了数亿消费者,从而使该企业的信誉得到空前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量迅速增长,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家电行业中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这就告诉我们应着力抓好企业精神的塑造、企业理念的建立及企业文化的建设,以此来扩大企业信誉的内涵基础。

6.要完善法规建设,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要扼制民营经济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从社会环境上推动民营经济建立良好的信誉。除靠民营经济的自我约束外,还必须完善法规建设。尽快出台完备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严惩。加大管理力度,工商、技监和卫生防疫等政府职能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进行全面检查和抽查,促使民营企业进行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公平竞争。完善居民举报制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宣传报道优秀的民营企业,公开批评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反不正当竞争的氛围,用社会舆论的力量约束民营企业竞争行为。只要严肃法纪,加强管理,政府、群众和新闻媒体监督有力,民营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一定能得到有效扼制。总之,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极其艰难的过程,但只要有政府的引导、支持和帮助,只要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有利条件,抓住有利时机,克服自身不足,战胜困难,民营企业信誉的树立必定能取得成功。

收稿日期:2001-06-16

标签:;  ;  ;  ;  ;  ;  

声誉: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_民营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