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肿瘤医院医保科 550001
摘要:目的: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0%,对照组为18.9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8.73%,对照组为75.9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较高,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泌尿外科;术后护理;护理安全管理;效果
手术方式是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但是侵入性手术在术后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1]。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至关重要。本组研究针对本院泌尿外科手术患者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9例,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对照组中,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79岁,平均(53.9±8.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个月,平均(2.1±0.6)个月,疾病类型:29例泌尿系结石、20例前列腺增生、16例前列腺癌、14例膀胱癌;观察组中,患者年龄最小19岁,最大80岁,平均(54.4±8.1)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个月,平均(2.3±0.4)个月,疾病类型:28例泌尿系结石、21例前列腺增生、17例前列腺癌、13例膀胱癌。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 本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针对患者进行基础与并发症的护理。
观察组 本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密切观察病情。术后1-3d给予患者心电监护仪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尿量、颜色进行观察,对患者的神志、心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给予处理。
2)加强围术期护理。手术前患者通常会伴有焦躁等不良心理,所以护理人员术前要与患者进行密切交流,观察患者的言谈举止及面部表情,对患者存在的疑虑要给予耐心解答,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手术[2];术中护理人员配合好手术医师做好手术,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保证手术顺利进展;术后,指导大小便、疼痛护理及引流管护理等工作。在大小便护理中,因患者术后活动不便,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练习,避免出现尿潴留或便秘情况;在疼痛护理方面,可以通过与患者聊天、放音乐等形式,并倾听患者的诉求,分散患者注意力,达到缓解的疼痛感的目的,如果患者疼痛较为剧烈,则可给予适量止痛药物或镇痛泵镇痛;引流管护理中,医护人员要做好引流管的安置、固定等,避免出现扭曲、折叠、拔脱等情况[3]。对引流量及颜色要密切观察,如果引流液颜色呈现出鲜红色,则要马上通知医生对症处理;对引流袋要定时更换。如果患者术后留置有双J管,则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能站立尽量站立,告知患者不要憋尿,进行必要的排尿训练,防止出现尿液反流情况。
3)环境护理。术后,由于患者身体比较虚弱,需要卧床休息,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病房环境的护理。在卫生方面,每天定时对病房环境卫生进行打扫;控制好病房的温度与湿度,确保患者所处环境的舒适度;每天定时开创通风,确保室内空气,避免室内空气混浊,对患者的恢复带来不良影响。此外,病区内要求所有家属人员尽量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保证病区整体清净,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
4)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后要对患者的饮食制定合理的计划,饮食以流质饮食、易消化的饮食为主,搭配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的饮食,保证患者术后营养摄入,忌辛辣刺激食物,保证患者的饮食结构合理,营养摄入均衡[4]。
1.3观察指标
对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包含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患者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0%,对照组为18.9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对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而言,由于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且在术后容易出现诸多的并发症,因此要求必须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护理人员从患者个体出发,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基于安全管理的角度,对患者从引流管、切口、疼痛及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同时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综合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应用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自玲.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安全护理有效措施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2(11):589-590.
[2]杨杨,张丽清,陈颖.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05(24):480-481.
[3]戴贤红.加强泌尿外科患者手术全过程的护理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4(17):97-98.
[4]张晓玲,王新东.泌尿外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20(15):179-180.
论文作者:陈天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泌尿外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