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要点分析论文_赖服君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要点分析论文_赖服君

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72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生无论是对于工程项目还是建筑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实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掌握质量安全监督的要点,重视日常监管和安全巡查工作,以此来有效消除质量安全隐患,避免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工程项目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要点

随着城市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建筑工程的施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受到非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这是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了解目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性的提出有效改善措施,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要不断完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就需要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主体的行为监督,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改变监督手段,掌握现场的真实、科学、准确的质量状况。通过学习和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实事求是,大胆创新,一定能够找到一套适合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之路。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来讲,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体项目的成败,同时与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息息相关,一旦质量安全监管存在漏洞,则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重大的社会影响。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仅存在诸多环节,而且各环节之间相互作用,再加之其他一些影响因素,很容易导致工程质量安全无法达到设计的标准要求。这就需要强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以项目主体质量安全为基础,在抓好核心工程的质量安全的同时,还要对建筑施工的质量和质量安全进行有规划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有效的避免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项目的整体效益,更好的推动建筑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点

2.1投资主体的构成比较多元化,施工现场的管理难度很大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中,投资主体的构成是相当复杂的,包含有很多个部分,例如国有投资、股份制投资、私营投资和外商投资等等,在这些投资主体中,有一些成分并没有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投资,因而造成了各项工作的紊乱,给项目工程施工带来了麻烦,而且他们也存在着故意躲避监管机构监管的现象,降低了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2建设施工难度比以往大了很多,也增加了施工过程的危险性

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形式来看,施工的周期是相当长的,而且建筑工程的规模非常大,这就对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同时开展的工作很多,所以施工场地也多,机械设备的数量和种类也很多,一般情况下而言,一个工程所耗费的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会达到几年,时间长了,难免会发生纰漏,因而就造成了施工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施工困难度也大大提升。

2.3建筑施工者们的素质不达标,且人员流动性较大

近些年来,随着建筑工程数目的迅速膨胀,农民工们大量涌入建筑集中地,大大增加了建筑工人的数量,然而,大部分农民工们的专业素质是不达标的,他们没有经受过专业的建设培训,安全意识不到位,质量意识也有所欠缺,缺乏基本的紧急情况处理能力,因而为自身的安全和建筑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3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3.1施工监理单位监督不到位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监理单位对于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把关不严格,不能及时发现施工设计时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从而导致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监理不到位,没有对施工过程进行定期复查,极易埋下质量安全隐患。另外,对于建筑单位没有完善的惩罚制度,这就导致部分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责任意识,对自身的建筑行为缺乏自觉性和有序性。

3.2建筑企业过度追求利益而忽视工程的质量安全

3.2.1多次分包,施工计划规划不合理

当前建筑行业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及可观的收益,这也导致大部分承包单位都会承包大量的工程来获得较好的收益。但随着承包工程数量的增多,私下工程项目会存在多次分包的现象,这对工程质量安全控制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施工设计和规划都无法达到精细化和专业化的水平,建筑工程质量无法保证。

3.2.2用料和设备上的质量隐患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保障,一旦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不合理的建筑材料,或是建筑机械设备配备达不到标准的质量要求,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效率下降,而且还会在施工过程中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

3.3施工单位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不完善

3.3.1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

当前建筑工程在选择施工企业时,往往并不重视施工水平,更多关注的是施工费用,但一些施工费用较少的施工单位,其在施工技能和管理方法上都存在许多问题,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更不到位,这就导致整个工程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发生。

3.3.2施工人员整体水平较低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多雇用一些农民工从事施工作业,这些人员不仅自身文化水平较低,而且施工技能和质量安全意识缺乏,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不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纪律进行操作,这就给工程质量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

3.4监督机构检测的手段落手

过往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判断,主要依靠对工程资料的审查和对实体的观察。对建设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检查时,仅凭卷尺测量、小锤敲击或观察等简单手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对于砂浆饱满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混凝土强度等重要质量指标,很难做出正确判断,对结构存在的质量隐患难以发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监督检测还没有普及到所有地区和所有影响到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建设项目,在科技技术水平越来越先进的今天,仅靠锤敲尺量这样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减低了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管理中的权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要点分析

4.1提高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意识

建筑行业自身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这就对员工施工过程中安全意识具有较高的要求,以此来有效地防范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因此需要全面提升施工企业负责人及相关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使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实处,为整体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2强化安全监督执法措施和手段

项目建筑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督工作要做到位,加强日常安全巡查和跟踪监督,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对于不依法整改的行为要从严从重进行处罚,情节严重时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是停业整顿,确保安全监督执法工作要做到位。

4.3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制

严格按照建筑市场健康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强化对建筑工程的核查,各建筑单位要做好建筑工程的设计和规划工作,同时采用统一、规范的管理标准和规范来强化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同时工程从计划至施工全过程都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监管,监管人员要履行好自身的职责,避免徇私枉法情况的发生。

4.4建筑单位依程序办事,严控严审质量安全

4.4.1施工方案的设计与规划控制

依程序认真做好施工方案的设计与规划,反复检查实验,确保施工计划的质量安全。工程管理人员和相关的设计人员做好施工方案的交接与沟通工作,强调计划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极力避免和排除,有效设计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直接的承接工作,有效利用人力物力。

4.4.2施工的物料和设备质量控制

做好施工的物料和设备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资料管理与利用,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施工单位应该向具有较高声誉的原材料生产商购买施工需要的标准材料和标准设备,备案材料的合格证和质量鉴定书。此外在材料和设备的选择上还需注意:严格控制材料的进出;选用较为环保安全的设备和材料;做好各类物资的分类、储存和保护工作,以保证材料和设备的安全有效性。

4.5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较多的高空作业,因此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发生。同时还要重视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的考核和测试,质量安全监管人员不仅要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解决。

4.6加强安全巡查,消除事故隐患

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健全安全巡查制度,定期不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现场安全防护设置情况,掌握各方责任主体需要履行的重要职责,并随时监测工程的安全动态。针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针对隐患的实际情况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这样通过安全巡查,不仅能够有效地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而且能够促使建筑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安全。

4.7质量与安全监督过程集成动态监督

工程质量安全检查不是对工程施工过程的全面检查,也不是对某个预先约定的施工部位的检查,而是对工程正常施工状态下的随机抽查,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和安全、责任主体的行为进行的随机抽查,将建设工程监督工作分解为行为检查和实体检查。随机抽查不应被理解成为随意检查,它同样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需要制定检查计划和方案。因此,除法规和政策规定必须进行同步监督检查的内容外,监督机构应当加强随机抽查。在监督工作中,组织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和安全的随机抽查,或者可以在以安全为重点巡查中,抽查质量情况,还可以在以质量为重点巡查中,督促责任单位认真履行责任,提高施工阶段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和掌握工程质量安全的实际情况,发挥工程质量监督的动态化和有效性。

4.8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部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是相关监督管理机构开展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真正严肃的,是依法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法律保障。主要任务之一是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为建设工程质量提供法律依据,进一步加大工程质量监督力度,规范市场行为和行为。因此,必须公正,相关监督机制的独立性、强制性的监管和法律依法执法权威,从而奠定了建筑行业的顺利发展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

4.9加强建筑工程质量信息技术监督管理

一个完善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技术的建立是为了加强中国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机制的先决条件。首先,有必要整合测试机构的测试数据和相关的监督管理信息。为了使建筑业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完善设备和设备的检测机构参与检测。相关技术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最终使政府和社会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监督达到了科学透明。

4.10健全工程质量安全预警体系

构建质量预警系统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监督的预见性与主动性,依照工程建设的不同季节、项目及问题,第一时间向相关责任主体预报警示,在此基础上提出指导建议。针对有严重质量问题的项目,要求企业相关负责人及时进行整改。针对管理环节薄弱、存在较多事故隐患且整改措施不合适的项目需要快速实施专项治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预警通过对各个参与建设结构的实体质量、管理系统进行评价,根据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的轻重缓急程度,可以分成:I级预警(红色),II级预警(橙色),III级预警(黄色)三个不同的级别。然后监督机构再依照工程质量预警级别,采取针对性对策,进一步促使参与建设单位的各个工程机构限期整改各种问题,有效预防控制质量事故的发生,从而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5结论

总而言之,安全监督工作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解当前安全监督工作环节存在的弊端,有助于提高安全监督工作的质量,使得安全监督工作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提高工作的效率。由于近年来的巨大市场竞争,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能够使得施工单位长久的发展。相关的施工单位,应该提高质量安全监督的重视,在实践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及时的纠正,使得建筑工程能够顺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刘悦,阮立强关于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看法[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3):56-57

[2]魏成功,曹桂红浅谈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原因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2(17):87-88

[3]任守迁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73-74

[4]吴辉波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几个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4(5):68-69

论文作者:赖服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要点分析论文_赖服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