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我们党执政的新理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新理念论文,党执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6)09—0046—0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为全党树立了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笔者认为,执政党的治国、治理社会的根本理念和执政党的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实际上就是找到了新的发展思路来实现我们国家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正是我们党对于如何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执政理念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我们党执政的新理念。
一、发展内涵的新揭示
把发展观表述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把这三者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有机地统一起来,概括为新的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我国未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观念,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一大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赋予发展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它突破了过去把发展简单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纠正了简单、片面的思维定式,立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顺应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发展趋势,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出发,更加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重视各个领域的统筹发展,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生态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是崭新的发展理念。全面是指各方面都要发展,是经济、社会和人的综合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人的全面发展则包括城乡在内的东中西部的广大人民的全面发展。协调是指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包括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中,社会形态内部的协调、经济结构的协调、社会结构的协调等等。统筹推进各项改革,重点是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充分考虑人口、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和持久支持力,统筹规划,保证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相适应,并形成良性互动。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紧密内在联系的整体。全面是讲发展的内容,是从广度和静态上观察。协调是讲发展的各部分内容的关系,是从动态着眼的,在运动中实现平衡,进而保证全面发展。而可持续发展则是讲发展时间的前后继起性和不间断性,它要求和保证全面发展的各部分发展的持久性、连续性。没有可持续,发展就将中断,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协调,即如何协调眼前和长远的关系。这样,就揭示了如下的发展运动过程:发展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的各部分内容通过运动中协调,达到新的平衡,通过可持续保证全面协调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往复性,并不断走向新的更高的阶段。可见,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使发展的内涵更加清晰,发展途径更加明确,发展眼光更加深远,发展思维更加辩证。从理论层面上看,是我们在发展观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和转变,从实践层面上看,将会引起发展方式、发展途径等一系列重大革命。
二、发展主体的新变化
人民作为现实发展的主体,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体制的创新,无论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离不开人民的创造力,离不开人的自身发展。发展生产力,搞经济建设,实现现代化,其实质问题是如何发挥人的现实能力、调动内在潜力的问题,就是提高人的各方面素质的问题。正如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① 可见,发展不是一种无主体的活动,也不是一种无意识的盲目行为,而是通过主体有意识的创造活动实现的客观结果。
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必然带来我国工人阶级结构的新变化。工人阶级是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作为我国先进生产力承担者的工人阶级,主要包括掌握先进技术的生产者、掌握先进知识的管理者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这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② 因此,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渐形成了大量的民营企业家和从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这一新的社会阶层,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人员,他们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体制创新的推动者,也是社会就业机会的创造者。新社会阶层的来源和构成既有个体私营经济者,也有科技企业家;既有下岗再就业的普通劳动者,也有技术和专业人员;既有家族经营的小公司,也有外贸投资的大的跨国公司;既有知识密集型的“海归派”经济,也有劳动密集型的小农经济。这种社会阶层的复杂性,决定了这个社会群体的两重性。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认他们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进步作用。就总体而言,新的社会阶层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已经做出,而且将会继续做出重要的贡献。因此,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
三、发展动力的新概括
马克思主义一向认为,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和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毛泽东根据这个基本理论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际国情,并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实践为鉴,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在社会矛盾中发展的,其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③。但这一理论贡献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积极影响并没有长期保持下去,由于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主观原因,毛泽东错误地理解和处理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两方面的关系,夸大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夸大了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解决矛盾中的地位,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和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动力基本原理的同时,根据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提出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的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则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江泽民坚持了社会基本矛盾、人民群众、科学技术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的基本理论,并且进一步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提出了创新动力的新观点,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
新的科学发展观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动力观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进入新世纪现阶段发展的特点,寻找到新时期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建设的重点,确立了新时期“依靠体制创新求发展”的发展动力观。《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其重要原因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加快推进改革,通过体制创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当然,依靠体制创新求发展,并不是忽视物质资本投入和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发展需要一个有机联系的动力系统。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体制性障碍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通过体制创新,才能解除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因此,应该真正使制度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发动机”。在此基础上,《决定》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调控,完善财税体制,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新时期体制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一些有创新性的观点,这些创新性的观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新时期我国深化改革的纲领,加快发展的动力,全面进步的体制保障。关于“依靠体制创新求发展”的发展动力观是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四、发展关系的新拓展
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且随着新的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结合,逐步衍生出新时期正确的政绩观、人才观和群众观,即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人才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新时期正确政绩观、人才观和群众观是新的科学发展观在不同领域的具体体现,和新的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首先,政绩观与发展观紧密相关。发展观引导着政绩观,政绩观体现着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错误的发展观则引导着片面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肯定会在政绩观上沦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只有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为民求政绩,在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的支配下谋发展,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才能在新世纪开创崭新局面。
其次,人才观和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有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科学的人才观与科学的发展观是相辅相成的,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发展目标是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说,所有的发展,最终都要落脚到人的发展上来。而科学发展观同样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即开发人才资源的主旨,既为了组织人才队伍推动社会发展,更是为了更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科学的发展观与人才观在发展目标上达成了统一和融合。
最后,群众观是发展观、政绩观和人才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创造政绩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政绩的终极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因此,党员干部创造的政绩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关,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绩才是好政绩,否则就是劣绩。人才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动力,包括创造辉煌政绩的人才,也都是从人民群众中产生的,努力开发人才资源,就是让人才为人民创造更好的政绩,也是为了更多的人民群众获得全面发展,成为人才;而有了正确的群众观,就能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谋发展,就会真心实意创政绩,就会源源不断出人才。
因此,可以把科学的发展观视作为灵魂,把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正确的群众观视为躯体,没有灵魂,躯体也就死亡,有了灵魂,各项事业就会蓬勃发展。总之,正确处理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正确的群众观之间的关系,是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的新拓展。
五、发展价值的新取向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同时,鲜明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和目标,提出未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预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切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紧紧抓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根本要求,紧密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搞建设、谋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把以人为本看作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意味着科学发展观的全部内容都应以它为统率,为指导,为要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五个统筹和具体的发展战略等等,都必须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来进行,都必须始终紧密结合以人为本的具体内涵来展开,都必须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切实把它作为贯穿在整个发展观中的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价值评价性的根本指针。
六、发展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④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随后公布的《二○○五年社会蓝皮书》,则提出了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这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和谐社会一般意义上是指社会成员能实现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社会各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能够良性互动,利益分配能够公正,社会能够实现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的一种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相适应,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和以追求更高和谐状态为理想的新型的和谐社会。因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特征。这六个方面,既是需要统筹协调矛盾的范围,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只有通过统筹协调这些矛盾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和谐社会这些基本特征,全体人民才能共享社会进步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成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体现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十六大提出了我们党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文化水平还不高。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道远。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总之,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产物,是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指导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体现了党新的执政理念的时代特征。
注释: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
②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页。
③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7页。
④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科学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经济论文; 小康社会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