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发病原因与胆汁、胰液逆流和胰酶损害胰腺组织有关。如:胆道疾病 、酒精中毒、饮食不当、代谢异常等有关。临床表现 1.腹痛,多在暴饮暴食后起病普通解痉药不能缓解 ,弯腰、坐起前倾可减轻主诉重而体征轻。 2.恶心、呕吐、腹胀等。3.腹膜炎体征、水电解质紊乱、发热、黄疸、血糖升高、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症状、皮下出血仅发生于严重的坏死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禁食和胃肠减压
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丧失消化和吸收功能。禁食可以有效地减轻腹胀、缓解疼痛,减少胰泌素和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的分泌,减少了胰腺各种酶类的分泌,使胰腺处于“休息”状态。禁食的时间通常为1-2周。轻症患者可进少量清淡流汁,忌食脂肪、刺激性食物,重症患者需严格禁饮食,以减少或抑制胰液分泌。病情重笃或腹胀明显者,可给予胃肠减压。
2、抗休克治疗
重症患者早期常出现休克,主要由于大量体液外渗,可使循环量丧失40%,故出现低血容量休克,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依据中心静脉压、血压、尿量、红细胞压积和电解质的监测,补给平衡盐液、血浆、新鲜全血,人体白蛋白、右旋糖酐等血浆增量剂及电解质溶液,以恢复有效循环量和电解质平衡,同时应维持酸碱平衡,在上述情况改善后,在排除心功不全引起的低血压后,可应用升压的血管活性药物,可首选巴胺。
3、营养支持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高分解、高代谢的疾病,常伴有严重的代谢功能紊乱。具体表现为高血糖、高血脂和低蛋白血症。由于此类病人的胃肠功能障碍,并且不能进食,所以营养支持在胰腺炎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胰腺炎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2种。肠外营养包括周围静脉补充和中心静脉补充2种方式。
近年来,肠内营养在胰腺炎治疗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肠道功能恢复后,尽早起用肠内营养可以降低炎症反应,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预防肠源性感染和多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谓肠内营养并不是经口进食,而是通过空肠营养管滴入营养液,这样不但能够维持营养需要,而且可以避免经口进食刺激胰腺分泌。空肠营养管的置入通常需要胃镜的帮助。
4、解痉止痛
急性胰腺炎往往会引起剧烈的腹痛,通常可根据疼痛程度的不同选用以下方法: 杜冷丁、阿托品肌注。在腹痛剧烈时予以应用。不宜单独使用吗啡止痛,因其导致Oddi括约肌痉挛,合用阿托品可对抗其所引起的痉挛,效果好。
5、抑制胰腺分泌 临床上常用的抑制胰酶分泌的药物有生长抑素、乌司他丁和5-氟尿嘧啶。
6、预防和治疗感染
80%胰腺炎的死亡是由于胰腺和胰周坏死组织继发感染所引起的。预防和治疗感染,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关键问题。因此,抗生素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抗生素的选择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1)必须能够通过血胰屏障;(2)在胰腺组织内,特别是胰腺坏死组织内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3)能够有效杀灭或抑制引起胰腺感染的病原菌。
二、手术治疗
1、适应症:
(1)重型胰腺炎伴严重休克,弥漫性腹膜炎,腹腔内渗液多,肠麻痹,胰周脓肿及消化道大出血者。
(2)胆源性胰腺炎明确者,或合并胆源性败血症者。
(3)病情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高热不退及中毒症状明显者。
(4)上腹外伤,进行性腹痛,淀粉酶升高,疑有胰腺损伤者,应立即手术探查。
(5)多次反复发作,证实十二指肠乳头狭窄或胰管狭窄及结石者。
(6)并发脓肿或假性胰腺囊肿者。
手术方法:①胰包膜切开及引流。②病灶清除术。③胰腺切除。④持续腹腔灌洗。 ⑤胆道手术:对胆道结石、蛔虫等,应作适当处理,才能提高手术疗效,但勿进行侵袭性较大的手术。
三、健康指导
1、胰腺炎具有易复发的特点,注意预防复发。
2、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消除或减少诱发胰腺炎的因素。
3.饮酒、暴饮暴食与胰腺炎密切相关,注意戒酒,,饮食要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4、低脂肪饮食、少量多餐,避免高脂肪饮食如肥肉、内脏等,糖尿病的病人注意控制饮食,必要时遵医嘱用药。
5可引发胰腺炎的药物,如:磺胺、噻嗪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6、出院后4-6周,避免举重物和过度劳累。
7、保持良好乐观的精神状态,避免情绪激动。
总之,预防急性胰腺炎最好的办法就是管住自己的嘴。多吃低脂低蛋白的食物,忌饱餐。尽量少喝酒,因为酒精中毒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中占重要地位。胆石症是急性胰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一半以上的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诱因是胆石症。因此,有胆道疾病的病人要积极治疗。
论文作者:刘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胰腺炎论文; 胰腺论文; 营养论文; 胆道论文; 休克论文; 脓肿论文; 电解质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