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雷浴珺

基于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雷浴珺

扬州市邗江区审计局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我国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一直存在一定的不足,再加上人工、材料、机械等的成本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寻求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BIM技术在工程管理方面的应用应运而生。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运用可以解决大量数据没有及时处理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与造价确定的速度。基于此,本文主要对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1BIM技术及应用现状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近十年来在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维(三维、四维、五维、n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可以使项目建设的所有参与方都能够在数字虚拟的真实建筑物模型中操作信息和在信息中操作模型,从而实现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及减少错误和风险的目标。BIM技术结合数据信息技术和电子成型技术,将抽象的平面图像进行立体化、可视化展现,并将地理坐标、空间位置等数据信息直观标注,同时实时采集施工进度与施工现场数据,并将其处理后形象地反映在三维立体图像中。BIM技术并不是单一的数字技术运用,同时还是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学、建筑学、虚拟成像技术等学科的综合运用,通过该技术模拟工程施工现场,可以发现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实现设计图纸与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机结合。BIM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特点。BIM技术应用贯穿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

2BIM在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的实用情况

2.1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对于工程造价来说主要的意义是投资估算,就是利用已经成型的投资估算指标对本工程的投资估算进行编写。但是现有的投资估算指标对于工程造价来说具有指标不全面、查套速度慢的弊端,但是BIM的应用就解决了这些弊端,BIM技术依托强大的建筑信息模型对现阶段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得出最科学的造价预测。通过二次加工对造价指标进行预测。在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分析时,可以根据现有的数据库进行分析,通过已有数据来确定投资估算是否准确。在初步得出工程预算之后可以再根据工程量指标、成本指标等依据对工程量进行详细衡量。

2.2工程招投标交易阶段

在现有工程计量条件之下对工程招投标报价的控制,一般是在招标方案编制过程中进行控制。投标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一般以工程量清单为依据,这个过程中需要招投标双方同时对工程量进行计算,劳动力浪费严重,并且这种方式工作量极大,且信息不透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BIM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种问题,造价人员利用BIM技术将BIM设计模型转化成BIM算量模型,通过BIM算量模型对工程造价进行计算,这种方式大大简化了工作流程,工作所使用的人工成本大大降低。

2.3施工阶段具体应用

在施工阶段主要工作是对建设工程各分类工程的变更管理和中期付款管理工作。在传统造价管理中,一旦发生设计变更,就会要求造价人员针对不同版次的施工图检查核对相关设计变更,找出对造价的影响因素。但在这一阶段,工程量计算复杂费时,多次性计价很难做到,各专业间冲突不断,项目各方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往往效率不高,可靠性不强,造价控制往往脱节。

由于BIM技术具有自动化的特点,在计算过程中能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计算误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设工程项目工程量结算的准确性。建设工程项目的结算是对施工中损耗的资金进行弥补。在施工环节中,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非常难以掌控,具体是因为施工是动态的过程,这就造成了和工程造价相关的因素一直处于变化的状态,所以,不能直接进行工程量造价预测。比如工程中施工材料的价格有可能发生变化等情况。通过建立相应的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工程量的BIM模型,对施工工程量进行计算,再根据相应的定额计算规则,计算出施工工程量的造价,以降低施工的成本和相应的损失。

2.4竣工阶段

施工结束时对造价文件要进行编制。以往情况下,造价人员认为竣工结算工作十分困难,尤其是核对工程量,业主和施工企业的造价人员对工作中预算积累的工程量计算书、现场签证还有二维平面图纸进行结算,对每一根梁、柱,每一个小细节都要进行核对,工作量非常大。这些工作都是由手工完成,也不能确保其准确度,同时由于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经常会造成结算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鉴于BIM模型经过前面阶段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过程,它包含相当完备的信息量,和竣工实体没有误差,进行竣工结算时以这种模型为基础能够在很大程度仁提高准确性和速度,同时也为以后的竣工决算打下良好基础。

2.5通过BIM实现信息共享,完善造价信息资源

BIM大的作用是在三维模型建成后,形成庞大的数据库系统,利用BIM技术的建模软件,可以把完整的建筑信息构建成信息模型,包涵了建筑物特征、造价及构建信息,各个数据库、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对立又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各单位获得准确的信息,确保相关信息可以快速传递与共享。通过BIM信息数据库,可以获知各地区的市场价格信息,各地区可相互利用资源,实现建筑工程资源信息共享;BIM信息资源共享还可以对工程造价进行早期成本控制,及时扣除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实现造价管理。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效益分析

BIM技术主要运用于工程设计,在造价管理方面,这款技术软件的虽然有不少版本,不过主体服务方向一直比较一致,都能够比较完善的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合理的预算管理并且较好的保存和方便查阅工程各个阶段的档案资料。通过BIM技术的使用,使用者能通过综合利用自上而下的组合管理技术和自下而上的造价管理功能,帮助组织识别和甄选最优的造价管理方案,并将造价管理方案成功地转化为最终成果。同时BIM技术也能帮助组织明确正常的造价管理流程,进而有效控制各种类型的预算工作,并贯穿于整个预算工作生命周期的始终。并能在流程中进行检查,同时针对个体采用恰当的权限,推动权责明确、提高责任感。BIM技术还能通过将造价管理和业务活动集中于一个服务端的中央系统中,就可以让组织清楚地看到所有请求和正在进行的预算活动,这样,很容易接收和传递预算讯息,而且可以快速评估资源对结果的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市政工程行业设计、施工及运营过程中普遍使用BIM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正在逐渐改变建筑行业的模式,推动建筑行业发展与进步,也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靳萧夷.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7.

[2]蒲红娟.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7.

[3]李鹤龄.BIM技术在项目实施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D].兰州交通大学,2016.

论文作者:雷浴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基于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雷浴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