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论文_翟星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论文_翟星

恩施州城乡规划设计院 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各个乡镇都在实行“美丽乡村”建设,乡村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决定了整个规划区域的发展趋势。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既能够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对农村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因此,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要备受重视。本文对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展开深入的探究及分析,并做出相应总结。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分析研究

引言:“加强领导,实施规划”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为建设美丽乡村提出的。会议具体要求: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乡村建设文明、村容整洁有序、管理民主和平等。建设美丽乡村有三个重要目标:第一,科学规划乡村建设布局,杜绝违法建设;第二,注重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街道整洁;第三,加强乡村安全管理,提高村民素质水平。文中依据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进行具体论述。

一、建设美丽乡村的具体方针

(一)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一切问题的根本在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就是搞好农村的经济建设。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弊端就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消耗量大,经济发展方式几乎都是粗放型的。为了建设美丽乡村,在长期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外,要大力发掘农村的发展潜力,提高农村的生产能力,开发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让上游产业中的生产废料变成下游产业中的原料。大力发展城镇经济,转移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合理规划农村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如何发挥出乡村独具的生态优势是建设美丽乡村中应该重视的问题。美丽乡村规划要始终坚持我国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革新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首先,发展农村经济要做到不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积极开发使用环保的新能源,如太阳能等。其次,已经存在的污染现象,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去治理。最后,靠近山区水流的乡村,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乡村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防止天灾给乡村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三)以农民为主导建设美丽乡村

三位一体的“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转工业文明过程中的产物。虽然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是城乡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统筹城乡发展起着重大作用,但是乡村的规划不应该忽略农民的想法,农民作为农村生活的主体,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应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如果在建设过程中没有顾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从根本来说,不利于农村的长远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规划美丽乡村,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农民为本,加强农民的参与意识,秉承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并将农民的需求作为乡村规划的出发点,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二、城乡规划中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规划建筑布局、完善基础设施

科学建设美丽乡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整合乡村空间,合理规划设计。在建设美丽乡村之前,要了解农民对乡村建设的具体需求,并在规划设计方案中体现出农民的合理想法。根据农民的出行要求,改善乡村道路中不合理的地方,打通交通阻塞节点。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应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些健身场所和娱乐场所。第二,做好宣传监督工作。为了确保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政府和村委会要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没有乡村规划建设资格的或者没有严格按照乡村规划方案进行建设的,有关部门应责令施工部门停止建设,重新整改,逾期不改的,政府有权力拆除。第三,乡村住宅应布局合理。要按照乡村的实际情况和大多数农民的意愿制定农村住房的规划方案,在对现有房屋进行改造时要尽量避免对农民的生活生产造成大的影响。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尽量少占农用地、不占农用地,如果规划需要确定要占用农用地时,要得到相关部门的许可,并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二) 美化乡村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1、积极发展农业经济循环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切实提高农村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应该根据农村的资源和发展优势,大力开发乡村循环农业,减少农村经济废物的排放量。通过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变废为宝,上游产业中的生产废料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可以成为下游产业的肥料,节省经济建设成本。乡村的生活生产垃圾应该遵循就近处理原则,因为垃圾的远途运输会增加处理成本。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环保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农村保护环境专项基金,为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打好坚实的经济基础。

2、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

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应该遵循这一原则,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并深入挖掘乡村的文化和生态等功能,避免农村经济发展以生态破坏为代价。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其一,通过广播和黑板报等多种渠道加大环保宣传力度,不定期对农民进行环保教育,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基本意识。贯彻落实政府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要求,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也要始终遵守保护环境的原则。其二,建立健全乡村环保制度,乡镇的环保单位要统一环保思想,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乡村也要设立环保站或环保办公室,具体负责农村的环保事宜,贯彻落实乡村的环保制度,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打好制度基础。

3、注重乡村人文建设,体现乡村魅力

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有关部门要注重乡村人文健建设,提高农民的凝聚力,并集合大家的力量共同发展美丽乡村。同时,要根据农村现有的特色资源,积极开发农村的旅游产业,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选派专家进行实地指导,帮助农民开展“农家乐”和“采摘园”等农村旅游项目。此外,还可以开发当地农村民俗旅游项目,带领游客参观乡村田园,体验传统的耕作方式,与农民进行沟通交流,让游客切身感受到农村生活的乐趣,发展旅游业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方式,还能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我国城乡一体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在城乡规划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美丽乡村建设能够有效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应立足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农民根本利益为前提,科学规划乡村建设布局,并遵守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安卫. 休闲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

[2]解馨瑜. 海南省“美丽乡村”景观体系规划设计研究[D].海南大学,2016.

论文作者:翟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论文_翟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