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山西省 朔州市036000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在各个行业的生产活动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对电力企业进行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促进我国变电站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帮助我国电力系统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有效维护继电保护与运行工作,成为了电力系统长期发展的核心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基于22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展开论述。
关键词:22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改造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电网建设的发展,但是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需要对22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进行升级改造,这样既可以确保220kV变电站高效、稳定的运行,还可以提高变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1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特点
(1)传统的变电站在运行期间,对于设备的运行以及故障维护工作,一般都是依靠信息平台的示警以及人工检查完成。变电站的维护工作主要一般依靠人工完成,所以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其运行以及维护工作效率普遍偏低,更加不利于变电站的运行,同时也无法长期保持电网处在稳定运行的状态。因此,智能变电站应用极大的改善了这一问题。智能变电站实现了运行维护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智能变电站大大降低了由于人为的操作失误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相关单位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2)智能故障的处理。变电站在运行期间,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或者是人为的操作失误都会使其发生故障,由于变电站的故障会使其无法保持长期稳定运行的状态。因此,相关企业引入了智能变电站,当故障发生时,智能变电站通过智能终端对故障进行分析,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故障,避免企业承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的同时能够使变电站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3)信息交互及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技术为电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信息交互的及时性,智能变电站利用网络技术能够保证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并及时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实现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
2 220kV及以上变电站的影响因素
2.1接地故障对变电站产生干扰
在变电站的内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比较大的电流量,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外界的很多因素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干扰,所以一般会将变电站中的设备进行接地,这样会对设备的运行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但是变电站内设备的接地故障问题还是会经常发生,存在很多设备在接地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那么就会导致电流从变压器的中性点经过,之后接地网络会对其进行传输,之后就会回流到故障点,导致电网中又有比较高的电势差发生,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影响设备整体的工作效率。
2.2电感耦合对变电站产生的影响
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设备会受到隔离开关的动作的影响,这会对设备的运行产生一些干扰。一些隔离开关在进行操作时,电流就会从高压线的主线经过,在线缆的四周形成一些比较强力的磁场,二次电缆周围的磁通就会有相对较高的密度,影响二次设备的回路,对其产生一定的高电压干扰,这会对设备整体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威胁。
3正常状态下的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工作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运行及维护工作在正常状态下通常是通过对继电保护系统的相关组成设备进行日常检测,保证网络线路以及二次回路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基础性的建设。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对继电保护系统设置的警示灯进行日常检测,保证电闸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警告并对所有的电闸进行自动关闭,使智能变电站发生故障后对相应的故障做出正确判断,帮助电力企业有效避免经济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提高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的措施
传统的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并不能满足眼下发展对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所以要通过智能化技术来完善,通过分析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结构和原理,结合系统中出现的不同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配置方案,来提高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4.1过程层的继电保护
这一阶段的保护重点应该为迅速实现跳闸,保护变电站的变压器、母线、输电线路等设备,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力系统运行的风险。其中,对开关的保护要注意和硬件区分,进行单独的保护;输电线路的保护可以通过开关电流的不同来实现,在调整中还可以利用主保护通信口来实现对系统电流的综合掌控;对母线及变压器的保护可以通过多端线路进行保护。
4.2设立管理监督人员
为了保证继电保护设备在运行的各个环节的效果,除了相关的操作人员,还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和监督人员。管理监督人员要具备对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原理和继电保护设备结构的了解,同时要掌握专业的管理学知识。当智能发电站出现故障时,能够通过现场勘查和专业分析确定故障原因,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指导现场人员排除故障。另外,管理监督人员要监督工作人员的操作,保证继电保护设备的操作严格按照标准执行。除了人员管理之外,管理监督人员还要对设备进行管理,包括对继电设备的寿命周期管理、从采购安装到运行的情况管理和对设备日常维护的管理。
4.3间隔层的继电保护
通过间隔层的继电保护来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首先就要在继电保护系统中应用双重化的装置,以集中配置后备保护,因为后备保护可以给变电站的后备设备、开关失灵、相邻的相连的线路以及对端的母线提供保护,进而结合后备电流就可以准确诊断电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针对跳闸问题制定解决对策。还可以对整个变电站的电压按等级进行集中配置,通过技术进行调整,以适应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4.4自适应继电保护技术
自适应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促进变电站的智能化。传统变电站的保护中,最大的缺点在于只能对设备进行检测,虽然可以对检测中发现的异常进行提示,但是无法进行自动化调整。设备发生异常和人受到异常提示通常有一定的时间差,使设备的维修工作存在延时。自适应继电保护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检测中的异常并进行自适应调整,从而实现继电保护。该技术最大的好处在于灵活调整设备异常情况。目前,该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可以调整和修复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常规障碍。总的来说,自适应用电保护技术具有及时、可靠以及灵活的特点,可以有效促进继电保护系统性能的发挥,保证发电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结束语
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正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并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实际上,人们的生活和电网建设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而且电网建设也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电网建设工作,并对现有的电网体系进行完善,尤其是22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改造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冬冬.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和维护[J].建材与装饰,2017(43):218-219.
[2]姚东峰.基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179.
[3]兰玲辉.220kV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运行与维护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160+194.
[4]陈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和维护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25):83-84+95.
[5]韩婷,晁红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和维护技术探讨[J].民营科技,2015(11):56.
论文作者:石丽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变电站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设备论文; 智能论文; 故障论文; 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