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动城乡要素融合的旨趣和路径论文

新时代推动城乡要素融合的旨趣和路径论文

新时代推动城乡要素融合的旨趣和路径

周柏春,陈泽慧

(牡丹江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顶层设计进行了明示。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义在于建立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城乡资本、人才、技术、土地等要素融合是建构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内容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形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务必要统筹城乡要素资源,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通过高效统筹城乡资本要素,盘活盘好城乡土地资源,挖掘城乡人才潜力,攻克农业生产核心技术难关等途径,进而更好更快更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关键词: 城乡要素融合;以人民为中心;绿色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1]32,这为改善我国城乡关系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从“城乡统筹”到“城乡融合”,是基于新时代关于城乡关系的新认识及实现城乡发展的新途径。城乡之间的相互融合涉及资金、人才、土地、技术等要素资源,全面协调推动城乡要素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经之路。

一、新时代推动城乡要素融合的含义

城乡关系的发展演变对整个社会变革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是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建立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资源双向高效流动,充分挖掘城乡要素资源的潜力,对于新时代城乡关系的创新性发展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前,从城乡发展观念看,存在城市代表文明和先进、乡村代表落后的观点,这使得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城市替代乡村的过程,城市与乡村存在一种相对不平等的关系。从城乡发展功能看,按照产业分类思维,乡村只被赋予一个为城市生产粮食的功能,具有中华文明基因的乡村因而变成了一个单一的经济体,几千年来在乡村社会中世代传承的教育模式、生活方式、人文习俗逐渐消失,出现了各种要素加剧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情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城乡要素融合是推进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步骤,而城乡要素融合的学理分析更是推进城乡融合向纵深发展的理论保障。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理论界进行了积极回应,取得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成果。一是制度改革论。付翠莲指出,温州城乡融合的难点在于城乡之间的制度性障碍,要通过深化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三权分置”改革等制度改革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2];郑瑞强等人提出,要进行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全面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推进和强化城乡生产要素自由交互与平等交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农业保护支持制度[3]。二是机制创新论。陈婉馨指出,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改革创新资源配置、要素流动、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产业与规划布局、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涉及城乡融合问题的机制[4];吴肇光等人则围绕乡村产权、资金、人才与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提出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和强化农村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等。[5]

综上所述,城乡要素融合意在推动人才、资金、土地、技术等资源要素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高效、双向、全面流动。推进城乡要素融合,不仅需要城市和乡村之间兼容并蓄、相互促进,还需要重新认识和发现乡村的价值,把乡村恢复成为承载中华文明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的地方。

二、新时代推动城乡要素融合的核心旨趣

城乡要素融合是为了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社会的整体进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必须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在推动城乡要素融合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导向、坚持绿色生态的发展指向。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导向

在数据收集后,本研究采用方差膨胀因子(VIF)检测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结果显示,所有参数估计的VIF均小于2(Max=1.88),说明在高校创新能力与高校绩效的回归模型中,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二)坚持绿色生态的发展指向

实现城乡融合,使技术、资本、土地等要素能有效地在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基础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才是关键和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会”期间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人才在城乡融合诸要素中具有核心地位,而农村人才的缺乏,是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其一,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通过建设、鼓励、引导具有农业专业技术、具有新发展理念、具有乡土情怀的乡村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让乡村人才在乡村发展中找到归属感。其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提供制度支撑;构建城乡一体的人口管理体制,建立城市人才下乡发展的相关保障制度,提高城市人才服务乡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条件和福利待遇,使城市人才在乡村发展中找到获得感。其三,乡村振兴固然需要资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但开启乡村振兴的第一道门是加大培养内生原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没有内生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8]。充分调动农民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使新型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获得成就感。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和完善村级组织自主管理、自主服务、自主教育、自主监督的农村民主管理机制,依法听取农民群众意见,保障农民的知情权,进一步强化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意识,完善评价和考核机制。

三、新时代推动城乡要素融合的路径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城乡要素融合涉及的范围广、程度深、内容复杂。要树立城乡发展的整体意识,针对城乡要素融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考证、详细科学的分析,制定出严谨可行、具有约束力和执行力的规划,并在乡村振兴中强化落实。要系统构建乡村“人”“地”“业”的科学格局与创新体系,扎实稳步推进城乡要素融合,找准城乡要素融合的关节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现乡村振兴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总之,实现城乡要素融合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城乡整体发展思路,坚持规划引领的路径依赖,积极推动建立城乡要素融合体制机制,实现城乡资本、土地资源、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的融合发展。

(一)坚持盘活城乡土地要素,夯实城乡融合发展之基

农村最大的资源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就是土地。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农村土地归农村集体所有的城乡二元化土地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1]32,这为农民在乡村土地上长期进行生产经营奠定了制度基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城乡要素融合,就必须对土地进行盘活利用。其一,必须坚持农村土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统筹谋划, 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强耕地保护, 精准保障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农田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其二,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推进乡村闲置土地的分类处理和集中利用。把乡村存量建设用地、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与拆后土地再利用有机结合,对各类农用地开展综合整治形成规模化生产与经营。其三,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建立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机制和新增建设用地项目节地评价制度。严格控制各类新增用地使用条件、节约集约用地的标准,把好项目准入关,因地制宜建立土地承载能力评价技术体系。

在城乡要素融合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同时把人才作为实现城乡融合的一个关键要素,因为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对集体、社会、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不断满足人民的需要和幸福作为发展的前提和目的,才能使城乡要素融合走得更好、更长久。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过得满不满意、快不快乐、幸不幸福作为城乡要素融合的重要基点;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突出人民在城乡要素融合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的和归宿都是为了人民,要让人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在发展过程中,大量资金汇聚在城市,为城市带来了迅猛发展。放眼农村,萧条落寞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实现城市和乡村资本要素的高效融合。其一,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流向农业农村,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带动作用,将政府资金、社会资本合理结合,形成短中长期的资本进入和退出策略。其二,优化资金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精准扶贫、“互联网+现代农业”等领域的配置,精准定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其三,统筹规划和整合涉农资金,把涉农资金合理配置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强化依法治理,建立和完善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防止出现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优化财政供给结构,推进行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相互衔接配合。增加地方自主统筹空间,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7]。加强资本监督管理,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积极推进资本投入项目有效实施。其四,优化制度设计,规范基金运行。规范设计投资模式,合理确定投资方出资比例,组织产业投资经验丰富的专家团就产业合作、产融结合、合规运作等做调研论证。优化制定资本要素使用的相关制度,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其五,建设乡村文化产业。实现乡村文化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村民创造以乡村文化为基础带来的经济收入。提升乡村文化的经济变现能力,提高乡村文化的吸引力,赋予乡村文化产业强大魅力,精准选定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真正做到“一村一品一业”。使各类资本要素与乡村旅游业、教育业、文化产业等合理融合配置,大力支持和发展乡村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以及乡村手工艺等。整合开发乡村优势产业,打造乡村特色品牌和龙头企业,同时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奢侈化”现象,防止出现“高价”“天价”农副产品,“高消费”民宿和乡村旅游服务项目等。

(二)坚持优化配置城乡资本要素,强化城乡融合发展之源

第六、教师自己参加正规的教育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级教学技能比赛,是对自我教学能力的一个促进,也是对学校、学院的教学风尚的一个促进,应该在综合评价中给予体现。

(三)坚持构建新型城乡人才流动机制,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之本

坚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绿色发展导向,即“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美化乡村生态环境,提供绿色优质产品和服务”[6],“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7]。城乡要素融合是绿色发展的要素融合,绿色发展也是五大发展理念中的重要内容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要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城乡要素融合的一个基本原则,把坚持绿色发展贯穿于城乡要素融合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按照生态宜居的要求实现城乡要素融合,坚持保障良好生态环境的优先地位。多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只能是其他方面的不良发展,要努力实现城乡要素的合理布局,坚持绿色发展。

臭氧关节腔注射: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膝关节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巾。以髌骨外上缘为进针点,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用7号针穿刺入关节腔内,若积液较多则先抽出积液,然后注入30 μg/mL的臭氧20 mL,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

(四)坚持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汇聚城乡融合发展之魂

农业是人民生产生活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实现城乡要素融合,需要掌握核心技术,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其一,要理念创新。目前,中国存在农产品大量依靠进口、农业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种子商品化、市场化以来,中国种业逐渐丢失了对种子市场份额和研发权的控制,我国农业种养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农产品加工技术等方面也严重依靠外国。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就要摆脱这种思维,进行自主研发,以新技术为支撑和引领,在国内农业领域建立起从种子、种植、采收、加工到农副产品处理的全产业链条的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自主可控,完全掌握核心技术。其二,要制度创新。制定出台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的制度政策,加大政府和社会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使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成果落地实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其三,要科技创新。科技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其在产业促进和融合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渗透优势。要加强农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新产品的研发。通过技术推广服务来提高农民的整体农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应用能力,将种植、品种优化等技术应用到农业农村。

城乡要素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要素多,实施推进难,因此必须改变思维,创新途径,稳步推进,充分发挥人才的动力支撑,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大施才华、大展拳脚的实现目标;充分发挥资金的带动发展优势,为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功能,为城乡融合强根固本;充分认识和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挥科学技术对城乡融合的推动作用。我国城乡要素融合是在不断探索中推进的,既需要立足于中国特有国情和乡村发展的实际程度进行创新性实践探索,借鉴国外一些优秀实践成果,也需要举全国之力,凝全民之心,全面实现城乡要素合理、高效、双向、全面流动,有效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从计算结果看:No1轴承发热量最大,达到315.6W,No5轴承发热量最小,为71.9W;No2、No3和No4轴承的发热量接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付翠莲.新时代以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目标、难点与路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1).

[3]郑瑞强,等.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要素配置与制度安排[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1).

[4]陈婉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人民论坛,2018,(3).

[5]吴肇光,等.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

[6]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R].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2018-05-20.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09.

中图分类号: F299. 2; F3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8520( 2019) 06- 0013- 04

收稿日期: 2019- 08- 23

作者简介: 周柏春(1980-),男,黑龙江大庆人,副院长,教授,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陈泽慧(1995-),女,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永亮]

标签:;  ;  ;  ;  

新时代推动城乡要素融合的旨趣和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