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彩超检查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价值及安全性观察论文_林笑静,孙丽,郭奇龙,罗钦祥

龙岩市第二医院 福建 龙岩364000

【摘要】:目的:在临床应用上,探讨冠心病患者采用心脏彩超检查过程中左室舒张功能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以2017.5.1日到2019.5.1日在本院所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信息,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E/A值、左室舒张功能分级。 结果:观察组E/A值为(0.70±0.09),低于对照组的(1.05±0.13),P<0.05。观察组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比对照组更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EPFV(0.56±0.13)、APFV(0.81±0.10)、(0.68±0.12)优于对照组(0.64±0.11、0.60±0.04、1.04±0.08),组间对比p<0.05。结论:心脏超声应用于冠心病中,可有效评估左室舒张功能,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等优势,利于疾病早期诊治。

【关键词】:冠心病;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安全性

前言:

近几年来,冠心病发生概率不断增高[1],主要是因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所致。此疾病会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甚至是坏死[2],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及时予以可靠的诊断极为重要[3]。临床多使用心电图、核素心肌显像等方法检查疾病,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并不十分理想。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心脏彩超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是针对先天性心脏疾病,此方法可作为首选检查手段,其能够直接显示心脏搏动、心脏内结构以及血液流动。本文旨在分析心脏彩超检查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效果。

1资料、方法

1.1资料

选取本院的冠心病患者100例(观察组)及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对照组),所选时间区间是2017.5.1日~~2019.5.1日。

纳入标准[4]:年龄属于50岁到90岁之间;存在冠心病各项症状的患者。

排除标准:存在其他精神异常等疾病患者;不能够配合完成本次心脏超声检查研究的情况。

观察组——性别方面对比,男:女=66:34例;年龄方面统计,上限86岁,下限50岁,平均值(68.72±10.58)岁,病程1~11年,平均(4.2±1.5)年;其他疾病方面,高血脂36例,高血压34例,糖尿病34例。

对照组——性别方面对比,男:女=64:36例;年龄方面统计,上限85岁,下限50岁,平均值(68.42±10.82)岁。

对比两组受试者的上述年龄及性别等资料来看,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人员均采取心脏彩超检查。本次研究所采用的仪器为:GE-VolusonS8超声诊断设备,探头设置频率2.5~5.0MHz。检查方法如下:在检查开始前,受检人员需要采取左侧卧位或平卧位继续进行检查。随后按照常规的心脏检查方式对患者额的心脏进行检查,最后需要在患者心脏二尖瓣口的左室侧位置放置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并打开仪器,同时进行调整,尽量对准声束方向,同时保持与室间隔平行的位置上,对舒张晚期出现的最大流速(APFV)以及舒张早期出现的最大流速(EPFV)测量,最后计算出E/A值的值,同时检测两组人员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最后给予记录[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左心室舒张功能、E/A值。

满足以下2个以上指标进行舒张功能评价:左心房≥35mm;三尖瓣反流TR>2.8m/S或PASP≥40mmHg;E'IVS<8cm·S-1 /LAt(侧壁)<10cm/S;E/E' ≥14。

E/A<0.8,E<50cm/s:Ⅰ级;

E/A<0.8,E>50cm/s

0.8<E/A<2

E/A>2

(LA增大、E/E´≥14、TR>2.8m/s(肺压高):符合一个为1级、两个为2级、三个为3级)

平均E/A≤8正常,平均E/A 9~13 松弛度减低;平均E/A≥14分级

1.4统计学处理

核算软件为:SPSS22.0版本,“百分比”表示2组受试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卡方值检验,均数±标准差表示E/A值,T检验,若其结果存在差异,则使用P<0.05 表达。

2 结果

2.1 两组左室舒张功能

观察组E/A值为(0.70±0.09),对照组数据为(1.05±0.13),观察组指标明显更低,P<0.05。

观察组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比对照组更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测定参数对比

表2结果证实,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和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心脏彩超主要是对心脏形态学异常性、心功能进行检查,。就目前而言,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金标准”依赖于有创的心室压力检测技术,但由于该项操作的有创性较大,给患者造成的伤害较为严重,故而患者在检测当中的依从性较低,导致最终检测的普及率不高。心脏彩超是通过对冠心病患者检测室壁运动异常、程度等来表示其受累的心肌范围、缺血情况,故而其检测的全面性更高,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冠心病患者的典型反应为胸骨后压榨感出现,并伴有很明显的焦虑感,临床持续用时在3分钟到5分钟,一般会发散到左侧的臂部,肩部以及下颌位置,同时还会对这些位置造成影响,并不会对胸骨后区产生影响,一旦用力,或者情绪激动后,临床将其称之为劳力性心绞痛,因此对冠心病的诊断十分关键。

冠心病发病后,临床会出现心肌缺血以及缺氧反应,左室射血分数和室间隔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和心脏功能,但是冠心病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降低一半臂左室舒张功能晚,因此目前临床对左室舒张功能评定,依赖于有创心室压力测定,但是因临床有创特征,无法反复操作,所以应用受限。本次研究中,观察组EPFV(0.56±0.13)、APFV(0.81±0.10)、(0.68±0.12)优于对照组(0.64±0.11、0.60±0.04、1.04±0.08),组间对比p<0.05。E/A值常被用于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程度,若出现功能减低其数值<1,心率<90次/min且舒张功能正常,E/A值则>1。本文结果中,观察组E/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也表明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有所减低,血液流入心室受阻,速度变慢,与此同时,左室充盈增加(心房代偿性),E/A值减小,直接导致了异常形态的血流频谱,实际过程中发现,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相比而言敏感性更高。对两组进行左室舒张功能分级,结果可见观察组出现明显功能减低状况。心脏彩超可直观准确观察左心室情况,便于直接评估病情,具有可靠性高、操作方便、经济、创伤性小等优势,相比于超声造影等有创检查患者更容易接受。

综上所述,给予冠心病患者采取心脏超声检测,心脏超声检测用于冠心病中,可有效反映左室舒张功能,评估功能减低程度,且安全性较高,利于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参考文献】

[1]孙伟,尹德春.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0):21-22.

[2] 陈冬薇.组织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评价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4):605-607.

[3]王鹏,田青,张菡, 等.心脏彩超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评价的应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9):146-147.

[4]阎振红, 姜姝婧, 矫妮,等. 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33):97-99.

[5]谭宏梅. 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 当代医学, 2016, 22(33):82-83.

论文作者:林笑静,孙丽,郭奇龙,罗钦祥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  ;  ;  ;  ;  ;  ;  ;  

心脏彩超检查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价值及安全性观察论文_林笑静,孙丽,郭奇龙,罗钦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