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论文_陈晓光

论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论文_陈晓光

齐翔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建筑工程的主要特征就是施工周期长、产品体积大、人多、设备多、材料多,施工时间常常要持续几个月或者几年,加上近些年来,建筑行业投资力度越来越大,建筑市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作为施工的主要场所,具有施工难度大、环境复杂、设备繁多、人员流动性大的特征,如果未做好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措施,必然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措施

前言: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具体表现为部分分包单位没有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都是由工程部负责安全监督管理,也没有配置相应的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加上在人员配置方面,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分配,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与操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监督与管理能力不足,安全施工意识薄弱,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

1.2 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不到位

部分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不到位,过于注重工程施工的进度,忽略施工各个阶段的监督,没有充分发挥安全监理职能,给进一步施工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建立人员身兼数职,在监理工作中没有投入过多时间、精力,施工方案的审查不认真,加上部分监理人员没有了解掌握工程施工的技术规程与安全法律法规,对于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违章操作与非法施工的问题进行处理,也没有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给建筑工程施工埋下潜在安全隐患。

1.3 安全投入不足,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有限,没有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不足,加上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与建筑材料采购有关的管理制度,不能按照管理会计方法来确定材料采购方案,导致超额采购和乱采购现象出现。此外,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企业受中标价格低与追求高额利润因素的影响,在安全方面的经济投入不足,安全生产设施与施工作业安全防护不到位,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缺少相应的安全保障设施,使得安全事故屡屡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总包与分包资质与工程施工实质不符

具体体现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承包商与分包商实力不平衡,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率,给建筑企业的品牌信誉带来不利影响。加上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部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施工,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的问题突出。

2 解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问题的应对对策

2.1 建立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应结合工程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并落实到位,同时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合理配置安全监管人员,明确各方的工作职责与权限,以免出现问题时,人员之间相互推诿,从而提升安全监督管理效率。此外,在配置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过程中,建筑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与岗位需要配置专业管理人员,避免岗位出现“真空”现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需定期组织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管理能力,增强安全监管人员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能够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执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做好沟通工作,降低安全施工事故的发生率。

2.2 加大安全生产的监督

为了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实现安全监督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应充分发挥自身监理作用,将监理管理体系落实到位。在进行监理过程中,监理单位还应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谁监管、谁负责。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进行整改,当工程施工经整改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

2.3 加大安全资金投入,规范现场施工安全防护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原则。因此在实际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贯彻落实《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加强安全文明施工与费用使用的监督管理力度,对安全责任主体单位的行为进行规范,加大安全资金投入,营造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气氛,以改善现场施工环境,确保施工人员施工的生命安全。此外,监督管理机构还需按照规定要求,定期监督与检查脚手架、机械、施工用电与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的重点项目,充分发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的效用。例如某施工企业在安全投入方面,按照年产值与承接工程项目的类型,用于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备、安全工器具的技术改造、安全措施制定、安全施工隐患治理、应急抢险措施以及改善劳动环境的开支约占项目成本的1~1.5%,用于安全生产管理费用占工程项目成本0.8~1.2%,突发事件处理费用据情况酌定,为工程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2.4 加强总包与分包资质认证

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施工现场安全定期报告制度,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事故档案,加强总包和分包资质认证与管理,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检查工作人员的有关证件,做到持证上岗,认证做好班前交底工作,避免出现违章操作行为。对于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与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的建筑企业,应排除在工程招投标范围内。此外,政府有关部门还需借助信息管理技术建立诚信体系,将企业的市场行为、安全业绩及存在问题记录在案,与市场准入、行政处罚、资质认证和评优评先挂钩,以规范企业的生产管理行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作为一项系统且复杂的管理工作,要想提升安全监督管理效率与质量,确保工程施工有序进行与人员生命安全,必须建立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与相应法律法规,加强总包与分包资质认证,加大安全生产的监督及安全资金投入,规范现场施工安全防护,认真做好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工程施工顺利完成,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尹利敏.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5(12):4-4.

[2]侯新苗.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思考[J].科研,2015(10):314-314

论文作者:陈晓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论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论文_陈晓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