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回顾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大纲论文,大学英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5年国家教委以(85)教高一字004号文件颁布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理工科本科用)。翌年,(86)教高一字010号文件颁布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科用)。这两份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全面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尝试。贯彻执行《大纲》以来,通过广大教师的努力,探索改革,开拓进取,全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面貌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大学英语教学得到各级教学行政领导的普遍重视,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有了蓬勃的发展,大学英语教与学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正如国家教委高教司周远清司长所指出的:“大学英语是全国最大的一门课,是学生最重视的一门课;大学英语在教学改革中举足轻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全国影响很大。”
1980年制订的公共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旧大纲》)规定学生在修完公共英语课(包括专业阅读课),应能达到的阅读速度为每小时5000印刷符号,即17WPM。即使这样一种低得令人可笑的阅读速度,当时的学生,大多数人还不能达到。目前,重点大学以及部分非重点大学的大多数学生甚至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达到《大纲》所规定的50WPM阅读速度。《旧大纲》对听、说、写不列入教学目的,无任何具体教学要求。如今,虽然发展不平衡,但学生具备了不同程度的听、说、写能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平均成绩逐年提高,九一级重点大学有85.5%的学生通过了四级考试,这个数字比八五级高出了近一倍;单项成绩中以阅读理解与听力理解提高得较快。试以1987年9月CET4与1993年6月CET4的考试成绩比较(各单项平均分的百分比值)。
全国重点大学
听力均分阅读均分
1987年9月CET4 61.4 68.3
1993年6月CET4 6572
全国非重点大学 听力均分阅读均分
1987年9月CET4 53.9
58.9
1993年6月CET4 55.5
61.5
十年探索,在贯彻执行《大纲》中取得了一些基本经验。
一、教学思想的转变是贯彻执行《大纲》的前提
贯彻执行《大纲》的过程就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学改革除了培养目标的改革,主要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而这三者都受教学思想的制约。因此,要全面贯彻《大纲》,深入教学改革,必须从转变教学思想入手。教学思想统领教学实践,体现在路子(approach)、方法(method)、技巧(technique)三个层次里,贯串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习惯把语言看成是符号系统、结构体系;反映在教学上,重视语言形式,强调语言系统知识传授,在句子水平上组织教学,着力于详细的语法分析与逐句翻译,提倡少而精,重质轻量,词汇教学虽然也指导学生要从音、形、义、用四个方面去掌握,但“义”只局限于概念意义(conceptualmeaning),“用”也不超出语言系统中的用法(usage)。
通过学习贯彻《大纲》,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语言是交际工具,虽然这不是对语言的全面描述,但它揭示了语言的本质。基于这样的语言观,学习一门外语就是学会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从这个目标出发,语言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人们的交际是在语篇水平上进行的,语言学习也必须在语篇上组织教学。为了培养交际能力,一个语言项目仅仅作为语言系统中的一个成分来学习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它作为交际系统中的一部分来掌握;换言之,不仅要重视“用法”(usage),还要强调“使用”(use)。语言习得(acquisition)是一种心理过程,吸收(intake)总是小于输入(input),要增加学习过程中的吸收量势必要扩大输入量,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最大理解输入量(maximum comprehensible input),Krashen指出的i+1的输入理论为大家所接受。交际要求有效性(effectiveness)与效率(efficiency),二者不可缺一。以阅读为例,阅读能力包括理解与速度两大要素,不言而喻,17WPM的阅读速度又怎能说得上具有阅读能力呢?《大纲》提出在培养读、听、说、写的技能时,既要注意准确(accuracy)又要努力提高流利程度(fluency)是十分必要的。
《大纲》中所提出的语言共核(commoncore)的教学指导思想得到广泛的承认并在教学中予以贯彻。在《大纲》颁布以前,理工科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打好语言基础结合专业”与“结合专业打好语言基础”两种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大纲》提出的重视语言共核教学,使广大教师从这种争论困扰中摆脱出来。什么是“语言共核”?根据Longman《Dictionary ofApplied Linguistics》的解释,语言共核系指语言的某些基本成分,如词汇和语法方面的成分;不管学习者出于何种目的,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懂得这些基本成分。两份大纲原来各有一份词汇表,其中1-4级相同的词只有3188个。在两份大纲一份试卷的情况下,无疑在词汇方面测试降低了要求,只考了应掌握4000词的79.7%。在国家教委高教司外语处的领导下,现在已完成了两份大纲词表的调整工作,出版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通用词汇表(1-4)级》。这项举措不仅有助于提高CET的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而且进一步体现了语言共核的教学指导思想,有利于打好语言基础,并且完善了《大纲》。
学习、贯彻《大纲》的经验表明,教学法流派甚多,兴衰沉浮,互见长短,不能推崇某一流派而排斥其他。《大纲》并没有照搬狭义的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而是主张广义的交际性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language teaching)。对于各种教学法流派要博采众长,消化吸收,因时因地,择优选用。教学技巧、课堂模式,很难囿于一种形式,但有几点共识似可肯定。(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型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型。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型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课堂活动的组织者(organizer),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发展交际能力的促进者(facilitator),学生学习语言积极性的鼓舞者(inspirer)的作用。(2)改变传授知识型为培养能力型的课堂模式,课文不仅仅是语言实体TALO(text aslinguistic object),而且是TAVI(text as vehicle for information)即信息载体。基于这种认识,教师在课堂上自觉地引导学生从阅读实践入手,培养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3)用英语组织教学,创造语言环境,增强学生语感,耳熟能详。
二、教材是贯彻执行《大纲》的重要手段
教材是反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贯彻执行教学大纲的重要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教学效果。《大纲》颁布以后编写出版的教材有《大学英语》、《大学核心英语》、《新英语教程》以及《现代英语》等等。虽然这些教材风格不同,各具特色,但都能以《大纲》为依据,殊途同归。这批教材结构体系新颖,做到“三化”,即系列化(分级)、多元化(分课型)、配套化(学生用书、教师手册、有声资料)。教材编写的关键是课文选材与练习设计;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课文一定要符合趣味性、知识性、可思性的原则;练习应具有多样性、针对性、实用性。
编写教材是一项极有意义的科研,也是一桩艰苦细致的工作。教材只有通过使用,修订,再使用,再修订,不断循环的过程才能更加完善。上述教材中大多数已经完成了第一次修订,有的正着手第二次修订;修订版采纳了用户的意见,受到一致的好评与欢迎。
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贯彻《大纲》的保证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已进行了12次,六级10次,累计报考学生超过470万,参试学校近800所。这样大规模的考试在国内固属罕见,在国外也屈指可数。大学英语考试命题的科学性、评分的一致性、组织的严密性、成绩的可比性,得到普遍承认。正如周远清司长所指出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影响很大,功不可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根据《大纲》设计的,旨在检查《大纲》执行的情况,学生是否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要求。考试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引起各级教学行政部门的重视,从而保证了《大纲》的贯彻执行,推动了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高了这门课的教学质量。
四、教学管理、教学手段、师资培训相应配套
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大纲设计、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师资培训、语言测试。显然,大纲是龙头,纲举目张;测试是龙尾,左右方向,但其他诸环节也缺一不可,互相制约,彼此影响。在教学管理方面,很多学校在实施分级教学、目标管理、评估体系、跟踪调查中创造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贯彻执行《大纲》,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但诸因素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中最根本的;稳定队伍,补充数量,提高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措施。
十年巨变,成绩喜人,任重道远,形势逼人。大学英语教学涉及到21世纪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为此,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必须找出差距,不断完善,开拓进取,更上层楼。当前有必要分析在贯彻执行《大纲》中存在哪些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
(一)如何妥善处理培养语言能力与发展变际能力的关系
国外不少学者如Alan Davis,W.P.Mackey等提出,语言教学中存在着“钟摆现象”(pendulum phenomenon),也就是说存在着“片面性”、“走极端”的现象。长期以来,公共英语教学中停留在培养语言能力上,忽略了发展交际能力。有鉴于此,《大纲》强调“重视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非常必要、十分正确的。但近几年来又存在着放松语言能力的倾向。写作是反映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的一种综合能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写作成绩始终处于低谷,徘徊在6分左右,无明显提高。与写作相关密切的语法词汇过去是中国学生的强项,而近年来的平均成绩(百分比值)不超过67%。学生在作文中所犯错误显示英语基本功不扎实,如主谓语不一致,代词人称、数的误用,动词变化及时态用法混乱,词性及搭配错误,汉式英语等等不一而足,拼写错误比比皆是,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语言是交际工具,这一描述揭示了语言的本质,但不全面。比较完整的提法是:语言是交际工具,是符号系统,是思维工具,是文化载体。用这样的语言观去指导教学,就应当通过学习英语语言形式,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训练用英语思维来培养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或称语法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grammatical competence),即对语法的理解和使用能力;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即根据社会环境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即使语言表达符合逻辑关系、语句通顺的能力;策略能力(strategy competence),即使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克服交际障碍的能力。语言能力在组成交际能力的四种成分中处于领先地位,是交际能力的基础。没有语言能力就不可能有坚实基础的交际能力(W.Rivers 1973)。后三种能力借助母语知识和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但汉语与英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符号系统,作为视觉符号系统——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英语是表音文字,毫无共同之处。因此,语言能力必须花大力气,通过系统学习,反复操练才能习得。
见树不见林,这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失误。针对过去英语教学中过分强调句子水平上组织教学的积弊,《大纲》强调在语篇水平上组织教学,要求见树再见林。语篇由若干句子构成,语篇的理解以句子为基础,语篇的整体意义是由其句子意义有机地组合起来。语篇与句子是互补的关系,而非相互排斥。强调语篇教学并不排除必要的句法(syntax)学习。离开了语言用法教学也就谈不上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内容是语言表达的目的,语言是思维表达的手段;重形式轻意义不能达到交际目的,反之亦然。重视准确,忽视流利,固不可取;但另一种倾向也要防止。准确是流利的基础,流利是准确的体现。以阅读为例,理解+速度=阅读能力。经验表明:着眼于语篇水平教学,着手于句子水平训练,先见林后见树,既见林又见树,用法与使用,准确与流利,齐抓并举,防止片面性,不能走极端。
放松语言能力的倾向除了认识上的原因外,课堂教学模式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执行《大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作业性”(task-base-d)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对发展交际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它不包括训练语言形式的活动。近年,国外一批学者提出了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ppp)教学模式,即“呈现新语言”→旨在操练语言的“练习”→“交际运用”。不难看出,这种被Harmer称之谓“平衡活动”(balanced-activities)教学模式既坚持发展交际能力的方向又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与“习得”之间取得平衡。
发展交际能力是一个长期过程,培养语言能力也需要时日,因为语言能力并非一种简单、低级的能力。William Littlewood对语言能力是这样界定的:“学习者能用他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自然而又灵活地表达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在大学英语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了能达到培养目标——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就必须抓好语言能力的培养。
(二)如何正确处理考试与教学的关系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主要有三个功能:作为检验与测量学生是否达到《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的主要标尺,此其一;作为检查和评估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可比性标准,此其二;通过其反馈作用,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宏观指导的重要依据,此其三。一言以蔽之,考试是为教学服务的一种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没有摆正考试的位置,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CET的积极作用,使之产生了一些本可避免的负面效应。
问题之一,以考代教,冲击正常教学秩序。诸如停课备考,题海战术,放弃正常教学,大讲应试策略。能力的培养,并非通过短期强化训练、模拟考试而一蹴而就,而要通过反复训练,长期实践,方可获得。大规模考试中采用多项选择,但在日常教学中不宜多用。从教育的观点,课堂教学要培养三种能力:智力(intellectual power)、想象力(imaginative power)、创造力(creative power)。多项选择难以完成上述任务,以阅读理解为例,简短答问(short answer question)比多项选择见效。考试内容只能抽样,不能覆盖所有教学内容,不能考什么教什么,必须按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参加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他们对《大纲》陌生,有的人手边的大学英语应试指南或试题解析成了教学的主要依据,用应试教学取代素质教育。任其发展,不予纠正,贯彻《大纲》以来所开创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好势头有可能将被断送。
问题之二,盲目攀比,加重教师压力。全国一千多所高等学校,生源、师资、设备、校情差异甚大,不可能同时都达到《大纲》的各项教学要求,也无此必要。《大纲》的灵活性正是着眼于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合理地引进竞争机制,积极进取,提高教学质量,应予鼓励。然而片面追求通过率,盲目攀比,采取一些过头的做法如学完二级的学生就报考四级,采取侥幸心理试图通过,再如加班加点、物质刺激等等,都不足为训。
问题之三,考风不正的现象有所抬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实施之初,考风很好,推动了学风建设。但近年来,考场违纪,时有所闻。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既要加强宣传,防患未然,又要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是课堂,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要把主要精力投入下列八个方面:吃透《大纲》,深钻教材,加强集体备课研究课堂技巧与教学模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与教学结合的科学研究,教书育人改进学风,增添硬件开发软件。
(三)如何达到《大纲》规定的最终教学目的
《大纲》规定的最终目的——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要通过两个教学阶段才能完成,即基础阶段与专业阅读阶段。取得四级证书绝不意味着大学英语学习的结束,仅仅是完成基础阶段学习的一种标志。有些学生认为四级证书到手,大学英语学习可以罢休,出现两年热,两年冷的现象;书到用时方恨少,毕业时不能以英语的工具,获取所需的专业信息。社会上也有一种误解,对四级证书的含义期望过高,他们要求四级证书获得者能熟练阅读翻译技术资料,甚至具备较强的口头交际能力。1992年部分工科院校进行了摸底测试调查研究,结果有近1/3的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在阅读本专业书刊方面存在着困难,甚至很大困难。为此,理工科学生通过四级考试后,主攻方向应该是专业阅读。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科英语组已完成了《大纲》专业阅读阶段的补充文件,应尽快付诸实施。综合大学英语组在近几年也进行了有关专业阅读的调查研究,正在根据具体情况,拟订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