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社会科学信息需求特点分析及对策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对策论文,当前我国论文,需求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前言任何信息机构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社会的信息需求密切相关,在社会科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推动社科信息交流的强大动力是用户的信息需求。由于社科信息用户的需求随时代的进程不断变化,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科学信息需求的新特点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对于我们有效地开展社科信息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当前我国社会科学信息需求特点分析
1.1 社科信息需求日益高涨
用户的信息需求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巨大影响。随着当前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市场、经济、管理、劳务、金融等方面以及综合性论证的情报需求大量增加[1]。例如,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的生产者要不断开发新产品,产品的销售者要确定市场的潜力和资源,了解新产品的性能和消费者的需求,产品的购买者要货比三家,这就必然导致市场信息和经济信息需求的迅速增长。而社会的变革,又使人们产生获取有效管理信息资源的愿望[2]。对党政领导来说,正确的决策再也不能靠过时的经验性决策,必须以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而有关决策管理方面的准确信息为决策的社会化、民主化、科学化开辟了道路。对取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农民来说,政策法规信息、产供预测信息、经营管理信息是他们致富的保证。对城镇居民来说,为提高生活质量,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商品、劳务、教育、金融、文体等社科信息。总之,当前的社会,不仅用户对社科信息需求量正在迅速增长,而且社科信息用户队伍也在迅速扩展。
1.2 社科信息消费逐步市场化
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下,人们对社科信息的消费和物质消费相似,在很大程度上由国家计划调节,统一管理,消费者缺乏主动权,往往是生产者提供什么,消费者就消费什么。而社科信息生产者又缺乏市场机制引导和调节,只按国家计划统一生产,因而往往脱离消费者需要的实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用户至上”的物质产品销售观念的确立,社科信息产品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生产型逐步向服务经营型转化,表现为人们对社科信息产品的选择性大大增强,一部分适销对路的社科信息产品倍受青睐,供不应求,而另一部分不适应需求的社科信息产品却遭到冷落,无人问津[3]。在1995年6月20日广东省社科情报学会举办的“社科文献信息开发交流会”上,凡是与市场、商情、产品等联系比较紧密的信息产品数量、品种增长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好;凡是与市场、商情、产品脱节的信息产品数量、品种少,发展慢,经济效益差,甚至只有投入没有产出[4]。
1.3 社科信息需求强调新颖高效
在加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信息的效益与其所提供使用的时间快慢成正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要求有一个能够高速传递社科信息的交流系统,以保证信息的时效性。1988年对全国社会科学情报用户需求调查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您常查阅的文献年限”中,1年以内的占82%,2~3年的占70%,4~5年的占48%。显然,求新心理是社科情报用户的共同需求规律[5]。在经济领域,由于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为掌握主动权,企业家都非常重视利用快捷的大众媒介和现代通讯工具获取急需的各种社科信息。据中日两国学者在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调查,中国市民获得商品信息的媒体中,电视广告占第1位[6]。又据1982年对上海市800名职工的调查,在他们每天的文体活动中,看电视、听广播占的时间比例最大,而阅读书报杂志屈居第二。在偏远的农村,电视、广播更是倍受欢迎[7]。
社科信息用户明显存在追求高效益的需求心理。这一点不仅表现在用户在信息需求中普遍遵循“省力法则”[8],而且尤其表现在用户普遍需要经过筛选、深加工的高效信息,而不仅仅是原始文献或文献线索。如领导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之前,往往需要这一问题的调查材料或有关决策的论证报告;企业在开发新产品之前往往需要对产品市场前景的预测信息;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家需要“诸葛亮式”的人物为其进行信息策划。据1996年4月11日《报刊文摘》报道,当今不少企业养有一班吃“闲饭”的人,其实他们就是企业的“信息智囊”。而社会上各类信息咨询机构,如广告公司、点子公司、策划公司,更是针对用户问题提供有深度、高价值的信息服务。追求信息的高效益还表现在用户对有偿服务的态度上。据调查,59%的农民和70%的乡镇企业厂长同意对信息服务收费[9],但要求信息准确、提供及时、价格合理。又如虽然计算机检索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对之期望很大,但实际利用者仍然很少,原因之一是费用太高。
1.4 社科信息需求结构呈现多样化
江西省赣州市图书馆报刊阅览室1991年对115位读者的调查表明,读者来图书馆的目的不仅仅是借阅图书资料,而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了解国家政策法律及国内外形势、找个读书的地方、消遣娱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商业行情、探求致富门路、提高写作能力、扩大知识面等13个方面[10]。更多的研究表明,由于社科信息用户的需求受社会环境和用户本身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结构。表现为:不同目的的信息需求并存,如研究性需求、求知性需求、证实性需求、解疑性需求、娱乐性需求;不同持续时间的信息需求并存,如长期的、短期的和瞬时的信息需求,以及不同学科的信息需求并存;不同载体的信息需求并存;不同交流渠道的信息需求并存;不同文献类型的信息需求并存;不同信息产品和服务方式的信息需求并存;不同语种的信息需求并存等等[11][12][13]。
1.5 社会科学研究对社科信息需求出现新趋势
1.5.1 用户的情报需求同国家的社会现实日益紧密
由于当前社会科学的功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科学不仅有理论、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具有管理、咨询、决策和超前功能。我国社科研究的重点已从书院的纯学术研究转而面向社会任务和现实问题,参与经济建设和政策决策研究,应用性研究日益加强,使用户的情报需求同国家的现实任务更加紧密。
1.5.2 社科信息需求与社科发展特点趋同
当前社科信息需求与社科发展的趋同性非常明显,表现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精密化使用户对数据模型方法需求增长;社会科学研究的多维性使用户对综合性、跨学科的信息需求增长;社会科学的微分化趋势使用户需求向专门化方向发展;社会科学的新思维、新方法使用户需求呈现广泛性和多样性[14]。
1.6 管理决策人员对社科信息提出新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中,管理决策系统对社科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主要需求是:适应市场经济规范性特征,需要导向性社科信息,如政策信息、法律法规执行信息、行政调控信息。适应市场经济联动性特征,需要宏观性社科信息;微观信息已不适应大市场、大竞争的需要,领导在决策中对此类信息需求相对减少,而对宏观战略方向性信息需求相对增加。适应市场经济开放性特征,需要多极性社科信息;包括本单位和外单位、本地和外地、国内和国外的信息。适应市场经济竞争性特征,需要咨询性社科信息,包括意见建议、综合述评、论证报告等[15]。
1.7 企业对社科信息需求有了新发展
1.7.1 内容上以应用型社科信息为主
过去一段时期,企业需要的多为科技信息,近年来这一状态已经改变。据1996年6月26日《中国物资报》报道,当前我国企业急需六种信息:一是政策信息;二是开发新产品的信息; 三是人才、技术交流信息,尤其是管理、技术、供销三种人才信息;四是改革信息;五是法规信息;六是金融投资信息。又据1994年对北京窦店镇60家乡镇企业的调查显示,乡镇企业最需要的信息类型依次为:原材料供应与价格(26家);市场需求(25家);产品价格(24家);国内同行现状(19家);领导决策、企业管理(16家);国家经济政策(16家)等[16]。
1.7.2 范围上以竞争情报为中心
商场如战场。随着我国改革的步步深入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要求企业决策者必须掌握市场动向、供求状况、消费趋势、技术与产品水平、竞争对手的实力和情况、竞争环境、有关法律法规等与竞争有关的大量信息,才能科学而正确地决策,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7.3 来源上重视非正式渠道
目前大中型企业决策的主要信息源包括以下四方面:一是通过报纸、会议等方式获知有关国家宏观政策信息;二是客户的直接反馈和要求;三是经常而全面的市场调查;四是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相互合作中获取信息[17]。
1.8 农民对社科信息的需求正在崛起
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民在致富的道路上切身体会到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并自发地掀起“信息热”。如江西省龙南县图书馆实行公开办证后,农民闻讯蜂拥而来,仅一年就办理2683个借书证,其中80%是农村人口[18]。在信息需求内容方面,农民不仅需要投资少、见效快的实用科技信息,而且大量地需要经营、管理和销售等社科信息。据河南省农调队的调查,在市场经济下,64.3%的农民非常需要一些组织为他们提供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服务。又据1996年3月3日《科技文摘报》报道,目前农民希望建立的六大农村市场中,首当其冲是农村信息市场,该市场要能为农民提供农副产品的产供预测、产购销引导和各类信息咨询等。另据1996年4月2日《中国城乡金融报》报道,湖北省襄樊市出现农民进城抄政策的现象,表明农民对有关农村政策的信息需求也十分迫切。
与农民的需求热情相比较,信息组织为农民服务显得苍白无力。河南省农调队的调查表明,74.3%的农民通常是通过看电视获取信息,听收音机获取信息的占60.7%,而通过当地信息组织获得信息的仅占3.6%[19]。
1.9 居民的社科信息需求市场广阔
过去一个时期,社科信息组织只强调为领导和科研人员服务,忽视了面向企业、农民和居民的信息服务。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是最大的信息用户,从80年代后期开始,发达国家的数据库多以满足家庭及社会需求为主。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居民信息需求在总体上还不旺盛,但从长远看,这部分需求市场广阔,前景无限[20]。当前我国居民对社科信息需求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商品供销、股市行情、教育培训、职业选择、文体娱乐、生活消遣、社会动态等方面。由于现代科技为社会提供了发达的大众媒介、先进的通讯工具和信息载体,加上社会上大量信息咨询机构的存在,所以,我国居民的大部分社科信息是通过社科信息组织以外的上述各种渠道获得的。
2 当前我国社会科学信息需求的对策探讨
针对以上我国社科信息需求在宏观和微观上出现的新特点,我们认为拟采取以下对策:
2.1 以需求为导向,确立社科信息业今后的奋斗目标
社科信息组织是适应社会需求产生和发展的有机体。当前我国社会对社科信息需求的日益高涨为步履艰难的社科信息业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下,公益性社科信息机构高枕无忧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方面电子信息服务业和新兴的信息产业以其快速高效、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向传统的信息机构(包括社科信息机构)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另一方面国家对这些信息机构的投入相对减少,竞争日益激烈,社科信息机构只有以需求为导向,不断向社会提供优秀的信息服务,才能赢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使自身得到更大的发展。为此,我们认为今后社科信息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科信息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功能社会化、结构网络化、信息生产和服务逐步产业化、手段现代化的,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经济建设的社科信息服务系统。这个系统的服务对象不仅是领导和科研人员,而是以经济建设为主战场的全体社会用户。
以往的用户研究对社科信息用户需求重视不够。实际上,由于社科信息用户与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更为密切,他们的信息需求比自然科学信息用户需求更为复杂,时代性更强,所以,更应该加大力度深入研究。因为只有充分掌握社科信息用户的需求特点和规律,才能在合适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向对口的用户提供准确的信息。
2.2 开拓创新,加强协作,形成广泛联合的社科信息开发、提供保障体系
以需求为导向,必须开拓创新,按信息需求、传播和利用的最大效益来优化系统结构,强化服务功能。目前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调整信息服务内容。针对当前市场、经济、金融、劳务、决策等信息需求量的增大,我们要加强对相应领域社科信息的搜集、整序和提供。第二,加快传递速度。针对用户强调信息新颖性的特点,加强新到文献的快速通报,组织信息沙龙和信息交流会,组织信息扶贫队下乡,录制播放录音资料和电视专题片,开展电话咨询服务等。第三,深入开发信息资源。根据用户对深度加工信息产品的需要,社科信息人员应提高信息分析能力,提供数据模型、内容分析、咨询建议、经营点子、论证报告、市场调研等信息服务。第四,综合利用信息资源。根据用户对宏观导向信息、竞争信息的需求,加强信息综合能力,提供更多的社会环境研究信息、社会发展趋势预测、市场竞争综述报告等。第五,开展多元化信息服务。对于少数需求量大的信息产品,可以进行大批量的规模生产,但由于用户需求结构的多样化,目前主要应开展多品种、小批量的多元化信息服务,尤其应重视开展灵活对口的信息咨询服务。
以需求为导向,就要改变以本部门资料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应该认识到最基本的能力并不是本所(馆)的资料,而是联合开发信息资源,选择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进而还要打破以传统文献(纸载体)为工作对象的思维走势,只有对分散在社会各部门的各种载体的信息资源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信息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充分挖掘、揭示和利用,以信息内容为工作对象,才能使社科信息组织真正成为联接用户和社会信息环境的界面和枢纽[21]。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在作好基础工作的同时,要超越自我,主动加强与信息业同行和社会各界的协调合作,不仅要能够联接和利用社会各界的社科信息资源,而且要善于利用各界力量充分开发这些资源,共同开展信息服务。例如,可以与政府信息机构合作,联合开发用户急需的政策法规、宏观管理信息资源;可以和大众媒介与电讯部门合作,利用其先进的信息技术,联合设立信息咨询台、信息服务窗、专家热线等,同时也可获得更多的声像资料和最新信息;可以与社会咨询机构合作,将自身的静态信息和专门咨询机构的动态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实现信息的效益。可以与社科信息用户中的专家学者合作,共同开发深层次的增值信息产品;可以与企业合作,通过提供信息业务指导获得他们的资助,并建立专家档案,通过中介服务,为企业提供“信息智囊”和各类人才。
2.3 以效益为中心,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社科信息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在市场经济对社科信息需求强度不断增大的压力下,社科信息组织为追求开发信息资源的高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必定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以效益为中心要求国家加强对信息业(包括社科信息业)的宏观控制。对策是:改革现行信息业管理体制为部门所有、地区封锁的局面,建立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国家信息管理中心,使之成为统管各部委、行业、系统(包括社科系统)、地区的强有力的职能机构,主要职能是:从信息利用的最大效益出发,对全国信息大系统实行统一规划、协调和管理;审批各部委、系统、行业和地区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形成“个体专一,总体多样”的全国信息资源总体布局;以资源共享为目标,建立跨部委、跨系统、跨行业和跨地区的信息服务网络;掌握和分配国家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投资经费,形成投入与贡献的利益平衡机制;制定国家信息政策法规,确立以信息服务效益为主的评估标准和奖罚制度[22]。
以效益为中心要求社科信息机构微观上放开搞活。对策是:建立以效益为中心与任期目标相结合的所(馆)长负责制;在社科信息机构实行“一所两业”与“一所两制”。前者是指一般性服务,如书刊借阅、二次文献编制等采取无偿服务,而个别服务,如信息咨询、信息策划、定题服务等采取有偿形式。后者是指机构仍为公益性质,在为科研和领导服务为主的同时,积极鼓励一部分人探索社科信息工作产业化的途径,以信息资源优势为依托组建信息开发公司、点子公司、策划公司、经济与生活信息数据库等。开展有偿信息服务要了解用户心理,不要过早指望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开始可采取低价策略甚至无偿服务,坚持以有特色的优质服务吸引用户,扩大影响,进而获得经济效益。
2.4 面向未来,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培养高素质的社科信息专业人才
以需求为导向,就要迅速改变社科信息工作手段落后、重复分散、效益很低的落后现状。只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各种社科信息计算机化、数据库化、网络化,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益[23]。为此,首先要加强宣传,说服领导投资进行现代化建设;其次在网络和数据建设中加强与其他系统(如科委、计委、经委、教委等)的协作,并尽快与Internet联网,以降低成本,避免重复;第三,要防止“重硬轻软”现象,加强有特色信息产品和数据库的开发建设;第四,现代化建设要遵循“全面规划,效益优先,重点突破,稳中求快”的原则。
建立手段现代化、服务高效化的社科信息系统,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队伍。针对目前社科信息专业队伍的人才缺陷,今后要加强对三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是社科信息研究人才,要求系统掌握社科领域某一学科知识和社科信息专业知识,能对相应领域用户提供深层次、高质量、多样化的信息服务;二是社科信息技术人才,要求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方法与手段和社科信息专业知识,成为社科信息现代化的技术骨干;三是企业信息高级人才,要求具备系统的经营管理知识、坚实的社科信息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其培养目标应是未来企业的信息主管经理。无论造就何种人才,都要强调多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信息智能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