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焦虑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家庭诱因分析_社会问题论文

青少年焦虑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家庭诱因分析_社会问题论文

青少年焦虑情绪衍生的社会问题及家庭诱因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诱因论文,社会问题论文,焦虑论文,青少年论文,情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8)03-0066-05

焦虑是人类最普遍的心理疾患,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目前焦虑情绪均有泛化之势。据悉,美国有3700万人带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其中1/4者还必须接受专业治疗。更为严重的是,这类心理疾患已泛化至青少年人群。美国国家健康和人类服务中心、国家毒品戒除及精神健康服务局的数据显示,美国约1/5的青少年正经受着焦虑折磨,其身心均遭到严重损害[1]1-2。

目前我国焦虑情绪者的比例大致与美国相当。据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中国城市非精神科病人抑郁、焦虑及抑郁合并焦虑症状患病率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的非精神病患者中,出现抑郁、焦虑症状者大约占总数的25%。其中,青少年所占比例甚大。就总的情况而论,目前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已超过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占21.6%-32.0%;大学生占16.0%-25.4%,二者合计为37.6%-57.5%。不仅如此,在众多带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中,带有焦虑情绪者的比率最高[2]。焦虑情绪泛化既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又可能导致其人格反常,进而衍生出诸多社会问题。

一 焦虑泛化衍生的社会问题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焦虑是由可能出现的生活危机或潜在生命威胁引发的恐惧反应。任何可能危及情感及身体安全的事物均可能引发个人的恐惧反应,进而使其出现紧张和焦虑情绪。目前在青少年人群中,因焦虑情绪泛化引发的社会问题很多,其中最严重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一)自杀问题

自杀是个人有意伤害自身身体,以达到结束其生命的行为。据中国第一个民间预防自杀活动小组创办人肖敬透露,目前我国平均每两分钟就有9人有自杀行为。在15—34岁年龄组青少年中,自杀已成为其死亡首因[3]。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的自杀率每年约为30/100000,是全球自杀率年均水平的3倍,超过全球已报告自杀人数的40%。就年龄特征而言,75岁以上人数最多,15-34岁则为自杀小高峰年龄段;就性别特征而言,女性自杀率又比男性高30%[4]。

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很多,其中心理、情绪问题是首要因素。由于近年来该人群的心理问题日益呈现出强烈的躯体化趋势,因而心理、情绪障碍导致的自杀行为日渐增多。同一调查表明,焦虑情绪是青少年自杀意念产生的重要因素,长期且高水平的焦虑将导致青少年的反常行为。该项调查还发现,在年龄12-18岁的1576名被调查者中,1/3的人长期受焦虑情绪困扰,其中16%的人有自杀意念,9%的人曾有自杀行为[4]。

自杀是一种反常的社会产物。虽然就表象而论,自杀是个人对自身生存与否的自我选择,但就实质而论,自杀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却极为严重。它不仅会造成人口非正常死亡,为社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对旁观者造成强烈心理冲击并形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不仅如此,自杀率过高还将影响一个民族的世界形象,并在国际社会中留下不良的民族印象。

(二)暴力问题

暴力是个人故意使用身体力量对他人实施侵害的侵犯性行为。近年来青少年暴力事件不断增加,即使是在昔日平静的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也在增多。仅以2004年10月10日《成都商报》披露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当年的调查为例。该中心的调查显示,约34.5%的中小学生曾卷入过暴力事件,且其中男生又多于女生。

该中心的研究表明,暴力行为与青少年的精神情绪,特别是焦虑情绪有关。焦虑情绪高者心理压力更大,同时其紧张情绪也更多。按照精神分析论的观点,紧张与焦虑将引发个人强烈的内心冲突,从而增加个人的心理压力。为了减轻心理压力,个人必须寻找宣泄出口,以缓解其焦虑和压力感受。而暴力则是宣泄焦虑和压力情绪的最便捷途径,通过暴力行为,个人高度积聚的焦虑感会快速降低,从而可以暂时减少其压力情绪。特别是在缺乏正常宣泄渠道的情况下,个人尤其会将暴力行为作为焦虑和压力的宣泄出口。由于青少年思想、情感欠成熟且行为自控能力较差,因而极易选择最便捷的暴力方式,以宣泄自身的焦虑情绪。

毫无疑问,暴力是一种越轨、犯罪行为,它对社会的破坏性不仅直接、明显,而且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恐慌,从而阻碍社会的正常发展。

(三)吸毒问题

吸毒是个人随意使用如海洛因、鸦片、大麻及其他违禁成瘾药品的行为。近年来吸毒已成为严重社会问题。据国家禁毒委员会透露,目前我国吸毒人数总体增加。至2006年已强制戒毒26.9万人次,劳教戒毒7.1万人次。值得注意的是,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青少年所占比例已超过总数的70%[5]。

造成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很多,其中焦虑、抑郁等情绪因素则甚为重要。毒品是一种精神性药物,从作用上看可分为镇静剂、兴奋剂、致幻剂三类。而无论使用哪类毒品,均可暂时改变人的情绪,使人产生兴奋、幻觉并带给人以快乐感受。

有关研究认为,日常生活挫折可能导致人的焦虑心理,部分人为了消除其焦虑可能会使用毒品。调查发现,多数吸毒者在吸毒前曾在升学、就业、恋爱、婚姻等方面受挫,而挫折导致的焦虑、悲观心理又使其无力自拔。为了摆脱自身的焦虑和抑郁,部分人开始吸毒,并试图从中寻求解脱[6]156-157。

勿庸置疑,毒品对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轻者将危及个人健康,磨灭和消亡个人意志并毒害个人生命。重者将降低民族的人口素质,为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了社会的安宁与和谐,必须对导致青少年焦虑情绪的相关诱因进行研究,以便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青少年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二 焦虑情绪的家庭诱因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导致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因素很多。无论是先天生理、后天人格还是外部成长环境,均可成为焦虑情绪的诱发根源。而在众多外部成长环境诱因中,家庭诱因影响又尤为明显,是导致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关键因素。家庭因素是青少年人格形成的重要环境因素,青少年最初的情感和认知发展无一不受家庭影响。尤其是亲代的情感和行为模式,对青少年情绪和人格的形成更是至关重要。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琼格所言,“个人最初完全是生活在家庭中父母的无意识中的”[7]。总的说来,导致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家庭诱因大致有如下一些。

(一)亲代婚姻解体

亲代婚姻解体是青少年焦虑情绪产生的重要诱因,个人因此产生的紧张和压力水平仅次于亲代死亡。这种紧张和压力情绪还可能长期延续,甚至伴随个人终生。20世纪后期美国一项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亲代婚姻解体和子代焦虑情绪间有着极高的相关关系。该项研究的负责人朱迪思·沃勒斯坦和桑德拉·布莱克斯利认为,亲代婚姻解体带给子代的焦虑情绪大致表现在以下方面。

1.“昏睡者效应”

沃勒斯坦等人发现,亲代婚姻解体对子代的影响是长期的。即使在亲代离异15年后,因父母离异造成的心理打击对19—23岁人群仍有影响。虽然处于该年龄段的青年已开始与异性交往,但由于经历了父母离异,多数人在与异性交往时均带有焦虑情绪。调查发现,虽然1/3的人曾做过精神治疗或心理咨询,但焦虑情绪仍不能完全消除。沃氏将这种潜在焦虑称作“昏睡者效应”,并认为“昏睡者效应”将伴随许多人终身。

2.分离焦虑

亲代婚姻解体会使青少年产生分离焦虑,其中3/5的人有被父母抛弃的焦虑感觉。虽然亲代离异后会以探视方式与子代保持联系,但子女在青春期后对父母的需要却可能增强。调查发现,34%的人在青春期间曾试图与分离的父或母共同生活,但最终又回到了原来的家。沃氏等人认为,与亲代分离会带给子代以极度的焦虑,这种焦虑大多源于与依附对象或安全象征物的时空分离。这种时空分离会使子女产生无尽的焦虑心理,而这种焦虑心理还可能泛化至其他分离场景。一旦生活中出现分离现象,青少年的焦虑情绪即会被激活。

3.交往障碍

交往障碍大多发生于未成年。沃氏等人发现,亲代离异时年龄小者所受影响最大,其焦虑情绪还可能达到极臻。不仅如此,亲代离异的情感创伤也很难愈合,并可能加深该人群的自卑心理。由于担心遭受同龄人歧视,许多人会逃离人群独处,而孤独反过来又会加深其焦虑情绪。孤僻和社交恐惧会妨碍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即使在成年后,多数人仍带有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

4.行为问题

与正常家庭同龄人相比,离异家庭子女的行为问题更多。许多人不仅会在14岁前使用毒品和酒精,而且女孩的性经历也更早。部分人会将毒品和酒精当作消除焦虑的安慰剂,并试图从中获得精神解脱。此外,亲代离异的沮丧心理会使女性在性行为上表现随意,但面对异性的承诺多数人又怀有戒备心理。沃氏等人发现,即使在亲代离异10年后,41%的人仍有行为问题。多数人在校成绩平平且行为欠佳,继而又带着焦虑和愤怒情绪进入成年[7]。

总之,亲代婚姻解体的确是导致青少年焦虑的一大诱因。如果用“紧张情绪量表”测量,其压力分值将高达73分,即仅次于父母死亡的最高分值——100分[1]7!

(二)“代内暴力”及“代际暴力”

“代内暴力”和“代际暴力”是导致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又一家庭诱因。在一个由亲子两代构成的家庭中,若按代际层次划分,家庭暴力通常有两种。第一种为“代内暴力”,第二种则为“代际暴力”。“代内暴力”是发生在同代人间的家庭暴力,如夫妻间的拳脚相向,兄弟姐妹间的打架斗殴。“代际暴力”则是发生在两代人间的家庭暴力。其中既包括亲代对子代的暴力行径,同时又涵盖子代对亲代的暴力行为。

虽然家庭一向被视作安全港湾,但家庭存在大量暴力也是不争事实。无论是夫妻、兄妹的“代内暴力”还是亲子间的“代际暴力”,均可能增加青少年的焦虑心理,并带给他们以不良情绪体验和高强度的紧张。紧张情绪将使青少年变得焦虑不安,同时也会改变其人格特点。在那些暴力频繁且成员关系紧张的家庭中,青少年焦虑情绪极高,其自主神经控制也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

1.“代内暴力”

“代内暴力”有两种。一为发生在亲代间的“代内暴力”,另一种则为发生在子代间的“代内暴力”。而无论“代内暴力”以何种形式出现,均可能影响青少年的情绪,对其形成高水平的心理压力。因为在“代内暴力”发生的过程中,双方激烈的身体对抗会带给青少年以极大的视角冲击和高强度的紧张体验,使其情绪受到震撼并继而出现焦虑心理。

首先,发生在亲代间的“代内暴力”会打破家庭的平衡,从而让子代感到恐惧和惊慌。尤其是亲代暴力带给他们的痛苦感受,会使青少年遭受严重打击。面对父母的相互攻击,许多人会产生极度惊慌。在那些亲代暴力频繁的家庭中,子代情绪总处于焦虑状态。许多人必须时刻应对亲代可能发生的暴力争斗,并承受由此带来的心理负担。毫无疑问,在亲代纠纷频繁且“代内暴力”较多的家庭中,子代焦虑情绪甚至比离异家庭子女更高。

其次,发生在兄弟姐妹间的“代内暴力”会损害双方的亲密关系,使青少年产生焦虑心理。在那些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中,“代内暴力”经常可能发生。一般而言,这类暴力的实施者多为年龄较大、体力较强或被父母偏爱的子女,而遭受暴力侵害者则可能是年龄较小、体力较弱或不被父母重视的一方。就性别差异而言,实施暴力的男性多于女性。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这类“代内暴力”由谁实施,均可能引发双方的焦虑情绪。对于暴力实施者而言,虽然通过暴力可以使自身焦虑水平暂时下降,但由此可能产生的后果(如担心受到父母责罚,担心被受害者报复)却又会引发其新的焦虑。至于被侵害方,则可能因尊严受损而出现焦虑情绪,并导致严重的挫折心理。

2.“代际暴力”

“代际暴力”也有两种。一为亲代对子代的“代际暴力”,即“上对下”的“代际暴力”;另一种则为子代对亲代的“代际暴力”,即“下对上”的“代际暴力”。无论“代际暴力”以“上对下”还是以“下对上”的形式出现,青少年均可能产生焦虑感受并失去心理平衡。

首先,当“代际暴力”以“上对下”形式出现时,处于较高代际层次的亲代会借助父母权威对子代实施暴力,处于较低代际层次的子代由于对亲代的人身依附则可能成为暴力的牺牲品。而这种代际暴力的受害者一般又以未成年人居多。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目前美国每年有数千未成年人因遭受亲代暴力而必须住院治疗,另有2000-3000名青少年被亲生父母杀害。仅2000年就有90万人不同程度地受到亲代侵害,而在遭遇这种“上对下”暴力的青少年中,多数人均带有焦虑症的病理特征。这类病理特征涉及范围很广,其中大致包括创伤后精神失调症、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惊恐症、惧怕症和综合焦虑症等等[1]58-69。虽然我国目前无相关统计数据,但“上对下”“代际暴力”仍普遍存在,而青少年由此产生的焦虑情绪也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其次,当“代际暴力”以“下对上”形式出现时,处于代际下层的子代会对亲代实施暴力,而处于代际上层的亲代反而会成为子代暴力的受害者。一般而论,“下对上”的“代际暴力”大多发生在子代业已成年或亲代对子代暴力持容忍态度的家庭中。然而,不管这种暴力是源于子代的持恃强凌弱,还是亲代对子代的姑息、容忍,多数人在实施暴力后均会产生严重负罪感并经受强烈内心冲突,进而增强其紧张、焦虑程度。

(三)亲代期望压力

亲代期望压力是导致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另一家庭诱因,望子成龙几乎是所有家庭的共同特性。特别是在社会流动加剧且阶层地位变更频繁的今天,亲代对子代的期望压力更是与日俱增。父母不仅希望子女阶层地位上升,而且还希望其能为自己圆梦。

虽然高水平的期望压力能刺激个人的成就动机,但成就动机强者其焦虑心理也可能更大。一般而言,焦虑情绪高者对成功的追求更迫切,因为只有极度的成功追求行为才能缓解其心理压力,使其可以根据自身成就评估自我价值。然而,过度的成功追求反过来又会加深青少年的焦虑心理,使焦虑情绪在“焦虑—成功追求—焦虑”的恶性循环中达到极致。换言之,强制性行为和完美主义理念虽然可以刺激青少年进取,但同时也可能使其对自身产生非理性的要求,进而形成与焦虑有关的不良人格。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对子代的过高期望是亲代实现自身梦想的特殊表征。在这种情况下,亲代极可能将自身焦虑转移给子代,并让子代为自己承担心理压力。

在亲代期望压力过大的家庭中,亲子关系多处于紧张状态。亲代试图迫使子代达到其期望目标,而达到该目标的心理压力又使得子代总试图逃避。压力和反压力的矛盾会引发亲子冲突并增加两代人——尤其是子代的焦虑感。因为在两代人的代际对抗中,子代无疑处于弱势地位。由于无法与强势地位者抗衡,处于弱势地位者焦虑感受势必更多。

(四)亲代教养误区

亲代教养误区也是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家庭诱因,特别是在采用严厉教养方式的家庭中,青少年的焦虑情绪还会更大。中国传统的教养方式是专制的,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即是家庭必须严格管教子女的醒世恒言。父母一向认为“黄荆条子出好人”,对待子女必须棍棒加身,才能促使其成材。即使不采用棍棒威逼的管教形式,严厉的斥责总是在所难免。

然而,专制的教养方式不仅会损害子代自尊,而且还会使其丧失自信。缺少自信者面对失败会产生挫折感,行事也会不太果断,因而很难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更为重要的是,这类教养误区会使子代产生极深的焦虑感,导致其人格不良。因为如果亲代的教养方式是刻板的、严厉的甚至带有极大控制性的,那么必然会为子代设立一整套专制的行为规范,迫使子代按其设置的方式行事。但是,处于专制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可能形成强迫性人格,而具有强迫性人格特征者的焦虑水平也极高。

不仅如此,处于亲代严格控制下的个人在行为上还可能是被动的,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由父母为自己做出安排,而不是按自身对事物的理解来行动。这类不良人格反过来又会增加青少年因不会独立而产生的忧虑心理,进而加深其焦虑感受。

此外,在对子代持严厉管教态度的家庭中,亲子两代在情感上均可能处于压抑状态。父母总以刻板、严厉的面孔对待子女,唯恐在子女面前丧失尊严。多数人很少会情感外露,同时也不鼓励子女表达感情。情感封闭不仅可能增加子代的内心焦虑,而且在遭遇情感冲击时,其焦虑水平还可能增高。

(五)亲代自身焦虑

导致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另一家庭诱因是亲代自身的焦虑情绪。由于子代最初的学习行为是经由模仿产生的,因此,亲代的焦虑模式及行为习惯也会成为子代学习的模本。一般而言,如果亲代自身带有焦虑情绪,那么,则可能用自身的负面看法去影响子代,使其产生“世界是不安全的”观念,从而引发子女对外部世界的焦虑感。为了确保子代的安全,带有焦虑情绪的父母还会为子女设置非理性的限制,如不许与其他人交往,不许发展父母认为不安全的兴趣等等。然而,过多负面信息和行为限制会加深青少年的危机感,从而引发其内在焦虑。

由于近年来青少年非婚性行为增多,由此而产生的如少女怀孕、性病感染等负面事件无疑也增加了亲代的忧虑。特别是那些自身带有焦虑情绪的父母,其忧虑心理还会更大。为了让子女免受伤害,部分人会禁止子女与异性交往。值得注意的是,对子代性行为的过度焦虑将导致焦虑的代际转移,从而将不良情绪传递给子女。子女进入成年期后有关性的焦虑还可能增加。一方面,性意识觉醒促使青少年与异性交往;另一方面,许多人又缺乏与异性交往的安全策略。部分人会对异性产生恐惧心理,并千方百计压抑自身情感。强烈的内心冲突可能加深青少年的心理焦虑,进而影响其恋爱、婚姻及家庭生活。

完全可以肯定,处于深度焦虑中的个人在性意识觉醒状态下行为判断力还会降低,而判断力降低又正是促使其在性行为上冒险的关键所在。因为受父母约束且决断力差者可能更缺乏降低性压力的相应方法,而在面临高危性行为时也更可能忽略父母的警告。

总之,亲代焦虑可能从多种渠道传递给子代,从而导致焦虑的代际转移。焦虑水平高者必然会为子女创造一种紧张的生活环境,而处于高紧张生活环境中的青少年心理压力无疑会很高。为了应付紧张的日常生活,许多人甚至会关闭其他的功能系统,并将情感压抑、社会冷漠和现实脱离等非正常手段作为自我焦虑的防御机制。错误的防御机制不仅不能减少青少年的焦虑心理,反而会使其丧失正常生活能力。

按照洛森费尔的观点,亲代焦虑情绪过高导致的高压力大致表现在以下方面:亲子两代均感到时间太紧;亲代感到承担的责任太重,子代感到学习的东西过多;亲代缺乏耐心,情绪急躁,子代缺乏休息,神经无法放松;亲代对子代期望过高,子代对事物期望过高;亲子两代均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亲子两代均感身心疲惫并伴有严重失落感;亲子冲突经常发生[8]。

三 家庭如何消解青少年的焦虑情绪

首先,父母应减少离异对子代的精神伤害,淡化离异对子代的影响。为了消除离异的负面情绪,与子代分离方应保持与子女接触并履行相应义务,以减少子女的被抛弃感。就保护子代的视角而论,离异并非解决夫妻争端的最好方法。虽然离异可以暂时消除夫妻纷争,但离异始终是发生在家庭中的消极变化。家庭结构从此将不再完整,习惯的生活氛围也将被改变。而这一切均可能导致子代的焦虑情绪,影响其人格健康发展。为了保护子代不受影响,离异前应做好子女的思想工作。离异后应注意子女的情绪反应,尽量弥合子代的心理创伤。

其次,父母应彻底消除暴力行为,防止因家庭暴力引发子女的焦虑情绪。亲代是子代的行为楷模,因此,亲代“代内暴力”除可能引发子代焦虑情绪外,还易被子女学习、模仿,使子代将亲代暴力当作自身暴力的行为模本,在兄弟姐妹或同龄人中复制。此外“下对上”暴力在许多情况下即“上对下”暴力的重演,所谓“暴力滋生暴力”即是“上对下”暴力转化为“下对上”暴力的写照。为了防止青少年因家庭暴力产生焦虑情绪,亲代应加强自身修养,以便在行为上为子代做出表率。对于那些因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引发的暴力行为,行为人应遏制自身不良嗜好,以堵住暴力的滋生源头。

第三,亲代应摆正自身对子代的态度,避免将子代作为实现自身理想的替代物。父母对子女的才能和智力应做正确评估,并注意对子女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非理性的目标不仅无达成可能,而且还会成为子代的焦虑根源。

第四,亲代应改变自身的教养方式,避免用粗暴方式管教子女。虽然家庭都必须建立行为规范,但过多约束却可能扼杀青少年的创造力,并导致青少年的焦虑情绪。父母应用民主、平等的方式管教子女,压制或过度控制会对子女形成不良刺激。子女的自尊是父母正面鼓励信息的内化,只有赞美和表扬才能激发其潜能。

第五,防止焦虑的代际转移,切忌将自身焦虑传递给子女。为了避免自身焦虑情绪对子女产生影响,亲代应降低自身的紧张和压力水平,更好地扮演子女的角色榜样。亲代应避免在子代教养问题上出现完美主义倾向,切勿让子女感到身心疲惫。

收稿日期:2008-03-14

标签:;  ;  ;  ;  

青少年焦虑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家庭诱因分析_社会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