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林业发展迅速,林业资源的保护是我国林业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与人类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尤其是在当前森林资源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做好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有着现实意义。同时,将林业资源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配合,能够共同促进林业资源的整体进步。本文对林业资源的主要功能进行简要概述,提出合理的措施以提高林业资源的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经济建设
引言
林业产业既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既承担着发展社会经济的作用,也承担着森林系统的生态作用。但在传统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生态保护意识的缺失,林业产业并未起到相应的生态作用。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人们越发重视林业产业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因此,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进一步扩大林业的生态效益,成为各林业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1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提高林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同时也在努力制定法律法规,从法律和政策上保障林业经济的发展。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体系中,主要的支撑产业主要为木材资源开发与旅游资源的利用,二者在新时期都是作为人们生活需求的重要方面,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建设,同时对林业环境保护的影响也比其他产业要大得多。就当前发展体系来看,森林生态旅游业是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有效发展思路。是一个以森林资源为主体的交通、餐饮、商贸、娱乐等为一体的经济体系。而木材则是作为国家建设的刚需在源源不断地消耗着。因此,虽然我国目前林业经济发展现状较为可观,也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根据科学发展观以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林业经济发展仍需要有一个更为绿色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2林业产业相关社会功能概述
林业产业作为人类社会与森林资源的交汇产业,其发展历程是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缩影。而林业产业的社会功能,也由此产生,一方面,林业可以明显的反映出人类行为对生态的影响,从而具备调节人以自然关系、促进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功能;另一方面,通过人类行为可在林区中拯救一些濒危树种,故而林业还具备一定的促进文化发展和延续的社会功能。
3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3.1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实施保护性建设
要实现林业资源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必须在保证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一旦林业资源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受威胁的不仅仅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这就必然要求在对林业产业的管理中,应当根据生态平衡的规律,对林业的发展合理经营,将生态环境的原则作为保护的重要基础。
3.2制定合理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
相关政府要针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同时要制定合理的生态保护制度。林业经济发展需要不同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实现,要培训专业的林业人员对林业资源进行实时观测,林业资源管理等专业人员要对当地林业资源情况进行资料整理和汇总,尤其是对异常情况的处理进行提前方案制定,如火灾,病虫害等会造成林业资源损失的情况,相关人员要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及时监测,可以利用现代监控技术和无人机对庞大的林业资源进行有效观测。我国的林业资源相当丰富,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森林保护制度,严格培养和训练森林保护执法队伍,贯彻落实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要加大对过度开垦和采伐行为的处罚力度,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要采取积极的生态保护措施,共同建设我国森林的良好生态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大力提升森林覆盖率
当前,我国林业资源现状十分严峻,林业资源比较紧张,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改善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应提高森林覆盖率,借助森林防护、义务植树等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效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有效保护林业资源,在退耕还林和速生林等工程建设项目中,要做到深入发展,从而有效保障林业经济的良好性。
3.4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
林业企业想在发展林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完成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就需要加大林业产业生态建设力度。一方面,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林业企业应加大投资力度,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通过大量资金的支持,使林业进行趋于现代化发展,以保障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另一方面,林业企业应将生态建设资金落实到实处,通过人工补植的方式,对林区空隙处补植高等树种,逐步完善林区生态系统结构,使其发展为地被植物、草、灌木、乔木构成的、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以提升林区的生态效益。
3.5强化执法能力,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在林业资源的生态建设及经济建设过程中,林业部门的执法能力直接关系到此项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开展林业执法活动,严厉打击乱征乱占林地的行为,对采石、采沙、采土等活动进行严格的执法和管理,让每一个有关林地征用的行为都能暴露在阳光下,经得起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检验。另外,在执法过程中,不仅应当关注对新行为的整治,同时也应当对过去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整治,使相关人员做到及时整改,保证林业资源的有序发展。同时,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执法能力,使工作人员具备高素质的工作能力以及思想素质,避免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知法犯法的情况,从而保证林业资源能够长远发展。
3.6提升林业资源利用率,增强生产运营管理能力
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要促进林业经济有效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林业生产原则。针对当地水土、气候选择适合的树木进行种植,相关林业单位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您不生产资源配置及后期的开发利用做出针对性的科学规划,你其实现当地的林业经济发展达到最优化。就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个方面展开合理分析,相关营业单位的专业人员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增强林业经济产业的生产运营管理能力,发挥出当地的地理资源优势,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比如在农业发达的地区可以结合林业和农业的共同特征实现农林产业共同向前发展,而在一些适合旅游的林业地区,可以鼓励相关的投资方进行旅游开发投资,以此来提升林业资源利用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产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和森林资源的共同组成,在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生态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传统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再被社会所接受。林业产业不仅需要产生经济价值,还需产生相应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林业的经济发展,通过多种实际措施,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完成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从而促进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双艳.林业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探讨[J].现代商业,2015(29):139.
[2]刘永斌.林业生态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J].科技与企业.2016(23):198.
[3]薛利忠.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林业经济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8(16):173.
[4]马灼兰.刍议生态保护背景下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J].农家参谋,2018(23):97.
[5]王粤.生态保护背景下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0):348.
论文作者:李盛,谢健全,王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林业论文; 资源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产业论文; 经济论文; 我国论文; 生态保护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