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荨麻疹的治疗及护理体会论文_李,丽

急性荨麻疹的治疗及护理体会论文_李,丽

赣榆区疾控中心皮肤病防治所 江苏连云港 222100

【摘 要】目的 通过对98列急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和临床护理,达到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方法:对急性荨麻疹患者采取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输注、抗过敏等治疗,同时结合对环境、用药、皮肤、饮食、心理等方面的护理。结果:98例患者均病情好转。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整体的护理、健康宣教等措施,以对病情的恢复起促进作用。

【关键词】急性荨麻疹;治疗;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758.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163-02

急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皮肤病,俗称“风疹块”,又称“鬼饭疙瘩”,一般都是过敏引起的,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1】。它的症状常是急性发作,初起时像蚕豆或巴掌那么大,患处奇痒抓之有大小不一的风团发生,风团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皮损,可成橘皮样或成地图样损害。病人往往呈红色浮肿片块,有的急性皮损上可有水泡、大泡,称大泡性荨麻疹,有的中央可有紫斑发生,称紫斑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由于发病急,常常给患者带去措手不及的危害,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急性荨麻疹患者在及时对症治疗的同时,临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患者能在疾病初期就能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话,将大大减轻急性荨麻疹对患者的伤害。本单位自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98例急性荨麻疹患者,通过药物治疗与全面护理后,效果明显,现将对此病的全面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98例,其中男39例,女59例,年龄2-68岁,本病发作时间不定,但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峰值在7-9月。大部分患者皮疹以风团为主,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色淡红或苍白、剧痒,风团发生突然,消退迅速,此起彼伏。单个损害存在时间一般≤24小时,少数可长至数天后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或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由于剧痒可影响睡眠,极少数病人可不痒。其中8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症状,6例伴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实验室检查血液常规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皮肤划痕症可呈阳性。

2治疗方法

2.1病因分类

急性荨麻疹病因复杂但大多可找到病因,因此患者入院治疗时,应立即询问病史,根据患者生活环境、工作性质、身体健康状况等进行询问,主要内容包括:○1现阶段感染史(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等),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2发疹前药物使用史,(青霉素、磺胺、呋喃唑酮、维生素B、破伤风和狂犬疫苗等)主要是抗生素类药物;○3食物史(鱼虾蟹、肉类、蛋、奶制品等高蛋白物质)主要为海鲜类;○4吸入物(花粉、动物皮屑。灰尘、气体、尘螨等);○5物理因素(冷、热、光线、摩擦、压力、剧烈运动等);○6昆虫叮咬(蜜蜂、黄蜂、飞蛾等);○7精神因素(精神紧张与情绪波动);○8遗传因素,遗传过敏素质有关。必要时可行血常规、血沉、过敏原检测等检查。

2.2病因治疗

找出病因,去除发病因素,是根治本病的方法,如不能去除则应减少各种促进发病的因素,然后根据病因配合药物对症治疗,使疾病得到控制和治愈。全部病例给予抗组胺药,主要有H1受体拮抗剂(如盐酸左西替利嗪、氯马斯汀、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单独治疗无效时,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H1受体拮抗剂合用或与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联合应用,同时给予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药物(如维生素C和钙剂),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类(可用地塞米松5-10mg肌注或静滴)。对于急性严重病例可用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此疗法一般不宜长期使用。合并腹痛腹泻者给予解痉药物(如阿托品、654-2)处理。对于6例伴有胸闷、气促和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你拟交感神经药(应用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局部治疗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安抚止痒。

3护理措施

3.1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嘱其卧床休息,观察患者皮疹分布部位、颜色、大小、形状、瘙痒程度的变化。有腹泻的注意观察大便的性质、颜色、量及次数。倾听患者的主诉,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观察有无气急、胸闷及呼吸困难等呼吸道梗阻症状,必要时给予吸氧。如发现急性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以防发生过敏性休克。

3.2寻找过敏原

应结合病人病史、生活环境、工作性质、身体健康状况等查找过敏原,如发现对某种食物或药物过敏时,应立即停用,必要时可服用缓泻药物,以促进致敏物排泄。但如正在使用抗过敏药物,应在停药一周后,方可进行过敏原测试指导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护理方案以及有针对性的专科脱敏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环境要求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患者宜处于通风、干燥、温度适宜、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室温宜在20-22℃之间,湿度宜为50%-60%之间【2】,忌封闭、燥热、潮湿、寒冷环境;无蚊虫,对尘螨过敏者,应经常于烈日下暴晒衣物及被褥;病室内禁放花卉,禁止家属及探视人员携带鲜花进行探视;清扫前应洒湿地面以减少空气中的灰尘;指导患者家中少养猫狗等宠物,因为猫狗等宠物的毛、皮屑都可能引起人体过敏,是吸入性过敏的重要因素,同时指导病房保洁人员避免使用浓度过高、气味浓呛的消毒剂;对于工作环境过敏者,可建议其更换工作。儿童忌玩久放不动的毛绒玩具等。;

3.4皮肤护理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瘙痒时不要热敷,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忌用烫水、盐水洗止痒,避免使用沐浴露、香皂等化学用品,因沐浴露、香皂可引起皮肤干燥,加重瘙痒【3】。嘱患者勤换内衣,更换宽松柔软棉质透气的衣服,避免化纤及毛质品衣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刺激皮肤,加重瘙痒。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清洁。全身大面积皮肤损害者,应及时更换消毒被单及衣服。协助患者及时剪短指甲,嘱病人勿搔抓皮肤,以免皮损增加造成感染,搔抓也会使局部温度提升,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胺而加重皮疹程度使瘙痒更加剧烈。指导患者在发作时转移注意力,不要过分关注瘙痒。对自制力差的幼儿患者,为了防止搔抓,建议必要时戴上柔软宽大透气的棉手套。有腹泻症状的患者应

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擦拭肛门时用质地柔软的纸制品,二便后用温水清洁肛周【4】,肛门周围可涂油保护。

3.5心理护理

该病起病急,常伴有燥热剧痒,寝食难安,严重扰乱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患者特别容易产生痛苦、焦虑、紧张、恐惧、易怒的心理,有的患者因全身大片丘疹、红斑影响美观而产生自卑感,所以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给予患者适当的关爱,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人际关系,及时稳定患者的情绪,安慰患者,嘱其保持心情愉悦,引导患者分散注意力,避免患者由于精神紧张引起组织胺、乙酰胆碱、五羟色胺等过敏物质的过多释放及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而导致腹痛、恶心、腹泻等症状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家属多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消除自卑感。向患者说明病因,讲解有关检查、治疗和护理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并介绍痊愈病例的情况,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6饮食护理

嘱患者补充营养,多饮水,少食油煎、油炸或是辛辣类的食物;暂时禁食动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鲜发物,如牛肉、羊肉、鸡蛋、牛奶、鱼、虾、蟹、等;尽量避免进食易诱发本病的水果,如菠萝、芒果、番茄、蘑菇、草莓等;禁饮酒、浓咖啡、浓茶;保持清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如葡萄、香蕉、橘子、苹果、番茄、黄瓜、胡萝卜、绿豆、薏仁和时令青菜;可喝猪肝汤、排骨汤等易消化和有营养的食物。

3.7症状护理

患者如出现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应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改善患者缺氧症状,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迅速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道,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恶心呕吐的患者一般采用右侧卧,也可平卧位,但是头尽量偏向右侧,以防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有腹痛腹泻者,应警惕消化道出血发生,应密切观察粪便的颜色、痛疼持续的时间,并遵医嘱给予胃粘膜保护剂。

3.8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多休息,勿疲劳,注意保暖防寒,加强营养与必要的锻炼,以提高自身机体免疫力。指导患者在生活中寻找过敏源并远离致敏源,嘱患者避免再次接触诱发因素。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恐惧焦虑、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嘱患者生活起居宜规律,保持大便通畅。让患者牢记以后到医院就诊时要将可疑致敏药物告诉医生,在家庭生活中应及时将衣柜中的被褥和衣物在烈日下暴晒,因久放在衣柜中很容易滋生螨虫和真菌,螨虫和真菌是引起荨麻疹的重要过敏源。新装修的房子要通风3个月以上才入住,以免因油漆、甲醛等物质诱发荨麻疹的发生。指导患者用药后要注意安全,因抗组胺类药会产生困倦和嗜睡的副作用,所以从事驾驶员、高空作业、危险工种、精细工种的患者在工作期间应禁服。

4 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再加上生活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急性荨麻疹患者日趋增多,所以临床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工作应从环境、皮肤护理、心理、饮食、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各方面开展。护理人员应该在诊疗过程中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其主诉,为之详细讲解疾病的特点及相关知识,使病人消除紧张、焦虑情绪,消除患者疑虑,并了解疾病知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便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742-744.

[2]黄素毅.110例急性荨麻疹的护理体会[J].右江医学,1003-1383(2012)06-0911-02

[3]张德蔡,冯丽钦,郑婷婷,李义伟.急性荨麻疹的治疗及护理体会[J].护理研究,1007-8517(2013)07-0143-01;

[4]林郁清.腹型荨麻疹23例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健康,2011,10(3):21922.

论文作者:李,丽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8

标签:;  ;  ;  ;  ;  ;  ;  ;  

急性荨麻疹的治疗及护理体会论文_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