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风险及解决措施论文_晏士翔

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风险及解决措施论文_晏士翔

(国网博尔塔拉供电公司 新疆 833400)

摘要:当前,输电线路的施工规模因为我国不断增加的电力需求,而日益扩大。供电线路建设项目较易受工作人员工作水平、职业素质和外部要素的影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和变数。所以,当前输电线路施工的重心便是增强施工管控。

关键词:输电线路;安全风险;施工管理

1输电线路施工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分析

经济风险与安全风险是现阶段电力工程施工主要面临的两个问题。为实现对经济风险的有效规避,国有企业在实际进行经营与管理时开始采用分包招标制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依法治企的需要进行满足。为实现对安全风险的有效避免,企业在实际施工之前必须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筛选,根据分包商的能力以及资质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最后对施工合同以及安全协议进行签署。安全管理存在多种风险,我们主要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并进行仔细分析。

1.1劳动力市场人力短缺和劳动力素质低的风险

受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以及农村人口城镇化矛盾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最终造成我国人力资源短缺现象出现。劳动力薪酬逐渐攀升以及劳动人员技能素质较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上述因素引起,施工单位在实际进行经营与管理时缺少一定的选择性。当工程面临开工节点时,施工单位会对施工人员进行大量雇佣,对施工人员技术以及素质没有过多进行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施工管理安全难度,最终导致相当多的风险存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

1.2施工管理效率低,“以包代管”的风险

书本教条化对管理者有深远的影响,同时部分管理者缺乏实践经验。外包队伍因长期进行施工因此实践经验相当丰富。但在实际进行施工时施工方案以及作用方法不统一现象普遍存在,这需要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的沟通,利用技术的权威性对上述现象进行有效解决,同时有效避免二者矛盾加深现象的出现。

1.3分包商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安全管理的风险

部分分包商在实际进行施工时单纯的对利益进行追求,而没有提高对人员装备的重视程度,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工作人员的人身伤害风险进行增加。为对上述现象进行有效避免必须在实际进行施工时对安全帽以及安全带等安全设施进行仔细检查,并定期更换,同时注意对机动机具进行定期检查与保养。通过对多项实际案例的研究我们发现,导致外包队伍出现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为实现对经费的节约而进行冒险作业,最终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不能实现对施工人员安全的有效保障。

1.4上级对安全文明施工严格要求,使施工现场产生“表面、表皮、表演”怪象也是安全管理风险

在实际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时间没有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只是浮于表面,没有对要害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这种做法极具欺骗性,同时存在极大的危害与风险。遇到恶劣天气时,部分施工队伍仍在施工,这更是加大安全事故出现概率,不仅是对施工质量的不负责,同时是对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极度不负责。

2输电线路工程的安全风险识别

在实际工程作业中,需做好安全风险识别,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控方案。

2.1明确安全风险对象

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作业时,从整体角度出发,统筹可能引发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的因素,明确风险识别的大致范围。

2.2识别安全危险源

根据风险识别范围,逐层剖析与分解,明确各个工序、施工阶段所存在的具体危险源,再单独着眼于这一工序来进行深入计算、统计、分析危险源的危害等级,具体方法有经验法、流程图法、表格统计法等。实际的危险源辨识,也要结合其所处阶段、所采用的技术、工艺、设备等,达到对危险源的初级判断,这其中涉及到定性、定量评价,能够保证危险源的辨识精准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剖析危险源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出现需要特定条件支撑,因此必须分析危险源触发因素,以此为基础制定具体管控方案,从内外双方面入手,消除一切可能导致危险的条件、因素。无论是条件的分析还是触发因素的剖析都应以所施工的输电线路工程实际为依据,而且要结合专业人士的判断与分析,这样才能确保准确性。

2.4确定风险等级

分析危险源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具体评价方法包括:仿真模拟法、敏感性分析法、矩阵分析法等,通过多重分析来明确风险等级,以此有重点、有侧重的开展安全管控工作,切实提高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3加强电力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

3.1利用制度和法律明确管理目标

应当将电力线路施工的安全控制抬升到法律的层面,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把相关法律与施工的质量、安全、整体效益等结合去起来,分析好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原因,把安全置于第一位,防范此类事故的再次产生,从根本上扫除安全隐患;要根据实践的具体情况不断地调整与推进安全施工管控机制;在施工企业开工以前,要先设立一个整体的目标,之后再分解目标,使每一个人员和部门都有自己的安全职责,把完成安全目标的情况纳入到职工绩效考核中。

3.2构建安全施工责任制,科学组织施工单位

要妥善解决施工控制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应当构建安全施工责任制,科学组织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作业人员应当按照设计图,并且联系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施工场地的施工数量地和理条件等关键要素。此外,需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来确保电力线路的顺利施工,施工人员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明白在作业过程中自己要践行的义务与担负的职责,恰当改进施工计划,及时发现隐藏的安全风险,有效把控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细节,第一时间解决已经发生以及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3.3做好安全危险源识别以及预控措施

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危险因素都是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所以,有关部门具体在开展施工时,需要在对这些因素一一开展分析,掌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节点,确定施工的危险源,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技术,提高设备和设施的性能安全,从根本上降低在电力线路施工过程中危险因素发生的概率,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

3.4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在开展电力线路施工工作之前,需要召集与施工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组织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会议,对所有施工参与人员的技术要求进行明确。让施工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技术操作要求,进行规范施工,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后,在施工管理人员开展安全风险较大的施工作业时,应当反复强调与敦促施工的规范性,要求作业人员按照要求作业,进而确保施工安全。

3.5强化工程技术员岗位职责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开展电力线路施工时一定要严格遵循的原则。此外,国家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实践的规章体系要被严格的执行。最后,电力线路施工要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中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工程技术员的岗位职责,要从始至终以施工人员的安全为中心,把重点放在预防上面,保证电力线路施工的安全性,做到防范于未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

总之,施工管理方可以根据安全管理的需要,结合项目特点及劳务市场行情,建立核心分包商队伍,也可以逐步探索,并建立起自己的专业劳务队伍模式。在对电力线路进行施工时,要制订安全责任制、严格依照相关施工原则、增强施工现场的检查力度、编制安全管理计划,提高电力线路的安全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电力线路的安全施工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晖.浅谈电力输电线路施工管理安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3):134~135.

[2]吴军.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风险分析与管控[J].低碳世界,2017(11):125~126.

[3]林家玲.500kV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23):68.

论文作者:晏士翔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风险及解决措施论文_晏士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