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裕佳
澧县三人民医院 415500
【摘 要】目的 探究股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临床上的应用并分析护理效果 方法 研究对象是需在我院行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医治满意度三个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医治满意度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可将优质护理应用在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当中,可以降低并发症,提高医治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关键词】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优质护理
股静脉置管,即建立临时血液净化通路,这种方法多用于慢性及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中[1]。通过此方法,能够即时关注患者中心静脉压(CVP),便于静脉输液。但是因操作部位距离会阴部较近,故易发生感染。其他并发症,如出血、脓肿、体温升高等也有出现的可能。因此,为了降低股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实验探究优质护理在降低并发症方面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数据来源
选取自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股静脉置管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共76例,每组各38例。本次的研究对象均为肾功能衰竭患者,包括急性31例,慢性45例。实验组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55.6±1.9)岁,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为(53.9±3.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见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的方式。主管护士告知患者置管的注意事项,每日监测生命体征。实验组患者按照优质护理的方式,具体如下:(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股静脉置管的注意事项,为患者讲解操作原理及步骤,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2)对于行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的患者,要将无菌操作贯穿始终。(3)因置管口离会阴部较近,易大小便污染,置管后每日对置管口处进行消毒。(4)出血也为股静脉置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当患者置管口出血时,可在置管口上置于1公斤的沙袋,防止出血。(5)对待患者在医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可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将患者的生存质量最大限度的提高。(6)对两组患者在股静脉置管期间感染、出血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在出院时,患者对满意度调查表需认真填写。通过对数据进行严格的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行股静脉置管后的感染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以及医治满意度三项指标间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多组数据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以()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医治满意度=满意的例数/总例数,单位为%。
2结果
2.1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情况比较
结果表明,两组患者行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后,均有感染的情况发生,但实验组发生感染的例数低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情况比较
结果表明,两组患者行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后,实验组患者没有出血的情况发生,对照组患者有5例发生出血情况。对照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较实验组高。差异显著,P<0.05。
2.3两组患者医治满意度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表示满意的例数38例,满意度100%,对照组患者表示满意的例数为29例,满意度为76%。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血液净化是临床上肾功能衰竭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治疗效果显而易见,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大多数患者在短时间不可能痊愈,所以,患者的病程较长,他们通常都需要接受终身治疗[2]。因此,如何降低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帮助缓解排解负面情绪已经成为治疗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股静脉置管应用在血液净化中具有操作快捷、简单等优点[3]。同时,优质护理不仅可有效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能够保证血液净化过程的顺利进行[4]。优质护理的运用,可以每日对患者的置管口情况进行检测,患者也会对疾病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心理负担也会降低。因此,将优质护理运用在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优势明显。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行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降低,出现感染的患者仅有一例,对照组为6例。实验组患者无出血症状的发生,对照组为5例。实验组患者的医治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股静脉置管运用于血液净化当中,对于减轻患者的并发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张美英,李伟,李临英.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70例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10):306-307.
[2]王少莉.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血液净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9(16):336-337.
[3]张娟,潘菲.急诊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94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03):31-32.
[4]F o l e y R N,P a r f r e y P S,S a r n a k M J.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i n c h r o n i c r e n a l d i s e a s e. J A m S o c N e p h r o l,2014,9(1 2 S u p p l):S 1 6- 2 3.
论文作者:易裕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实验组论文; 血液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