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爱国大情怀论文_吴斯

厚植爱国大情怀论文_吴斯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0026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我们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的强大动力。历史经验证明: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人民的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爱国奋斗精神始终是动员和鼓舞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伟大力量。

然而,近期香港的暴动问题频发,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因为它这不仅关乎政治和经济,还存在教育、司法、舆论环境、身份认同等因素。究其所以,香港的暴乱事件的背后反应出香港社会价值观出了问题:身为中国人的香港暴徒,他们不爱国!为了扭转这一错误的价值观,日前央视新闻联播几乎每日以在内地工作、创业的香港青年的成功案列为典型向香港、向全世界发出正面引导的信号,呼吁香港暴徒,尤其是暴徒中的年青人停下来,看清楚祖国的日益强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呼吁他们静一静,搞清楚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呼吁他们醒一醒,弄清楚香港和祖国的血肉联系;呼吁他们爱家、爱国。但这种亡羊补牢的爱国主义教育,来得太晚。这一场暴乱也给中国人敲响了警钟:爱国主义教育刻不容缓、不容松懈!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我们必须在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的同时,保障思想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统一,让全体员工知道为什么干、为谁而干!那么,审视自己,如今我们企业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开展的如何?我们的员工是否有建功立业、精忠报国的理想信念?存不存在爱国主义价值观缺失或扭曲的隐患?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对企业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如下研究:

一、爱国主义教育在基层单位的开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讲政治是国有企业的显著优势和干事原则。尤其在落实中央、上级党委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统筹安排上,始终保持着一贯的高效执行力。但执行的方式、效果却始终没有形成浓厚而持久的爱国主义氛围。

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不经常、不连续。基层单位对爱国主义教育往往建立在文件指示要求之上。对爱国主义的氛围营造往往只是在有关纪念日“唱一下”,文件来了“学一下”。自发、主动、系统的学习教育并不经常,这种“定时、定量”的偶尔鞭策,导致爱国主义氛围不浓、持续时间不长、影响力不大。

二是爱国主义教育未能与时俱进、付诸实践。每每提及“爱国主义”大部分员工的主观印象为新中国成立而浴血奋战的历史人物、事件,认为“流血牺牲”的革命历史更能诠释“爱国主义”的内涵。对新时代的爱国主义践行者或时代楷模了解不深,对“爱国主义”的践行停留在脑海中、记忆里,没有把个人的建功立业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相结合。

三是落实意识形态“一岗双责”时,强调规矩意识多,倡导爱国情怀少。基层单位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领域“一岗双责”,能经常性与分管领域、部门、员工进行思想上的沟通。通过沟通交流,提醒员工提高规矩意识,但对“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念提及较少。

四是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枯燥,吸引力不足。进行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时,基层单位往往采取会议传达、事迹传阅、心得收集等方式促使工作落地。这种枯燥无味的学习方式,非但不能起到鼓舞爱国主义热情的作用,反而让职工群众心生反感。“口号贴在墙上、动员写进文章、心得收录档案”的教育形式让企业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没有走进职工的心里、没能激发职工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对祖国的热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调研还发现,近些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国家的强大、生活环境的优化都让他们对祖国充满热爱。绝大部分员工心中对祖国有极大的热爱,但大部分员工表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多半来自于其他网络信息、新媒体视频或社区活动等,对公司组织的学习、宣贯兴趣不大。

二、基层单位培育、践行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探索与思考

一要增教育的系统性、经常性,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教育既包括历史的苦难辉煌也包括新时代的英雄楷模。要在研究好党史、国史的基础上,重温历史的故事又大力弘扬新时代的爱国精神。利用好道德讲堂、“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班前十分钟”等平台,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生产生活,在交底“如何干好工作”的同时,从理想信念的角度常谈“为什么要干好工作”,在员工心中种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共同目标。

二要创新教育形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效性、趣味性。网络信息时代,时事政治的转播速度极快。企业要善于把握人民群众关注的时政,用好正在进行时的“爱国主义”正反面教材,获得员工的共鸣和参与积极性。通过开展“大讨论”的方式,一方面注入正能量爱国主义热情,一方面洞察企业在意识形态上是否存在舆论偏差,进一步贴近员工,掌握思想动态;此外,要创造性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活泼、新颖的方式,变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为凝聚员工的思想共识的“园地”。利用本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让员工走进博物馆、科技馆、革命遗址、红色教育基地,身心愉悦的感受国家强大给员工带来的安全感、荣誉感、自豪感。

三要实施典型引路发挥身边的爱国主义榜样力量。通过挖掘身边人、身边事儿的优秀事迹,以小见大,讲好大桥人自己的故事。通过打造企业展厅,将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企业传承、精品工程、发展规划、企业愿景等设想注入其中,通过讲解员队伍的培训和打造,讲述好自己的故事,传承好自己的文化,营造触手可及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此外,要走出教育只在党员干部中开展的惯性,在教育党员的同时,要团结、融合党内外群众共同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并要着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影响力,让他们先干起来、讲起来,理直气壮的让先进性在广大群众中传播开来、流行起来。

四要引领员工建功立业践行大桥人的爱国主义。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中,要找准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不能禁锢在光学习、喊口号、唱赞歌的热闹表象,而要沉下心来引导全员践行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不是抛头颅洒热血,而是传承奋斗者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为实现“打造世界一流国家队”的企业愿景,建功立业,尽心竭力。企业要引领员工将个人理想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行动起来,就是践行爱国主义。

五要强化党委主体责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一岗双责”。国有企业建负责经营目标和政治工作双重重任。企业党委应担起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责任,做好政策宣传与舆论引导顶层设计,抓好企业整治建设,保持国有企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各级领导干部在落实意识形态“一岗双责”上应更加具体、有力。要将爱国主义情怀和企业发展目标相融合,让爱国主义情怀成为成就个人魅力和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营造“创效即是爱国,爱国必能创效”的意识形态氛围,努力将员工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让爱国主义情怀成为执行力、创造真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倡导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新业态,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在新时代下,我们中华民族必须大力倡导爱国奋斗精神,践行新时代建功立业;企业必须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做好爱国奋斗的引领者、实践者。我们企业从来不乏吃苦耐劳的奋斗者,不乏敢拼敢想的改革先锋。事实上,我们现在贡献的每一份力量,都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我们缺乏的只是从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企业目标到弘扬爱国奋斗精神这最后一公里的激情和沉睡在心里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企业行动起来,让员工凝聚起来,用思想引领方向,让爱国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最高尚的价值追求。

论文作者:吴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厚植爱国大情怀论文_吴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