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员外派及其政策法规研究

中国海员外派及其政策法规研究

张永恒[1]2000年在《中国海员外派及其政策法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世界贸易乃至国际海运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际航运公司作为服务贸易的一部分完全依赖于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展。 自80年代以来国际航运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海员供需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为中国海员大量进入国际海员劳务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然而,过去二十多年的经验说明我国在海员劳务外派方面需要进一步调整有关政策,完善有关法律制度。 根据作者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分析以及预测,在中国海员劳务外派方面提出了政策与法规方面的建议。作者希望这个建议能对有关方面制定政策法规方面有借鉴作用,也相信中国海员劳务外派工作在21世纪有更大的发展。

靳筱璐[2]2013年在《政府对外派海员劳务市场的服务和监管职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外派海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化,也带来了如何为外派海员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如何加强培训提高外派海员素质,如何规范外派海员劳务市场、维护外派海员的利益等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政府既需要考虑如何利用科技信息化等手段为外派海员劳务市场的相关主体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也需要考虑如何通过政策调控等措施对相关主体进行有效监管。政府的这两种职能其实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政府还需要对自身职能进行准确定位,对于市场竞争机制可以调节、行业组织可以自律的,应当积极引导而不是过多干预,集中一切资源把该做的和能做好的事做实、做到位,真正让服务对象受益,推动我国海员外派事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本文第一章对海员外派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则比较国际和国内外派海员劳务市场现状并深入分析了政府在对外派海员劳务市场相关主体履行服务职能和监管职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三章和第四章就政府对于外派海员劳务市场如何发挥服务职能和监管职能分别进行了对策研究。

杨哲[3]2009年在《海员劳务国际输出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航运市场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快速增长时,海运量势必快速的增长,船队的规模也必将扩大,国际航运市场对于国际船员市场上的船员的需求量也就扩大,当世界经济进入萧条期时,船员劳务市场上对于船员的需求量也明显的减少。我国作为国际船员劳务市场上的后起之秀,对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开放的政策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为我国船员劳务输出创造了十分优越的条件。目前,我国船员市场正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发展船员劳务输出,对于扩大我国就业人口,减少就业压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全球面临经济危机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吸取他国船员劳务输出的经验,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力发展船员劳务输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船员劳务市场的分析,结合了当前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形势以及国际公约和相关国际组织活动对船员国际劳务的影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了船员劳务输出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需求。尤其介绍了我国船员人力资源和航海教育体系的特点,特别介绍了菲律宾的船员劳务运作模式,提出了发展我国船员劳务的对策。

张丽娟[4]2018年在《厦门华海佑公司的海员外派服务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指出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经过长达40多年经验的积累,我国海员劳务外派市场不断在精耕细作。目前,我国船员的数量总数超过137万人,其中海员人数约有63万人,一跃成为世界上海员外派人数最多的国家,由于航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船员外派服务管理,因此在这个大环境下,必须重视这一块的工作,重视海员服务。关注船员服务的发展动态,将船舶和船员这两大关键因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发现问题,针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剖析,完善解决方案,推动我国劳务外派事业,乃至整个海运界向前发展。当前,我国船员服务机构犹如雨后春笋不断的涌现。各地的服务机构在海员外派过程中,由于船员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和及时整合,大家各自为战导致,导致各种问题频频发生。如船员服务水平标准不统一、各地海事部门监管方法不对症下药,从而导致各地船员服务市场混乱,一些机构为了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与船员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收取高额管理费,甚至一些机构在金钱的诱惑下帮助船员做虚假资历办证等情况时有发生。为了规避这种现象,国家在2008年及时出台了相关政策《船员服务管理规定》,在2010年7月1日施行了《海员外派管理规定》,目的是要加强船员服务和海员外派管理,规范船员服务行为。本文研究的课题是厦门华海佑公司海员外派服务管理体系。选取本公司海员服务管理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先从理论开始阐述,介绍外派海员的基本概念、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MBA相关课程知识对公司所处的国内外船员服务市场进行分析,同时了解国家出台的有关船员管理的规章、规定以及劳动合同管理等资料,进行研究。本文重心在于分析公司海船船员服务特点及服务管理体系模式,找出制约公司海船船员服务管理体系中的瓶颈,分析产生的缘由,根据公司现状及当前市场的态势提出完善对策。同时也期望通过本次对公司海员外派服务管理体系的研究来加深对自己工作的理解,促进公司海员外派业务的开展。

张志锋[5]2004年在《扩大我国海员外派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海员供需市场、国内制度因素和海员素质培养等三个层面探讨了如何扩大我国海员外派的数量,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竞争优势的途径和方法。文章首先结合海员劳动力市场的一般特征和特殊性探讨了海员不同的细分市场,针对海员市场供需现状和变化趋势的分析,作者得出海员需求数量在短期内将保持稳定,需求质量将有大幅提高,海员供给将进一步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航运相关产业对海员的需求将增多的总体趋势。通过对我国国内海员供需、海员外派情况的分析揭示了我国有增加海员供给份额的较大潜力,同时强调,由于国内扩大了航海学生的招生数量,海员供给的增加决定了我国海员外派不但可行而且必要。在制度因素层面,作者分析了海员教育培训的管理、教育培训的质量评价、海员外派和出境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现状,指出了现行制度因素存在多头管理、质量评价失真、出境管理低效等不足之处。文章通过对海员素质的分析,阐述了海员素质的培养方法,查找了我国海员素质与国际市场需求间的差距。最后,作者分析了菲律宾海员派出的成功管理模式和取得海员市场优势的政策措施。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扩大我国海员外派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胡乾锋[6]2010年在《中国船员派遣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逐步复苏,国际航运业也开始进入上升通道,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高质量船员的更大需求,这也为缓解我国国内紧张的就业状况提供了有效的渠道。我国周边如菲律宾,印度等国家已经通过建立完善的船员输出法律制度,在国际船员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然而,我国在世界船员市场的占有份额与我国的船员大国地位却极不相称,船员派遣的层次和质量也很有限,造成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在船员派遣中存在诸多法律问题。本文以实际雇佣船员的船舶所有人的国籍为标准,将船员派遣区分为对内船员派遣和对外船员派遣两部分进行探讨,其中着重研究对外船员派遣相关的法律问题。本文首先从船员法的相关基本理论着手,并通过对我国现有船员派遣立法状况的审视,分析我国船员派遣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具体不足和实际缺陷,以及因此所导致的船员派遣市场秩序失范,船员权益遭受侵犯的混乱局面。着眼于已存在的问题,本文继而以船员法的部门法属性和船员派遣合同的法律性质的讨论为基础,对对内船员派遣法律关系和对外派遣法律关系进行细致分析,并同时讨论了涉外船员雇佣合同的准据法问题。立足于对船员派遣的理论建构,本文在第四部分提出应以保护船员利益为中心,协调现有法律规范的规制作用,并有效规范船员派遣企业的经营行为,构建良好的对外船员派遣监管与集体协调机制,以期完善我国对船员派遣的相关法律规制和管理。本文最后提出,解决了我国船员派遣相关法律问题,不仅能够发挥船员派遣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提高船员的实际待遇和收入,而且随着《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生效日期的临近,也是我国积极融入国际航运发展新秩序的一项重要举措。

彭宇, 高德毅, 黄常海, 肖英杰, 杨伟华[7]2015年在《中国船员发展战略规划设计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船员职业良好发展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及海洋强国建设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我国船员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高素质船员缺乏、船员职业吸引力下降等突出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拟定了"建设船员强国,构建船员发展新常态"的中国船员发展战略规划中长期总目标,提出了7个可以较好反映战略规划实施情况的指标。然后,从"船员队伍建设、市场体制机制建设、市场开放与公共服务建设、市场法规和监管体系建设"这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船员发展战略主要内容。最后,从战略规划实施方式和搭建船员人才集聚与配置平台两个方面对船员发展规划实施构想进行探索。

张杰[8]2015年在《提升我国外派海员国际竞争力策略》文中提出中国培养海员数量稳居世界前列,海员培训水平在近几年有了显著的提高,如何提升我国外派海员的国际竞争力是核心问题。分析当前我国海员外派的现状,提出了限制外派海员竞争力的主要问题,如海员自身能力的限制、海员工资待遇与陆地的差异缩小、海员队伍不稳定、国内相关政策缺失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案。

池弘福[9]2005年在《我国与世界海员劳务输出大国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海员人力资源的重心正慢慢地从欧洲、北美向远东、印度次大陆和东欧转移,亚洲已成为海员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我国海员人力资源十分丰富,但外派海员数量约只有菲律宾的1/10。本文通过对世界海员劳务输出大国的输出模式、政策措施、输出渠道的分析,提出改善我国海员劳务输出的建议。

饶滚金, 邢永恒[10]2015年在《马来西亚海事局来华技术访问情况述要及思考》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12月马来西亚海事局就中马双边海员教育培训和考试发证标准互认事项、中国履行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情况进行技术访问。概要介绍此次访问的情况,总结访问取得的成效,反思中国船员管理机构在相关国际交流等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国海员外派及其政策法规研究[D]. 张永恒. 大连海事大学. 2000

[2]. 政府对外派海员劳务市场的服务和监管职能研究[D]. 靳筱璐. 复旦大学. 2013

[3]. 海员劳务国际输出的对策研究[D]. 杨哲. 大连海事大学. 2009

[4]. 厦门华海佑公司的海员外派服务管理体系研究[D]. 张丽娟. 华侨大学. 2018

[5]. 扩大我国海员外派的研究[D]. 张志锋. 浙江大学. 2004

[6]. 中国船员派遣法律问题研究[D]. 胡乾锋. 大连海事大学. 2010

[7]. 中国船员发展战略规划设计与实施研究[J]. 彭宇, 高德毅, 黄常海, 肖英杰, 杨伟华. 中国软科学. 2015

[8]. 提升我国外派海员国际竞争力策略[J]. 张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5

[9]. 我国与世界海员劳务输出大国比较研究[J]. 池弘福.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0]. 马来西亚海事局来华技术访问情况述要及思考[J]. 饶滚金, 邢永恒. 航海教育研究. 2015

标签:;  ;  ;  ;  ;  

中国海员外派及其政策法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