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技能竞赛组织方案与训练方法探究
戴 剑
(武昌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 :当前,世赛、国赛、省赛、行业竞赛等各级别的高职技能竞赛层出不穷。竞赛项目多源于热门专业,充分反映相关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打造教学名师,争创品牌专业,引领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实训基地建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各职业院校都十分重视技能竞赛,都希望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
关键词 :高职技能竞赛;组织方案;训练方法
高职技能竞赛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综合检验,为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
这些对参与竞赛的指导老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竞赛的训练不同于日常教学,在组织方案和训练方法上都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体系。为此,笔者通过多年的带赛经历,以现代电气控制系统装调赛项为例探讨在组织方案和训练方法上的一些工作思路,借以抛砖引玉,相互探讨,共同提高竞赛水平。
1 省技能大赛基本情况
湖北省教育厅从2013年开始在全省高等职业院校举办全省技能大赛,旨在推动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办出品牌和特色专业,也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检验。通过技能大赛,引导高等职业院校不断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更新实训设备,优化实训环境,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实现数量、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省技能大赛分为学校层面比赛和省级层面比赛。按照湖北省职教司的要求,各高等职业院校每年要举办校级技能竞赛活动,使技能大赛覆盖每所高等职业院校、每个专业、每个学生。每个学生都要参与竞赛,把技能竞赛与教学考试、实训考核等工作结合起来,形成制度。技能大赛活动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大赛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不断充实、更新竞赛内容与标准。
省赛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是2016年开始设置,参照相应国赛要求进行了适当修订,我校2016年参赛获得团体三等奖,2017年获得团体二等奖,在该赛项的组织训练上积累了一些备赛经验。
为保证指导工作的连续性、培养年轻老师,设立赛项指导团队,往届的指导老师负责重点项目的指导,传授经验;新任指导老师指导基础项目,积累经验。技能竞赛的目的是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以老带新的模式,达到了锻炼队伍的目的。
2 省赛组织方案
2.1 成立竞赛工作小组
学校、教务处、二级学院都非常重视竞赛工作,机电学院成立了专门的竞赛工作小组,具体为:总负责人,赛项负责人、指导团队、后勤保障,做到分工明确,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全面保障备赛工作的顺利开展。
基础训练阶段先由指导老师先系统讲解各基本电路的原理,并进行示范接线操作,讲解电气安装标准。再由学生按从简单到复杂进行各电路的设计和接线训练,后期以训练速度为主,训练周期2周为宜。
赛项中所考查的基本技能为:电气线路的接线,绘制电路原理图。这个阶段是进行专业基础技能和知识训练,让选手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功底。重点训练学生对基本电路的掌握,包括点动、常动、正反转、Y-△转换、双速电机△-YY等。要求学生对基本电气控制电路的原理图、接线熟练掌握,同时对工具的使用、线型选择、电气元件选型、线路安装等按照电气装置安装规范进行训练。
2.2 选手选拔
专项训练阶段要发挥指导团队的作用,每位指导老师负责一个专项内容,如A老师负责变频器部分,B老师负责伺服电机部分等。结合省赛样题中的考核内容,将每一个专项内容研究透彻,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单项训练。同时,要精心设计培训计划,通过基础示范、重点讲解,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阶段训练周期4-6周为宜。
2.3 项目指导团队
技能大赛表面的是赛学生,实质上赛的是学生的“背景”,即学校的重视程度、指导老师的水平,比赛设备。指导老师必须吃透赛项技术文件,熟悉整个赛项的流程,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竞赛重难点、得分点,赛场突发情况的应对等。
Converting Eq.(20)into state space form,we can get Eq.(21)
3 训练方法
而互联网期刊整个业务链条中,互联网化最突出的仍然是互联网分发环节,其他环节仍有待开发。互联网期刊出版单位通过网络提供内容和服务,用户使用网络享受内容与服务,这已兴起多时。但是,就出版企业而言,内容的产生环节同样重要,且工作量巨大,这些工作常要涉及到多方协调。
以装备制造类“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为例,该赛项检验选手对电工工具使用、电气控制电路设计、电气安装接线与调试、PLC应用编程与调试、触摸屏组态界面设计、驱动器设置与应用、工业控制网络通信编程设置、传感器应用的能力,同时检验参赛选手安全意识、协作能力,计划组织能力、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规范操作等职业素养。根据比赛要求,指导团队分阶段、分层次,精心组织开展备赛工作。
3.1 基础训练
4.在廉政建设方面,加强对党员干部党风党纪、廉洁从业和艰苦奋斗的教育。积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过党员大会、党小组会议认真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大家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贪污腐败对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带来的危害,从而增强党员干部的法制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起到表率带头作用。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向学生发布医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的网络作业。通过建立丰富的网络题库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的不同及考核目的的差异,按知识点或章节实现作业的自动组卷[3],实现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的个性化考核。并且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的不同,实现网络作业的层次化设计,并让学生自主选择题目难度以及作业的数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有兴趣去学习,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达到事半功倍的考核效果。并且将设计的作业题目与专业结合,使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有关理论知识点的记忆,并且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5 不同肥料增效剂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肥料增效剂影响植株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农学效率、氮肥贡献率。各处理间氮肥利用率存在差异,施用肥料增效剂的处理高于常规处理,各处理氮肥利用率在30.73%~56.48%,肥料利用率前3位处理⑨、处理⑩、处理分别比常规增加25.73、22.36、21.88百分点。
学校教务处专门制定相关经费支持政策,包括比赛设备的购置,指导老师的课酬,训练期间的耗材、资料费,比赛期间的差旅费等,尽可能的为备赛创造便利条件。同时,学校领导经常到训练场地看望备赛老师和学生,这既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动力。
3.2 专项训练
专项技能包括:变频器的使用、伺服电机驱动及驱动设置、步进电机及驱动设置、组态界面设计、PLC控制程序编制与调试等。这个阶段是针对竞赛内容进行专项的专业技能训练,让选手能够完成竞赛内容的各个专项部分。重点训练变频器通过PLC模拟量控制进行调速,伺服电机的位置控制、参数设置,步进电机通过编码器的反馈进行精确定位,MCGS组态界面设计、脚本、策略的写法,PLC通信程序、SFC功能图等。专项训练阶段需要学生完成每一个单项训练,一个一个重难点问题去攻克。该阶段是提升竞赛水平的关键阶段,所需时间也是最多的。
选手的选拔是取得竞赛好成绩的关键工作,需要从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品德习惯等多方面进行考量。参照省赛项目考核要求,我校设立了电气控制系统装调校内技能比赛个人赛,将获奖学生纳入备选名单。同时,征求素质教师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行为习惯。通过全方面了解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品德习惯,组织4-6名学生参加集训。
3.3 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应当以历年来国赛、省赛样题为参考,以模拟真实赛场环境,按照规定时间、评分标准全面进行考核,查漏补缺,让选手找到竞赛的氛围和节奏。这个阶段要求选手能够融会贯通各个专项技能,选手分工协作训练,以完成整体的竞赛内容为目的,不断提高整体技能水平。
通过模拟评分环节,让学生明确哪些是得分点,哪些环节可以灵活处理,增强对比赛的把控能力。该阶段训练周期2周为宜。
3.4 交流互补
备赛过程中,除了加强自身的训练外还要加强横向的比较,开展与兄弟院校之间的赛前交流活动,相互促进提高技能水平。同时,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到其他院校的备赛情况,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交流过程中应开诚布公,通过双方轮流进行模拟考核,互相评分的方式进行。学生间、指导老师间就模拟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积极探讨,共同推进对赛项相关技术问题的研究深度,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
3.5 心理训练
技能大赛比赛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局面,在平时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技术障碍,通过模拟比赛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观察学生如何应对,给予相应的指导,不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临场发挥的能力。从备赛到正式比赛,历时近4个月时间,大密度高强度的训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种考验,指导老师要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调整训练节奏,做到张弛有度。
4. Damballah, Ayida Wedo and the first of the other gods made the great city together.
4 结束语
职业技能大赛是一个开放的舞台、宝贵的平台,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展示、交流与体验的良机。通过技能大赛,校内的专业实训条件改善了,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系统学习了专业技能;通过技能大赛,我校与外校的联系更紧密了,在竞争中收获了友谊,加强了课程建设的交流与探讨;通过技能大赛,我们明确了企业、行业对技术人才的技能要求,推进了专业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来根,余敏燕.技能竞赛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以江西现代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3).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