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要遗产--纪念列宁发表100周年_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要遗产--纪念列宁发表100周年_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要遗产——纪念列宁《怎么办?》发表100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列宁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党建论文,遗产论文,周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2)06-0083-05

100年以前即1902年,列宁在领导创建俄国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过程中,撰写和发表 了名著《怎么办?》,就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建设和组织建设等提出了重要的理 论。今天,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时候,重读《怎 么办?》,发掘列宁的理论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驳斥“反对正统”、“批评自由”的口号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工人运动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同时国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俄国也有其代表者。这样,国际上马克思主义与各 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较量,在俄国社会主义运动中也有这样或那样的反映。“经济派”是 修正主义在俄国的变种。它反对在俄国社会主义运动中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提出“反对正统”、“批评自由”等错误口号。这个派别在国外主办的机关刊物《工人 事业》发表文章说,要把在国外活动的社会民主党组织统一起来,“要达到牢固的统一 ,就必须有批评自由”。意思是说,要实现各派的统一,组成一个统一的政党,必须有 对“正统派”批评的自由,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批评的自由。在俄国国内,“反对正统 ”、“批评自由”的口号,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这种口号出现在报刊上,连书报检查 官和宪兵也习以为常,默认了它的合法性。鉴于这种口号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 播,不利于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不利于俄国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所以列 宁有力地驳斥了它。

列宁指出,“自由是个伟大的字眼,但正是在工业自由的旗帜下进行过最具有掠夺性 的战争,在劳动自由的旗帜下掠夺过劳动者。”鉴于“经济派”以“批评自由”为幌子 ,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排除马克思主义对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列宁说:“现在 使用批评自由一词,同样也包含着这种内在的虚伪性。”当时,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正 在同反动的沙皇制度作斗争,任务非常艰巨,形势非常严峻,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作指 导,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否则有可能陷入泥潭, 有可能走向错误的道路并且越走越远。“经济派”叫嚷“批评自由”,就是要让俄国的 社会主义者都走向泥潭,走向错误的道路。列宁针对此指出:“先生们,你们不仅可以 自由地号召,而且可以自由地走到随便什么地方去,哪怕是走到泥潭里去也可以;我们 甚至认为你们应有的位置正是在泥潭里,而且我们愿意竭力帮助你们搬到那里去。”他 还说,作为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可以自由地同“泥潭”作斗争,可以自由地同那 些转向泥潭的人作斗争。

列宁指出,叫嚷“批评自由”的人,是要抛弃任何完整的和周密的理论。当时,“经 济派”及其主办的《工人事业》,否定理论工作的意义。在它的纲领性文件及其刊物上 发表的所有文章中,只字不提理论工作及其在目前的迫切任务,相反却大谈所谓批评自 由。列宁说:“臭名远扬的批评自由,并不是用一种理论来代替另一种理论,而是自由 地抛弃任何完整的和周密的理论,是折中主义和无原则性。”认为它脱离了马克思主义 的正确立场,或者说处于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立场上,抛弃了以马克思主 义指导革命运动的原则。在这里,列宁强调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和革命原则:“没有 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他说,这个原则是必须始终坚持的,而对于俄国 社会主义者来说,由于存在着三种情况,“理论的意义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这三种情 况,一是俄国社会主义运动刚刚开始,在实践上同企图使运动离开正确道路的非马克思 主义派别进行思想上的清算远没有结束。二是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要运用别国的经验, 但是简单了解别国经验或抄袭别国的文件是不够的,必须用批判的态度来看待别国的经 验,“并且独立地加以检验”,“为了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多么雄厚的理论力量和多么 丰富的政治经验。”三是俄国社会主义者面临的任务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主义 者都不曾有过的,他们必须首先把人民从封建专制统治下解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全力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时候,党必须加强理论建设。加强理论建设,最根本的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 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了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对党员干部和人民 群众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教育以外,必须纠正一切对邓小平理论认识上的 模糊观点,克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识不足的倾向。

二、增强无产阶级政党的自觉性和首创精神

“经济派”的另一个错误,是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主张排除无产阶级政党对工人 运动的领导,排除正确理论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不搞政治斗争,而由工人群众自发地进 行经济斗争。这个派别主办的《工人思想报》发表社论说,俄国的工人运动之所以有生 命力,是因为工人终于从革命组织及其领导者“手中夺回了自己的命运,由自己来掌握 了”,工人运动的座右铭是“为改善经济状况而斗争”,“每个卢布增加一个戈比,要 比任何社会主义和任何政治都更加实惠和可贵”,工人进行斗争“不是为了什么未来的 后代,而是为了自己本人和自己的儿女”。列宁在《怎么办?》中批判了它的这些论调 ,强调必须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自觉性和首创精神。

列宁提出,对“自觉因素”即无产阶级政党作用的任何轻视,都会加强资产阶级思想 对工人群众的影响。所谓“自觉因素”,指群众运动中的正确理论指导的因素和革命政 党对群众运动领导的因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历史证明,只有群众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理论,只有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并且由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对革命运动进行正确的领 导,群众的斗争才能成为自觉的斗争,革命运动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并一步步地走 向胜利。按照“经济派”的观点,任凭群众运动自发地进行,那么运动就只能停留在经 济斗争的水平上,不能够实现真正解放无产阶级的目的,并且这样的斗争不可避免地会 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徘徊在非无产阶级和非革命的轨道上。如19世纪英国的工人 运动,曾一度受工联主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停留在低水平的获取眼前经 济实惠的阶段。针对此,列宁批评说:“对工人运动自发性的任何崇拜,对‘自觉因素 ’的作用即社会民主党的作用的任何轻视,完全不管轻视者自己愿意与否,都是加强资 产阶级思想体系对工人的影响。”为什么会这样呢?列宁分析说,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不 可能在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资产阶级社会里的进步知识分子在掌握了先进的世界观 并总结了工人革命运动的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创立这种思想。需要把这种思想灌输到工 人运动中去。由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渊源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久远得多,它经过了全 面加工和修饰,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因此更容易对工人运动产生影响。由此出发,列 宁郑重指出:“某一个国家中的社会主义运动愈年轻,也就应当愈积极地同一切巩固非 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企图作斗争,也就应当愈坚决地告诉工人提防那些叫嚷不要‘夸大 自觉因素’等等的蹩脚的谋士。”即应当提防和反对那些崇拜自发性和反对加强自觉因 素的人。他还指出:“我们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就是要反对自发性,就是要使工人运动脱 离这种投到资产阶级羽翼下去的工联主义的自发趋势,而把它吸引到革命的社会民主党 的羽翼下来。”

列宁提出,必须增强无产阶级政党的首创精神和行动的计划性。使无产阶级的运动具 有自觉因素,或者说使他们的斗争成为自觉的斗争,根本的条件是增强无产阶级革命政 党的首创精神和行动的计划性。党发扬首创精神,制定出科学的行动计划,用以指导无 产阶级运动,就可以使运动有目的地、有秩序地在正确的轨道上行进。可是“经济派” 否定增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首创精神和行动的计划性。这个派别的刊物《工人事业》 发表文章说,“计划是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相矛盾的”,“最合适的斗争就是可能 进行的斗争,而可能进行的斗争就是目前正在进行的斗争”。意思是说,由工人自发地 进行斗争最合适,用不着以党的计划来指导。针对这种奇谈怪论,列宁说:“这真是对 马克思主义的诬篾,是把马克思主义变得面目全非……马克思主义却与此相反,它大大 推动社会民主党人的首创精神和毅力,给他们开辟最广阔的前景,把‘自发地’起来进 行斗争的工人阶级千百万人的强大力量交给他们指挥!”列宁还举例说明,国际社会民 主党的全部历史是一部由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及其领袖以计划和政策指导革命斗争的历史 。当德国资产阶级国家给工人以普选权的时候,德国社会民主党及其领袖威·李卜克内 西发扬首创精神,制定无产阶级正确利用普选权进行斗争的计划和政策,赋予无产阶级 革命运动更多的自觉性,使其在议会斗争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德国社会民主党遭到“ 非常法”打击时,甚至党内的机会主义派别如“左”的派别和右倾的派别也分别提出了 他们的行动计划,不存在由工人自发地进行斗争的事实。由此列宁得出一个结论:“经 济派”说计划是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相矛盾的,“那就不仅是在理论上把马克思主 义庸俗化,而且是在实践上把党拉向后退。”列宁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把自发的工 人运动提高到党的纲领的水平。党的纲领是党的旗帜,也是指引无产阶级斗争走向胜利 的旗帜。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要取得成就并最终胜利,必须在党的纲领指导下进行。可是 “经济派”否认这一点。它说,不管自然科学取得怎样的成就,人类还是要用古老的方 式繁殖;不管社会科学取得什么成就以及自觉的战士怎样增加,新社会制度的产生也是 自发地产生的。它还攻击说,社会民主党把自己的纲领“同运动对立起来”,“把自己 的纲领当作凌驾于混沌状态之上的神灵”。意思是说,以党的纲领指导无产阶级的斗争 是绝对错误的行为。列宁针锋相对地说:“难道社会民主党的作用不正是要成为‘神灵 ’,不仅凌驾于自发运动之上,而且要把这一运动提高到‘自己纲领’的水平上去吗? 它的作用当然不是做运动的尾巴,因为,如果做运动的尾巴,那么好则对运动无益,坏 则对它极其有害。”他还说:“群众的自发高潮愈增长,运动愈扩大,对社会民主党在 理论工作、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方面表现巨大的自觉性的要求也就无比迅速地增长起来 。”这样,无产阶级政党就愈是要制定好自己的纲领,搞好自己的理论建设,做好自己 的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

当前我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已进入新的世纪。在新的实践中,党面临着世界经济发 展和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党的自身建设诸多方面的考验。只有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迎 接考验的自觉性,才能成功地经受种种考验。而增强党的自觉性,就要求党发扬首创精 神,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提出新的理论,用新的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统一党和人民 的行动步伐,强有力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三、必须建立一个“稳定的和能够保持继承性的”革命家组织

所谓革命家组织,就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当时称作社会民主党。当时俄国建立的无产 阶级政党不像执政以后的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那样,党员人数多,地方党组织也多 ,而是由少数以开展革命活动为职业的人组成的革命家组织。可是,这种革命家组织具 有极大的革命权威,能够为革命运动制定路线、方针和战略、策略,有力量领导全国的 革命运动。它是全国革命运动的高层领导核心组织。“经济派”从工人群众进行日常的 纯粹经济斗争的任务出发,认为完全不需要建立这样的革命家组织。列宁在批判他们观 点的过程中,阐明了必须建立革命家组织的理论。

列宁提出,工人革命运动的发展要求建立革命家组织。在当时的俄国,许多工人团体 往往在没有计划、没有准备、彼此之间没有建立联系的情况下,分散地进行斗争。他们 就像一群种地的庄稼汉一样,只操起一根木棒就去作战,其结果往往是遭到彻底的失败 。列宁把这种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称为“手工业方式”。他指出,那些主张工人群众进 行日常的纯粹经济斗争的人,必然主张这种组织工作中的“手工业方式”,而“不了解 我们首要的最迫切的实际任务是要建立一个能使政治斗争具有力量、具有稳定性和继承 性的革命家组织。”“他们根本不懂得,社会民主党人首先应当考虑建立一个能够领导 无产阶级的全部解放斗争的革命家组织。”在列宁看来,革命家组织应由专门从事革命 活动的、经过革命斗争考验的、掌握先进理论和懂得革命斗争规律的革命家组成,具有 坚强的领导革命的力量;它善于进行革命活动,能够在复杂的斗争条件下巩固自己的组 织,从而保持组织上的稳定性;它由于具有组织上的稳定性和坚强的战斗力,所以其正 确的路线、方针和战略、策略能够持续贯彻下去,即能够保持其继承性。俄国的和其他 国家的革命历史证明,只有建立这种革命家组织,由它领导革命事业,才能使革命事业 走向胜利。列宁针对此说:“任何革命运动,如果没有一种稳定的和能够保持继承性的 领导者组织,就不能持久。”参加运动的群众愈多,革命家组织“也就愈迫切需要,也 就应当愈巩固。”“这种组织的构成主要应当是以革命活动为职业的人。”建立革命家 组织,不仅不会削弱而且会扩大工人群众组织活动的范围和内容。如工会、工人自学小 组、社会主义小组和民主主义小组,可以而且应当遍布全国各地,加强同工人群众的联 系,履行各种不同的职能,促进工人运动发展。列宁对此作了论述,并且要求把这些工 人组织和革命家组织区别开来,不应以一般的工人组织取代革命家组织。

列宁提出,工人群众拥护无产阶级革命家,需要更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经济派” 认为,开展工人运动,应当使群众“提出”具体的经济生活上的要求,设法满足他们“ 提出的能产生显著结果的具体要求”。由此出发,他们认为不需要开展政治斗争,不需 要建立革命家组织。列宁针对他们的观点说,许多工人在经济斗争中表现出巨大的毅力 和自我牺牲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仅仅进行经济斗争不能解放无产阶级,重要的 是进行政治运动。而进行政治运动,“就需要有特别的品质,需要有职业革命家。所以 我们不仅要设法使群众‘提出’具体的要求,而且要设法使工人群众愈来愈多地‘提出 ’这样的职业革命家。”意思是说,要使工人群众投入政治运动,相信职业革命家的作 用,拥护职业革命家和积极培养更多的职业革命家。事实上,有一定政治觉悟的工人群 众拥护自己的政治领袖即职业革命家。在19世纪的德国工人运动中,涌现出倍倍尔、李 卜克内西这样的职业革命家。他们深得群众的拥护,被工人群众选举为社会民主党议会 党团的成员,多年参与议会活动。列宁说,这个事实说明,德国的这些数以百万计的工 人群众“是多么重视自己的‘十来个’经过考验的政治领袖,多么拥护这些领袖啊!” 议会中有的资产阶级议员讥讽说,社会民主党的议员总是这些人,比封建社会的官吏还 难以调换。列宁说,这种论调是企图把群众与领袖对立起来,破坏群众对领袖的信任, 使运动失去稳定性和坚定性。在俄国,有些思想认识不正确的人说,如果建立革命家组 织,由它来领导革命运动,那就意味着革命家组织“代替大家动脑筋”,意味着工人群 众可以不必参加革命运动。列宁指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建立革命家组织,并不是说 由它代替群众动脑筋,更不是说由它代替群众进行革命运动,恰恰相反,它会领导更多 的工人群众参与革命运动,并且随着革命运动的进展,“这些职业革命家将从群众中愈 来愈多地涌现出来,因为那时群众就会知道,单是几个学生和几个从事经济斗争的工人 集合起来……是不够的,还需要用多年的时间把自己培养成职业革命家。”当然,这里 强调的是革命家产生于群众斗争之中,不是指所有的群众都能成为革命家。

列宁提出,建立革命家组织必须反对各种不正确的民主观。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民 主集中制的原则,以民主的精神建设党组织和领导革命运动。可是,民主的程度和方式 必须视革命的条件而定。在当时的俄国,人民没有民主权利,不能以合法的方式进行革 命运动,所以追求不切实际的民主对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运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当 时的“经济派”正是追求所谓“广泛民主原则”,攻击说革命家组织有“反民主倾向” 。针对此,列宁指出,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党组织的“广泛民主原则”只是一种毫无 意思而且有害的儿戏,说它毫无意思是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任何一个革命组织从来没有 实行过广泛民主制,说它是一种有害的儿戏是因为如果这样做必然导致党组织被敌人破 坏。列宁认为,上述“经济派”的民主观根源于一种幼稚的原始的民主观。英国的某著 作家在论述有关工联的书中列有《原始的民主》一章,其中写道,英国的工人在工会活 动的初期曾认为,民主的必要特征是由大家来担负工会的管理工作,一切问题都要由全 体会员大会表决,一切职务也要由全体会员轮流担任。列宁要求俄国的革命者注意读这 本书,并且说:“只有通过长期的历史经验,工人才懂得这样一种民主观念是荒唐的, 才懂得必须成立代表机关和设置专职人员。”在19世纪的德国工人运动中,有少数人不 切实际地要求实现直接民主,或者鼓吹“直接的人民立法制”,或者鼓吹“人民的报纸 直接由人民编辑”,否定专职新闻工作者和专职国会议员的必要性。这也是一种对民主 的原始见解。当时还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考茨基在有关著作中批驳了这种见解。列宁要求 俄国革命者读一读考茨基的有关著作,增强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抵制俄国革命运动中 的原始民主观。

列宁提出,革命家组织应反对运动中的分散性,把握全局,推进运动。建立革命家组 织,由这种组织领导俄国的革命运动,有利于把握全局,推进全俄的革命运动。可是有 的人产生怀疑:这样会不会削弱一般的工人组织同群众联系的牢固性,会不会削弱地方 的工作和影响地方工作的稳定性。针对此,列宁指出:“近年来我们的运动恰恰是由于 地方活动家过分埋头于地方工作而受到损害;因此,把重心稍微转移到全俄工作上去是 绝对必要的;这种转移不会削弱,而会既加强我们的联系的牢固性又加强我们的地方鼓 动工作的稳定性。”意思是说,革命家组织会正确地处理全俄工作和地方工作的关系, 既推进全俄工作,又推进地方工作,加强一般工人组织同群众的联系。他以办报为例指 出,在过去的两年半时间里,俄国各个地方的机关报加在一起,总共只出版了30期,平 均每月出版1期。往往是地方机关报出版后,受到敌人的破坏,工作无法再坚持下去。 而且地方革命组织无力保证自己的机关报具有原则的坚定性,无力把它提到政治机关报 的水平,无力收集和利用材料来说明俄国的全部政治生活。他说:“所有这些缺点都不 是偶然现象,而是分散状态的必然结果。”如果把各个地方的力量集中起来办一份机关 报,那么这份报纸就会很容易地出版60期,甚至出版100期。由此可见加强斗争统一性 和集中力量的好处。列宁要求根据这样的原则精神,着眼于全国的大局,推动工人革命 运动的发展。

上述列宁关于必须建立革命家组织的理论,关于反对不正确的民主观和反对运动分散 性的理论,对于我党当前加强自身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党的高层领导集体,包 括中央领导集体和各省市领导集体,正是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革命家 组织。进入新世纪以后,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创造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成果,改善人民的生活,都要依赖党的高层领导集体即革命家组织 的坚强领导。党的高层领导集体要重视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其他各项制度建设。只有 从当前中国的实际出发,正确地认识和建设党的各项制度,排除某些不正确的思想的干 扰,才能建立起既有利于加强党中央领导又有利于发挥地方党组织积极性、既有利于发 挥党组织整体作用又有利于每个党员干部发挥积极性的优良制度,才能通过这种制度统 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在这个实践中,我党可以从上述列宁的理论里吸取智慧和力量。

标签:;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要遗产--纪念列宁发表100周年_马克思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